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墩墩頭尖尖,超可愛!這些標誌建築承載了老三水的記憶

2020-12-02 澎湃新聞

胖墩墩頭尖尖,超可愛!這些標誌建築承載了老三水的記憶

2020-09-06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如今中山西路、北江大堤邊,錯落的民居間有四座圓柱形尖頂、外牆略顯斑駁的建築特別顯眼。年輕人大多覺得它們圓柱形的「身體」胖墩墩,頭上一頂尖尖的「帽子」,長得十分「憨厚」,老三水人都知道,那是三水的糧倉,是過去人們交售糧食的地方。三水其他鎮街也還完好保存了不少類似的糧倉,雖然建築形狀不盡相同,卻都承載了三水人的一段集體回憶。

矗立在三水民居中的糧倉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糧食實行「統購統銷」政策,推行徵收公糧、代購商品糧,各地按照要求交售公糧、餘糧和三超糧。因此,糧食儲量急劇增加,極具時代特色的糧倉便陸續建起來了。

承載著一代三水人集體記憶的糧倉

20世紀50年代初,三水的儲糧以公糧為主,儲糧倉庫多為徵、借、租來的祠堂、廟宇、民房和店鋪。但是,這些祠堂、民房不能滿足儲糧防潮、氣密、隔熱、防洪等要求,也難以避免蟲害、鼠害。1955年7月,各地相繼成立糧食管理所後,糧倉建造也逐漸加快。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三水絕大多數原本徵、借用於儲糧的祠堂、廟宇、民房和店鋪都已退還,逐漸改用專門的糧倉儲糧。1985年,三水全縣共有糧倉112座。為了方便農戶交糧,當時三水全縣11個鎮共設有18個收糧點,每個收糧點都建有糧倉儲糧,大多分布在交通沿線,並建有糧食加工廠,以便於糧食進出倉作業。這些糧倉各有其特點和長處,有四四方方一層樓高的「平房倉」,有參照蘇聯糧倉圖紙修建的「蘇式倉」,有圓柱形尖頂的「磚圓倉」,還有糧食也要「上樓」的「樓房倉」。

位於蘆苞的三水蘇式倉

過去,每年到交售糧食的時候,糧倉周邊都會十分熱鬧,場面十分壯觀。由生產隊統一交售糧食時,生產隊一般會僱車將糧食運到收糧點。包產到戶後,交售糧食便由農戶自行負責。每到交售糧食的日子,農戶一大早就出門,用自行車、板車或手扶拖拉機甚至小艇等將糧食運到收糧點,糧倉門口往往排起長龍,堆滿稻穀。農戶交售的糧食要滿足「幹、飽、淨、無蟲」幾個要求,以確保糧食進糧倉後能妥善儲藏。因此,糧倉前一般有曬坪、風櫃、篩子等,交售的稻穀要用風櫃、篩子等篩選過,剔除砂石、雜物等,確保糧食飽滿、乾淨,曬得不夠幹的稻穀還得在曬坪上晾曬乾才能進倉。因此,每到交售糧食的時候,人們有時甚至要從早上持續忙碌到晚上十一二點。

過去農民用手扶拖拉機運糧、交糧的場景

三水水路交通便利,且節省人力,農民用禾艇將糧食運至糧站交售

當時,三水縣是產糧大縣,糧食除自給外大部分調往銷區,調出的糧食以稻穀、大米為主,調往廣州、佛山和順德的最多。為了降低成本,減少糧倉儲糧壓力,收購的糧食除了儲存在糧倉,還採用「隨收隨調」的方式,一邊收糧一邊直調到銷區。農戶交售的糧食有部分不儲存進三水的糧倉,而是按照上級指標要求,直接運到廣州、佛山和順德三大銷區。這樣一來,交售糧食的農戶不需要慢慢排隊將糧食搬進糧倉,收糧點也可以節省儲存糧食的成本。糧食進入倉庫後,如何妥善儲藏,確保不出現黴變、蟲害等便成了重中之重。

當時,糧倉的儲糧以稻穀為主。南方多潮熱,稻穀如果不能保持乾燥、低溫儲藏,很容易滋生一種叫「谷牛」的蟲害。因此,糧食進倉後,糧倉的門窗在高溫高溼時都會加上薄膜密封,以確保糧倉內乾燥隔熱。此外,糧倉還會進行「燻蒸殺蟲」:人工在糧面放置化學藥物或是用管道將藥物埋藏到糧堆中,燻蒸數日,以消殺「谷牛」蟲害。

此外,新建的糧倉不僅能有效隔絕鼠害,氣密性和防潮隔熱設備也比過去大大增強,能更好地保證糧倉內乾燥通風,避免糧食遭遇黴變。

1993年5月,為了運送糧食,節省費用開支,保證糧食安全,三水還專門開通了鐵路糧食專用線,直通到三水糧食儲備庫。

三水糧食專用線通車

由於保糧成績顯著,1954年,三水縣糧食局獲得「佛山專區保糧紅旗單位」稱號。1956年,省授予三水縣廣東省第一個「保糧無黴縣」榮譽。1960年,商業部授予三水縣全國第一個「保糧無黴縣」榮譽。1965年,三水縣被評為「保管糧食四無縣」(糧食「四無」是指無蟲、無黴、無鼠雀、無事故)。

白坭創意良倉(梁宇聰 攝)

如今,三水的糧倉建設規格越來越高,保糧措施也越來越科學環保。歷史上發揮過巨大作用的部分糧倉如今還在使用,如範湖、蘆苞以及南邊的磚圓倉,如今還用於儲存量小的稻穀品種。分布在青岐、六和、大塘等地的磚圓倉已不作糧倉使用,而白坭的糧倉則被改造成集創意、商務、文化、旅遊、生活於一體的「創意良倉」,成為西江邊上一道美麗風景線。

遇見淼城

1、

2、

3、

4、

5

6、

7、

8、

9、

10、

來源:佛山新聞網、三水區檔案局

圖片:李東、梁宇聰、三水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發改統計)

原標題:《胖墩墩頭尖尖,超可愛!這些標誌建築承載了老三水的記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日本發明超輕形狀記憶合金
    ,密度為此前常見的鎳鈦諾記憶合金的70%,有望應用於航天等領域。形狀記憶合金在加熱升溫後能完全消除其在較低溫度下發生的形變,恢復形變前的原始狀態。這種合金的另一個獨特性質是在特定溫度下發生「超彈性」效應,表現為能承載比一般金屬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可恢復應變。
  • 老洋行變民宿、宏濟堂建博物館……濟南老建築的活化利用你了解多少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5日訊 文物建築的保護,不應該像「古董」一樣供起來,而是要充分挖掘其承載的城市歷史和文化記憶,讓它們「活」在當下。為做好傳承與弘揚工作,該區開展了老建築活化利用、特色街區更新等一系列工作,擦亮了「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讓城市文脈真正「活」了起來。「槐蔭區的歷史城區主要集中在老商埠,佔地面積約2.3平方公裡,老字號、老建築、老裡弄眾多,有國家級文保單位1處、省級文保單位11處、市級文保單位7處,歷史建築20處,是歷史上重要的商業區。」
  • 超三萬人觀影!三水影院元旦假期票房創新高
    其中,南海萬達廣場萬達影城,越界思哲影城IMAX(三水店),萬達影城IMAX(三水萬達廣場店)分別以16.4萬,16.1萬,15.4萬名列2021年佛山地區元旦單日影院票房前三名,三水區佔兩席。
  • 三水5G超材料已就位,覆蓋範圍最廣可達4公裡!
    三水5G超材料已就位,覆蓋範圍最廣可達4公裡!三水有企業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研發出複合超材料5G通信天線——龍伯透鏡天線。其輕便、穩定、高覆蓋的特性,將使5G移動通信邁入新時代。三水區委常委羅衛平、副區長姜嶽新等共同對外發布了複合超材料龍伯透鏡天線。該通信天線由佛山粵海信通訊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不同於傳統的平面通信天線,龍伯透鏡天線呈現出球型狀態。
  • 六位擁有可愛標誌小馬,柔柔的標誌最可愛,雲寶的標誌是朵雲!
    六位擁有可愛標誌小馬,柔柔的標誌最可愛,雲寶的標誌是朵雲!《彩虹小馬:友誼是魔法》同義詞:小馬寶莉是一部在美國Hub有線電視網於2010年10月10日首播的卡通節目。在動畫中,所有的小馬在臀部上都會有一個可愛標記。就像是識別證一樣,每隻小馬身上的標記都不同。
  • 工地驚現十多種貝殼化石,再證六千年前三水能看海!
    近日,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發現,在北江大堤邊的一處工地裡,地質鑽探的「巖芯」,經雨水衝刷之後露出了大量的「小貝殼」一樣的物體;無獨有偶,趙燦輝還在不遠處的北江老沙島邊的石頭裡
  • 三水何時誕生首個百億企業?
    11年過去了,興發鋁業在三水工業園區下的金蛋,孵出了一隻金鳳凰。三水興發鋁業已擁有包括大噸位擠壓機在內的43條鋁型材生產線,主要生產設備在佛山地區採購,去年總產值突破64億元,企業年度營業收入在三水居第二位,也是當年納稅總額超1億元企業之一。三水鋁型材產業的快速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珠三角的產業轉移浪潮。
  • 三水大塘六一村:北江過境,風吹草低見牛羊
    歲月變遷,是這些古榕樹一年四季滿枝翠綠,默默守護著梅花村一代又一代的人。走進梅花村,只見青磚瓦房、鑊耳屋、古榕樹,老祠堂、梅花窗、深深古巷……梅花村的祖先是從廣州白雲山腳遷來三水蘆苞下樂塘,後來過幾十年再遷來現在的梅花村。
  • 這部《仙鶴神針》,承載一代人記憶,真是高顏值,實在養眼了!
    承載一代人記憶,該劇也成為無數人童年的記憶,是亞視武俠劇中的經典作品之一。 《仙鶴神針》裡古裝美女,楊玉梅飾演的李青鸞,雖長相不算驚豔,但是在劇中演出李青鸞嬌俏可愛,給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日本發明超輕形狀記憶合金 有望應用於航天等領域
    中國證券網訊 日本東北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日前發明一種超輕形狀記憶鎂鈧合金,密度為此前常見的鎳鈦諾記憶合金的70%,有望應用於航天等領域。  據新華社7月27日消息,形狀記憶合金在加熱升溫後能完全消除其在較低溫度下發生的形變,恢復形變前的原始狀態。
  • 健力寶:從三水酒廠破圈而來的民族飲料品牌
    到2018年,位於三水的中國(三水)國際水都飲料食品基地十年磨一劍,成為飲料行業的一艘超級航母,各種世界知名飲料品牌從基地裡源源不斷地產出。但三水人還是對健力寶情有獨鍾,在「三水十大文化名片」評選活動中,獲授「三水最經典的飲料名片」稱號。念茲在茲,家鄉的人始終對它懷著一份特殊的感情。而健力寶,也在這座城市留下深深的烙印。
  • 喚醒老建築 賦能新濟南
    「建築是無字的音樂,是靜止的時光,更是無字的史書,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老建築,每處歷史建築也都隱藏著這座城市的美好記憶…」近日,濟南市政協「喚醒老建築,賦能新濟南」專題「商量」調研聚焦濟南老建築的保護、活化、傳承,尋訪老建築,開展多次現場商量,就如何做好濟南老建築的科學保護、活化利用、文化傳承談感受、提建議、寄希望、話願景,為文化濟南建設凝聚共識,建言獻策。
  • 三水年終觀察|逆勢而上的淼企戰法
    多家三水企業推出硬核舉措護住訂單,巧妙地穩住市場份額。 位於白坭鎮的廣東威美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出口業務佔比超九成,在2020年3、4月份遭遇了一段艱難的時光。「物流停滯,2000多萬元的板材庫存積壓在車間,其間沒有一張新增訂單。」該企業董事長林輝耀回憶說。 越是艱難時期,越要穩住陣腳。
  • 福州福清:僑鄉老建築的新時光
    全國著名僑鄉福清市擁有眾多華僑捐建的中小學校舍等老建築,由於時代發展等原因,很多閒置了。這些校舍為加快福清教育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於歷史發展以及中小學整合提升等多種因素,很多中小學校舍「退役」,成為空置狀態。如何處置這些老建築,成為一大課題。「這些華僑捐建的校舍,很多帶有那個時代的特色,比如紅磚厝就是。可建築一旦沒有人氣,就會漸漸頹敗。」
  • 三水健力寶拆遷3年多,現在變成怎麼樣了?住這裡的人要笑上天了!
    帶你看看三水這裡!』 時尚的建築設計感 新建築的玻璃折射出舊建築的模樣
  • 新加坡「規劃之父」指城市規劃通病 城市建築不能做高大洋怪雜貨店
    「新加坡在土地稀缺的情況下,合理規劃,保留了25個老城區,這些老建築承載著新加坡的記憶」。日前,有「當代全球城市規劃泰鬥」和「新加坡規劃之父」之稱的劉太格為天河區幹部作題目為《中國城市規劃的重要挑戰》的講座,並分別對天河路黃金商業帶、奧體功能區、天河智慧城等地的規劃一一進行指導。  他講述了新加坡的城市發展、規劃歷程。
  • 大塘:三水北部中心的強勢崛起之路
    這些,都為大塘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全面補鏈強鏈 創新模式探路轉型升級去年8月,大塘鎮提出了「產業強鎮、水韻名城、幸福家園」的新定位,希望站在更高的起點上為三水建設「廣佛創智之城、嶺南水韻勝地」提供更大的支撐。這一決策吹響了大塘引領三水北部崛起的響亮號角,令全鎮今年的發展步伐再次加快,並已取得豐碩的階段性成果。
  • 汽車保養常說的五油、四濾、三水是什麼?不知道別說是老司機
    做過汽車保養的車主都知道,五油四濾三水是汽車保養中最基礎的項目,是最基本的汽車知識,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那真的算不上是老司機。汽車小白最好也要了解一下,不要去做汽車保養的時候被4S店坑了,那就吃暗虧了。
  • 一環路「最老」天橋一夜拆完,老成都記憶又少一個
    童年記憶碎片,減一 建設路過街天橋,對於成都東郊8090後的朋友們來說,應該是有著很深的記憶的。以後建議要拆除對群眾有歷史印記的建築時,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可以提前多告知一下,早知道就去拍個照片留個紀念了。 @我的一二布布: 我的記憶啊,我現在在外地,沒辦法看它最後一眼真是遺憾。 @cjl影業: 我想問下你把天橋拆了我咋個去鍾水餃!
  • 三水時代雲圖怎麼樣?在三水6字頭買時代雲圖後不後悔?
    時代雲圖雄踞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三水南山鎮中心;汽車站旁。而南山是最近廣州不限購區域,緊鄰廣州空港經濟圈。空港經濟圈重點發展臨空臨空先進位造業,加快廣佛同城化進程,形成製造業升級功能,向西輻射佛山、肇慶粵西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