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滅絕,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同時也是一個令人無法直視的事實。儘管我們不願意承認,但幾乎每一年的時間,都會有幾個物種徹底從地球上消失。在上個世紀就有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這種情況,並且為了挽救這樣的局面,發明出了一種具有化石的意義的技術,克隆。
對於現在的人而言,克隆並不是什麼深奧的話題,幾乎大部分人都能夠隨口說出關於克隆的幾個關鍵點。不過大部分人認識到克隆是通過克隆羊多利,但如今已經過去將近半個世紀,克隆技術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恐怕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
在傳統意義上認為克隆就是將遺傳物質與卵細胞進行結合形成胚胎,然後在母體子宮內進行發育。當發育到一定程度之後,自然生產。
不過有時候在一些瀕臨物種當中,存在這樣一種情況,某一個物種已經徹底消失,或者某一個物種,僅僅只剩下一個,想要延續這個物種的發展,靠那樣的克隆技術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因此現在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那就是借腹生子。舉個簡單的例子,日本曾經在前幾年提出過猛獁象復活計劃,通過現在已經發現的猛獁象遺體,提取出相應的遺傳物質。
猛獁象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消失在地球上,因此想要利用之前的克隆技術,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成。於是科學家們想到可以利用與猛獁象極度相似的大象,將猛獁象的遺傳物質與大象的卵細胞進行結合。然後再藉由母象生育,從而實現借腹生子的過程。
我國在前幾年提出的大熊貓克隆技術,也曾經試圖用大熊貓的遺傳物質藉助貓的子宮完成生育。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物種之間存在非常嚴重的生殖隔離,儘管是在近親之間,但長時間的地理隔離,也會導致在生殖方面存在一定的隔離界限。
當時利用大熊貓的遺傳物質藉助貓的子宮完成生育,該項試驗當中總共有7隻貓懷孕,不過真正生產下來的只有一隻,而且僅僅只存活了一周的時間。借腹生子,或許能夠從某種程度上還原那些已經消失的物種,但實事求是地說,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仍然存在很多難以攻克的問題。不過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一定能夠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