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峭壁上吃鹽的攀巖高手羱羊

2021-02-19 君子分享

今日與大家分享

生命的故事

阿爾卑斯羱羊

溫馨提示:點擊視頻右下角進入全屏模式,觀看效果更佳。

這裡是埃克蘭國家公園,生活在這裡的羱羊,發展出了一套群體防衛系統。

一隻成年的雌性羱羊正在山崖邊為整個羊群站崗,近幾日羊群新出生了一批小羊崽。雌性族長的職責是時刻警惕外來獵食者,族群中的雌性羱羊會成群結隊一起守護羊群中的幼羊,這是高海拔地區特有的保育方式。

山崖上的金雕讓羱羊提高了警惕,隨著金雕的逼近,羊群中充滿了緊張的氣息,一陣哀鳴打破了短暫的寂靜,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一隻幼羊被金雕抓走,在數百米的高空中,金雕鬆開了利爪,幼羊被狠狠摔了下去,一切都已來不及了!

雖然這群雌羱羊盡職盡責,但損失幼崽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

在較為暖和的幾個月裡,雄性羱羊會去更高的地方生活,撫育後代不是它們的職責,在雄性羱羊無所事事的白忙活時,雌性羱羊又開始了另一項活動——教育後代。

一隻年幼的羱羊和母親踏上了一段旅程,這是一次讓人難以置信的壯舉,過去50年來,生活在這一帶的雌性羱羊每年都會帶著幼崽,展開這段為期兩天的旅程,這就好像是幼崽的成年儀式。

一隻年輕的羱羊正跟在母親身後熟悉山地,它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四蹄既有極強的靈活性,又有不可思議的抓握能力,但是它沒有意識到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什麼。

它自信滿滿的跟在母親身後,突然間,這個小傢伙發現自己的腳下就是垂直的峭壁,它們在這裡究竟想做什麼呢?

原來這裡是新基諾湖大壩巖,巖壁高達50米,小傢伙現在還不清楚這些,不過它天生就平衡感超群,母親帶它來這裡就是為了吃滲透到巖壁上的礦物鹽,小傢伙終於戰勝了自己的恐懼,現在它開始學著母親的動作品嘗著巖石上美味的鹽水。

小羱羊剛剛學到的技能對於它的生存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它每年都會回到這裡。

相關焦點

  • 崑崙山出現一怪鳥,雙翅如蝴蝶,腳如鋼爪,專在峭壁上找蟲子吃
    很多小鳥,都是在樹上築巢,在空中飛翔,但紅翅旋壁雀一生都在懸崖峭壁上生活,在懸崖上築巢,在峭壁上飛舞,在石縫裡抓蟲子吃。小而神秘的紅翅旋壁雀,由於行為奇怪,吸引了許多鳥友的關注。不同的是,太陽鳥用長嘴來吸食花蜜,而紅翅旋壁雀用長嘴來吃峭壁縫隙裡的小蟲子。
  • 雲南建在峭壁上的古剎,僧人的食物靠馬馱上去,猴子比人還多
    雲南有一座古剎修建在懸崖峭壁上,遠看仿佛懸掛在峭壁上一般,令人驚嘆!這座古剎所在的位置,十分險要,需要攀巖扶壁才能登上,所以遊客很少。古剎裡僧人的食物與生活用品,都得靠馬馱上去。這座懸空在峭壁之上的古剎,就是位於雲南劍川縣的寶相寺,具體位置在石寶山景區內。寶相寺始建於明正統年間,乃鶴慶土知府高論所建。這座寺廟最初只是一個道觀,後來佛教興盛,漸漸演變成了一座佛道合流的寶剎。雲南寶相寺這座懸空寶剎,鑿崖而建,建築奇特,遠近聞名。難得的是,遊人不多,讓古剎保持了幽靜,猶如深山中一方淨土。
  • 落基山出現雪羊帶著幼崽攀巖,不怕零下50℃嚴寒,就怕狼群圍攻
    說到擅長攀巖的動物還真不少,巖羊、北山羊、喜馬拉雅塔爾羊等,都是專挑險峻的地勢去生活。而雪羊是另一種擅長攀巖的動物,在懸崖上行走如履平地。連綿巍峨的落基山脈,高聳入雲,山頂上白雪皚皚。一隻遍體雪白的雪羊,帶著幼崽在險峻陡峭的懸崖上攀巖,輕鬆奔走、跳躍,四處找吃的。
  • 徒手攀巖 | 豆瓣9.0,每天都有人在網上問這部紀錄片的男主角死了沒...
    相當相當相當的厲害——   它是全球最大的花崗巖巨型獨石,也是世界上最難攀爬的巖壁。   巖壁高約3000英尺,幾乎呈90度山體,有「攀巖界的宇宙中心」之稱。   不僅是全世界攀巖愛好者想打卡但不敢打的聖地。
  • 海口出現會飛的「魚狗」,在峭壁上打洞做窩,最怕蛇爬入洞吃雛鳥
    01穿一身黑白「素衣」,用尖嘴在峭壁上打洞做窩斑魚狗的羽毛顏色雖然單調,黑斑斑駁,但卻給人一種素雅的觀感。在觀鳥愛好者的印象中,這些傢伙,總是穿著一身黑白色的「素衣」,在水邊徘徊。斑魚狗總是住在有水的地方,並且會選擇在水域岸邊的峭壁居住,而不是住在樹上。它們會在垂直的土質峭壁上,用細長的鳥喙,去啄泥土挖洞,慢慢地啄出一個洞來。根據觀鳥愛好者朱老師的觀察,斑魚狗在峭壁上的洞,直徑約8釐米,深度在80釐米左右。洞裡邊還有不同功能的區域,分為日常生活的「廳堂」,與專為繁育後代的「育兒室」。
  • 東非高原上特有的猴子,每晚睡在懸崖上,一天要吃10斤的草!
    別看獅尾狒也長著一對嚇人的尖牙,但獅尾狒是世界上唯一吃草的猴子,草食佔其食物總量的95%。但吃草獲得的能量有限,每天需吃上10斤草才能維持日常身體所需。畢竟在高海拔生活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因此它們每天得花上10個小時的時間來吃草。但為什麼這種明明是草食性的猴子,張起嘴來卻有著誇張的大尖牙呢?
  • 徒手攀巖:3000英尺上的"無保護"恐懼
    他從伯克利退學後,要來了媽媽的舊麵包車,他住在麵包車裡,每天花88美分吃一頓晚飯,這種近乎於乞討者的生活,卻讓他得到了天然的寧靜,「在大學的時候,我不住宿舍,我住在家人朋友的公寓,在伯克利一年了我都沒跟人說過話。」
  • 我的世界峭壁生物群系詳解 峭壁介紹攻略分享
    我的世界中的峭壁群系還是非常有特點的,在這個群系裡群巒疊嶂,風景如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我的世界峭壁生物群系詳解,一起來了解一下峭壁生物群系吧~ 峭壁簡介: 峭壁是一個多高山的生物群系,由一些橡樹和雲杉、懸崖、山峰、山谷、瀑布、巖突、浮島、洞穴以及其他許多結構構成。
  • 登山攀巖英文詞彙解釋集錦-A
    AAbalakov anchor 阿巴拉科夫冰洞一種由兩個相連的冰洞構成的錨點,需要將尼龍繩或織帶穿過冰洞並系好。發明者是俄國人Vitali Abalakov。在下降中經常會用到這種錨點。Ablation zone 消融區冰川上位於永久雪線以下的區域,在這裡每年夏季的融雪量大於冬季的降雪量。
  • 攀巖狂人Alex Honnold,震懾人心的徒手攀巖!
    今天就給大家講述一部關於攀巖的極限運動紀錄片。紀錄片《徒手攀巖》先給大家介紹下「徒手攀巖」這項極限運動。所以徒手攀巖指的就是在沒有任何保護設備和工具的輔助下進行攀登。攀登者所面對的是陡峭的巖壁和呼嘯的山風。因此此項運動也被稱之為世界十大危險運動之首。一般人是絕對不會嘗試這種運動的,因為這項運動不能存在失誤,「一失足成千古恨」是對這項運動最好的描述。講到這裡我想大家也對這項運動有所了解了吧,是不是特別敬佩從事這項運動的人呢?我心裡是一百個敬佩的。
  • 鹽吃多了有什麼危害,一天吃多少鹽合適
    鹽是每個人生活中都必吃的調味品,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為具有濃重的鹹味,可以改變菜餚的口感,使得人們吃起來更有食慾。但是正因如此,很多人吃鹽不加節制,殊不知吃鹽過多對健康有很大的傷害,會增加身體的負擔,那麼人一天吃多少鹽合適呢?
  • 為什麼人類天天都要吃鹽?而動物卻不需要吃鹽?
    所有人都離不開鹽,做菜的時候如果不放鹽的話,我們會難以下咽。鹽呢,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需物質,如果沒有鹽的話,人就存活不下去,人可以去超市買鹽,然後做飯的時候加進去吃,但是都沒有看見過動物吃鹽,難道他們不需要嗎?
  • 建攀巖牆必須要了解的(一)——攀巖版材料
    攀巖板材分類由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板塊拼接成一個攀巖牆體,通常單塊的邊長不超過1米。由於這種板材表面大部分有不規則的起伏,加之可安裝巖點的位置較少,幾乎無法安裝競技攀巖的巨型巖點,它被大量的用於娛樂型場地 。國內已經經歷了十幾年的不斷改進,各家公司給它起了很多稱謂----3D造型板;無機造型板;複合有機板、樹脂攀巖板;玻璃鋼攀巖板等。
  • 今晚看央視攀巖紀錄片,贏世界上最好的鎂粉
    如何平衡攀巖,生活,工作之間的關係。並通過好幾年時間的準備和挑戰,突破自我,最終完成自己心中的目標。在陽朔接觸到人生轉折點的攀巖運動,從此開啟了與巖壁打交道的生活,在陽朔一呆就是七年世界。2017年回到成都。 2015年,在美國拍攝的紀錄片《垂直之路》。記錄大魏在美國的攀登生活,及大魏完成「To bolt or not to be(5.14a) 」的過程,還包括他的個人攀登經歷。
  • 重慶成為全國攀巖聖地之一?有三大攀巖俱樂部,學習費用不高
    重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項攀巖賽事是2002年舉辦的國際攀巖挑戰賽,當時有美國、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的選手參賽,不過略顯可惜的是當時沒有重慶選手參賽。」無怪乎本次攀巖亞青賽上,國際攀聯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登山管理中心主任、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也肯定了重慶在攀巖運動中的貢獻:「重慶市連續多年舉辦了多項國際國內重大賽事,在攀巖運動的推廣和普及以及為國家奧運備戰輸送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重慶這座城市也在逐步向著世界攀巖之城邁進!」
  • 3歲前不能吃鹽?關於吃鹽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有人說,寶寶在3歲之前不能吃鹽。原因是嬰幼兒腎臟發育並不完全,所以攝入鹽分很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小編聽後覺得似乎不無道理,但是寶寶在3歲之前真的完全不能吃鹽嗎?小編決定來科普一下真相!但是任何事都應有度,如果鹽吃多了,就會由利轉弊,招來疾病。對於嬰幼兒來說,少鹽是總原則。之所以要少鹽,一個是因為生理限制。人體內的鹽主要由腎臟代謝,90%以上進入尿液,其餘的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因為嬰幼兒腎臟發育並不完全,所以,攝入過量鹽分很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導致代謝異常、引起水腫等。那麼,嬰幼兒吃鹽需要注意哪些事宜?
  • 《徒手攀巖》空降北大 男主角霍諾德送上人生寄語
    1905電影網訊8月30日,奧斯卡獲獎佳作《徒手攀巖》「開學第一課」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行,本片主角、全球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霍諾德親臨現場,在現場分享自己的極致生活,與學生答疑解惑,與北京大學的學生進行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開學第一課。
  • 豆瓣9.2,同為攀巖題材,這部電影比《徒手攀巖》還高出0.1分
    這部電影講述了美國攀巖選手Alex在無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挑戰酋長巖(EI Cap),最終順利登頂。悲的是,參與紀錄片《徒手攀巖》的攝影師Andrew Berends,在奧斯卡結束後的第9天去世了,享年46歲,死因暫未公布。有網友猜測,Andrew會不會是在拍攝攀巖的過程中不幸遇難的呢?
  • 高山上的天馬,長著羊角驢耳牛頭鹿尾,靠著蹄子能攀爬垂直的峭壁
    古代在黃山一帶一直都流傳著一段關於天馬的傳說,據當時的人們記錄下來的說法,這個高山上的天馬明明很大隻,卻可以在峭壁上竄動,動作還十分輕巧,就像是腳踩著祥雲一般。聽上去好像很神奇,讓人覺得十分不可思議,但它確實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其實它就是我們獨有的鬣羚。
  • 市場營養鹽調查:吃鹽補微量元素不科學?
    吃鹽補微量元素不科學 記者調查:超市貨架上的鹽多數都是加了微量元素鈣、硒、鋅、鐵、核黃素等的營養鹽。「京晶鋅強化營養鹽」中鋅含量為110~140mg/kg,「京晶硒強化營養鹽」中的硒含量為3~5mg/kg。雖然大多數消費者對營養鹽很感興趣,卻看不懂這些說明。 專家點評:營養鹽中加入的微量元素到底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