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紛紛直播帶貨,為何卻頻頻翻車,揭開了主播行業內幕!

2020-12-06 七嘴八舌娛樂

優酷合作淘寶製作綜藝,聚集各種跨界藝人,讓25名女演員體驗主播帶貨。節目中展開了電商主播的競技表演,這個綜藝被稱為《奮鬥吧主播》!節目的形式也很簡單,召集25名女演員(演員、模特、女團等),作為超市主播的候選人,最終選擇4位主播籤合同,這個套路看著很熟悉,這個節目的模式正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復刻版。

來節目的25名明星見習主播為了進一步銷售直播帶貨,主播們的技能層出不窮,除了看主播們的辛苦之外,還向觀眾展示了不少直播套路。如果你想挽留粉絲該怎麼辦?當然有辦法。在黃奕、林小宅、上官喜愛、思文、宋美娜的組合中,可以看到直播之前他們就告訴粉絲們,直播的結尾有免費抽獎的環節。還有王琳組的,直接帶來秦俊傑上直播,也給了粉絲們福利。

其實看這麼多明星直播的狀態,可以知道直播帶貨不限於直播,觀眾對主播的喜好程度取決於很多方面。學徒主播們在同一起跑線直播、同一條直播流量,但有好的數據也有壞的數據,經過1.5H的直播,銷售成績看得很清楚。

當然還有節目組的限時直播演習,蔡少芬在直播間頻繁翻車,因為用手動揉泥器太緊張了,直接將蓋子彈出來,在直播間也是一直道歉。麥迪娜在直播間突然崩潰,直播結束後直接哭倒在後臺。葉璇在直播之間大發雷霆,由於連接錯誤,怒斥工作人員工作不到位。

經過實戰直播,各位學徒主播們身體很累,聲音嘶啞,有些人甚至情緒崩潰,心理壓力也是非常大。所以,電商主播現在在風口賺錢,但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每一行都有困難,有很多主播因為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選擇退出了這一行,但是堅持下來的也有成功的。

這個節目讓我們看到主播也沒有那麼容易,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對於這個新綜藝大家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的風,又吹向了誰
    A.主播×明星隨著直播帶貨的模式越來越火爆,簡單的主播一人介紹和推薦產品的形式漸漸不再能滿足大眾的需要,而與此同時,一種主播+明星合作的嶄新方式開始興起,眾多明星紛紛走進直播間,與主播互動,參與直播帶貨。其中既包括朱一龍、周震南、王源等流量眾多的當紅明星,也有胡歌、高曉松、劉嘉玲等資歷深厚的老牌明星。
  • 辛巴帶貨燕窩翻車,電商直播邊界在哪?
    辛巴和他的直播家族「看李佳琪、薇婭直播的人,大多數都不會看辛巴,當然反過來也是這樣。」一位電商直播的資深觀眾告訴記者。儘管在很多主流社交平臺上鮮有人提及,但辛有志無疑是快手平臺最頂流的電商主播。一份8月份快手主播帶貨銷量排名顯示,前四名都是辛巴和他的徒弟。
  • 直播帶貨「翻車」要不要負法律責任?消費者權益由誰保護?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直播帶貨又火了一把。而拋開濾鏡、卸掉美顏後的一些網紅單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上後,出現貨不對板、質量堪憂、售後維權難等廣受詬病的問題。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主播、商家、平臺,誰來擔責?直播帶貨中的亂象如何規範和監管?
  • 明星直播帶貨:是一時風口,還是大勢所趨?
    明星帶貨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有的明星帶貨創造了銷量奇蹟,有的卻頻頻翻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明星直播帶貨能走多遠?本文作者將從三個方面展開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 神化的明星效應,在直播帶貨面前,還剛得起來嗎?
    當下直播風口,紅人明星紛紛奔向直播電商,開設個人直播間做主播帶貨,做主播憑人氣帶貨,不亦樂乎。但水土不服者有,得心應手者也有,神化的明星效應在直播行業到底能不能帶來預期效果呢?誰都知道直播是個風口,誰都想往裡扎。各路明星也不例外,無論是實力派演員還是當紅主持人,都開始了直播帶貨之路。
  • 流量焦慮、數據造假……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本刊記者/楊智傑  發於2020.8.24總第961期《中國新聞周刊》  第一次直播上場前,做了五年「年終秀」的吳曉波內心忐忑,他忍不住問身旁的工作人員,「我們會不會翻車?」得到的答覆十分篤定:「吳老師,絕對不會翻車的,因為我們已經把車的輪子都卸掉了。」
  • 明星網紅主播直播間仍是「一地雞毛」 帶貨問題頻發誰之責?
    這份報告還直接點名了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等明星、網紅主播,將直播間圈粉「刷單」、流量造假、售後服務無人買單等問題再次暴露出來。實際上,除了報告中所講的主播「翻車」現象,被職業打假人王海盯上的「辛巴嚴選」(下文統稱「辛選」),因直播所售的即食燕窩涉嫌假貨,使得快手「帶貨一哥」辛巴也被推至輿論潮頭。
  • 帶貨主播頻翻車 風口浪尖的辛巴替誰背了鍋?
    近日,辛巴團隊的燕窩事件弄得沸沸揚揚,這也是繼李雪琴、汪涵直播「翻車」事件後,又一帶貨主播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當然,事情的起因還要從自稱「職業打假人」王海曝光的一紙檢測報告說起,王海表示:辛巴團隊直播間售賣的即食燕窩,蛋白質含量為零,與燕窩質量等級標準蛋白質的含量不符。    事實上,目前國內對於燕窩類產品並未出臺一項明確的標準。因此,不同企業都有其自己制定的企業標準。也就是說鑑別燕窩質量的標準並不是只有蛋白質含量這一項,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營養物質——唾液酸。
  • 從下一個風口到口碑雪崩,直播帶貨這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撥開令人眼花繚亂的平臺補貼、明星扎堆入駐與大額成交戰報,或許一組數據可以非常直觀的進行詮釋,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0上半年直播帶貨人才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直播帶貨」業態主要崗位的人才需求量達到2019年同期的3.6倍,湧入行業的求職者規模也達到去年同期的2.4倍,「618」期間,帶貨主播和直播運營兩大崗位的需求量高達去年同期的11.6倍。
  • 動圖宇宙|明星直播帶貨超有梗,李佳琦都成捧哏!
    要說最近什麼比較火,非直播帶貨莫屬!男有李佳琦,女有薇婭,還有很多明星的加入,讓網友和粉絲們更加欲罷不能了!有些明星直播是為了帶貨,有些就是為了搞笑~一不小心就比真主播更有梗,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和主播搶飯碗的帶貨藝人的搞笑瞬間吧~普通Fa王者—蔡少芬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講普通話!
  • 2020移動網際網路藍皮書:直播帶貨競爭格局加速演變
    其中,人民網研究院副院長劉志華、研究員陳麗撰寫的《直播帶貨:2019移動電商新風向》一文認為,2019年,直播帶貨異軍突起,在平臺競爭、主播成長及市場拓展等方面呈現出諸多重要特徵,同時也暴露出快速發展過程中的部分問題。
  • 撒貝寧前女友央視工作12年,40歲大齡裸辭,當主播帶貨卻翻車
    近日,前央視主持人塗經緯也搭上了直播帶貨的列車,然而反響平平遭遇翻車。今年40歲的塗經緯曾在央視工作了12年,至今未婚。她從2003年開始在電影頻道擔任主持人,親切大方的主持風格讓她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今年的元旦夜,小米集團的創始人兼CEO雷軍以直播帶貨方式,賣出了小米在2021年的首個1.88億元,當晚整場直播累計觀看量超3849萬。同樣是在跨年的節點,分眾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財經作家吳曉波、明星、主播、縣長鄉長紛紛現身直播賣貨,甚至在各種綜藝晚會現場,直播帶貨也依然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 直播還是門好生意嗎:平臺大批關停,頭部主播卻一年帶貨千億
    天風證券傳媒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 馮翠婷:遊戲直播是直播行業的一個比較好的細分賽道,從長期層面來看,無論從單位用戶價值的提升,還是像成本下降這樣的發展方向。但短期而言,包括最近海外股市有比較大的波動,國際貿易環境不穩定,所以,短期有投資風險。 頭部企業紛紛上市,而另一大批曾經風靡一時的直播平臺正在消失。
  • 直播帶貨「翻車」頻發倒逼銷售自律 助力實體經濟價值不容抹殺
    此次巨額賠償足以引起所有帶貨主播警示——主播理當愛惜羽毛,踐行『影響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和常識,本著對消費者負責,對自身名譽和形象負責的態度,盡到把關職責,確保商品質量過硬。否則,一旦『翻車』的話,巨大的流量和銷售量必將成為反噬自己的『黑洞』,讓自己陷入巨額賠償的深淵。」
  • 羅永浩帶著「半價」直播來了,低價是直播帶貨唯一解嗎?
    4月1日首場直播,交易額超1.8億,累計觀看人數4892.2萬;4月10日第二次直播,交易總額4000萬元,總銷售件數超43萬,累計觀看人數超1142.72萬(截至4月10日晚10點)。多位消費者也曾向新京報記者反映,他們對於直播間商品價格、質量多有質疑,羅永浩也曾發超過30條微博,回應消費者質疑。主播帶貨高價即翻車,低價固粉是真理?
  • 直播帶貨概述
    直播帶貨,是去年我們MCN機構不得做的業務。公會旗下少數主播從2019年年中,開始陸續轉型賣貨,而我從2016年,就非常看好直播行業未來擁抱商業化的巨大發展空間。所以,近1年來,雖然主要業務還在泛娛樂直播,但是對於帶貨意願強烈的主播,我們也給予重點的關注和扶持。
  • 女星們為成帶貨主播開撕?葉璇明涵黃奕:贏得不光榮,火藥味足
    在線帶貨催生了一大批帶貨主播們,最初我們對主播的理解可能停留在李佳琦,薇婭這些專職主播層面,但隨著越來越多明星藝人也開始轉戰成主播帶貨,也就有了專門針對藝人們當主播的綜藝節目。
  • 「辛巴帶貨燕窩」事件拉響電商直播野蠻生長的「警鐘」
    返回中國後他開始涉足電商直播領域。「農民的兒子」一直是辛有志的直播人設,他經常稱呼粉絲是「家人」。在直播平臺上,他介紹自己是「出於農民,饋於百姓,農民的兒子,百姓主播」,是現在頂流的電商主播之一。據2020年8月份快手主播帶貨銷量排名顯示,前四名都是辛巴和他的徒弟。辛有志「平民化」的直播風格受到觀眾歡迎,其商業模式也帶有強烈的家族特色。
  • 直播帶貨頻翻車,風控任務裝滿車
    而曾為大家認為不入流的直播帶貨也成了熱鬧區,各產品各企業都把或希望把直播帶貨作為重要的動銷方式之一,而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各大平臺、品牌商的直播帶貨真是百花齊放彰顯新消費活力,小小直播間,再度凸顯我國經濟的韌性和新型消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