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國家氣象觀測站遷建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2020-12-05 隆德廣電

近日,記者在隆德國家氣象觀測站遷建和業務用房及附屬設施建設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忙著砌築二層牆體、綁紮二次結構鋼筋,一派忙碌的景象。據介紹,該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

隆德國家氣象觀測站遷建和業務用房及附屬設施建設項目是今年我縣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市級重點項目,內容主要有:建設標準化國家氣象觀測站,包括625平方米氣象觀測場,配置溫度、溼度、氣壓、降水量、能見度、負氧離子等二十幾項氣象要素新型觀測設備,配套觀測場綜合布線、防雷工程、供電系統,氣象設備運行監控平臺以及業務設備操作平臺;建設1032平方米三層框架結構業務用房及附屬設施,配套綜合監測、天氣預報會商系統等。

今年以來,隆德縣氣象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統籌協調,精心組織,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標準化氣象觀測場建設及儀器設備安裝運行工作,7月上旬完成業務用房主體建設及部分附屬設施建設,預計今年11月份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隆德縣氣象局局長 範曉華:

我們下一步要繼續加強項目管理,督促施工企業、監理單位落實建設責任,搶進度、抓質量、保安全,確保如期完成全部的建設任務。

記者:程闖將

相關焦點

  • 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完工
    12月23日,據四川省發展改革委透露,近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完工儀式在四川甘孜州稻城縣海子山舉行。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最後一個鋼蓋吊裝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是「十二五」時期國家優先安排建設的16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將建設包括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取樣型地下繆子探測陣列在內的
  • 婺源: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全面完成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汪舒報導 近日,江西省婺源縣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業務樓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綠化、圍欄設置和儀器安裝等調試工作已全面完成。  婺源國家氣象觀測站建設用地10畝,觀測環境保護用地70畝,總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主要建設業務樓、科普館、輔助值班用房以及一個標準觀測場。
  • 中國氣象局規範觀測站新建遷移撤銷管理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 通訊員楊曉武報導5月9日,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觀測站新建遷移和撤銷管理規定》(簡稱《規定》),進一步落實法律法規要求,加強氣象觀測站網管理,規範14種氣象觀測站的新建、遷移和撤銷等工作,統籌指導國、省兩級氣象部門持續做好探測環境保護和氣象觀測站管理
  • 京哈線北京站接觸網改造主體工程完工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齊中熙)30日,經過300餘名施工人員緊張施工,中鐵電氣化局一公司承建的京哈線設備大修重難點工程——北京站接觸網改造主體工程順利完工。  北京站是國家鐵路特等站,改造施工環境複雜,站內電氣化系統建設年代較早,接觸網設施類型繁多。施工人員既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系列改造任務,同時又要保證列車正常運行。
  • 匠心築夢漢水濱 陝建集團推進安康機場遷建項目
    在火熱的安康機場遷建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航站樓主體結構的鋼筋已經「長」出地面,飛行區的輪廓已初步呈現,幾十輛壓路機正在未來的跑道上馳騁碾壓,一遍遍軋實土基。「前一段時間一直下雨,沒法施工。天晴了,我們就得抓緊時間,加班加點。最多的時候,我們同時上了四百多臺設備,創造了一天挖填土方量6萬多立方米的紀錄。」隨行的陝建十二建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佀偉指著跑道施工現場說。
  • 新華財經|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安娜)記者從中國廣核集團獲悉,日前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人民幣,總裝機容量401.5兆瓦。據中廣核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南側、海陵島東南側海域,本期場址涉海約83平方公裡,離岸距離最遠35公裡,共布置73臺5.5兆瓦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陸上集控中心。上述負責人還表示,該項目採用水下高應變檢測四樁導管架基礎型式,成功完成30米水深風機基礎導管架水下灌漿作業。
  • ...標誌著H14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將於12月下旬實施全場併網發電...
    國內首個全生命周期數位化智慧型的海上風電場主體全面完工;① 近日,江蘇南通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50颱風機全部吊裝結束,標誌著H14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將於12月下旬實施全場併網發電;② 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是國內首個全生命周期數位化智慧型的海上風電場。
  • 我國首個單體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3日,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中廣核陽江南鵬島400MW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人民幣,總裝機容量401.5MW,布置73臺5.5MW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陸上集控中心。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工程開工
    新天水訊【天水晚報記者張彬霞】10月27日,在位於秦州區中梁鎮三灣村、龍鳳村、馬周等地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工程建設區試驗段,各種大型機械正在開挖和運輸土方,該工程於當日正式動工建設。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項目效果圖據了解,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項目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國家民航「十二五」發展規劃中確定的重大建設項目,也是事關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建設項目
  • 淳安:亞運自行車場館主體土建及鋼結構工程完工
    7月23日,杭州亞運會淳安場地自行車館建設主體土建及鋼結構工程全面完工,場館幕牆工程、室內機電管線安裝施工及場館初裝修工程已經同步施工。亞運場地自行車館項目座落在淳安縣界首鄉千島湖畔,依山傍水,風景秀美。
  • 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主體完工 本月全場併網發電
    11月30日23時,在離岸40公裡的如東近海海域竹根沙東側,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最後一颱風機順利吊裝完成,至此,該項目50颱風機全部吊裝結束,標誌著H14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將於本月下旬全場併網發電。此次吊裝完成的6#風機總重約1400噸,其中,機艙、輪轂、葉片吊裝重量約為250噸。
  • 白鶴灘水電站洩洪洞主體工程順利完工
    12月19日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迎來洩洪洞工程順利完工這也是白鶴灘水電站首個完工的主體工程為明年「七一」首批機組發電和工程整體度汛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悉洩洪洞是水電工程中承擔洩洪任務的建築物白鶴灘水電站布置三條無壓洩洪洞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無壓洩洪洞群三條洩洪洞最大洩水量約每秒1.2萬立方米用這個速度只需18分鐘就能灌滿整個西湖流速更是達到每秒47米在洩洪設施建造史上位列前茅白鶴灘水電站洩洪洞工程首次實現全過流面澆築低坍落度混凝土
  • 塔裡木乙烷制乙烯項目乙烯裂解爐主體安裝完工
    塔裡木乙烷制乙烯項目乙烯裂解爐主體安裝完工 2020-11-04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雄安劇村220千伏變電站鋼結構主體完工
    人民網雄安7月7日電 隨著最後一根鋼梁於7日上午11時30分安裝就位,雄安新區劇村220千伏變電站鋼結構主體全部完工。接下來,該項目將進入排水管道土方開挖、電纜夾層防水等地下設施施工階段。 雄安劇村220千伏變電站鋼結構主體全部完工。
  • 長水機場S1衛星廳項目主體結構基本完工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S1衛星廳項目主體結構已基本完工,目前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據了解,昆明機場改擴建工程投資約694.8億元,按照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飛機起降76.2萬架次的需求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增3條跑道,新建85萬平方米的北部航站樓、39萬平方米的停車樓及8萬平方米的GTC換乘中心,新增客機位181個,建設相關配套工程等。
  • 長治機場新航站樓主體結構完工
    本報訊(記者李家鳴)8月13日,記者自長治機場獲悉,於去年4月開工建設的長治機場新航站樓工程,目前主體結構已全部完工。完工的新航站樓總建築面積達到14613.2平方米,擴建機坪11350平方米,登機廊橋由原來的3個增加到8個。作為長治市重要的空中交通門戶和對外開放窗口,長治機場自2003年復航運營以來,已累計開通國內31條航線,通達27個國內城市,旅客吞吐量連年攀升,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612萬人次。
  • 太原植物園主體工程完工 力爭國慶期間向遊人開放
    該園於2017年7月正式開建,目前已完成工程總量的70%,全部配套建築基礎、混凝土結構主體、地形整理、高壓線路入地遷改、新變電站主體、主入口鋼結構安裝和溫室木結構安裝分項工程的建設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幕牆、內裝、布展、苗木栽植、市政管線等相關工作,力爭國慶期間向遊人開放。
  • 直擊:漳扎鎮小學主體工程完工 抗震設防烈度8度
    8月3日,記者走進漳扎鎮小學項目建設現場。  「今年4月開工,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進入室內裝修階段。」該項目的承建方華西集團四川省第一建築工程公司項目經理王明鳴介紹,在建中的漳扎鎮小學為重點設防類建築,抗震設防烈度8度。項目總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可容納540名學生。新校園採用藏式建築風格,主體建築利用天窗和高側窗增加採光面積,有效地融合了周邊的山地空間景觀。
  • 歷時120天 大運會湖底隧道主體完工
    歷時120天 大運會湖底隧道主體完工 2020-06-03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校園氣象觀測站組成部分介紹
    校園氣象觀測站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校園氣象觀測站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傳感器、採集器和傳輸模塊、太陽能電板和蓄電池、氣象站支架、後臺電腦端這些部分,通過這些配合實現對於校園氣象要素的監測,對於這些組成部分給您簡單的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