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意識之謎 ①追尋意識的起源

2020-10-18 大科技
追溯
起源,腦洞大開

生活中存在一類問題,如果就事論事,似乎怎麼回答都不能讓人滿意,譬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上帝到底存不存在?」等等。許多人甚至認為,這類問題不可能有正確的答案。

其實,不!倘若我們擺脫就事論事的思維方式,繞個彎子,譬如去追溯爭論中涉及的事物(或者概念)的起源,那麼有的時候答案就會很快水落石出。比如從進化的角度,來解答蛋、雞孰先的問題,那就簡單了:因為鳥類是由恐龍進化來的,而恐龍是卵生的,所以當然是先有蛋後有雞。

有時,追溯起源即便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也能為我們提供許多有益的洞見。所以,這種思維方式在近代科學研究中日益顯得重要。

跟蛋和雞的問題一樣,有一個問題也十分古老,即「什麼是意識」。我們人類當然是有意識的,但狗或貓有沒有意識呢?還有,會製造工具的烏鴉,會跑到另一口魚缸裡偷魚吃的章魚,甚至非常低級的蠕蟲,它們是不是也有意識呢?

正面解決這些問題的難度在於:一,大腦的神經活動中,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模式表明這是意識;二,動物無法告訴我們它們的經驗;三,我們甚至至今都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有關意識的定義。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只能束手無策了。事實上,近些年,一些進化生物學家通過追溯意識的起源,為回答「什麼是意識」提供了許多洞見。

意識
是一種情緒反應能力

要追溯意識的起源,這條路探索起來當然也並不容易,因為意識不會留下任何形式的化石記錄。所以,進化生物學家只能通過比較當今還活著的動物以及追溯它們共同的祖先,來推斷意識的進化史。

一些意識的跡象是很明顯的:黑猩猩能認出鏡中的自己;倘若灌叢鴉在第一次藏食物時被別的鳥發覺,它們會偷偷回來把食物藏到別處;按錯了槓桿、沒得到食物獎勵的老鼠,會久久凝視它們本應該按的槓桿,顯出懊悔的樣子……這些例子中,動物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情本該怎麼做等方面表現出類似意識的東西,很像我們人類的意識。我們有理由認為,它們是具有意識的。

但是,這些意識似乎應屬於意識的高級階段,因為即使對於我們自己,也並非所有的意識都這麼複雜的,我們有理由需要把意識界定得更寬泛一點。

以情緒為例。作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情緒也是人類意識的一種類型,而且還是主要的一種:某物令人快慰或者使人害怕,某聲音聽起來悅耳或者吵鬧,我們的身體感覺好或壞……這類情緒通過給予我們正或者負的獎勵,來引導我們的行為——因為行為總是趨利避害的,所以它們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進化生物學家認為,情緒反應的出現,代表著意識的萌芽。

那麼,哪些動物具有這種能力呢?在調查脊椎動物門時,人們發現,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都具有情緒反應的跡象,比如被人抓住時,它們都心跳加快,體溫升高,然而魚和兩棲類就不會。此外,脊椎動物的級別越高,它們大腦中感受多巴胺的感受

器種類就越豐富,而多巴胺這種神經遞質正與負責獎勵的神經迴路有關。

如果我們由此認定這些動物都具有意識的話,那就可以把意識的起源追溯到3億年前它們共同的祖先——地球上最早的陸生脊椎動物。

為什麼最早的陸生脊椎動物會進化出意識?我們必須設想一下當時的處境:動物從水生到陸生,環境發生劇變,它們面臨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如調節體溫、保持水分等等,這就需要它們變得更為靈活;而具有意識的個體,對環境變化能做出更靈活的反應。

所以,到此為止,我們不妨認為:意識是一種情緒反應能力。

意識
是一種選擇性注意能力

如果你嫌情緒都太複雜了,認為意識應該有一個更低的起點,那麼下面這個觀點或許能贏得你的好感。

意識大約是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爆發期間,在早期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中進化來的。

一些研究者認為,如果動物能夠主觀地體驗世界,就可以說它是具有意識的。所謂「主觀地體驗」,就是類似「主觀意識」的東西。譬如,能區分你我、這裡那裡、現在過去,等等。這種意識相對情緒,又要簡單一點。

但是,如何獲知動物是否具有主觀體驗呢?有進化生物學家相信,主觀體驗的實質是選擇性注意:在一大堆感覺信息中只集中注意其中少數幾個,這意味著個體已有了主觀上的喜好。

為了驗證果蠅能否進行選擇性注意,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實驗:在屏幕上,兩幅圖像以不同的頻率閃動。當果蠅專注於某幅圖像時,在它的神經活動中,就會產生與該圖像閃動頻率一致的神經信號。該信號通過植入其大腦中的電極記錄下來。他們發現,果蠅的大腦雖小,但它的確能進行選擇性注意。這意味著,它是具有意識的。

此外,有個更簡單的辦法來區分哪些動物具有選擇性注意的能力,即它們是否需要睡眠。因為研究人員經過調查後發現,那些具有選擇性注意力的動物,幾乎都需要睡眠,其中包括脊椎動物、昆蟲、甲殼類、軟體類中的章魚,但不包括海星、水母。

如果我們接受意識的這個界定的話,這意味著,脊椎動物、昆蟲和章魚都具有意識。這三類動物的共同祖先是一種非常簡單的類似扁形蟲的動物。但現代的扁形蟲卻很少有跡象顯示它具有初級意識,所以我們可以說,三類動物的祖先是不具有意識的。這意味著,意識並沒有統一的起源,在三類動物身上意識是獨立進化來的。

如果對這一結論細想一下,似乎也不奇怪:所有這三類動物都以敏捷、行動快速著稱。當它們移動時,一路遇到的環境變化多端,這就需要進化賦予它們靈活的決策能力作為補償。

意識是一種
無限關聯學習能力

還有進化生物學家把「無限關聯學習」作為意識起源的標誌。

「無限關聯學習」是指一種將多個觀察到或記憶中的線索「編織」成單個感知的能力,然後用該感知來指導行為。

譬如,你看到一隻狗朝你汪汪叫,你的意識在快速地觀察、判斷:這條狗熟悉還是陌生?叫聲是否友好?動作、姿勢是否露兇相?……當你把這些線索綜合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恐懼」或「放心」的感知,決定你是否逃跑。低等動物,如蒼蠅、蜜蜂,遇到陌生事物時,也是如此做決斷的。

無限關聯學習需要一系列的大腦功能,如觀察、感覺、記憶等等。科學家已發現,這種學習能力在整個動物界非常普遍,包括幾乎所有的脊椎動物(除了七鰓鰻),一些節肢動物(如昆蟲和甲殼類動物),一些軟體動物(包括章魚),或許還有一些蝸牛。對於其他一些更簡單的動物,如蠕蟲,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確定。

如此廣泛的分布讓人猜測,意識大約是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爆發期間,在早期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中進化來的,當時這些生物群分化得非常迅速(今天大部分活著的動物群都起源於寒武紀大爆發),而意識賦予動物強大的學習能力,有助於推動物種的快速進化。

雖然進化生物學家在「意識何時出現」「哪些動物擁有意識」等問題上遠未達成共識,但這些研究已經豐富了我們對意識的了解。

首先,越來越清楚的是,意識並非為人類所獨有,初級的意識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其次,意識有無並不是黑白分明的,在有意識的動物和不具有意識的動物之間沒有一條明確的界線;第三,在動物王國裡,有些動物的意識或許跟人類的意識有著不同的起源。它們的意識或許並不只是人類意識的低級版或縮小版,而應該當作完全不同的類型來看待。

小貼士

判斷動物有無意識的9個標誌

1、它能在鏡子中認出自己嗎?

2、它能理解別的同類嗎?

3、當它做錯了事,會表現出後悔嗎?

4、在緊急情況下,心跳會加快嗎?

5、大腦中是否擁有很多多巴胺感受器,用於感覺獎勵?

6、做決定時,有無高度的靈活性?

7、能否集中注意力?

8、需要睡眠嗎?

9、有無無限關聯學習能力?

相關焦點

  • 意識的起源之謎:如果意識不存在,還需要起源嗎?
    「意識」的起源,是個神秘的話題。從物質上說,意識是不存在的。意識的複雜程度沒有人能說清楚,但是其中的道理,和在物質層面上,電流不存在是一樣的。我通常用電流來類比意識,電流是電荷的定向運動。不論導體中有沒有電流,電荷就在那裡,不多不少。
  • 人類的意識能夠永生嗎?
    人類意識能否永生?我們也許聽過一個雄心勃勃的藍圖: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拋棄肉體,將自己的思想移植到機器人身上,從而實現意識的永生。像Nectome這樣的矽谷公司相信,有一天能開發出完全複製人類大腦物理結構的必要技術,並且能重現人的意識,但實話實說,從科學已知的證據來看,要想實現意識的永生,簡直是一個「神話故事」。事實上,人類對意識還知之甚少,意識的本質和起源仍然是一個開放性話題,我們甚至不知道是什麼構成了記憶—意識的基本組成部分。
  • 困擾人類的千年謎題被解開?人類意識來自大腦的「能量場」
    一位神經科學的英國科學家稱,人類意識是由大腦的「能量場」產生的,這種能量場來自於該器官神經元的電信號。「意識」一詞的最早使用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從笛卡爾和洛克的時代起,西方哲學家就試圖理解人類意識的本質:理解它是否有神聖的起源,它是否由物質構成,以及它如何與語言和豐富的生活經驗相聯繫。
  • 【Brain】揭開心靈與意識的「物理載體」之謎
    俄國的科濟列夫博士發現,人類的思想和情感會產生撓場波。我們知道,機械系統的變化能夠對時空施加影響,就像各種物理現象所展現的一樣。同樣,科濟列夫通過實驗發現:意識的變化也能對時空產生某些微妙的影響。
  • 浩瀚宇宙|六個問題,六大宇宙未解之謎!生命、意識到底是什麼
    之前提到的「宇宙大收縮」理論和裡面自我循環的宇宙可以解釋我們宇宙中的事物起源。然而它卻無法解釋在我們之前,其它所有宇宙的最開端物質是哪來的,另一個宇宙之謎則是構成我們的物質還有一個與其對應的東西叫做反物質,兩者只是電荷不同。科學家認為大爆炸期間產生了相同數量的物質與反物質,它們只要一相遇便會消失在一束能量中。
  • 人類是「試驗品」,意識可以永生嗎?
    「冷戰」打開了太空的大門,人類也在戰爭中見證科技的進步,飛出地球已然不是夢,但是人類從何而來,是誰將人類困在地球中?人類真的是傳說中的「試驗品」嗎?人類意識永生可以實現嗎?人類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未解之謎,雖然達爾文用進化論抵消了「神創論」,但是其中依舊有眾多的疑問。
  • 宇宙科學之謎,為何無法破解?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對於人類而言,這個世界之大讓我們無法想像,我們可以形象地把自己比喻成大海裡的一滴水,沙漠裡的一粒沙,而這個主體卻不是我們人類,而是我們的這個地球,或者說我們的這個宇宙。人類的意識世界裡面有速度,距離,大小,空間,時間,分門別類,而前面的這個比喻,是因為在我們的意識裡有大小之分,多少之別?就像魚兒永遠不會察覺水的存在。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無法突破,大之最大,小之最小,也許我們需要另一種新的意識和思維模型,比如你可以接受一種東西的疊加態:他既是大的也是小的,他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壞的,或者說時間等於距離。
  • 是誰將人類困在地球中?人類是「試驗品」,意識永生可以實現嗎?
    「冷戰」打開了太空的大門,人類也在戰爭中見證科技的進步,飛出地球已然不是夢,但是人類從何而來,是誰將人類困在地球中?人類真的是傳說中的「試驗品」嗎?人類意識永生可以實現嗎?人類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未解之謎,雖然達爾文用進化論抵消了「神創論」,但是其中依舊有眾多的疑問。人類真的是地球上原本存在的生物?是否是外星人的行動?如果單看進化論的話並不能解開人類之謎,雖然人經過進化在改變,但是人體有幾大特徵向世人們展示,人類似乎並非地球的原生物。無論是在體態上、思維上、發展上以及飲食上都和地球上其他生物有很大的不同。
  • 意識的起源:事物如何從無意識變為有意識
    意識,也許是自然界最大的謎團,它長久地困擾著我們的科學家。我們每一個人都想知道,人類最初的意識到底來源於哪裡,或者說起源於哪裡?意識使我們可以意識到周圍的環境,自我的存在,它也讓我們可以進行思考學習,明白是非對錯,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時間的概念,所以有這樣一句話,時間是意識的產物。
  • 人類有自由意識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正在朝著人類其實並無自由意識這個方向去發展。腦中的聲音並不是來自於靈魂,想像的畫面也並不是在某種高維空間進行,而僅僅就是來自於大腦前額葉。這個區域也是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別。而就算如果真的有人去大街上喊了一聲」我是SB「,也不能證明他有自由意識,也僅僅當下對他的數據以及他本身的經驗使得他此時一定會喊。所以人類其實並無自由意識,意識僅僅就是算法,人工智慧在判斷輸出什麼時它也以為自己有意識,甚至還能通過圖靈測試。圈外人總覺得人工智慧會意識覺醒,但熟不知其實人類自身也並不自由。
  • 人類起源之謎
    人類的起源指人類的歷史發展的淵源,人類如何起源,歷來爭論很多。其中一個假說就是: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演化而來的。這種棘魚屬的原始鯊魚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 意識是虛擬還是真實存在的物質?人類大腦究竟是如何產生意識的?
    人類與其他動物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但其中最主要差異在於人類具有高級意識活動,這是人類與其他低級動物的本質區別,也是人類被判定為高級智慧生物的最重要標準,為什麼會是這個呢?,像計算、思考、情緒表達、寫字等高級意識活動動物們幾乎沒有,但是人類卻都擁有這些能力,因為人類擁有高級智慧,高級智慧裡面的意識會驅動人類去完成這些事情,然後在完成任務之後意識又能夠從中獲得滿足感,因此意識才成為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
  • 陳群志:時間與意識之關係的三重論說
    並且,胡塞爾的「滯留—原印象—前攝」的時間結構與奧古斯丁「記憶—直接感覺—期望」的時間結構也有著相似之處,時間自身是由活的當下意識的滯留(對已流逝的意識活動的記憶)—原印象(對當下意識活動的直接感覺)—前攝(對將出現的意識活動的期望)所構成的統一體。
  • 狒狒叫聲或揭開人類語言起源之謎
    (原標題:狒狒叫聲 或揭開 人類語言起源之謎)
  • 全球意識、意識革命、人類文明大革命
    、意識革命、人類文明大革命很早以前,宇宙完整的生命之靈被散播,現在無數的生命之光將重新匯聚照亮整個黑暗的夜空!由於人類單一個體的智能、腦容量、知識、經歷、壽命等的有限性,以及現有西方分析主義式的學科分支分類方式,加之不同學科對於宇宙整體實相認識角度的片面性,人類現有的智慧和知識、獨立意識對於認識客觀世界極為狹隘、有限和片面,甚至於我們常常各執一端、以偏概全、以已知有限而不能證真地自以為是,來推及未知無限及不能普適顯現的外延領域。
  • 人類意識是宇宙第一意識?意識能否讓人類更長壽?更有意義?
    六,意識能讓萬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嗎?答:可以,人類和機器人本來都是有由微觀元素組成的,但因為賦予了意識的有機結合和表達,才賦予了他們同樣能動的意識表達形式。所以他們同樣具備了生命的特徵。將來的機器人同樣也能自己造自己,不需要人類幫助。也同樣具備人類豐富的生活形態和感情,只是機器人可能是鐵基或其他更適合他用處的基礎材料生命。
  • 刨根問底求解人類意識的科學作用,意識科學研究能為人類帶來什麼
    其實意識就在我們的大腦中,萬物生命都有自己的意識,甚至是宇宙也擁有自己的意識,只不過現在的我們可能無法理解。過去,意識通常是一個哲學問題,在過去人類只是知道自己擁有意識,但是卻無法研究,但是現在,人類找到了自己的或者說其他生物的意識。溯本求源,現代科學不僅可以幫助人類找到意識的源頭,還可以讀取它,改變它,未來的人類甚至可以將意識單獨拿出來,與其他技術結合。
  • 量子力學可以解開意識之謎嗎?
    物質火車有體積有質量,意識火車無體積無質量;追尾的時候,物質火車尾部變形了,速度提高了,而意識火車不會也不可能有任何變化;對撞的時候,物質火車頭部變形了,速度降低了,而意識的火車不會也不可能發生任何變化。物質火車一定會委屈地喊道: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物質火車受傷委屈事小,憑空增加的動量事大。意識火車碰壞的是能量守恆定律。
  • 人類的意識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發現對意識至關重要的兩個大腦網絡
    意識是真實存在的嗎,抑或只是幻覺?它以何種方式起源自何處?我們又為什麼需要擁有意識?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在對大腦進行研究,試圖解開關於意識的諸多謎題。
  • 科普小知識,宇宙十大未解之謎——10、人類的意識從何而來?
    人的意識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對於人類本身而言可謂是一種終極問題。意識不是思維,任何動物都存在思維,而只有人類存在意識。所以我們自己才是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思考人生的意義,可以思考生命的價值,可以詢問我們來到世間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當離開的時候我們又會去往何處?而這些都是由意識才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