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深處 守護巖羊

2020-11-23 新華網客戶端

  峭壁深處 守護巖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徵文)

  我是土生土長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託克旗人。在家鄉的阿爾巴斯山縱橫的溝壑中,一隻只巖羊在歡快地跳躍著。它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0年來我一直用心守護。

  2007年,退休後的我喜歡上了攝影,一頭扎進阿爾巴斯山深處,用鏡頭捕捉這座險峻陡峭高山的別樣風景。

  2010年,在我常去的阿榮貴山,一群巖羊的身影闖進了鏡頭,讓我驚喜不已。此後一段時間,我每天都上山去拍攝巖羊,但是「偶遇」並沒有那麼容易,上山十多次,只有兩三次遇到了巖羊。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我發現,每年的5、6月份,正是巖羊下羔子的時間,由於缺水,母羊在哺乳期奶水很少,小羊羔總是吃不飽,我便萌生了給巖羊送水的想法。

  此後,每天上山,我除了背上相機外,雙手還各提上裝著滿滿20公斤水的水桶運到山頂。到山頂後,我用繩子吊著水桶放到百米深的谷底,自己再繫上安全繩摸索著爬下去,把水倒進半山腰一個天然形成的石槽裡,讓巖羊飲用。直到2012年,在朋友們的建議下,我拉了一根100多米的膠皮水管,從山頂一直通到盛水的石槽。從此以後只需要在山頂將水注入水管就行了,我不用再提水下山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巖羊已經習慣了我的存在。我在距離水池不遠處的山坡上搭建了一個臨時休息的地方,坐在那裡等待巖羊喝水,把觀察到的巖羊狀態寫在日記本上。

  有時候,我會用手機播放音樂,巖羊就會主動靠近,或臥或站地圍在我身邊,聽著音樂入睡。通過這些年的相處,巖羊和我就像親人,它們現在就跟我的孩子一樣。

  不知不覺間,給巖羊送水已有10年了。10年間,我的日記已經整整記錄了11本,巖羊也從過去的四五隻已經增加到了現在的幾十隻。與它們互相陪伴的每一天都成了我人生經歷中的珍貴記憶。

  從開始拍攝巖羊到現在守護巖羊,付出了很多,但收穫更大。它們讓我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看到這些活潑健康的巖羊,感受到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進步,我既欣慰又自豪。

  (作者為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託克旗稅務局退休幹部,本報記者吳勇整理)

相關焦點

  • 【瀾湄萬裡行】「親近人」的巴麥村巖羊
    期間,公路中間綠化帶上,十幾隻巖羊啃著還未完全枯黃的綠草,見汽車駛來,便慢吞吞的走出公路,鑽入叢林中。巴麥村最高處是一塊可望得到邊際的平臺草地,還未下車,幾隻巖羊就進入了視野範圍。怕驚嚇到它們,我一邊踱步靠近,一邊拿出相機記錄瞬間。當有鷹等猛禽從天空飛過時,幾隻巖羊停止取食並駐足觀望,看上去有些躡手躡腳的我怎麼會逃過它們的眼睛。
  • 野生巖羊來「冬遊」,就在蘭州西固區
    1月15日,蘭州市民範文奇特向本報熱線4286666發來一條視頻線索——西固區蛤蟆灘現野生巖羊。範女士於1月14下午13:30左右在西固區蛤蟆灘一帶遊玩時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巖羊覓食片段。
  • 珠峰附近的雪域精靈|多吉|黃嘴|普布扎西|巖羊_網易訂閱
    一群巖羊在珠峰大本營附近覓食(5月8日攝)。 當日,一群巖羊在珠峰大本營周圍覓食,黃嘴山鴉飛到巖羊身上停留,構成一幅幅生動有趣的雪域圖畫。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一隻黃嘴山鴉停留在巖羊身上(5月8日攝)。 當日,一群巖羊在珠峰大本營周圍覓食,黃嘴山鴉飛到巖羊身上停留,構成一幅幅生動有趣的雪域圖畫。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 我的世界峭壁生物群系詳解 峭壁介紹攻略分享
    我的世界中的峭壁群系還是非常有特點的,在這個群系裡群巒疊嶂,風景如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我的世界峭壁生物群系詳解,一起來了解一下峭壁生物群系吧~ 峭壁簡介: 峭壁是一個多高山的生物群系,由一些橡樹和雲杉、懸崖、山峰、山谷、瀑布、巖突、浮島、洞穴以及其他許多結構構成。
  • 孤島驚魂4巖羊在哪 地點詳解以及注意事項
    孤島驚魂4巖羊在哪   那麼,巖羊到底在哪裡: 看到那些食草動物了沒?   要注意的是:巖羊和水鹿兩個遠看著很像,巖羊的角是螺旋狀的,水鹿的角是像枯樹枝一樣的,細長分叉,還有沒有角的應該是母水鹿,但皮跟公水鹿沒區別。   更多關於孤島驚魂4巖羊皮在哪的問題,請進入孤島驚魂4遊戲專題。
  • 黑熊追殺巖羊母子,巖羊跳到懸崖邊上,看著都讓人直冒冷汗!
    黑熊追殺巖羊母子,巖羊跳到懸崖邊上,看著都讓人直冒冷汗! 巖羊是一種生活在懸崖峭壁上的羊,由於周圍的環境較為惡劣,所以巖羊的蹄子早就進化到非常粗壯,哪怕是從十幾米高的懸崖上跳下來,也不會受到一點傷害,雖然環境比較惡劣。
  • 在峭壁上吃鹽的攀巖高手羱羊
    雌性族長的職責是時刻警惕外來獵食者,族群中的雌性羱羊會成群結隊一起守護羊群中的幼羊,這是高海拔地區特有的保育方式。山崖上的金雕讓羱羊提高了警惕,隨著金雕的逼近,羊群中充滿了緊張的氣息,一陣哀鳴打破了短暫的寂靜,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一隻幼羊被金雕抓走,在數百米的高空中,金雕鬆開了利爪,幼羊被狠狠摔了下去,一切都已來不及了!
  • 《冰川時代5》角色海報出爐 新角色巖羊首登場
    《冰川時代5》角色海報出爐 新角色巖羊首登場 時間:2016.03.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海口出現會飛的「魚狗」,在峭壁上打洞做窩,最怕蛇爬入洞吃雛鳥
    01穿一身黑白「素衣」,用尖嘴在峭壁上打洞做窩斑魚狗的羽毛顏色雖然單調,黑斑斑駁,但卻給人一種素雅的觀感。在觀鳥愛好者的印象中,這些傢伙,總是穿著一身黑白色的「素衣」,在水邊徘徊。斑魚狗總是住在有水的地方,並且會選擇在水域岸邊的峭壁居住,而不是住在樹上。它們會在垂直的土質峭壁上,用細長的鳥喙,去啄泥土挖洞,慢慢地啄出一個洞來。根據觀鳥愛好者朱老師的觀察,斑魚狗在峭壁上的洞,直徑約8釐米,深度在80釐米左右。洞裡邊還有不同功能的區域,分為日常生活的「廳堂」,與專為繁育後代的「育兒室」。
  • 崑崙山出現一怪鳥,雙翅如蝴蝶,腳如鋼爪,專在峭壁上找蟲子吃
    不同的是,太陽鳥用長嘴來吸食花蜜,而紅翅旋壁雀用長嘴來吃峭壁縫隙裡的小蟲子。二怪:腳如鋼爪,輕鬆「站」在垂直的峭壁上,還能飛簷走壁紅翅旋壁雀小巧美麗卻生活在荒涼之地,對於它們來說,若沒有傍身的絕技,都不好意思在自然界混。
  • 青海發現1隻雪豹,剛捕到巖羊就被6頭狼盯上,只好放棄獵物逃走
    可以說,幾乎沒有動物能逃脫它的「雪掌」,山上各種動物,比如巖羊、北山羊、捻角山羊、盤羊等,都是它的口中的菜。但事實上,雪豹在野外還有一個相對棘手的對手,那當然就是野狼。在西藏與青海的高寒地帶,為了爭奪獵物,狼群與雪豹經常會發生激烈的爭鬥。因為在高原上,巖羊、山羊等大型食草動物跑得快,狼很難捕食到它們,狼很多時候也靠從雪豹嘴中奪食。
  • 王杜江:川藏鐵路上的「藍色巖羊」
    在這片近乎無人區的怒江峽谷中,縱然有些小道,一般也是巖羊或者其他動物走出來的。王杜江知道,此行將困難重重。在他看來,雖然目前已經有了很多高新技術設備,比如傾斜攝影、衛星遙感、雷達掃描等,可以用於隔空探測和拍攝,但它們並不能完全取代人力完成精細化調查和取樣,而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 圖說地球 ‖ 澳洲最大的撞擊坑——戈斯峭壁隕石坑
    航空俯瞰Gosses bluff crater圖片來自NASA戈斯峭壁隕石坑(Gosses bluff crater)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隕石坑,位置靠近澳大利亞中心,在往期我們圖說地球介紹過的Ayers Rock東北212公裡。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明月鏡片助力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並聯合央視新聞為萬米深潛全球直播提供保障,直達地球海洋最深處,全程見證地球第四極的深潛之旅。「奮鬥」潛行,挑戰極限的守護力量探索未知深海的奧秘,人類不斷打破下潛紀錄。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_新華報業網
    明月鏡片助力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並聯合央視新聞為萬米深潛全球直播提供保障,直達地球海洋最深處,全程見證地球第四極的深潛之旅。  「奮鬥」潛行,挑戰極限的守護力量  探索未知深海的奧秘,人類不斷打破下潛紀錄。
  • 高山上的天馬,長著羊角驢耳牛頭鹿尾,靠著蹄子能攀爬垂直的峭壁
    古代在黃山一帶一直都流傳著一段關於天馬的傳說,據當時的人們記錄下來的說法,這個高山上的天馬明明很大隻,卻可以在峭壁上竄動,動作還十分輕巧,就像是腳踩著祥雲一般。聽上去好像很神奇,讓人覺得十分不可思議,但它確實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其實它就是我們獨有的鬣羚。
  • 專家:峭壁上出現神秘暗紋,地下或有大量水資源
    日前專家們研究了火星隕石坑中峭壁上的神秘暗紋,並以此推出火星地下可能存在大量水資源,而且這些水很可能還是液態的。   在火星的很多峭壁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疑似衝刷痕跡的暗紋。
  • 「海東青」騎警隊,守護陳巴爾虎草原
    在草原上,關於萬鷹之王「海東青」的傳說在草原上廣為流傳,它翱翔天際,守護著草原的一方平安。而在位於呼倫貝爾大草原核心腹地的陳巴爾虎旗,一支同樣「海東青」命名的特警騎警隊,常年來一直巡守在草原深處,在馬背上守護著廣袤草原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