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如何使用測溫槍
疫情發生以來,測溫成為了進入各個小區、辦公大樓以及人員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之前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然而在實際測溫過程中,一些室外測溫點測出的溫度往往會出現低於正常體溫好幾度的離譜情況。是何種原因造成了這樣的情況?測溫槍在日常防護過程中又應如何使用?帶著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專業人士。
北京宣武醫院急診科護師王長亮告訴記者,目前普遍使用的電子測溫槍名叫額溫槍,又稱紅外線測溫儀,通過吸收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量來測定體溫。「與水銀溫度計、耳溫槍相比,額溫槍的優點是可以有效避免接觸,且測溫速度較快,適合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篩查有發熱症狀的人。」由於額溫槍一般的正常使用環境應當是16℃至35℃的室內,因此在戶外使用時,天氣太冷或太熱乃至被測者剛從長時間開有暖風的車內出來,都會對測溫結果產生影響。對此王長亮建議,在使用環境不理想的前提下,應酌情尋找合適的室內場所再次測量,亦或是使用多種測體溫儀器相互校準。王長亮表示,「額溫槍是通過吸收人體發射紅外線來進行測溫的,因此在測量過程中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大家無需為這一問題擔心。」
在遇到測溫環境不理想又難以使用水銀溫度計等測量儀器校準的時候,王長亮建議,可以採取以下兩種辦法:
一是先以未發熱人群測出一個參考溫度,將其作為基準,一旦出現明顯高於基準溫度的,立即進行第二次測量。
二是採用溫度不太高的暖寶寶貼在測溫槍外側,幫助其維持正常工作使用的溫度。
王長亮說,小區測溫一般都是室外環境,目前天氣寒冷,測溫槍出現這樣的誤差屬於正常現象,所以在室外環境下,建議測溫槍從額表測溫模式轉換為體表測溫模式,改為測手腕溫度,只要把袖子稍稍提起,測剛才被衣物遮蓋的皮膚表面即可。「測溫的時候要注意距離。」王長亮通過演示證實,一般測溫槍在距離人體5至10釐米之間便可測出相對準確的溫度。「千萬不要離太近,並不是越近就越準,而且在特殊時期,公用儀器離被測者過近也容易招致反感,這是應該注意的。」
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測出的體溫依舊過高也先不必驚慌,可以改用物理體溫計精確測量並確定被測者是否真的存在體溫異常。
王長亮說,大家對小區使用測溫槍測溫這件事正常看待即可。一般情況下,測溫槍的體溫篩查效率是可以保障的,特殊時期應該配合,這對疫情期間小區居民來說是一道有效的保障,但同時也不必跟風,普遍使用並不意味著就是最好的,居家測溫仍然推薦使用最普通的物理體溫計,精準度更高,非公共場所使用,自己消毒也方便。
來源:北京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