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專家人物-中國水網

2021-01-14 中國水網

教育概況(大學至今):學位、學校、專業 
 1978.8-1982.7  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城市建設系  給水排水工程  學士
 1982.7-1985.7  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市政環境工程系  市政工程  碩士
 1987.7-1990.7  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市政環境工程系  市政工程  博士
 1991.3-1993.8  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學院              市政工程  博士後
 1993.12-1995.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  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博士後

工作簡歷及成果業績: 
 1985.7-1987.1  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  助教
 1987.1-1991.2  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水汙染控制實驗中心  主任/講師
 1991.3-1993.8  同濟大學  博士後/副教授
 1993.12-1995.6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居裡夫人」博士後
 1996.6-1999.11哈爾濱建築大學 教授、博導
 1998.3-1999.5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訪問學者
 1999.12-2004.12哈爾濱工業大學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授
 2005.1-至今 哈爾濱工業大學 副院長/教授
 2003.9-2003.12美國麻省大學  Visiting scholar
 2006.10-2007.2瑞士聯邦水環境與技術研究所  高級訪問學者

成果業績:
    系統地開展了飲用水除汙染方面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工作重點是密切結合我國飲用水水質問題,研究高效、低耗、適合我國國情的飲用水除汙染工藝理論與技術,並應用於生產中,從而經濟有效地提高飲用水水質。
    發現高錳酸鉀在一定條件下可有效地強化對水中汙染物的去除,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經濟簡便的高錳酸鉀除微汙染技術,他進一步將高錳酸鉀與多種藥劑有機地複合, 研製出一系列高效多功能複合藥劑, 兼具除濁、除汙染、除色、除藻、殺菌、除重金屬等多種功能(中國發明專利93120471.2,)。通過在不同地區、不同源水水質條件水廠中的生產應用,表明可使水中有機汙染物去除率顯著提高,使水的致突變活性下降。該技術對於水中強嗅味汙染物也具有顯著的去除效果, 使水中嗅味強度由III-IV級降至0-I級, 顯著地改善了飲用水水質。該技術投資小、見效快、運行管理方便,可顯著地節省基建投資與運行管理費用。在中等規模水廠應用, 與臭氧預氧化工藝相比, 達到相同或相近效果, 可降低投資上千萬元。該成果已在我國推廣應用,分布在不同地區,經濟有效地改善了飲用水水質。他提出的高錳酸鹽預氧化除汙染技術, 還有效地解決了聚丙烯醯胺高分子絮凝劑在水處理中應用所產生的二次汙染問題(中國發明專利86100741),從而排除了多年來其在給水處理中應用的一大障礙。
    在國際上首次發現, 某些過渡金屬及其氧化物可高效地促進水中臭氧分解, 引發具有極強氧化能力的自由基生成, 從而催化水中有機汙染物的氧化分解。例如, 對於高穩定性的農藥(莠去津)氧化分解效率比單純的臭氧氧化有大幅度提高。此種自由基發生方法除汙染效果好、易於在生產中應用實施(中國發明專利02108845.4.)。現行的高級氧化技術一般多採用紫外線激發產生自由基, 但由於紫外燈造價高、壽命短, 難於在水廠中推廣應用。本研究成果避免了採用紫外燈而產生的投資大、運行費用高等問題。目前該技術已成功地應用於受汙染水的淨化工程中和優質飲用水處理工程中,顯著地提高了水質。
    先後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兩項(均是第一完成人)、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完成人)、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完成人)、中國高校技術發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第四完成人)等多項科技獎勵。此外,他還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優秀科技創新獎、「國氏」 博士後獎勵基金、中國供水協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等。他主持的「臭氧催化氧化除汙染效能與機理」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列為「九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
    被首批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獲「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國氏」博士後獎勵基金、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獎(研究類,二等獎)、黑龍江省青年科技獎、黑龍江省傑出青年科技創新創業獎、黑龍江省「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被評為建設部「八五」科技攻關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

論文及專著: 至今發表國內外論文280餘篇
 1. Ma J , Jiang J, Pang SY, Guo J. Adsorptive fractionation of humic acid at air-water interfaces. Environ .Sci. Technol .2007, 41: 4959-4964. (IF=4.04)
2. Ma J., Lei Guoyuan, Fang Jingyun. Effect of algae species population structure on their removal by coagulation and fitration processes–a case study. IWA Publishing 2007 ,Journal of Water Suppl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 AQUA.(56.1) .p41-54. (IF=0.452)
3. Yang YX, Ma J, Qin QD, Zhai XD.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 by nano-TiO2 catalyzed ozonation.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267(1-2), 2007, 41-48. (IF=2.511)
4. Zhu LN, Ma J., YANG SD. Removal of phenol by activated alumina bed in pulsed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 2007, 409-415. (IF=0.395)
5. Qin Q.D., Ma J. Liu K. Adsorption of nitrobenzene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MCM-41.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15, 2007, 80-86. (IF=2.233)
6. Qiu LP, Ma J, Zhang LX.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of biologically aerated filter backwashed sludge. Desalination. 2007, 208(1-3): 73-80. (IF=0.917)
7. Cao XC, Ma J, Shi XH, et al. Effect of TiO2 nanoparticle size on the performance of PVDF membran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6, 253(4): 2003-2010. (IF=1.436)
8. Zhang T., Ma J..Catalytic ozonation with metal oxides:an option to control THM formation potential.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 2006, 6(3): p 63-70 .IWA Publishing 2006. (EI收錄)
9. Guo Jin, Ma J.. AFM study on the sorbed NOM and its fractions isolated from river Songhua. Water Research 40(2006)1975-1984.(IF=2.459)
10. ZHANG Wenqi, Ma J., YANG Shidong, ZHANG Tao, LI Yongfeng. Pretreatment of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acidification demuls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6, 14(3): 398-401. (IF=0.393)
11. Yu YH, Ma J., Hou YJ. Degradation of 2,4-dichlorophenoxyaceyic acid in water by ozone-hydrogen peroxide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2006, 18(6): 1043-1049. (IF=0.395)
12. HOU Yan-jun, Ma J., SUN Zhi-zhong, YU Yina-hui, ZHAO Lei. Degradation of benzophenone in aqueous solution by Mn-Fe-K modified ceramic honeycomb-catalyzed ozon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 18(6): 1065-1072. (IF=0.395)
13.Ma J., Sui M.H. Effect of pH on MnOx/GAC catalyzed ozonation for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 Water Research, 2005, 39(5): 779-786. (IF=3.019)
14. Qiu L., Ma J.. A novel approach to remove nitrogen in a biological aerobic filter(BA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2005, 26: 923-930. (IF=0.718)
15. Sun Zhi-zhong, Ma J, Wang Libo, Zhao L.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 in aqueous solution by ozone-ceramic honeycomb.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2005, 17(5): 716-721. (IF=0.335)
16. Ma J., Sui M.H. Degradation of refractory organic pollutants by catalytic ozonation-activated carbon and Mn-loaded activated carbon as catalysts. Ozo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4, 26:3-10. (IF=0.490)
17.Zhang J, Li GB, Ma J. Effects of chlorine content and position of chlorinated phenols on their oxidation kinetics by potassium permanganat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3,15(3): 342-345. (IF=0.255)
18. Graham J., Jiang C.C., Li X.Z., Jiang J.Q., Ma J. The influence of pH on the degradation of phenol and chlorophenols by potassium ferrate. Chemosphere, 2004, 56 (10): 949-956. (IF=2.359)
19. Ma J., Liu W.  Effectiveness and mechanism of potassium ferrate(VI) preoxidation for algae removal by coagulation. Water Research, 2002, 36: 871-878. (IF=1.611)
20. Ma J., Liu W.  Effectiveness of ferrate (VI) preoxidation in enhancing the coagulation of surface waters. Water Research, 2002, 36 (20): 4959-4962. (IF=1.611)
21. Ma J., Li G.B., Chen Z.L., Xu G.R., Cai G.Q. Enhanced coagulation of surface waters with high organic content by permanganate preoxidation.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 2001, 1(1): 51-61. (EI收錄)
22. Ma J., Graham N.J.D. Degradation of atrazine by manganese-catalysed ozonation-influence of radical scavengers. Water Research, 2000, 34(15): 3822-3828. (IF=1.285)
23. Ma J., Graham N.  Manganese-catalysed ozonation for the destruction of atrazine-Effect of humic substances. Water Research, 1999, 33(3): 785-793.
24. Ma J., Graham N.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manganese-catalysed ozonation for the destruction of atrazine. Ozo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997, 19(3): 227-240.
25. Ma J., Graham N., Li G. Effect of permanganate preoxidation in enhancing the coagulation of surface waters-laboratory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Water SRT-Aqua, 1997, 46(1):1-10.
26. Ma J., Graham NJD.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chloroform by permanganate preoxidation-destruction of precursors. Journal of Water SRT-Aqua, 1996, 45(6): 308-315,.
27.Ma J., Li Guibai, N. Graham.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acrylamide removal by permanganate oxidation. Journal of Water SRT-Aqua, 1994, 43 (6): 278-295.
28. Ma J., Li Guibai, Graham N. A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moval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water by PAC. Water Supply, 1994, 14: 209-221.
29. Ma J., Li Guibai. Laboratory and full-scale plant studies of permanganate oxidation as an aid to the coagulation.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3, 27(11): 47-54.

科研及項目動態: 目前承擔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情況: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臭氧多相催化氧化機理與除汙染工藝特性>>、編號:50378028、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研)。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羥基氧化鐵催化臭氧強化分解高穩定性有機汙染物效能與機理>>、編號:50578051、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研)。
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子課題
項目名稱: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汙染形成激勵與生態修復研究
課題名稱:  汙染水體生態修復與再生機理(在研)。
項目編號:2004CB418500  ,課題編號:2004CB418505(在研)。
4、黑龍江省攻關項目:飲用水水質保障技術、項目編號:NQQQ24404006、來源:黑龍江省科委(在研)。
5、2005年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基金,《城市水循環過程中內分泌幹擾物遷移轉化規律及控制技術》項目編號:705013、來源:教育部(在研)。
 

 

 

相關焦點

  • 行業千呼萬喚 中國水網重磅推出英文版
    中國水網是中國水行業的權威網絡媒體、專業資訊服務機構及行業品牌活動組織者。
  • 高乃雲-專家人物-中國水網
    -36116.高乃雲 徐迪民 範瑾初 嚴煦世,氧化鐵塗層砂變性濾料除砷性能研究,上海環境科學,2001,20(9):417-419 17.高乃雲 李富生 湯淺晶 樂林生 周雲,原水及常規處理出水的SS粒徑分布,中國給水排水,2001,17(11):70-7318.高乃雲 李富生 湯淺晶 樂林生 周雲, 上海源水中DOM的分子質量及去除特性,中國給水排水,2001,17(12)
  • 【紅柳人物】馬軍:高水平學術論文的修煉之路
    儘管發表了這麼多SCI論文,馬軍教授也不是為了學校的科研獎勵。「發表論文更重要的是為了擴大學校影響。」馬軍說,雖然在校內看,物理系的成果相對較多,但放眼全國還是與優秀高校有較大距離。目前高校排名的重要參考之一就是發表SCI論文的數量以及被引用次數。他認為,「論文是很重要的學術指標,是科研成果的集中體現,是指導實踐的重要基礎,更能為學校影響力的提升做出貢獻。
  • 中國水網全新英文版上線
    繼2007年2月2日中國水網英文版成功上線後,中國水網近期對英文版進行了全面升級,並於2008年3月5日成功上線。
  • PR更新,中國水網再上一位至7
    值得慶賀的是,我國水業第一門戶網站中國水網(www.h2o-china.com)的PR值從6上升到7。網站的PR值(全稱為PageRank),是google搜索排名算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級別從1到10級,10級為滿分,PR值越高說明該網頁在搜索排名中的地位越重要,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PR值高的網站在google搜索結果的排名中有優先權。這是對PR值最基本的解釋。
  • 中國水網面向行業免費開放論文等資料庫
    為了促進行業內的信息交流、方便網友查閱專業資料,中國水網將對專業人士免費開放「行業論文」和「政策法規」兩個欄目的資料庫。
  • 趙志軍-專家人物-中國水網
    自參加工作以來,負責和參與了多項科研、設計工作,曾獲得過建設部、北京市科委、首規委科技進步獎、優秀設計諮詢獎等,並在各種刊物上發表數篇論文,現為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給水排水委員會委員。
  • 哈工大段廣仁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曹喜濱教授、馬軍...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相繼公布2019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哈爾濱工業大學段廣仁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曹喜濱教授、馬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至此,哈爾濱工業大學院士增至39人(含共享)。
  • 中國水協頒發2005年城鎮供水優秀科技論文獎
    中國水網記者報導:在今日的中國城鎮供水協會成立20周年慶祝大會上,中國水協副會長陳炳林宣讀了「關於頒發2005年城鎮供水優秀科技論文獎的通知
  • 馬軍教授深度剖析分型背後的臨床價值!|ASH...
    「雖然我們通過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可以定量PCR、確定國際標準值(IS)進而評估停藥,但中國CML的TFR停藥率遠不及歐美國家。而停藥後復發也是CML治療的一大挑戰。另外,由於目前我們僅針對BCR/Abl融合蛋白治療,CML尚不能被稱之為『治癒性疾病』。」馬軍教授對此仍表示遺憾。
  • 馬軍教授獲英國皇家化學會「可持續發展水獎」
    哈工大報訊(肖克/文)日前,英國皇家化學會經過全球範圍的提名遴選,公布了2016年「可持續發展水獎」(Sustainable Water Prize)的獲獎人,我校市政學院馬軍教授榜上有名,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學者。    馬軍教授致力於發展經濟低耗的高級水處理技術,以高效地獲取安全飲用水。
  • 段廣仁曹喜濱馬軍張學4位教授當選院士
    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我省共有4位教授入選。哈爾濱工業大學段廣仁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曹喜濱教授、馬軍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張學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區域水網水質水量聯合調度平臺技術導則等兩項標準啟動會議暨第一...
    >標準討論環節   (一)對標準初稿進行研究和討論;   (二)與會專家及參編單位技術專家發言討論。   【12:00-12:10 】與會代表合影   【12:00-13:30 】午餐   《區域水網水質水量聯合調度平臺技術導則》標準討論會   會議時間:
  • 【好故事】 一心為民的好幹部——記興和縣賽烏素鎮清風乾部馬軍
    馬軍自1992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紮實工作、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贏得了同志們的尊重和讚譽。他被興和縣委記功一次,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  2017年10月,賽烏素鎮新一屆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調整分管工作時,馬軍主動請纓,要求分管全鎮脫貧攻堅工作。
  • 跨國公司登上水汙染地圖 中國面臨更大挑戰(圖)
    第2頁:80家跨國公司被點名馬軍被《時代》周刊評為「2006年全球百名最具影響力人物」  馬軍:跨國公司上了水汙染地圖  本報記者 王萬英  入選《時代》百人榜 關注中國水汙染  他入選了美國《時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
  • 水滸故事:梁山頂配九宮八卦陣,四面八方24將,是否為最強馬軍?
    因此,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後的幾十回目,反而是我最喜歡的內容,再加上接受不了各位梁山好漢在徵方臘途中遭遇的各種犧牲陣亡,所以全書中最喜歡的部分,真的就是與遼國、田虎和王慶的那幾十回故事,而這也是在大多數專家學者眼中,最應該剔除,最不像《水滸》的部分。但估計有不少朋友跟老樂一樣,最喜歡的部分就是這些吧?
  • 天境生物宣布頂尖免疫學及血液腫瘤學專家加入公司科學顧問委員會
    公司今天宣布兩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加入天境生物科學顧問委員會,他們是腫瘤免疫學和免疫療法專家董晨院士以及血液學和腫瘤學專家馬軍教授。兩位專家將為公司的創新研發項目進行指導並提供見解,進一步提升天境生物在腫瘤免疫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天境生物創始人、榮譽董事長兼董事臧敬五博士表示:「我們非常榮幸並誠摯歡迎董晨院士和馬軍教授加入天境生物科學顧問委員會。
  • 金俊飛,桂林醫學院,分子醫學專家,2021年中國高校人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
  • 人物 | 中國首席彈痕專家崔道植
    ,公安部特聘專家之一。2018年12月18日,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揭曉「改革開放40周年政法系統新聞影響力人物」,崔道植入選並獲評:「他,是中國首席槍彈痕跡鑑定專家」。2019年7月26日,崔道植被表彰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9月25日,獲「最美奮鬥者」個人稱號;12月12日,榮獲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
  • 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中國十大現代傑出人物事跡
    對中國貢獻巨大的人物、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影響當代中國50位名人、中國十大著名人物、中國近代100名名人、中國現代傑出人物事跡、中國現代50個傑出人物、近代中國十大影響人物;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