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我的體溫怎麼才33℃

2020-12-04 中關村在線

[#zolsplit_leada2導語分隔符開始(樣式二)↓#]

今天,你被「槍」擊了嗎?

[#zolsplit_leadb2導語分隔符結束(樣式二)↑#]

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超市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測出來的溫度真的精準嗎?

首先筆者先幫大家解答一下「紅外測溫槍」的測溫原理。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來求得被測溫度的。

任何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度),就有熱能轉變的熱輻射向外部發射,物體溫度不同,其輻射出的能量不同,且輻射波的波長也不同,但總是包含著紅外輻射在內,當物體的溫度在千攝氏度以下時,其熱輻射中最強的電磁波是紅外波。

依據此原理,紅外測溫槍基本的測溫過程是這樣的:由人體發射出的能量經光學系統匯聚到紅外探測器上,探測器將入射的輻射轉換成為電壓信號,電壓信號送入接收系統後,經過數據處理及曲線自動擬合,最後準確推算出被測人體溫度,以數字方式顯示輸出。

那這樣測溫的方式,真得靠譜嗎?

就筆者每天測溫來說,利用紅外測溫槍來測溫是不準的,我每天上班需要騎行5km的路程來到公司,如今北方的早晨還是存在一定的嚴寒,經過一路的冷風侵襲,體表溫度相對較低,而此時採用紅外測溫槍所測得的體溫保持在33℃左右,比起水銀溫度計,還是相差甚遠的。

事實證明,脫離了使用方法和測試環境去談靠不靠譜,本身就是件不靠譜的事。

1.從負責測量的人來說,第一是紅外測溫槍與額頭不能距離太遠,不然的測溫槍的紅外探測器能夠收集到的紅外幅射能量會變小,從而影響測量的結果。最理想的情況下是距離額頭大概5cm至8cm左右。

2.紅外測溫槍需要儘可能的與額頭保持垂直,這樣可以確保收集的紅外幅射能量是從目標測量區域散發出的。

3.與額頭無關,因為暴露在空氣中的額頭溫度可能會比實際的人體溫度要低,例如說當走在寒風裡,溫度越低紅外輻射能量也就越少。

4.不要讓紅外測溫槍處在溫差相差20度或更高的環境下,不然的話測出來的數據將會是不準確的。而作為被測量的我們,也可以在測量前的20分鐘至半小時內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或者吃過熱或過冷的東西,讓測量的結果儘量準確。

總體來說,儘管紅外測溫槍沒有水銀溫度計那麼精準,但是在便捷上略勝一籌,而且只要使用得當,其測量出來的結果也是可以採納的。

相關焦點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我的體溫怎麼才33℃!
    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超市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測出來的溫度真的精準嗎?首先筆者先幫大家解答一下「紅外測溫槍」的測溫原理。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來求得被測溫度的。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 靠譜嗎?
    相信眼下大家每次出門都少不了要當一回劉德華:被小區或地鐵工作人員拿著測溫槍對著額頭就來一發,呃不是,是照一發。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度?來重量一下!」。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靠譜嗎?
    相信眼下大家每次出門都少不了要當一回劉德華:被小區或地鐵工作人員拿著測溫槍對著額頭就來一發,呃不是,是照一發。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 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 度?來重量一下!」。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測體溫才35℃?!紅外測溫槍靠譜嗎?
    相信眼下大家每次出門都會被小區或地鐵工作人員拿著測溫槍對著額頭就來一下。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 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 度?來重量一下!」。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劃重點「紅外測溫槍」靠譜嗎?如果了解了原理,可以說「紅外測溫槍」其實是靠譜的,但是,脫離了使用方法和測試環境去談靠不靠譜,本身就是件不靠譜的事。
  • 測溫槍測不準體溫?專利檢索全面解決你的體溫恐慌!
    疫情以來,與我們接觸最多的除了口罩以外,就屬測溫槍了,在小區門口、公交車、地鐵、商場,只要是需要測溫的地方都要與測溫槍來一次親密接觸。接觸多了,大傢伙發現,我的體溫咋這麼低了呢,一大波網友趕來說34°,33°,32°。哎等等,人的正常體溫是不是36.0℃-37.0℃嗎,怎麼用測溫槍測出來的溫度為什麼會這麼低呢,如果有人發燒測溫槍還能檢測出來麼?
  • 天天額頭「打槍」才知道 我的體溫不是37℃
    南岸區的秦先生被測出33.3℃,他懷疑自己是「冷血動物」。   測溫槍準確嗎?天冷時和天熱時,在戶外測出的體溫,會不會有變化?不同年齡、性別,體溫是否不同?來看記者的調查。   多次測量 難超36.5℃   昨日,江北區長安麗都小區的王女士說,每次回到小區,物業保安用測溫槍測量體溫時,她的體溫不會超過36.5℃,甚至有一次還測出35.5℃。「我記得原來書上說過,人體正常體溫大約是37℃。我還問了許多朋友,他們測出來的體溫也很少超過36.5℃。這是為什麼?怎麼跟書上說的存在差異呢?」
  • 問:用「紅外測溫槍」量體溫靠譜嗎?這樣做有點嚇人……
    現在出門,勢必要被小區物業或公共場所工作人員拿測溫槍指著頭,點一下就能量出你的體溫,習慣了就不會鬧出這種笑話了。感覺方便之餘也有點納悶:「紅外測溫槍」測體溫靠譜嗎?學過物理應該會記得,紅外線被稱作「不可見之光」,熱作用強於其他光,溫度計也是以紅線位置來衡量的。
  • 吉米家居紅外測溫槍用於體溫篩查的幾點注意事項
    1.工業紅外測溫槍能用作體溫篩查,但不能用作判斷人體溫的醫學依據。 2.紅外測溫槍的精準度與發射率、測量距離、環境溫度等有較大關係,而且紅外測溫槍測量的是人體表溫度,與人體內溫度存在一定誤差。 3.所有紅外測溫槍只能測量額溫,就是額頭表面的溫度,額溫與正常體溫要低0.5度,如果在冬季室外長時間停留,額溫會低於1度以上,如果要精準測量就需要在室內待5分鐘後再測量。
  •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 該怎麼測?專家:室外測手腕 室內測額頭
    【來源:北京晚報】隨著企業陸續復工,讓測溫槍需求猛增。然而,測溫數值有誤差、測溫部位不一致,也經常讓被測人全程蒙圈。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尚無針對額溫槍的國家標準,業內呼籲應對該行業加大監管力度,規範市場準入,促使額溫槍行業回歸正常。
  •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低於36℃」,這個體溫正常嗎?
    如果測體溫這一重要環節走形式主義,怎麼能不讓人擔心「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呢?朋友圈的朋友這樣對我說這篇稿件發出後,針對這個問題,朋友圈有好些朋友這樣對我說:「我前幾天進上海一家醫院9號樓,也是測得32度,最後的解釋是外面冷。」「騎自行車風吹出來額溫都有問題。」
  • 體溫槍貨源緊張,用工業測溫槍「應急」?不可!
    進小區量體溫、去公司量體溫、進飯店量體溫……疫情當前,體溫槍成了搶手貨。記者調查發現,貨源緊張之下,網上有商家打起「小算盤」,稱工業測溫槍也可用來測量篩查人體溫度,且「溫度誤差不大」。專家則認為,工業測溫槍不適合於人體測溫,建議嚴格測溫機制。
  • 小知識 | 「紅外測溫槍」為什麼測不準?
    自從各地復工以後,在出入公共場所都需要先測量體溫,現在常見的測溫槍一般都是手持式紅外測溫儀,於是有好奇的網友提出疑問,被這個「紅外線」每天照額頭這麼多次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呢?有時候體溫槍測量出的體溫忽高忽低也不是特別準確,這又是為什麼呢?雖然現在很多公共場所已經將額頭測溫改成了手腕測溫,但是今天我們還是想和大家一起來研究一下,「測溫槍」的原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為何會低於36℃?會不會是虛晃一槍呢?
    為了篩查方便,也為了儘可能讓被查者配合,手持式測溫槍(也稱額溫槍)通常是用紅外測溫原理,採用不接觸的方式照射被查者的額頭,然後根據人體額頭的溫度與實際體溫的關係,經過內置軟體換算成實際體溫。測溫槍通常在1秒左右就可以測出額溫。
  • 廣東地區小學復學,適合學校的測溫槍方案怎麼選?
    近日,本欄小編收到不少關於「中、小學校應該選用哪個品牌的測溫槍好」的諮詢,為此,小編搜集了幾款最近比較熱門的手持測溫槍方案進行產品測評,希望為準備選用此類產品的學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1)巨哥電子·手持式熱像儀據悉:上海巨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紅外熱成像行業高新技術領軍企業,巨哥電子的熱像儀除了將溫度場轉換為直觀的圖像,還結合智能算法和大數據分析,在工業4.0
  • 科普帖:火車站的紅外熱像儀是如何測溫的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測量體溫的工具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體溫計,包含常見的水銀體溫計及電子體溫計,多為居家使用;第二類是測溫槍,依靠傳感器接收人體的紅外線來判斷體溫,並通過公式來換算成人體體溫,一般3-5秒即可完成單人溫度測量;第三類則是最近備受關注的紅外熱像儀測溫
  • 眼見測溫槍熱銷,有人拿工業測溫槍應急?不行
    眼見測溫槍熱銷 有人打起「小算盤」 拿工業測溫槍應急?不行!進小區量體溫、去公司量體溫、進飯店量體溫……疫情當前,測溫槍成了搶手貨。記者調查發現,貨源緊張之下,有商家打起「小算盤」,稱工業測溫槍也可用來測量篩查人體溫度,且「溫度誤差不大」。
  • 使用紅外線測溫槍會引發白內障?測溫槍原理了解一下
    近日,出於疫情管控的需要,進出小區、單位、軌交等各個地方,都少不了測量體溫這個環節。測溫槍頻繁打在腦門上,網上也流傳著各種調侃的段子。與此同時,一則「紅外線測溫槍會導致眼部損傷」的說法也不脛而走。該說法稱,由於眼球含有較多的液體,對紅外線吸收能力較強,使用紅外線測溫槍可能會引起白內障。這是真的嗎?資料顯示,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出紅外輻射能量。物體的紅外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與物體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便能準確地測定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輻射測溫所依據的原理。
  • 「測溫槍」到底是怎樣測出你的溫度的?
    測溫槍,學名是「紅外線測溫儀」或者「紅外線輻射測溫儀」。很多人一聽到「紅外」「輻射」這類的詞就一哆嗦,直接嚇尿。遺憾的是,測溫槍這玩意雖然名頭上冠著「輻射」和「紅外」,但不會對你的身體施加任何哪怕一丁點的影響。因為它是個接收器,不是發射器。籠統的說,紅外測溫儀的原理是: 被動吸收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從而獲得物體溫度數值。
  • 體溫槍「一槍難求」!紅外傳感器成市場新熱還是曇花一現?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接觸最多的紅外體溫計設備,更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過程中,紅外體溫設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紅外溫度傳感器作為紅外體溫計的核心器件也面臨巨大的需求。    紅外測溫槍槍口部位有一個紅外傳感器,也就是測溫探頭,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信號,經過光學接收器傳輸給調製器濾除大面積的背景幹擾信號,然後經過紅外探測器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該信號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最終可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從而實現非接觸探測人體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