天下網商記者 寧函夏
晚上11點58分,直播的第4個小時20分鐘,產品已經介紹完畢,林依輪照例給粉絲抽獎、發紅包。粉絲還在留言,林依輪第二次說起結束語「明晚7點半,不見不散」,卻又忍不住聊閒天。他意猶未盡,揮著手,興致頗高,唱起了《一剪梅》。
「真情像草原廣闊」,林依輪剛唱了一句,鏡頭被員工掐斷,直播結束。
北京朝陽路上,謙尋公司分部燈火通明,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
復盤、拆樣品、試樣品,不知不覺,已到凌晨4點。在剛剛過去的618,林依輪幾乎每天都重複著這樣的工作節奏。好幾個90後員工都扛不住了,心裡犯嘀咕:為什麼林老師每天精神奕奕?
林依輪沒有「身體被掏空」的困擾:「你和家裡人互動,坐一晚上聊聊天,不會覺得累。」
他口中的家裡人就是直播間裡的近150萬粉絲。過去他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歌手,一首《愛情鳥》飛到天南地北。現在他是最會帶貨的主播之一,今年3月淘寶直播啟動的明星排位賽,他月月都得第一名,更是在618年中大考,奪冠淘寶直播啟明星榜單。
他擅長投入,去往任何一個領域,都會努力做到最專業。
明星主播林依輪,成了他的新標籤。在7月9日WeMedia發布的《直播電商主播6月榜》裡,特別提到:「林依輪6月新晉在榜……將明星的身份切換為主播身份,這是真正攤牌了,想做主播帶貨就要隨時放下明星架子。」
最近,林依輪接受《天下網商》採訪,聊了聊自己的主播生活以及背後的故事。
臨近發稿,恰逢明星直播引起熱議,這其中很多思考正與林依輪的經驗相呼應。
過去半年,眾多流量平臺帶著流量變現的廣告邏輯湧入直播電商行業,也帶來了很多明星直播首秀過億、過十億的戰報,令很多人「動心」。事實上,明星光環並不等同於直播帶貨能力,有粉絲不一定有消費者。淘寶直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他們認為明星當主播其實是「再創業」,如果不是做好了要來長期做的準備和決心,他們往往會勸他們別來。
既然是創業,那一定不會一帆風順、一夜爆紅,而是慢慢成長。這與淘寶直播的經驗相符。在淘寶直播內部,流傳著一句話:主播最重要的直播不是第一場,而是第100場,只有播了100場,主播的風格和商業模式才會成型。
這是直播電商的發明者4年經驗的總結,而林依輪的經歷恰好就印證了這句話。
這讓我想起林依輪在採訪時說的一句話。他說:「當初我是頂著壓力進來的,你們不知道吧。」
以前,我揮手,臺下跟著揮手,現在揮手沒用
剛開始,林依輪放不開。
2019年9月23日,在杭州,林依輪正式籤約謙尋公司後的首場直播開播。「全程狀態很蒙,基本上跟著我們在走。」一位謙尋工作人員回憶。
他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在等待直播開始之前,一直咬著嘴唇,筆直坐著。工作人員在他身邊走來走去,林依輪面帶微笑說些什麼,但直播裡沒有聲音。一分半鐘後,大家才發現問題,趕緊調試出聲,林依輪保持微笑,然後鎮定地介紹自己身旁的副播:「這是我十幾年的朋友。」「有她在旁邊,我不緊張。」
但緊張是那段時間的主題。當林依輪準備和粉絲互動的時候,他發現太多人提問,等待他的答覆,「就會亂」。
擁有二十多年舞臺經驗,給無數觀眾唱過歌,站在舞臺上,誰也不能搶他的鋒芒。但直播間裡,可能隨時一個粉絲的留言提問,就能搶了節奏,控制這個空間。
「不像以前,我在舞臺上揮手,臺下就跟著我揮手。現在你發現,揮手沒用。」林依輪說。
在直播機構謙尋員工看來,這是明星當主播的正常反應:「因為藝人身份,明星有時候放不開。那個時候,他(林依輪)也不知道,自己能產生多大的能量。」
曾看過一個報導,說明星普遍不願帶貨。在直播間,讓明星主動去吆喝、推銷,是一件難事。粉絲與消費者不同,明星若只依靠個人影響力做帶貨副業,不可持續。
直播了幾次的林依輪,很快就迎來電商最大的節日「天貓雙11」。作為新手,林依輪只能在一場場直播中找門路。
後來,有明星朋友向林依輪諮詢直播電商的事情,他直言:別來,這裡浪大。
他覺得,人們只看到了主播光鮮的一面。每一場直播,都是4個小時以上,往往要到夜裡12點。當天的直播結束後,還要準備次日的直播,常常凌晨四五點才能回家。
而平臺對明星並沒有特別關照。林依輪進入時,偏逢明星主播最不被看好的時候。他並不是最早入駐的明星,剛開始粉絲只有2萬。
忘記光環,在直播間裡就是「銷售員」
「林依輪是否過氣了?」有人在網上發問。
「其實早就過氣了。」林依輪本人回答。
每次直播時,都會播放一個簡短片頭介紹林依輪的經歷:
1993年,歌手林依輪發行第一張專輯《愛情鳥》;林依輪是美食家,先後出版兩本《林家》和《別讓美食與愛擦肩而過》;林依輪也是藝術家,他鑽研收藏藝術。
作為藝人,70、80後或許對他更熟悉。
但在工作人員眼中,林依輪充滿親和力,在直播間具備很強的吸粉能力。
直播間的粉絲和明星粉絲不同。更多時候,主播要通過產品和粉絲建立信任感,個人魅力退居二線。
在這點上,林依輪沒有包袱。他不擔心和粉絲拉近距離,會讓明星的神秘感消失。「發哥每天坐地鐵,去菜市場買菜,他就不是巨星了嗎?」
甚至,他主動「脫下」光環,就把自己當成一名「銷售員」。
對於林依輪身邊的人,他開啟直播新職業,簡直是眾望所歸。「我的朋友經常會問我有沒有好東西介紹一下。疫情期間我還幫著朋友買了床、跑步機、橢圓儀。」有時直播前,林依輪會直接把清單發給他們。
買東西、挑東西這件事,對林依輪一直是個興趣。大到汽車房子、藝術品,小到牙刷、牙膏、拖鞋,他都能介紹。
從給朋友挑東西,到直播間選品賣貨,林依輪信任這是發現新大陸的過程。
直播間的每一件產品,都經過他的挑選。每一次拆商家寄來的樣品,他都充滿驚喜。
選品是強項,但直播對林依輪來說卻是新嘗試。和很多專業主播一樣,直播結束後第一件事,就是復盤。團隊成員會為他總結3個優點和3個不足的地方。
「他雖然比我們年長,但是他認為對的都會聽。」林依輪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道。
對自己喜歡的產品,林依輪會表現出異常的執著。比如他喜歡一款葛根粉,相比藕粉,葛根粉的市場接受度有限。但他依舊不停推薦,介紹它的營養成分,推薦粉絲去吃。雖然效果平平,他卻覺得特別有意思,挑戰了自己。
最近,他又迷上一款海帶。在直播間,他現場加工,原先定好的直播時長硬生生被翻倍。
他慢慢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選品標準:好吃、好用、好看,還要實惠。到後期,每一場每一個產品,他會以他的角度修改文案,讓粉絲知道,他真覺得好用,才會推薦。
因為保養得當,鮮有皺紋,粉絲都喊他「林漂亮」,林依輪欣然接受。同時他也很清楚,留在直播間的人不是衝著他這張明星臉。
在剛剛過去的618,林依輪主動要求日播,連軸轉了近一個月。
在直播間,他「炫耀」在迪士尼排了一個小時賣的爆米花桶,問大家「好看嗎?」有人留言說這麼大了還賣萌,他笑哈哈回應:「但是我有一張童顏呀。希望大家保持童心,永遠年輕。」
介紹「飯爺」牛肉醬的時候,他現場炒了一份牛肉醬方便麵,直播間瞬間變成美食節目。「你們要學會,就可以出攤了。別人問你誰教的,你就說是你師父林依輪。」
他認為,在直播間真正有了和粉絲互動的體驗,「主播帶貨」也並不是單純帶貨。
「把好的東西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能感受到美好生活。」他說。
願意嘗試新鮮事物
2019年8月,籤約做主播前的一個月,林依輪帶著個人品牌「飯爺」辣醬來到了薇婭直播間。產品上架不到三分鐘全部售罄,多次補貨,最終成交額達 350 萬元。
「嘆為觀止。」林依輪沒想到一個品牌經營5年,能在一個直播間爆發。「我感受到了直播間的這種能量。」
為這場直播牽線的,是謙尋公司董事長董海鋒和林依輪的一個共同朋友。薇婭在一個訪談節目曾提到,老公董海鋒會跳街舞,上大學的時候還很瘦,還當過明星的伴舞。
朋友告訴林依輪,你們倆之前就認識,林依輪愣了:「不是吧。」他印象模糊,後來看到發胖的董海鋒,才對上號——2000年,林依輪出了一張專輯,叫《愛在2000》,董海鋒正是同名主題曲中的一名伴舞。
直播後,倆人一起吃了一頓飯,董海鋒拋出橄欖枝,「輪哥你要不要開直播?」林依輪考慮一晚上,答應了。
他願意嘗試新鮮事物。
直播間,就是一個新鮮、富有能量的地方。
他常告訴員工「不要讓商家找你們,而是你們主動找商家」。覺得售賣沒有達到預期,他會要求再播一次。
作為創業者,林依輪在5年前創立「飯爺」品牌,深知過程中的辛苦。看著送來的產品,他會產生一種相惜之情,每次直播,除了介紹產品,他還會把品牌故事完整的介紹給消費者。
他像一臺永動機
對於蟬聯淘寶直播明星排行榜第一,林依輪很平和: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
但站在第一的位置上,不可能停。這是直播間默認的規矩。
很多人問過林依輪,直播時間這麼長,受得了麼?
他答,如果當它是個工作,真會受不了。但如果把它當成和家裡人互動,就不會覺得累。
如果當天有食物類商品,他會提前構思如何在直播間加工,然後自己準備,在直播間裡做菜給粉絲看,就像在家裡為家人、朋友做飯。
在公司,他還有一個自己的小庫房,裡面鍋碗瓢盆全塞滿了,都是他自己一點點背過來的:一次賣紅酒,他覺得公司配的酒杯不合適,就自己回家拿了兩支玻璃杯;有天要做牛排,他對員工準備的圓盤不滿意,從家裡帶了一個專業的菜板擺盤。
關於林依輪的廚藝,有許多傳說。有人說他是隱形富豪,家裡客廳隨處可見上百上千萬的名畫,有畫家用7000萬的畫作換他一頓飯,圈裡人對他都很敬畏。
「哪有那麼神,你吃到嘴裡第二天還是會拉出來,對吧。」他開玩笑道。
林依輪坦言做菜是媽媽教他的,就是尊重食物的原本味。「其實就是家裡的味道。很多人願意去我們家吃飯、聚會,其實就是享受家庭的美好。」
疫情期間,他拍了一個菠菜煎雞蛋湯的視頻,上傳到網上後引得眾人嘗試,瀏覽點讚量千萬。人們都誇這道簡單的菜。
直播團隊總是忙碌,和家人相聚的時間短。在直播間,林依輪也為員工們做飯。紅燒肉、韓式拌飯、燒烤、黃燜雞、牛排、十二道海鮮……讓員工們評價味道時,他們爭著說「好吃」。
「他真的是能給到我們家人的感覺。」林依輪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道。
直播之前,林依輪總會提前到。下午三四點,朝陽區的謙尋公司北京分部,總能看到四五十人圍在一起,分著林依輪買給他們的喜茶、小吃。有段時間,他們迷上了北京一家店的燒餅夾肘子,林依輪會在去直播室的路上,特意繞了一段路,買來給員工們吃。
「每次他經過工位,都會大聲和我們打招呼。」一位謙尋工作人員說。即使工作到很晚,第二天見到林依輪,依然精神奕奕。就好像一臺永動機,不會疲憊,連帶著整個直播室都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