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太陽】日冕物質拋射——「突發」地磁暴製造者

2021-02-15 空間天氣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韓大洋 薛炳森


10月10日臨時發布的太陽活動事件預警信息讓不少信鴿運動愛好者緊張了一把,這就是「突發」地磁暴製造者日冕物質拋射的突發性了!

如果說太陽活動中冕洞高速太陽風帶給地球的影響如同拳手的前手刺拳一般,那麼今天要和大家說的CME——日冕物質拋射就是後手勾拳,突然出現、勢大力沉,容易使人措手不及。


LASCO衛星拍攝到一次CME過程

在說清日冕物質拋射這件事兒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太陽這位「拳手」。太陽——太陽系不老拳王,45億年以來未嘗敗績!整體攻擊特點鮮明,高能高溫速度迅猛,主要技能為太陽黑子結合日珥(暗條)伴隨耀斑,常規冕洞太陽風配合日冕物質拋射為高階攻擊手段!

一次太陽活動

太陽表面經常會出現顏色較深看起來是黑色的區域,大家稱其為太陽黑子,而在空間天氣預報員口中則往往稱它們為太陽活動區,正如其名,太陽的很多活動都來自這些地帶。由於太陽內部活動的不均勻,磁場集中在太陽表面某處從而形成了黑子,我們知道磁場可以產生作用力,而在太陽表面是有大量氣態物質存在的,黑子區域的磁場恰恰作用在這些氣態物質上,並把它們向著遠離太陽的方向推動,直到距離太陽表面幾萬千米甚至更高,這就在活動區上形成了日珥(暗條)。

隨著活動區周圍太陽活動的不斷變化,這種變化有時會打破之前的磁場狀態,這就有點像是吹足了氣的氣球,已經繃緊到了極限的臨界狀態,這時即便是很小的一點刺激,就可能使氣球發生爆炸。太陽活動區的磁場發生突然變化時,已經「高高在上」的日珥就傻眼了,它就像是氣球表面上粘的一團水珠(吹個球,吹個大氣球,吹個粘了一些水珠的大氣球)。爆發的一瞬間,磁場中積聚的巨大能量在短時間內被釋放出來,把這些氣態物質瞬間加速到幾百甚至上千公裡每秒的速度噴射出去,這一過程發生在太陽表面的日冕層,因此稱之為日冕物質拋射,英文名稱Coronal Mass Ejection簡稱為CME。


說了半天,噴一個給你看!

大家可能會想,噴出來的只是氣體嘛!怕個啥!

氣體密度雖小,無奈數量巨大,一次日冕物質拋射噴射出的物質是要用「億噸」這個數量級來計算,再加上超高的速度和溫度,這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天賦疊加上楚霸王「力拔山兮」的BUFF,戰鬥指數逆天的存在!太陽系一幹星體,過來見大哥!

更多空間天氣數據可登陸我們的網站

http://www.nsmc.cma.gov.cn/NSMC/Channels/SpaceWeather.html

天氣網頻道:http://www.weather.com.cn/space/kjtqdsj/

E-mail:spaceweather@cma.gov.cn

值班電話/傳真:010-68406943

相關焦點

  • 太陽風暴來襲之日冕物質拋射
    我們對太陽的存在早已習以為常。但大概是距離產生美,大夥對太陽的關注遠沒有對「宇宙的起源」、「黑洞的形成」熱情。《2012》這樣的好萊塢科幻大片中將人類史上最大一次太陽爆發和全球毀滅性災難關聯起來,然而,這是真的麼?今天我們就撥開雲霧見日明,聊一聊太陽大氣中最重要的爆發現象之一: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簡稱 CMEs)。
  • 日冕物質拋射及其對地有效性研究獲系列成果
    摸透太陽「暴脾氣」
  • 科學網—日冕物質拋射及其對地有效性研究獲系列成果
    □本報記者 張雙虎 日冕物質拋射(CME)是太陽大氣中最猛烈的爆發現象之一,同時也是空間災害性天氣事件的最重要驅動源之一。 CME是太陽低日冕中的物質瞬時向外膨脹並噴射的現象。一個大的CME可含有10億乃至百億噸物質,這些物質被加速到每秒幾百甚至上千公裡。太陽活動最大年,太陽每天產生大約6 次CME,而活動最小時,大約每2天產生1次。快速CME向外的速度可達每秒2000公裡以上,而正常的太陽風速度約每秒300~700公裡。
  • 日冕物質拋射——可以讓全世界陷入癱瘓
    但總的來說,太陽粒子輻射的影響被磁氣圈和大氣所緩衝。日冕物質拋射當太陽耀斑爆發時,它有時會向太空發射巨大的磁化等離子體雲。這被稱為日冕物質拋射(CME)。日冕物質雲是持續最長的太陽天氣,從12小時到幾天不等。它們也是目前為止最危險的。
  • 太陽的「噴嚏」——日冕物質拋射
    首先要說的便是太陽黑子,說起人類對太陽活動的觀察最基本、最明顯的就是太陽黑子。我國古代便有「日中有踆烏」的記載,三足金烏便是太陽黑子的形象。太陽黑子之所以發黑,是因為太陽黑子的磁場牽制了表面沸騰的對流,產生了比周圍溫度略低溫的區域。如果用極強的紫外線查看太陽的照片,你能看到太陽高溫大氣是被太陽黑子的強磁場固定住的。
  • 太陽的「噴嚏」——日冕物質拋射
    這些事件都是由於太陽這兩種力失衡造成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呢?首先要說的便是太陽黑子,說起人類對太陽活動的觀察最基本、最明顯的就是太陽黑子。我國古代便有「日中有踆烏」的記載,三足金烏便是太陽黑子的形象。太陽黑子之所以發黑,是因為太陽黑子的磁場牽制了表面沸騰的對流,產生了比周圍溫度略低溫的區域。
  • 日冕物質拋射
    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
  • 太陽生命的爆發:太陽黑子、耀斑及日冕物質拋射
    太陽上演了一幕爆發力十足的表演秀:太陽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CMEs)。這個現象很不尋常,因為就在上個月,科學家們宣布新的太陽活動周期剛剛開始並進入最低活躍階段。截至目前,太陽圓盤沒有任何可見活動,然而三個太陽黑子如同入侵者一般翻滾著出現,畫出了複雜的磁場線圓弧(冠狀環),用本年度最大的耀斑向著太空拋射等離子流。觀測者們還記錄了日冕物質拋射中產生的射電。
  • 太陽爆發12年來最強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將到達地球
    至誠科技網(www.zhicheng.com)09月07日訊  太陽黑子   原標題:新一輪太陽風暴來了:太陽爆發12年來最強耀斑  9月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9月6日晚7時53分,太陽爆發X9.3級大耀斑,引發太陽質子事件和日冕物質拋射。
  • 太陽風暴引發地磁暴 將影響中國北部短波通信
    中廣網北京10月10日消息(記者 周文超) 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最新消息,10月8日,太陽風暴引發中等地磁暴,9日該地磁暴繼續發展,此次地磁暴過程將對我國中北部地區的短波通信產生不利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首席預報員薛炳森介紹,這次地磁暴過程是受5日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影響。該CME規模大,而太陽風速度低,引起地磁暴的持續時間長。
  • 太陽爆發CME正面突襲地球|日冕物質拋射|cme|耀斑|黑子|太陽|地球
    12月8日零時左右,太陽中部偏西南區域的一個不起眼的活動區(黑子)12790爆發了日冕物質拋射(CME),正直衝著地球高速飛來,在此之前,太陽該區域曾發生了強度為C級的耀斑活動,持續時間較長,隨後,原本停留在該區域上空的暗條(日珥)消失,最終日冕物質拋射爆發。
  • 中國科大最新研究表明太陽噴流觸發日冕物質拋射
    中國科大汪毓明教授領導的日地空間物理課題組最新研究表明,有別於經典的日珥觸發日冕物質拋射的模型,相對沒有那麼劇烈的太陽噴流同樣可以觸發十分劇烈的日冕物質拋射事件。
  • 空間中心以觀測數據驅動模擬再現日冕物質拋射觸發過程
    日前,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數值模擬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行星際-地磁天氣團隊(Solar-Interplanetary-GeoMAgnetic Weather Group, 簡稱SIGMA天氣組):江朝偉(第一作者)、馮學尚(通訊作者)同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空間物理學家合作,首次以SDO時序觀測數據驅動模擬再現了2011年9月6日發生於活動區AR 11283的日冕物質拋射觸發過程。
  •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太陽活動高年或將開啟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本次地磁暴是受3月15日日冕物質拋射事件(CME)影響引起的。」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首席預報員薛炳森介紹說,「這次事件是今年以來最強的一次,發生的位置在日冕中心附近,太陽風暴速度達到700公裡/秒,且持續時間較長。」  薛炳森表示,此次地磁暴發生正值春分附近,這個時間點的地球自轉軸狀態有利於地球磁場擾動形成,從而加強地磁暴的影響。
  • 科學網—太陽風和日冕物質拋射
    英美科學家最近通過觀測得出,行星際日冕物質拋射在經過太陽風的時候可能被加速或者減速
  • 太空天氣:黑子,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
    儘管太陽距地球1.49億公裡,但其不斷的活動確保了對我們地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明顯的光和熱。從恆久的太陽風粒子流到不可思議的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轟擊,地球經常感受到其恆星伴星的影響。儘管太陽黑子與更劇烈的相互作用有關,但它們很少穿過太陽表面。所有這些都屬於「太空天氣」的定義。
  • 美國航天局公布日冕物質拋射照片
    日前,美國航天局發布了一組有關太陽「日冕物質拋射」的照片。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是巨大的、攜帶磁力線的泡沫狀氣體,在幾個小時中被從太陽拋射出來的過程。
  • 日冕物質拋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由我校汪毓明教授領導的日地空間物理課題組在太陽大氣噴流觸發高速日冕物質拋射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它們被認為可能對日冕加熱和太陽風加速有重要貢獻。而日冕物質拋射(CME)則是一種泡狀結構的爆發活動,通常以極高的速度向行星際空間和地球注入大量的等離子體物質和能量,可以對地球周圍的空間環境、人類的航天活動和電力、通訊產生重要影響。但是這兩種太陽大氣中的爆發活動是否有所聯繫?
  •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本次地磁暴是受3月15日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影響而引起的。」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首席預報員薛炳森說,「這次事件是今年以來最強的一次,發生的位置在日冕中心附近,太陽風暴速度達到700公裡/秒,且持續時間較長。」        薛炳森表示,此次地磁暴發生正值春分前後。此時,地球自轉軸狀態有利於地球磁場擾動形成,從而加強地磁暴的影響。
  • 終於在太陽系外發現了除太陽外的日冕物質拋射!
    這是地球人首次在太陽系外觀測到除太陽以外的恆星日冕物質噴射!所謂日冕物質其實就是太陽的產物,與恆星表面的活躍區域有關。一般是從太陽的日冕層拋射出來的物質。它是一種巨大的、攜帶磁力線的泡沫狀氣體,日冕拋出的物質一般包括電子和質子組成的等離子,此外還有少量的重元素,例如氦、鐵,以及伴隨著的日冕磁場。它們的產生經常伴隨著太陽耀斑,並如果物質的拋射離恆星表面很近,就稱為日珥。如果物質移動的距離超過這個距離,就叫做日冕物質噴射。在我們自己的太陽上,日冕物質拋射並不罕見,它被稱為coronal mass ejection,簡稱C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