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公共文化場館新冠肺炎防控指南》發布 - 山東文旅門戶網站...

2020-12-05 魯網

  魯網2月14日訊(記者 劉爽)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和旅遊部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結合全省公共文化場館實際,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制定了《山東省公共文化場館新冠肺炎防控指南》,請各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所屬公共文化場館參照執行。 

  山東省公共文化場館新冠肺炎防控指南

  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概念

  1.1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的冠狀病毒,可引起發熱、乾咳等急性呼吸道症狀,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性休克等。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病情危重。

  1.2  根據目前的證據,已經確定的是病毒可以持續人傳人。

  1.3  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傳播(打噴嚏、咳嗽等)和接觸傳播(用接觸過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

  1.4  公共文化場館人群密集,人員互動較多,是病毒傳播的高危場所之一,有義務做好防範工作。根據行業特點,識別病毒的傳播途徑,採取必要的措施減少、控制傳播,是公共文化場館未來一段時間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前提。

  二、基本要求

  2.1  公共文化場館要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新冠肺炎預防控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及各操作環節上的具體責任,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2  各公共文化場館應結合實際編制並啟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預案。

  2.2.1  按照傳染病疫情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原則,強化協調聯動機制、防控責任機制、信息報送機制和疫情監測、防治機制。

  2.2.2  根據國家、省防控部門最新指導意見和工作要點適時進行應急預案的動態調整,防止和減輕次生損失,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努力保障文化場館及人員的安全。

  2.3   公共文化場館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形勢,及時掌握相關情況。

  2.3.1  認真做好本單位幹部職工健康教育,用好官網、官微等自媒體,及時轉發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精神、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的社評社論和中央、省、市關於疫情防控的通告、通知、命令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手冊》等防疫科普知識。

  2.3.2  通過場館LED屏幕滾動播放標語、張貼和擺放宣傳畫以及相關視頻等方式,提高疫情監測、報告,並及時發布疫情風險預警信息,引導觀眾、員工注意自我防範。

  2.4  站在抓意識形態工作的高度,引導單位員工通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信息,不信謠、不傳謠,不利用簡訊、微信等轉發非官方信息,做好身邊闢謠工作。

  三、人員管理

  3.1  工作人員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制度,建立工作人員體溫監測登記本,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症狀時,不得帶病上班,應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及時就醫。

  3.2  工作人員在為觀眾(讀者)提供服務時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並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

  3.3  工作人員上班途中應正確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3.4  工作人員進入場館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開始工作,併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2℃,請勿工作,並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3.5  工作人員上班時須佩戴口罩。一線服務人員接觸書刊、文物、書畫作品時,要佩戴手套,摘下手套後要洗手。圖書館還回的書刊暫時在固定空間內存放,進行消毒後再歸架。

  3.6  工作人員要經常用酒精棉等對電話座機、電腦鍵盤、手機等進行清潔、消毒。開窗、開門通風每天不少於2次,每次不少於1小時。

  3.7  後勤人員要對空調風口定期進行消毒。用過的紙巾、口罩、手套等,要棄置入室內垃圾桶內。

  3.8  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後嚴格洗手。

  3.9  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儘量減少紙質文件的傳閱、發放,如有必須,傳遞紙質文件前後均須洗手。傳遞文件時要佩戴口罩。

  3.10  參加會議應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儘量減少集中開會次數,壓縮會議時間。會議結束後場地、家具須進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議浸泡消毒。

  3.11  接觸過疑似者注意事項。接觸過疑似者要立即與應急處置小組聯繫,報告自己健康狀況,如有異常應迅速與當地醫療機構聯繫,並按照醫療機構的指示進行適當處理。

  3.11.1  速向工作人員傳達事實,通知該工作人員告知家人。

  3.11.2  相關工作人員及其家屬一日測量兩次體溫,出現發燒、咳嗽的情況,立即聯絡應急處置小組負責人。聽從醫療機構指示,與疑似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務必在家等候醫療機構診斷結果。

  3.11.3  負責人接到疑似者相關通知後,應及時與醫療機構保持聯繫並接受指示。

  3.11.4  工作人員務必如實告知醫療機構自己的行動軌跡以及有可能接觸的疑似者。

  3.11.5  積極配合醫療機構向其提供疑似者接觸過的人員名單、時間信息等。

  四、閉館期間防控措施

  4.1 要在場館顯著位置張貼閉館告示,並通過網絡渠道予以公告。

  4.2 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日報告制度,每日對場館防控情況、出行返回人員情況、員工健康情況等進行統計並按要求上報。

  4.3  設置體溫檢測裝置,發現疑似病症第一時間隔離並協調送醫,並立即向當地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及時跟蹤了解相關情況。

  4.4  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消毒物品,每日對場館出入口、大廳、展廳、報告廳、閱覽室等進行嚴格消毒,嚴格控制值班值守人員人數,各崗位值班人員全部佩戴口罩上崗並做好個人防護,包括體溫監測、出行登記報備、居家自行隔離等措施。

  4.5  嚴格按照政府規定要求,調整員工的返崗時間,遵守隔離管控規定,保障員工安全。

  4.6  做好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做好消毒處理、清潔衛生,為恢復開館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4.7  在閉館期間,創新服務方式,利用網際網路做好線上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4.7.1  通過在線文化館、在線圖書館、在線博物館、在線大劇院、雲課堂等方式,讓廣大群眾宅在家裡也能享受豐富的在線服務,真正做到閉館不閉服務。

  4.7.2  在不進行人員聚集的前提下,開展群眾文藝創作活動,並進行線上展示,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文化力量。

  五、場館開放後防控措施

  5.1  公共文化場館恢復開放需經省文化和旅遊廳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作出恢復開放決定後,由當地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擬定相應通知方可對外開放。

  5.1.1 疫情解除前,場館應停止舉辦講座、演出、接待大型團體等人群聚集性活動。

  5.1.2 改造觀眾(讀者)進出通道。在場館入口處設立體溫檢測站,按照「先測體溫後進入」的要求,合理設置進出通道。出口與入口須隔開一定距離,分道出入,儘量避免進出觀眾(讀者)扎堆。

  5.1.3  備好口罩、手套、鞋套、常用藥品等物資,恢復開放期間,全體工作人員必須佩戴口罩。

  5.1.4  制定疫情解除前恢復運營開放工作方案,明確應對疫情防控措施。其中,要在觀眾(讀者)集中時段安排專人進行疏導、分流,避免人員聚集,必要時限制人員進入數量。

  5.1.5  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場館恢復開放期間,在場館出入口開展多種形式的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提醒遊客佩戴口罩。

  5.2  加強場館內部環境衛生管理。

  5.2.1  每日對場館內的大廳、展廳、閱覽室、報告廳、會議室、會客室、食堂、衛生間等進行全面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做到專區專用、專物專用,避免交叉汙染。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

  5.2.2  地面、牆壁消毒。配製濃度為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製方法舉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6%,配製比例為1:49。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於15分鐘。

  5.2.3  桌面、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消毒。配製濃度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製方法舉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配製比例為1:99)。作用30分鐘,然後用清水擦拭乾淨。

  5.2.4  衛生間消毒。增加巡查頻次,視情況增加消毒次數。衛生間便池及周邊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衛生間內的表面以消毒手經常接觸的表面為主,如門把手、水龍頭等,可用有效氯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可用於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水擦拭乾淨。

  5.2.5  拖布和抹布等清潔工具消毒。使用後以有效氯含量為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衝洗乾淨,晾乾存放。

  5.3加強通風管理。

  5.3.1  應保持封閉區域空氣流通,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

  5.3.2  中央空調系統風機盤管正常使用時,定期對送風口、迴風口進行消毒。中央空調新風系統正常使用時,若出現疫情,不要停止風機運行,應在人員撤離後,對排風支管封閉,運行一段時間後關斷新風排風系統,同時進行消毒。帶迴風的全空氣系統,應把迴風完全封閉,保證系統全新風運行。

  5.3.3  空調送風口、風管每日消毒1次;空調水系統每日消毒1次;風機盤管回塵網每月消毒1次。

  5.4  應在通風裝置中使用高效過濾器,從通風系統中去除空氣中的微粒和微生物孢子。清除可能促進病毒生長的潛在水源,尤其是通風系統中的死水。維修和維護所有水管和排水系統。修復受滲透影響的區域。移除並更換受汙染的多孔材料,如嚴重沉積的通風裝置過濾器、發黴的天花板和發黴的地毯。

  5.4.1  提供除溼裝置,將溼度控制在最佳範圍內。

  5.4.2  定期監測冷卻水特定水質參數,提前檢測異常情況的早期信號。

  5.5  近期去過武漢、武漢來魯人員的應對措施。

  5.5.1  詳細做好信息記錄。記錄本人及其同行者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觀眾(讀者)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屬地信息」「抵魯時間」「抵達車次、座次/航班號、座位號」「預離時間和目的地」「預離車次、座次/航班號、座位號」等,所有信息記錄應確保無誤,備案留存。

  5.5.2  體溫監測。發生異常及時上報應急處置小組,同時,做好隔離處置。

  5.6  出現疑似和疑似接觸者應對措施。

  5.6.1  與他人隔離。將疑似和疑似接觸者迅速安排至其他人員不會接觸到的區域等待,過程中為了減少傳染,務必要佩戴口罩和手套;

  5.6.2  如有疑似和疑似接觸者同行,應在確認同行者名單後,要求同行者洗手漱口並在其他人不會接觸到的區域等待醫療機構的行動指示;

  5.6.3  對於可能接觸過疑似者的工作人員,應採取與疑似者相同的處理措施。其他工作人員在醫療機構下達指示前,除了進行必要的工作,其他業務全部暫停,並向應急小組負責人和醫療機構明確告知信息。

  5.6.4  疑似和疑似接觸者使用相關設備後,員工應對設備及時消毒。消毒時要用可防禦感染的口罩、橡膠手套、護目鏡、圍裙、橡膠鞋等物品進行個人防護。消毒完成後,要充分洗手、漱口,將使用後的口罩等物品用塑膠袋封好,採用適當方法丟棄。

  5.7  封閉區域消毒。

  5.7.1  在確保相鄰建築物不被傳播的情況下,應進行通風,在通風結束前禁止其他人員進入。

  5.7.2  對疑似和疑似接觸者使用過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應使用獨立塑膠袋密封,防止灰塵攜帶病毒傳染。

  5.7.3  相關物品在80℃以上的溫水裡泡10分鐘以上,並用專用消毒液浸泡10分鐘以上,再使用80℃以上熱水洗滌。

  5.7.4  對疑似和疑似接觸者溢出物汙染的物品,使用塑膠袋密封后用適當的方式丟棄。

  5.7.5  消毒結束前禁止其他人員進入。

  5.8  如需場館車輛轉運疑似和疑似接觸者,要做好防護和消毒。

  5.8.1  司機及車內同行場館人員,需穿戴工作服、隔離衣,戴手套、工作帽、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5.8.2  「疑似」「疑似接觸者」「確診病例」人員離開後,立即由專人對車輛進行消毒,包括。車輛內壁、車窗、座椅、腳墊等。

  5.8.3  消毒時,需將車輛移至指定區域,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乾淨。

  5.8.4  若車內有可見汙染物,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達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溼巾/幹巾)完全清除汙染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乾淨。

相關焦點

  • 文旅融合發展的「臨沂答卷」
    聚焦「六穩」「六保」 助力文旅企業復工復產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市文旅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要求,聚焦「六穩」,聚力「六保」,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涉文旅企業、項目開工復工工作,積極創造條件,採取有效措施,助力文旅企業復工復產。
  •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 將加快培育博物館文旅融合品牌
    會議決定由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擔任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主任委員,表決通過了副主任委員、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和《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章程》。&nbsp&nbsp&nbsp&nbsp王磊強調,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的成立,整合全省博物館資源優勢,互取長補短,創建山東博物館品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性、創新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博物館聯盟成立後,要自覺站在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去謀劃和推動工作,主動融入大局、服務大局、奉獻大局。
  • 山東大學兩個項目獲第四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
    [本站訊]3月1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獲獎項目名單,山東大學兩個項目獲獎,分別為:新聞傳播學院謝錫文教授為團隊負責人的項目《浸潤式人文教育 體驗式博雅課堂——山東大學「文學生活館」文化育人創新實踐》和儒學高等研究院顏炳罡教授為團隊負責人的項目《
  • 山東文旅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啦!快來一起打造「一部手機遊山東」
    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是山東省委省政府主導組建的省級大型文化旅遊企業,是山東省首批「十強」產業集群(精品旅遊)領軍企業、中國旅遊集團20強企業和中國飯店集團20強企業。山東文旅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世界500強企業騰訊公司、中國網際網路100強海看股份共同出資組建。
  • 「文旅融合大講堂」講山東考古故事
    山東小清河考古工地航拍 韓春義 攝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關於考古工作的重要論述,提升能力素質,11月18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開展了「文旅融合大講堂」專題講座,邀請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講述
  • 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通告!
    關於發布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技術指南的通告 為貫徹落實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國務院《關於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28號)、國家衛生健康委《消毒劑使用指南》(國衛辦監督函〔2020〕147
  •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 打造博物館行業「齊魯文化共同體」
    原標題: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 打造博物館行業「齊魯文化共同體」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9月11日在濟南舉行。該聯盟將探尋博物館在保護、傳承、弘揚齊魯文化中的角色和使命,共同打造博物館行業的「齊魯文化共同體」。
  • 天水市防控新要求:景區限流開放 暫停人群聚集性文化活動
    2021年春節即將臨近天水市文化旅遊系統嚴格執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的防控要求全面落實文旅行業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在全市文旅行業出現反彈▼遵守公共秩序,保持購票、遊覽、休息、用餐等人員間距。
  • 通知公告-德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辦公室、市政府各部門: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政府網站普查工作要求,8月30日開始,我辦對全市政府網站進行了2018年第三季度檢查,現將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檢查基本情況  本次普查政府網站共60個,其中市級門戶網站1個,市直部門46個,專項工作網站2個,縣市區門戶網站11個。
  • 山東舉行「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3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有關情況  12月3日,山東舉行「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請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孫靜,山東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張望,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
  • 北京市政府國際版門戶網站上線運行
    北京八語種打造國際化網上服務平臺 市政府國際版門戶網站上線運行近日,市政府國際版門戶網站上線運行。市政府國際版門戶網站圍繞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以服務型網站為定位,打造集信息發布、公共服務、諮詢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一站式、多語種網際網路國際化服務平臺,助力首都新開放,展現首都新形象。網站從用戶需求出發,面向來京以及關注北京發展的外國人和外國投資者,推出投資、工作、留學、生活、旅遊五大主題板塊。
  • 山東威海市:構築四季文旅產品營銷體系
    威海市一處網紅公共文化建築。蘇銳/攝 記者1月11日從山東省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在文旅融合新形勢下,威海市認真落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創品牌、展形象」重點工作,以文化為旅遊賦能,實施旅遊目的地品牌營銷戰略,策劃推出獨具威海IP的「愛在威海」四季文旅品牌產品體系,探索從品牌形象推廣到品牌產品精準營銷的新突破。
  • 「愛山東」定位移動政務服務總門戶,目標實現「一部手機走齊魯」
    11月25日山東省大數據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愛山東」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愛山東」分廳主管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
  • 【新聞發布】冬季文旅消費盛宴,「冬之樂」來了!
    >發布會現場煙臺文旅服務百日「大問需」活動情況2019年2月底,機構改革文旅融合之初,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實施了文旅需求徵集、項目評審、供給預告、反饋處置四項文化和旅遊服務群眾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促進文化和旅遊服務「菜單式」「訂單化」發展。
  • 中國山東網獲得全國重點新聞網站資質
    2012年7月2日,中國山東網(http://www.sdchina.com)獲得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頒發的《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許可證編號:3712012001),獲準從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業務,成為具有一類資質的全國重點新聞網站。
  • 深圳首個英文門戶網站上線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姝)深圳市首個英文門戶網站EYESHENZHEN(www.eyeshenzhen.com)昨日正式上線,網站未來擔負起提升深圳對外傳播能力、推廣深圳城市形象的重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小甘,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宇揚,副市長吳以環等以及近百名在深外籍人士出席了儀式。
  • 北京發布91項地方標準 涉規範冬奧比賽場館英文譯法等
    今天,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按照涉及領域分,此次發布的91項地方標準中,資源節約與利用標準25項、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19項、農業標準13項、服務業標準7項、環保標準7項、工程建設標準7項、衛生標準3項、公共安全標準1項、信息化標準1項、工業標準1項、其他標準7項。
  • 西陵區關於表揚第四批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貢獻單位和...
    、社會面乾淨,為西陵區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湧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為激勵先進、鼓舞幹勁,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揚。附件:西陵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貢獻單位和個人第四批表揚名單中共宜昌市西陵區委宜昌市西陵區人民政府2020年5月8日附件:西陵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貢獻單位和個人第四批表揚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