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特的百米成績能達到9秒40?
近日,劍橋大學數學系教授約翰·巴羅稱,他用公式計算出,在最理想的條件下,牙買加「閃電」博爾特可以將他保持的9秒58的百米世界紀錄提高到9秒40。
約翰·巴羅認為,如果博爾特能把起跑反應時間縮短到0.13秒,那麼他就可以將世界紀錄提高一些。
在北京奧運會百米飛人大戰中,博爾特以9秒69奪冠,但他的起跑反應時間為0.165秒,排在倒數第二。他在2009年世錦賽百米大戰創造9秒58的世界紀錄時,起跑反應時間也長達0.146秒,排名倒數第三。
此外,約翰·巴羅將比賽時的風速設為國際田聯規定的上限,即順風風速2米/秒,並為博爾特設置了最佳的海拔條件,從而減少空氣對博爾特的阻力。最終他得出的結論是:博爾特拿出在北京奧運會決賽中的力氣,就能跑到9秒40。
●記者連線 拋開起跑環節 博爾特已不是最快
昨天,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約翰·巴羅。他表示,自己在體育領域內找到了很多「數學落點」,他所做的並不是對人體極限的預測,而是想讓像博爾特這樣特定的運動員知道,他(她)還有多少提升的空間。
FW:百米成績9秒40,是你對博爾特身體極限能力的預測嗎?
約翰·巴羅:這不能算是一種預測。體育是突破極限的運動,所以我也無意用數學公式來預測人類的極限,並且我相信人類的極限還遠遠沒達到。我只是想在目前的條件下,告訴運動員和教練他們還有多少可提高的餘地。
FW:對於博爾特,你提出了很多提升成績的辦法,比如提升反應速度、設置最大順風風速等。如果拋開客觀條件,博爾特是當今世界跑得最快的人嗎?
約翰·巴羅:我想不是的。以去年世錦賽百米冠軍得主,博爾特的牙買加同胞布雷克為例,他現在被看做是博爾特在倫敦奧運會上的最大對手。他在去年9月的鑽石聯賽上首次參加200米比賽,就跑出了19秒26的歷史第二好成績!
要知道,200米世界紀錄是博爾特在2011年世錦賽上創造的19秒19,但當時他的起跑反應時間為0.133秒。而布雷克去年跑出19秒26時,起跑反應之慢令人昏昏欲睡,時間長達0.269秒。
如果只計算運動員在跑道上奔跑的時間,布雷克跑完200米僅用了18.99秒,而博爾特用了19.06秒。
田徑需要提速 其他項目也能進步
FW:如果照你這樣算,很多田徑項目的世界紀錄都應該被改寫吧?
約翰·巴羅:是的,遊泳和田徑是兩個「紀錄大戶」。在過去40年中,遊泳的紀錄被刷新得很快,這是因為遊泳選手已經很好地從技術層面掌握了如何減少水的阻力,從而提高在水中的有效運動。
但在田徑領域,紀錄改寫的速度要慢得多。特別是在女子領域,除了相對新興的運動,如撐竿跳,其他項目很少有世界紀錄誕生。
至於女子田賽項目,在上世紀80年代由東歐選手在禁藥的輔助下創造的世界紀錄,至今讓人望塵莫及。還有女子100米世界紀錄,至今仍是美國人喬伊娜在1988年創造的10秒49。據說當時的風速已經超過了2米/秒,但風速計時器正好壞了。
FW:除了田徑,你的公式還能運用到什麼項目上?
約翰·巴羅:我的新書《關於體育你所不知道的100件事》裡列舉了100種體育項目的應用數學,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奧運項目。
在皮划艇項目上,我發現槳擺放位置的最佳組合,可以保證船體擺動幅度最小、前進速度最快。以四人艇為例,最前面和最後面的選手應該把槳放到右邊,中間兩人把槳放到左邊。
另外,在鐵人三項運動中,自行車項目幾乎佔據了一半的時間。要提高鐵人三項的成績,選手應該更平均地分配三個項目的時間。
FW:你的公式得到運用了嗎?
約翰·巴羅:我希望這些理論能夠在倫敦奧運會上被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