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為啥能夠感應地球磁場?它們體內的微生物在導航

2020-12-03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科研公路社

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有太多的神奇的未知。比如,一隻小小的燕子,每年能夠長途遷徙上千公裡而不迷路。

幾十年來,已有科學證據表明,自然界的許多動物都能感知地球磁場,從而利用地球磁場來為自己的旅行導航。

雖然我們不知道它們是怎麼做到的,但我們已經明確的是,這是許多動物天生就具備的神奇能力。

這種神秘的能力,被稱為磁場感應,可以幫助許多動物進行長途遷徙,甚至可以幫助它們找到回家的路。

而且,具備這種神奇能力的動物,範圍之廣、種類之多,幾乎涵蓋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遊的。

至於人類,我們可能也有感知磁場的能力(第六感?),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相關證據。

中佛羅裡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野生動物基因組學家 Robert Fitak 就表示:「對(這種神奇能力)機制的研究,被認為是感應生物學最後的主要前沿領域之一。」

關於動物如何感應磁場,之前最確定的解釋圍繞著兩個關鍵假設。

其中一種基於藍光受體(cryptochromes),這是一種對光敏感的蛋白質,被認為可以幫助某些動物看到磁場。

第二個假設是基於磁鐵礦的磁感應,即動物體內的鐵晶體簇,使它們能夠探測磁場。

然而,儘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這些答案似乎都不能完全解釋科學家的疑問。

而近日,在一項新的研究中, Fitak 和他的團隊提出了動物磁場感應的一個潛在可能機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提出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直科學假設。

正如 Fitak 和他的研究團隊所指出的,或許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即這些動物體內,存在著一個由微生物構成的指南針。

這一發現發表在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期刊上。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動物可能通過寄生在它們體內的微生物來探測磁場,特別是趨磁細菌 (MTB),由於這些細菌體內有一種被稱為磁小體的磁性結構鏈,使得這種細菌能夠沿著磁場線定向移動。

在 2017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 Fitak 團隊的成員就提出,通過某種互惠關係,這些微小的磁性微生物可能是大型動物磁接收的基礎。

不過,正如研究人員承認的那樣,他們的假設當時受到了諸多批評。

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這種共生關係存在的經驗證據,以及共生趨磁細菌廣泛存在程度,宿主如何與這些磁性細菌交流的證據研究。

而在這項最新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並提出新的證據來支持他們的觀點。

最重要的是,他們指出在去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了趨磁細菌和微小的海洋原生生物之間互惠共生關係的關鍵證據。

正是由於這些海洋生物身上微小的磁性乘客,它們能夠在水生環境中以不同的方式航行。

研究人員稱,這是支持他們假設的 「第一個結論性實驗證據」,而他們的最新發現也加強了他們的這一論據。

此外,通過篩選微生物的遺傳信息資料庫,研究小組還發現,曾經被認為是罕見的趨磁細菌,實際上在動物的微生物群中比我們意識到的要常見得多,只是它們的存在一直被忽視到現在。

「趨磁細菌並不是自然界的奇聞軼事,事實上,趨磁細菌在水生和厭氧環境中普遍存在,並在全球分布,」 作者在他們的論文中解釋道。

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直接證實,生活在動物體內的微小的、攜帶磁性的微生物就是賦予它們的宿主通過磁場導航的驚人能力的原因。但隨著越來越深入的研究,這個論點就越引人注目。

研究人員之一、以色列泰爾海學院的進化生物學家 Yoni Vortman 對外表示,「共生磁感應假說仍然是一種假說。我們現在正在對幾種鳥類進行實驗,測試抗生素(清除體內的微生物)是否會影響它們的磁感。」

「我們認為(這一發現)在生命進化樹中是想通的,即從單細胞生物,到扁形蟲,再到鳥類和爬行動物。」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alert.com/animals-may-sense-magnetic-fields-due-to-something-living-inside-them-scientists-say

相關焦點

  • 為何動物能利用磁場來導航?科學家揭開謎題,原來是細菌在幫它們
    菲達和他的同事在研究論文中指出,動物之所以能夠感受到地球磁場的存在,是因為它與體內趨磁細菌存在共生關係。而海龜破殼之後之所以能夠重新返回海洋,與趨磁細菌也有內在關係。趨磁細菌指的是能夠在磁場的作用下定向運動的一類細菌,它們分布較為廣泛,目前在海洋、土壤和湖泊中都有發現。最早發現趨磁細菌的是科學家理察·布雷克墨爾,他於1975年在研究一種名為「摺疊螺旋體」的細菌時發現其體內存在磁小體,因此將該細菌命名為趨磁細菌。所謂的磁小體指的是細菌顳部的磁性納米粒子,成分一般是四氧化三鐵。
  • 動物的磁場第六感可能來自細菌
    動物的「磁傳感器」究竟是什麼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儘管在過去的50年裡,動物利用地磁場進行定向和導航的現象已經得到證實,但這些動物體內的磁感應器官及其結構的身份仍然難以捉摸。為什麼一些動物有磁場的 &34;?比如海龜能夠回到它們出生的海灘。
  • 動物能「看見」地磁場?科學家揭開動物自帶導航之謎
    在研究中,德國奧爾登堡大學動物導航組織的亨裡克·穆裡特森教授在畫眉向北遷徙時將它們暴露於強大的磁場中,首次證明了磁場的重要性。穆裡特森及其同事將人造磁場按照地球常規的磁場方向旋轉90度,接著把關在籠子裡的畫眉放了出來,結果所有的畫眉都會向西而不是向北的方向飛行。 穆裡特森將幾隻鶯關在籠子裡,在看到鶯看上去焦躁不安,急切離開時,才打開了籠子。但穆裡特森並沒有將它們放走,而是把它們殺死。
  • 美科學家發現人類第6感,我們真有磁場感應,能像鴿子那樣導航嗎
    我們以前大都聽說過鴿子之類的鳥類,以及某些海豚類動物可以對地球磁場產生感應,並且它們依靠對地球磁場的感應進行定位、辨別方向和導航,有生物學家研究了鴿子的頭部結構之後,發現在鴿子的上喙部位有個能夠感應磁場的晶胞,它是一種結晶狀的組織,就像一塊磁鐵,可以與地球磁場產生感應。
  • 動物的「磁場第六感」可能來自細菌
    地球磁場,例如,海龜就可以利用「磁場第六感」作為導航回到出生的海灘。相關研究持續了50年,但這種「磁場第六感」的來源仍然沒有得到解決。了解生物體如何與磁場相互作用,可以增進人類對地球磁場導航的理解,還可以促進生態研究,幫助人們了解人為改變磁場環境的影響(如建造輸電線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對動物與磁場相互作用的研究也有助於開發利用磁場給藥的療法。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人腦具有磁場感應能力
    科學界已經知道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科學家在自然界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磁感應能力,生物的磁感受能力也一直在業內被稱作生物「第六感」。但作為進化如此高級的人類,卻似乎意外地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可以感應磁場。昨天,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第六感」真的存在,人能對磁場產生感應,為什麼我們感應不到?
    我們傳說中的第六感其實是人類對於地球磁場產生的一種感應。我們也可以將這種感覺稱之為磁感。在3月19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個非常著名的腦科學研究團隊,在網上發表了一篇真人類的大腦,不僅能夠感應到磁場,還會對磁場的變化做出非常強烈反應的論文。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研究發現人腦對磁場具有強烈感應
    本文圖片均來自「環球科學」微信公眾號科學界已經知道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科學家在自然界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磁感應能力,生物的磁感受能力也一直在業內被稱作生物「第六感」。但作為進化如此高級的人類,卻似乎意外地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可以感應磁場。3月19日,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人的大腦也能感應磁場的變化?「第六感」或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是因為鴿子具有感應地球磁場的能力,這體現在它們能夠辨別方向。那麼人類是否也具有類似的能力呢?21世紀,人類通訊技術空前發達,現在的人們只需要幾秒鐘就能夠實現遠距離的信息傳遞,而這一切的技術基礎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和通訊技術的發展。然而在古代,如果人們想要進行長遠距離的通信的話,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 德國科學家新發現 鳥類用右眼觀地球磁場導航
    雪雁在遷徙的路上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3日報導,德國科學家近期發現鳥類是通過右眼觀察地球磁場進行導航的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給鳥的右眼戴上模糊的「眼鏡」,它們就無法進行有效導航。但是,如果是左眼被遮住,就完全不會影響導航。很久以來,人們就知道鳥類能夠感應磁場,並利用它進行導航,特別是冬天往南遷移的時候。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發現,鳥類實際上可以用右眼看到磁場,然後把這個信息傳遞到左腦。
  • 沒有指南針也沒有GPS 野生動物不「路痴」的秘密,居然是一種藏在體...
    圖據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官網近日,英國牛津大學阿爾弗實驗室與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揭開了動物們這一神秘技能背後的秘密:可能與它們體內的趨磁細菌(Magnetotactic bacterium)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小強也能感應磁場?而且死的磁化性能更強
    自然界有很多生物都能夠感知磁場並且利用磁場進行定向和導航,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鳥類。事實上,還有一類鮮為人知的具備磁感應能力的生物是美洲大蠊(Americancockroach),又稱美洲家蠊或美洲蟑螂,是蜚蠊科中體積最大的昆蟲。這種生物被放置於磁場中時能夠迅速被磁化。
  • 靠地球磁場辨別方向?不只這麼簡單
    我們人類是地球文明的創造者,所以常常自認為聰明程度遠超其他動物,這樣想就太輕視動物們的智慧了。鴿子並非鳥類中最聰明的鳥,但是它有一項本領非常厲害,就是把它拿到幾百上千公裡外,它都能很快飛到家裡。如果不靠導航的話,人類都很難做到,以前人類迷路或者走錯路的情況經常發生,那麼鴿子為什麼不會這樣呢?
  • 研究推測細菌能幫助動物感知地球磁場
    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哲學彙刊B輯》雜誌的一篇新文章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說,認為這種無法解釋的感覺可能是動物之間共生關係的結果,而一類特殊的細菌具有沿著地球磁場線定向的能力。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意識到蜜蜂、鳥類、鯨魚和鰻魚等一些生物都有感知地球磁場的能力。這種奇特的感覺被稱為磁感,但支撐這種奇特感覺的確切機制還沒有得到確鑿的解釋。在過去的幾年裡,有人提出了一種關於磁感的新假說,被稱為 "共生磁感假說"。這一觀點認為,趨磁細菌是某些動物磁感背後的根本解釋。趨磁細菌是一類特殊的細菌,已知它們會利用被稱為磁體的特殊細胞內細胞器與磁場對準。
  • 北大被搶發論文教授發表論文:首次發現生物體內「指南針」
    該論文意味著,人類首次發現了動物體內的「生物指南針」。謝燦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記者註:課題負責人),他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該研究發現了一個磁感應受體蛋白,即磁感應分子MagR,回答了「生物是如何感應到磁場的」這一問題,且至少在兩個方面刷新了人們對磁感應的認識。
  • 神秘的第六感:是人腦的磁場感應能力?
    上學的時候學過,鳥類飛行分辨方向是通過對地磁場感應作為導航的;而除了鳥類還有很多的動物對於磁場也是有所感應,也是在這個時候一些科學家開始猜測人類是不是也對磁場有所感應呢?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就是通過一種新型的「法拉第籠」製造出來一種可以控制的磁場來研究人與磁場的關係。
  • 大腦磁場感應真的是「第六感」嗎?
    即便證明動物和人都有感應磁場的能力,但把這種感知稱為第六感,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及相關學科的大多數專業人員的認可。加州理工學院團隊就認定,「第六感」是一種磁覺,不僅在人腦中存在,而且在很多生物的體內也存在。具體的證明是,研究人員採用一種改進的法拉第籠來測試34名受試者,用腦電圖(EEG)記錄他們腦電波活動。所有的受試者在實驗磁場和環境磁場方向一致時,其大腦都會作出一種反應,腦電圖中α波會減少。
  • 可能跟它們有關
    地球磁場,例如,海龜就可以利用「磁場第六感」作為導航回到出生的海灘。相關研究持續了50年,但這種「磁場第六感」的來源仍然沒有得到解決。了解生物體如何與磁場相互作用,可以增進人類對地球磁場導航的理解,還可以促進生態研究,幫助人們了解人為改變磁場環境的影響(如建造輸電線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對動物與磁場相互作用的研究也有助於開發利用磁場給藥的療法。
  • 綜述:感磁微生物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
    微生物感磁的擴展適應起源示意圖 地磁場包裹近地空間,保護地球生物圈免受太陽風侵襲
  • 第六感被證實存在,人腦可以感應磁場變化,開發成功或能預知未來
    現代人的通訊設備已經非常發達,無論身處在地球的哪個角落,只要人們手上有一臺手機或者電腦,都能實現實時通訊,而對方在接收到訊息之後也可以立即回復。 而鴿子之所以能夠識別方向,就是因為鳥類可以感知到地球的磁場,再利用磁場進行導航,而實際上,對磁場的感應這種特異功能並不是只有鳥類才擁有,在人的大腦內,也存在可以辨別方向的磁場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