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屈原的長詩《天問》,&34;是我國中國行星探測系列任務名稱,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被命名為&34;。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34;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天問一號發射
8月2日7時0分,天問一號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天問一號傳回圖片
而後續,天問一號探測器還將經歷深空機動和數次的中途修正,奔火飛行6個多月後抵達火星附近,開展著陸火星的準備與科學探測等工作。
天問一號是中國第一次向火星發射的探測器,是中國第一次在火星上進行探測工作,這對於我國航天行星探測而言是一次極富意義的開端,天問一號承載著無數航天人的期望!
為什麼我國第一次探測是直往火星呢?
讓我們看看一號航行的目的地——火星。
火星與地球地殼成分類似,自公轉周期接近,且存在氧氣,可謂是地球在太陽系中的&34;。
火星和地球一樣擁有多樣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峽谷,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由於重力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與地球相比會不同的地方。
火星表面
科學家稱火星表面曾非常溼潤,含水量超過北冰洋。而對星大氣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這顆行星的幾乎整個北半球在歷史上都曾經被深度達到1英裡(約1609米)左右的水體所覆蓋。這項研究還發現火星地表直到大約12億年前還存在著大量的水體。
有水即表示火星曾經極有可能存在著生命體,也許曾經的火星也存在著一群科技發達的原住民?或許是現今地球人們的祖先?相信將來,這簇失落的文明之火將由我們成功找尋。
宇宙,探索,科技,未來,火星,中國來了!
預祝天問一號成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