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有蹄類動物生下就會跑
人類一般要在出生後一年才具備行走的能力,但長頸鹿、大象和其他有蹄類哺乳動物在出生後幾分鐘就能行走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比其他哺乳動物教養後代的能力差,實際上這和我們的大腦息息相關。相比我們的身材,人類大腦的尺寸非常大,我們顱骨(也就是頭骨)的尺寸也很大。
對人類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因為如此發達的大腦讓我們有能力使用工具、解決難題、交流溝通,但是,為了讓我們的大腦袋在母親分娩時能順利地通過產道,我們出生時大腦並未發育成熟,這意味著出生後我們的大腦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發育。然而,有蹄類哺乳動物的大腦在出生時就已經發育得相當成熟,這些動物的妊娠時間——從受孕到分娩——一般來說都很長,比如,長頸鹿需要14個月,大象需要22個月。科學家發現,可以依據一個物種大腦的平均尺寸,計算出該物種從受孕之日起到幼體能夠行走所需的時間。
鴨嘴獸沒有胃
如果你認為所有的哺乳動物都需要用胃來消化食物,那你可就錯了!你可能很早就知道鴨嘴獸(Ornithorhynchus anatinus)是一個頗為古怪的物種。首先,作為一種哺乳動物,它們竟然是卵生的。其次,它們居然長著像鴨嘴一樣的喙。再次,它們居然還能分泌毒液。你沒看錯,那些讓人想抱在懷裡的毛茸茸的可愛鴨嘴獸——至少是雄性鴨嘴獸——是有毒的,它們的毒刺就隱藏在後肢上。相比之下,不太為人所知的一點是,鴨嘴獸沒有胃。
實際上,所有的單孔類動物(那些會生蛋的哺乳動物,包括針鼴鼠在內)都沒有胃。胃是消化系統中的一個器官,它通過胃腺產生胃酸和胃蛋白酶來幫助分解食物。而鴨嘴獸沒有這個器官,它們的食道直接連著後腸。據說鴨嘴獸的祖先是有胃的,但在進化過程中逐漸退化了,原因可能是它們的飲食並不需要胃蛋白酶這種只在酸性環境下工作的生物酶參與消化。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沒有胃的動物,它們的飲食當中通常有很高比例的白堊或石炭紀標誌性的鹼性礦物質,比如隆頭鸚嘴魚,這種飲食結構使得胃酸會被食物中含有的鹼性物質中和,胃酸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