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闢謠:朋友圈傳檯燈輻射危害最大?

2020-11-23 土巴兔

  以前,紙媒是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後來網際網路媒體一時風起,佔據大半江山,而且,網際網路傳播的信息甚至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價值觀。如今,人們手頭離不開的東西不是筆記本電腦換手機了,新媒體又成了統治者。比如微信,各種公眾號朋友圈的各類洗腦文、「焦點新聞」等等成了我們日常獲取信息的重要源泉。微信朋友圈裡什麼樣的文章都有,而不少所謂跟我們日常生活健康息息相關的文章更是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鳴。這不,近日就有朋友圈裡的文章聲稱檯燈其實才是家中的輻射之王。這一觀點讓不少習慣了聽微波爐電吹風等輻射比較大的市民覺得不可思議,可是,這靠譜嗎?




  文章稱檢測發現檯燈輻射最大

  這篇文章題為《家裡輻射之王竟然是它!為孩子健康每個媽媽都應知道!》乍一看就賺足了人們的眼球,這一讓人好奇又擔心的文章最近在朋友圈內熱傳。

  點開一看,原來文章中用了一種測量器檢測了冰箱、檯燈、電視機、電吹風、微波爐等日常用品的輻射值,結果發現檯燈檢測出來的數據遠遠大於其他電器,甚至是我們通常認為輻射最大的微波爐的2000倍,於是乎,「輻射之王」的名號就這麼安在了檯燈上。看到這裡,著實讓不少看了文章的人很擔心。

  文章還說:「誰能想到,小小的檯燈會是家電的輻射之王呢!這到底是為什麼?工程師告訴我們,這是由於現在市面上的主流檯燈中都有鎮流器,其瞬間輻射值非常非常的高!難怪最近感覺自己蠢萌蠢萌的,原來是天天用檯燈用的啊……」

  看到這裡,估計著實讓不少讀者驚出了一聲冷汗,很多人心中都會產生疑問:「這也太嚇人了吧,天天用檯燈,從小用到大,難道天天接受這麼多的輻射?以後哪裡還敢用呢?」

  專家:電磁輻射是普遍現象

  很多人從小用到大也是天天會使用的檯燈產生的電磁輻射竟然是最大的?這個看似「驚悚」的說法是否有依據呢?記者就此詢問了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主任平加倫教授。他告訴記者,任何家用電器都會產生輻射,輻射量確實有高有低,但是差距絕不可能這麼離譜,不必擔心。

  他解釋說:「所有的家用電器都有電流,有電流就有電磁波,電磁波就是輻射。而不同物體產生的電磁波也是分為不同頻率的。一般來說,輻射有長波輻射和短波輻射,這其中短波輻射比較難防,對人體的影響也很大。但是一般來說,短波輻射存在於醫院的X射線拍片中,一般人很難接觸到。」

  平教授進一步表示,家用電器產生的輻射都是長波輻射,頻率低。這種輻射在日常空間中會很快削減,對人體產生不了什麼威脅。

  對於文章中的實驗,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們一定是在檯燈打開瞬間進行檢測,因為檯燈裡都是螢光燈管,電子鎮流器在啟動的瞬間,輻射量一定是特別大的,但是他們的削減又是特別快的,一秒之內就會馬上恢復正常,因此,如果在啟動瞬間就測量的數據,自然是會比較高。我們在正常距離內使用它,產生不了什麼危害。

  平教授說:「人生活的地方不一樣,接觸到的輻射量多少也不一樣,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我們隨時都在接受輻射。電器的輻射量不管大小,現在國內外的所有研究都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長時間接觸會引起很大危害。微信圈裡曾經說電吹風輻射最大,又說微波爐使用時等於慢性自殺,都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完全沒有必要去恐慌和擔心。」

  提醒:電磁輻射如何防

  儘管檯燈的電磁輻射並不像傳說的那樣,但電磁輻射確實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今天我們就告訴大家一些小妙招,能適當減少家裡的輻射。

  1、常喝綠茶。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有助吸收放射性物質。綠茶中含強效的抗氧化劑兒茶酚以及維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還能使副腎皮質分泌出對抗緊張壓力的荷爾蒙,對於情緒暴躁有很大改善。

  2、儘量遠離電磁輻射源。一般距離1.5米以上就基本安全了,而且家用電器不要集中擺;每一次接觸家用電器,要儘量縮短時間;注意家電的通風。

  3、飲食上,多吃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特別要多吃海帶;兒童、孕婦和體弱多病的人群應嚴格控制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和距離。


相關焦點

  • 檯燈是「輻射之王」?別輕信!
    比微波爐還高2000倍,你家孩子每天都用它》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中熱傳。帖子圖文並茂地展示了檯燈輻射的全過程,稱在所有的家電中,檯燈的輻射最高,比微波爐輻射整整高出了2000倍,甚至超出國家標準1000倍,並把檯燈冠上了家用電器中「輻射之王」的名號。  多家媒體也轉發了這個帖子,市民們看後表示非常震驚,並紛紛提出疑問:這是真的嗎?
  • 被封家中「輻射王」 檯燈是被冤枉的
    近期,朋友圈裡熱傳一篇文章《家中輻射之王竟是它!現在你知道為何如此多兒童白血病了》。文中,工作人員通過一種測量工具,檢測家中常用的6種電器。其中,檯燈的輻射比微波爐高了2000倍,堪稱家中的輻射之王。看後,不少市民表示非常震驚,並紛紛提出疑問:這是真的嗎? 對此說法,專家回應:不靠譜!
  • 今晚必須關手機,小恆星靠近地球輻射大?!朋友圈瘋傳
    這兩天一條內容為「火星的小恆星今晚靠近地球,輻射大,提醒家人今晚務必關手機」的消息在微信群及朋友圈裡被廣泛傳播引起不少市民的恐慌看起來,有點可怕!!這個時候小編的職業病又犯了必須得弄明白咋會事兒上網一搜這些說法好熟悉啊事實上這些一模一樣的「提醒」早在前幾年便在網際網路上傳開而且當時全國多家媒體和多地網警都有闢謠沒想到時至今日又被傳出來了還有不少人被騙
  • 五大角度分析LED照明產品危害:輻射、藍光哪個影響最大?
    光生物安全問題包括紫外光、可見光和紅外光輻射對人體眼睛和皮膚等器官危害。人眼構造十分複雜且自身修復能力較弱,對光輻射最敏感而易受傷,過強的藍光容易引起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和色素上皮細胞的光化學危害。
  • 央視闢謠WiFi危害:孕婦穿防輻射服多此一舉
    之前,有條「WiFi殺精於無形,精子DNA受損嚴重」的微博更是在網上瘋傳。傳聞稱,阿根廷研究人員將29名男子的精液放在距離連接WiFi的筆記本電腦旁,發現4小時後25%的精子停止活動;若將精液放在離電腦較遠的地方,則只有14%的精子停止活動;若放在關閉WiFi連接的電腦旁,則不會產生影響。
  • 敬告:專家已闢謠
    遙控器、各式電動玩具、小檯燈都需要南孚電池提供電力支持,可以說南孚電池始終為我們的生活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然而,最近網絡上卻冒出了一些主題為「玩具不能用南孚電池」的相關帖子,這些帖子經過網友的大量轉發,傳播甚廣,引起了廣大家長的關注和擔憂。家長們都說,家裡的電動玩具都配置了南孚電池,這消息如若屬實,那問題就嚴重了。那麼,玩具不能用南孚電池是真的嗎?
  • 高輻射宇宙射線來襲需關手機防護?專家闢謠
    近日,微信朋友圈廣為轉發的一則消息,再度令網友緊張:「今晚12:30—3:30請務必關手機:新加坡電視已經宣布了這一消息。請仔細閱讀一下和照顧好自己。告訴你其他的親愛的親人和朋友:今天晚上從12:30—凌晨 3:30,極度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會貼近地球而通過。
  • 闢謠專欄2:無線耳機有輻射,能致癌?防曬霜有毒,能致癌?
    近年來,癌症的發生率越來越高,關於癌症的謠言也越來越多,俗話說得好:傳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為此,腫瘤專家田耕主任特意開闢一欄闢謠專欄,讓謠言止於智者。因為耳機佩戴的時候離耳膜很近,所以對耳膜產生的損害會很大,長期佩戴耳機可能會對聽力造成危害。但這並不代表佩戴耳機會致癌,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證明戴耳機會導致任何癌症。
  • 專家闢謠:電吹風輻射不會對人造成危害
    記者經實驗和調查發現,兩者不是一碼事,更不能混為一談  「電吹風有輻射,經常使用有害!」冬季洗頭,長頭髮不容易幹,陰冷中,不少愛美女性便使用電吹風來進行烘乾,但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稱電吹風是家庭中的一種高輻射電器,使用三次電吹風積累的輻射量相當於去醫院照一次X光片,這可嚇壞了不少愛美人士。
  • 專家闢謠!「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朋友圈裡這條信息別再傳了!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馬冬勝)近日,你的微信朋友圈有沒有收到這樣一條信息:" 國家氣象局退休專家、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發射的地面指揮李俊英教授的帖子,我們遇到了 60 年小輪迴的庚子年,更遇到了 180 年周期白元年,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和銀河面併到了一條線,讓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 ……"7
  • 微信官方總結: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謠言,空姐 ——快...
    不知不覺,5月份馬上就要結束了,微信官方也及時整理了本月朋友圈的十大熱傳謠言。雖然微信一直都在通過各種渠道闢謠,每個月也都會做這樣的匯總,各種科技、科普媒體為了闢謠同樣不遺餘力,但因為各種原因,各種謠言總是在滿天飛,尤其是朋友圈內,這就需要大家隨時擦亮眼睛,提高防範意識,不要上了別人的套。
  • 關愛爸媽朋友圈:TOP100謠言大闢謠
    【編者按】2017年1月1日至1月20日,騰訊較真平臺發起了「爸媽朋友圈謠言徵集」活動,截止活動結束,共有220萬網友參與,我們從中篩選出TOP 100條謠言,涉及食品安全、生活百科、養生保健、虛假政策、醫療健康、母嬰育兒、時事新聞、心靈雞湯等領域,並對每條謠言做了簡短的闢謠,以饗讀者。
  • LED檯燈是輻射之王?來看看辯護專家及判官怎麼說!
    家電輻射一直都備受消費者關注,面對社會上關於家電輻射的種種,消費者打心裡不知道該相信哪一種說法。今天,小編決定化身鐵面無私「判官」,來對嫌疑輻射家用電器——檯燈進行「審訊」!  在審訊開始前,判官在這裡溫馨提示一下廣大網友,究竟電磁輻射值的標準是怎樣的呢?
  • 基站、配電箱、高壓線等輻射都在安全值範圍內
    其實,針對這條信息早有專家闢謠。果殼網主筆、科學松鼠會成員王冬就通過媒體表示過,他看過實驗報告,有WiFi的房間裡種子發芽率是85.3%,沒有WiFi的房間裡發芽率是95.4%。雖說有10%的差距,但影響種子發芽的原因很多,這個實驗並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幹擾。    但是,這條信息仍在微信、微博上被不斷轉發。
  • 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第一條就中招了!
    不知不覺,五月已到末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來看看你中招過嗎?
  • 自封裝技術加持,三思智毅護眼檯燈匠心造好光!
    從煤油燈、白熾燈到LED燈,檯燈經歷了漫長的進化史。而隨著消費者眼健康意識的加強,檯燈升級也從簡單的照明功能轉向護眼、愛眼。與傳統的白熾燈、滷素燈、氙燈等檯燈產品相比,LED檯燈具有節能環保、顯色指數高、光源方向性好、使用壽命長等優勢,對保護人眼視力也有一定幫助。
  • 4月朋友圈最大的謠言,第一條就中招了!
    小編為大家總結出四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方便大家能在這個假期,邊玩邊科普,大家一起看看吧~朋友圈十大謠言1要求轉發5個群才能觀看的視頻含有木馬病毒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5付款碼截圖能盜取財產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最近,一篇《緊急!一張微信截圖就能把你的銀行卡刷光!快告訴家裡人》的文章在網絡上熱傳。
  • 專家闢謠高壓電線「電磁輻射」危害健康
    高壓電線產生電磁輻射會危害人體健康?這樣的消息已流傳許久,傳言甚至列出高壓線對人體產生的幾大危害,會造成兒童白血病,誘發癌症,影響生殖系統等。事實真相究竟為何?記者經現場檢測證實事實並非如此,專家稱居民可以安心居住,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 給手機輻射危害闢辟謠
    手機輻射能做爆米花和煮蛋?這兩個流傳甚廣的謠言源自一些老外的惡搞視頻,其實早就被人闢謠了,但是總還是有人深信不疑。以前有人拿整機功耗幾百瓦的桌上型電腦來煎蛋,搞了挺長時間都是半生不熟。想一想,手機才多少功率,手機電池才多少電量?別說煎蛋了,很明顯純屬扯淡。
  • 電熱水袋通電時有輻射? 電腦手機等安全距離是多少
    最近,讀者張女士致電熱線,稱自己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則傳聞,說是電熱水袋有電磁輻射,可能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為了求證,昨日,《新聞實驗室》欄目聯合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專門針對熱水袋的電磁輻射做了檢測,結果顯示電熱水袋充電時有產生微量的電磁輻射,但在安全值範圍內。  同時,記者還請專家對讓人機不離手的手機也進行了電磁輻射的檢測,結果發現手機接通語音通話的瞬間輻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