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多了真有人信!給手機輻射危害闢辟謠

2020-11-22 中關村在線

從手機誕生不久起,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這個話題就被人們提起。雖然到今天仍然沒有具有權威和普遍性的定論,但關注它的人卻越來越多,由此引發的社會爭論也日漸增多。在沒有定論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無所不在的手機輻射,就是下面的討論話題。

由於多年來很多非專業類媒體對手機輻射的炒作,「手機輻射對人體有害」的說法可以說是已經深入人心了。筆者並不是專業醫生,所以不會太深入地討論健康話題;我們更希望的是為讀者介紹普及一些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相關知識,釐清一些廣泛性的誤解和誤導性宣傳。留意一下周圍,就會發現大家眼中有很多的錯誤認識和做法,下面我們就挑一些典型的來分析一下。

手機輻射會導致頭疼耳熱?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打電話時間長了之後會覺得非常難受,耳朵和手機都發燙,腦袋也暈乎乎的,有些人就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手機的輻射真是太強了!」

首先要肯定的的是,讓你頭疼耳熱的絕對不會是手機通信所用的微波輻射,因為如此微量的輻射強度需要專用儀器才能檢測出來,人體還沒有進化出這個功能。

頭疼的直接原因是話筒傳出的聲音有一些雜音,刺激耳朵中的的一些神經,有點類似玩3D遊戲時的頭暈。如果手機話筒的質量不好、或者信號不好、聲音在線路中受到幹擾等等,都會產生雜音。同樣的問題也會發生在用電腦語音聊天的時候。

有些人認為打手機耳朵發熱是因為手機像微波爐一樣給耳朵加熱了,這真是想像力豐富。手機那麼小的功率,就算能加熱,但是周圍流動空氣的散熱作用也會將其抵消。真實原因其實也簡單,長時間使用時發熱最厲害的是電池,和通信用的的微波完全沒有關係。

劣質手機聽筒用久了會讓人頭疼

知識點:

手機輻射的本質是微波波段的電磁波

電磁波的微觀結構是以波動形式傳播的光子,按波長遞減(頻率和光子能量則遞增)的順序被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幾種,它們的產生原理和性質各不相同。其中X射線由原子的內層電子躍遷產生,伽馬射線則是原子核反應產生,兩者都屬於電離輻射,光子能量高,對生物細胞有很大的傷害。

X射線在醫學上應用很廣,由專門的X射線管產生

知識點:

手機輻射和核輻射有天壤之別

相信大眾對「輻射」這兩個字產生恐懼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輻射,提到它就會聯想到致癌、生物變異這些恐怖的東西。實際上對生物體有明顯傷害作用的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與手機通信所用的微波從產生原理到特性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電磁波譜圖中,對人體有害的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與微波相距甚遠,中間還間隔著紅外線和可見光。

手機輻射能做爆米花和煮蛋?

這兩個流傳甚廣的謠言源自一些老外的惡搞視頻,其實早就被人闢謠了,但是總還是有人深信不疑。以前有人拿整機功耗幾百瓦的桌上型電腦來煎蛋,搞了挺長時間都是半生不熟。想一想,手機才多少功率,手機電池才多少電量?別說煎蛋了,很明顯純屬扯淡。

手機煮蛋已經被證明是扯淡

顯示器裝個保護屏能防輻射?

不少人受了忽悠會買個保護屏來裝在顯示器屏幕上,說要防輻射。顯示器只能發出可見光,既沒有微波輻射也沒有紫外線,你要防啥呢?哪些保護屏只會降低顯示器的亮度而已。

手機輻射導致音箱出現雜音?

這種現象大家肯定也都碰到過,手機來電時,很多不那麼高檔的音箱就會跟著啪啪亂響,這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手機的輻射真大!

這時與其說怪手機,還不如怪音箱電路沒做好太「過敏」。因為音箱中的功放電路對脈衝信號非常敏感,而GSM手機在網絡接入時會使用較大的發射功率與基站通信。這些脈衝信號經過音箱功放電路的放大,再加上有些音箱的線材質量不好,就變成了噼噼啪啪的噪音,著實有些嚇人。

但較負責的音箱廠商都會做好電路的屏蔽工作,高檔一些的音箱都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音箱被手機信號幹擾,說明其做工有些偷工減料。

孕婦要穿防輻射服?

現在的人們為了孩子啥都願意,買件防輻射服算啥,不就穿著沉點、難看點嘛。儘管很多媒體都報導過防輻射服的欺騙性,而且由於沒有國家標準,根本就是魚目混珠。這些所謂的防輻射服屏蔽輻射的原理都是在布料中加入金屬,要知道重金屬可是對人體是有害的……

實際上,防輻射服的初衷不是給孕婦安胎用的,而是給從事雷達、微波等射頻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再說了,現代的環境中充滿了各種無線電波,就算穿件防輻射服也防不到那裡去,因為它只能屏蔽固定波段的電磁波。只要不頻繁接觸X射線和伽馬射線這些有害的輻射,就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

孕婦穿防輻射服心理作用大於實際效果

打手機會導致腦癌等臟器疾病?

如此荒唐的說法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多年前已經有權威醫學機構否認過這種論點。現代社會發展迅速,頻繁使用手機的人往往都是工作和人際關係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情緒更加緊張,這些都是致病的誘因。即便把手機輻射也算作誘因之一,顯然其致病作用也遠遠不如前面幾項。

手機輻射致癌的說法早就被權威醫學機構否決過了

知識點:

醫學機構對手機輻射致病課題的部分研究結果:

1.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在2002年1月4日公稱,使用手機與患腦瘤的風險沒有關係;

2. 英國倫敦癌症研究學會聯合三所英國大學對966名腦瘤患者和1716名健康人進行了長達四年的跟蹤研究,於2006年1月發表研究報告,結論是使用手機與腦瘤的發病率無關;

3.瑞典的國家職業病研究學會通過對905名成年手機用戶的研究,於2006年4月在職業與環境健康的國際文獻上發表研究結果,稱使用手機並不會增加腦瘤的發病率;

4.丹麥科學家對420000名手機用戶進行了長達21年的跟蹤研究,ABC新聞於2006年12月5日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稱手機輻射與癌症發病率無關。

5. 2008年12月的日本消息稱,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對比了 322名使用手機的腦癌患者和683名健康人,發現使用手機與腦癌發病率無關。

居民小區中抵制手機基站

很多朋友都對移動運營商在自己小區中建基站的做法非常憤怒,恨不得親手給它大卸八塊。可是呢,基站被拆了之後,手機信號不好打不出電話的時候,他們又開始埋怨移動運營商無能。

這種現象相信是非常普遍的了,但實際是相當不可取的。除了打電話不方便,沒有附近基站的情況下,手機會自動增加功率搜索信號,反而會使輻射強度增大。

不讓人家建基站,手機信號不好又有意見

手機防輻射貼膜

商店裡有賣手機防輻射貼膜的,十元一個,據說貼上後可以有效減少對腦袋的輻射。手機的電波輻射是全方向的,控制其輻射並不容易,在科研中通常要使用造價十萬元以上的電磁屏蔽室,十元一片的防輻射帖膜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退一步講,假設真的把輻射有效衰減了,那還能打得通電話嗎?

10塊錢一張的「防輻射貼膜」

各種「專家」建議

在各種渠道中流傳著一些看上去煞有介事的專家們提供的建議,照著做就可以減少手機對身體的傷害。這些說法的出發點就是「手機輻射對人體有傷害」這一錯誤的認識,給出的建議還能靠譜嗎?

例如有些「專家」建議用免提耳機或者藍牙耳機,以免腦部受損。腦部是保護到了,可是手機如果別在腰上,是不是會傷到腎臟呢?況且藍牙耳機和手機相連也是用的2.4GHz微波呢。

還有一些建議如電話剛接通時不要讓手機離頭太近、經常打手機的人要多吃某幾種水果、患某些疾病的的人群不要使用手機等等,都沒有給出量化的原因,只是感性的推測。

各種廠家的誤導性宣傳

前幾年有廠商宣傳CDMA手機輻射小,「綠色、環保、不頭痛、用了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這就屬於典型的誤導性宣傳。因為CDMA手機實際的的SAR值和GSM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而且手機輻射大也好小也好,對人體都沒有能確定的影響,廠商這麼宣傳豈不是直接定性為對人體有不良影響了嗎?

還有很多廠商在廣告上說自己的產品做了特別的防輻射處理,對人體健康云云,而實際上這些產品根本就不是通信工具,內部也不會發出微波輻射。實際上絕大多數電子產品都會設計屏蔽措施,因為電路是容易受到電磁幹擾的,如果不屏蔽外來幹擾就不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說,這些屏蔽措施是為了讓產品正常工作,而非為人體健康。運營商如今也不再把綠色環保當成CDMA手機的賣點了。

什麼是SAR?

SAR是計量多少無線電頻率輻射能量被身體所實際吸收的表示單位,以瓦特/每千克 (W/kg)來表示。通俗的說,SAR不關心電子設備的發射功率是多少,只關心被單位重量的人體吸收的功率有多少,因此能夠更加科學、準備的表徵無線設備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的影響程度。

目前世界上對手機輻射SAR的衡量的標準也尚未統一,美國標準是1.6瓦/千克,歐盟和日本等國的標準是2.0瓦/千克。我國相關標準還處於草案階段,工信部所屬泰爾實驗室對SAR值高於2.0瓦/千克的手機終端將不予發放入網許可證。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SAR標準的來源是上世紀初為保護無線發射設備工人的身體健康而制定的一種工業標準,當時對非電離輻射的安全性認識不夠,制定的標準比較嚴苛,並非專為手機通信所制定。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現代的手機是非常安全的。

真正對人體有害的東西

其實和所謂的「輻射有害」相比,在電子產品中存在著一些真正對人體有害但卻被忽視的東西。例如各類電子產品的主板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到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在長時間使用後會以氣體等形式散發出來對人體造成傷害。雖然正規大廠的產品都執行了RoHS,但數量繁多的山寨廠商就難說了,這些才是真正的安全隱患。

電路板的製造工藝才是直接和使用者健康有關

知識點:RoHS是《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的英文縮寫,其內容是禁止鉛Pb,鎘Cd,汞Hg,六價鉻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

總結:

本次話題並未太多強調醫學方面的話題,而是以「闢謠」為主線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對手機和WiFi等產品的一些常見誤解。雖然通信所用的低強度微波輻射對人體沒有確實的傷害,但我們在選購時也應該注意選擇質量可靠的產品,因為在輻射之外真正會影響到使用體驗因素還有很多。也歡迎讀者隨時與我們交流經驗。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615/6159623.html report 7835 從手機誕生不久起,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這個話題就被人們提起。雖然到今天仍然沒有具有權威和普遍性的定論,但關注它的人卻越來越多,由此引發的社會爭論也日漸增多。在沒有定論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無所不在的手機輻射,就是下面的討論話題。由於多年來很多非專業類...

相關焦點

  • 【闢謠】手機放床頭輻射致癌?
    【闢謠】手機放床頭輻射致癌?>闢謠視頻監製:元氏縣委網信辦>網信元氏元氏縣委網信辦官方帳號原標題:《【闢謠】手機放床頭輻射致癌?》
  • 闢謠:孕婦不能玩手機?輻射導致胎兒畸形?這才是手機的真正危害
    孕婦玩手機是否會導致胎兒畸形 雖然說手機有輻射,但是屬於非電離輻射,危害要比電離輻射少很多,一般對孕婦和胎兒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 【健康闢謠】手機輻射大?危言聳聽!
    【健康闢謠】手機輻射大?危言聳聽!關於輻射那點事兒>「手機不能放床頭!」「輻射很強!會變笨!會得癌!」這些都是真的嗎?>太陽也是有輻射的,但適量曬太陽是不會影響身體的,更何況手機呢!
  • 闢謠專欄2:無線耳機有輻射,能致癌?防曬霜有毒,能致癌?
    近年來,癌症的發生率越來越高,關於癌症的謠言也越來越多,俗話說得好:傳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為此,腫瘤專家田耕主任特意開闢一欄闢謠專欄,讓謠言止於智者。闢謠1:無線耳機是有輻射,但在安全範圍內,不會致癌。有公開資料顯示藍牙使用的是2.4~2.48GHz頻道範圍的無線,屬於【非電離射頻輻射】,其輻射量在電磁輻射量國家安全標準內。
  • 手機放床頭有輻射?能不能放床頭?關於輻射的4個謠言一次說清!
    昨天晚上睡覺,小編把手機放床頭,結果我媽進來的時候忽然大聲呵斥到:手機千萬別放床頭!我媽嚴肅且認真地告訴我:手機放床頭,輻射很強,會變笨,會得癌!說完手機問題,生活中還有很多關於「輻射」的謠言,這次,小編帶著大家一起,闢掉吧~謠言一:手機電量低,輻射強真相
  • 央視闢謠WiFi危害:孕婦穿防輻射服多此一舉
    這裡說得是WiFi,其實是一種高頻無線電信號,它能實現無線連接,通過它,大家用手機之類的行動裝置上網就更加方便了。不過,也有人擔心:WiFi信號這麼強,幾層牆壁都能穿過去,那它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無獨有偶,在中國福州晉安區也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兒:「天哪,現在住的那棟樓有家人,貌似他家媳婦懷孕了,然後說WiFi有輻射,影響他家媳婦的健康,逐家逐戶敲門叫我們不要用……今天已經敲了4次門了,非要進來看我有沒有用無線路由器……」這條微博被迅速轉發上萬次,就連多家國內知名媒體也紛紛轉發,不少孕婦也對WiFi信號輻射憂心忡忡。事實上,有關WiFi有害健康的消息遠不止於此。
  • 輻射測試第二彈:微波爐輻射大?比手機大多了
    【PConline 求真實驗室】前兩期我們分別科普了輻射為何物,以及實測了手機、電腦和WiFi的輻射強度,結果確實能夠證明手機、電腦、WiFi等電子設備的輻射非常有限。  輻射專題文章回顧:也有傳言稱被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會因為輻射而產生變質,生成致癌物。所以在實測前,我們認為有必要先闢辟謠。微波爐洩漏的輻射會致畸?  這個問題相信有看過我們第一期輻射科普的童鞋都能輕鬆地反駁,微波爐使用的電磁波頻率和2.4G WiFi信號其實差不多,大概在2.45GHz,屬於非電離輻射的範疇。
  • 孕期不能玩手機?不是因為「輻射」,真正「傷胎」的是這3個危害
    手機輻射,手機通過電磁波進行信息傳遞時產生的電波。執筆:木子定稿:蘇子後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設備,也常常聽人說手機輻射對身體有害,因而有了身孕之後,許多女性都會自覺減少使用手機的頻率。
  • 【網絡謠言粉碎機】85年前就闢過的謠,竟然現在還有人信?
    【網絡謠言粉碎機】85年前就闢過的謠,竟然現在還有人信?比如,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得結石,柿子和牛奶雞蛋一起吃會腹瀉。柿子真的「吃錯能要命」?「食物相剋」真的存在嗎?以下視頻來源於央視新聞柿子+奶製品/螃蟹=腹瀉中毒得結石?柿子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沒有脂肪和蛋白質,含量相對突出的是膳食纖維,100克柿子約含1.4克膳食纖維。
  • 不是吧都2020了,你真的以為手機有很大輻射?
    我還記得小時候電腦桌旁的仙人掌說是能防輻射但我一直以為它是專門用來懲罰偷玩電腦的小孩的仙人掌風波後手機出現了電腦終於不再是眾矢之的都說手機充電放床頭對人輻射很大其實,媽不開燈熬夜玩手機危害最大爸媽或許會因為自己也沉迷手機不再提起輻射的話題但老年人在抗輻射上卻不會缺席
  • 2020年了,2019年這66條謠言,一次全闢掉!
    6.高鐵輻射嚴重?有電的地方都有輻射,高鐵的輻射也在安全值內,無危害。7.黑夜玩手機導致失明?關燈玩手機對眼睛傷害很大,但遠遠沒有達到可導致失明的程度。長此以往,患上乾眼症和青光眼的可能性會增大。8.電子菸無毒無害,是戒菸神器?電子菸和傳統香菸一樣含有尼古丁,不可能靠它戒菸。9.5g輻射對身體有害?
  • 專家闢謠:電吹風輻射不會對人造成危害
    謠言  電吹風是高輻射殺手?  「連續三次使用家用電吹風的輻射累積量等於醫院照一次X光的輻射量。而且電吹風主要是吹頭髮的,長時間近距離作用於頭部,危害大。剛我在網上也求證了,相比經常使用的手機,電吹風殺傷力更大。」
  • 手機輻射有沒有危害?手機放多遠沒有輻射是安全距離?
    手機是電磁輻射,無論多遠都是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在於電池引力的爆炸。你可以腦補一下這個畫面,睡夢中,手機連著充電線,溫度逐漸升高,還被枕頭壓著,誇嚓炸一下子後的場景。因此,最好放遠點,不是為了輻射,而是防止它爆炸。
  • 連香蕉都有輻射,那手機的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
    雖然說手機在中國已經完全普及了,但是手機的使用問題卻是一直備受爭議,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手機的輻射對人類的影響很大。而且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把手機放在枕邊睡覺方便接受信息,手機基站的擺放也是人們長久有爭論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手機輻射對人類影響到底有多大。輻射到底是什麼,什麼東西會有輻射?
  • 專家闢謠:朋友圈傳檯燈輻射危害最大?
    如今,人們手頭離不開的東西不是筆記本電腦換手機了,新媒體又成了統治者。比如微信,各種公眾號朋友圈的各類洗腦文、「焦點新聞」等等成了我們日常獲取信息的重要源泉。微信朋友圈裡什麼樣的文章都有,而不少所謂跟我們日常生活健康息息相關的文章更是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鳴。這不,近日就有朋友圈裡的文章聲稱檯燈其實才是家中的輻射之王。這一觀點讓不少習慣了聽微波爐電吹風等輻射比較大的市民覺得不可思議,可是,這靠譜嗎?
  • 原來手機對人體的傷害,不是電離輻射造成的,那危害是從哪來的?
    在使用電子產品時,人們普遍會有一個擔心:存在大量的輻射。比如家裡用的微波爐、電視機、電腦、手機等,其中使用量最廣的是手機,最有可能帶來輻射傷害的也是手機。一邊擔心手機的輻射,一邊又放不下手機,是很多人的現狀。那麼,手機的輻射是否會造成傷害呢?
  • 一問易答:手機外設對人體有輻射危害嗎
    提到藍牙或Wi-Fi的安全問題,很多人會第一時間將其與輻射聯繫在一起,輻射的問題應該算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們如今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承受著輻射的侵害,不過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手機、外設或路由器這類能量較低的輻射對人體無害或者有害,所以這個問題無法下結論。
  • 睡前把手機放枕邊,原來不是輻射致癌,真正的危害被忽視了
    白天上班必帶手機,即便發現半路手機放家裡了,也會冒著遲到的風險,堅決回家把手機再拿回來。晚上睡覺更不可能沒有手機作伴,睡前不玩會兒手機,一天好像就不完整。睡覺時,手機不放在枕頭邊上,還讓人找不到安全感。也正是人們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深,關於手機的危害隨之產生。
  • 手機輻射對健康危害大嗎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放射科醫師張勁松吳嬌  手機輻射是手機通過電磁波進行信息傳遞時產生的電波。源於手機發射的無線信號,主要是由其發射的高頻無線電波造成的。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任何一種無線電波或多或少會被人體吸收,從而有可能對人體的健康帶來影響。
  • 太陽能光伏有輻射危害?別逗啦!
    光伏的各種優點已經被大家所認同,只是,光伏雖好,還有隱憂,那就是:光伏電站到底有沒有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大不大?前幾日,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在詢問光伏電站的輻射危害,頗有感慨,咱們光伏人任重而道遠啊!作為一個光伏人,且容我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