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三體》電影劇組亮相成都世界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禮現場,首次揭幕出品方遊族影業精心設計製作的紅岸基地模型,製片人孔二狗還向廣大三體粉絲透露,《三體》電影後期製作進展順利,必將超出大家的期待,他對此充滿信心。
遊族影業致力於推動上海成為中國科幻中心
對於此行的目的,遊族影業CEO孔二狗稱,遊族影業把科幻和魔幻當做自己發展的兩個關鍵詞,希望在這次盛會中遇到更多年輕人,能認識3~5個劉慈欣。
遊族影業以復興上海電影為己任,通過科幻和魔幻來實現。科幻和魔幻兩個類別是遊族影業的核心入口,遊族影業依託上海資本優勢和特效製作優勢,紮根上海,逐漸將與北京傳統現實主義題材、古裝題材電影區域特點區別開來。
遊族影業希望通過《三體》和類似《三體》這樣的大製作、大系列電影,樹立標杆,推動上海成為中國科幻和魔幻電影的中心。而科幻和魔幻作為遊族影業最核心的兩張名片,是與市場上所有電影公司的最大區別。
孔二狗說:「《三體》電影將給中國電影市場帶來巨大轉變,也會給整個中國電影帶來巨大轉變 。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科幻電影佔比都在20%上下,中國也是,但都被好萊塢佔據,做《三體》電影不是搶國內已有的類型電影,而是跟好萊塢去搶。」
他說:「遊族影業有很多網際網路方法論,對產品周期、營銷、細節的把控非常規範。 其實中國最規範的行業是網際網路行業,這些規範給遊族影業帶來了很大的觸動和影響,進步非常大。中國誕生了很多偉大的網際網路企業,已經超過很多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相信電影行業也不會等得太久。
《三體》電影將超出目前大家的期待值
自《三體》電影立項開拍以來,外界既有期待也有質疑。《三體》電影於今年8月4日殺青,目前進入緊鑼密鼓的後期製作階段。《三體》電影製片人孔二狗稱,《三體》現在整個項目進行的十分順利,再有一個半月電影的第一次剪輯就會結束,做得很精緻。
《三體》小說獲「雨果獎」時,遊族影業稱會不設上限地進行持續投資現階段,後期製作團隊還在不斷地加入新人,團隊對現有成果十分滿意。孔二狗說,三體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特效量最大的電影。《三體》電影的光特效鏡頭預計就達1700個,基本超出大部分電影成片所有鏡頭總和。無論是製作體量和團隊支撐,都會得到有效保障。
在接受現場記者採訪時,《三體》主創方表示,《三體》電影的製作完全按照好萊塢的規格和模式打造,前後共計4年時間,做了大量工作。導演張番番說,電影本身就是個商品,是個有藝術屬性的商品,需要加工好、生產好,而好萊塢特效眾所周知是最強的,所以請他們來做後期製作,團隊的技術水品是毋庸置疑的。
針對小說迷中有人認為,電影可能無法還原小說,導演張番番認為,我們是站在劉慈欣老師的巨人肩膀上,原著給了非常完整且豐富的基礎,不應該去破壞原著的魅力所在,要沿著原著的道路繼續前進。
張導說,《三體》小說每部作品都可以獨立成章。表面看,每部作品的主人公都不一樣,這對電影開發非常具有優勢。從小說內容體量上說,拍6部甚至10部都沒問題。他認為,本就應該遵循從小說到電影的基本規律,把核心的最吸引大家的元素進行視覺化、電影化,在此基礎上實現觀眾的高接受度。他希望將來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第一部開始都能成功,逐漸讓大家領略到三體的魅力。據透露,電影第一部預計在明年7月上映。
6000多名粉絲眾籌打造紅岸基地亮相
同在10月18日晚,「紅岸基地」大型模型揭幕。「紅岸基地」是一個直徑達3米,高度為2米,360度展現的巨型落地模型,還原了小說中基地的地形詳貌和隱藏細節,由國內一流模型製作團隊製作。
該模型從發起、製作到落地,其實是由遊族影業於2015年6月發起的名為「《三體》電影紅岸基地還原計劃」的一個眾籌項目。其全方位還原了小說中文革時期的紅岸基地這個重要的秘密軍事場景。揭幕現場,《三體》小說作者、三體電影監製劉慈欣稱讚其還原度很高,確實將他帶回到那個年代的回憶之中。
遊族影業對《三體》項目採用的是網際網路式的產品化管理,如果把《三體》電影視為整個三體工程的其中一個環節,「紅岸基地」模型雖然僅僅只是電影環節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細節,但是採用的思路都是一致的,都是網際網路的打法。截至目前,《三體》電影紅岸基地還原計劃有6000多人參與。
眾所周知,原著中,「紅岸基地」是與地外文明第一次接觸的起點。該模型在現實中的還原和落地,預示著遊族影業一幫80後的追夢人,懷揣著中國科幻人的夢想,開始拍攝中國科幻領域裡裡程碑式的電影《三體》。小說中,它是葉文潔躲避災禍的轉折,對人類是向黑暗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現實中,對中國科幻史來說,它是一個嶄新紀元的開始,向世界發出中國科幻的第一聲啼鳴。
遊族影業相信,所有偉大的事情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這是小說中「紅岸基地」的精神,也是遊族影業的精神,一群80後電影人的精神。遊族影業CEO孔二狗說:「一切偉大源於勇氣」,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