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鼬科動物,雖然在同體型裡面,戰鬥力算是頂尖的那一派,但是不得不說,它們吃了體型小的虧。無論是能捕殺加拿大猞猁的漁貂,還是勇於跟獅子、斑鬣狗對戰的蜜獾,亦或是當今鼬科最強的狼獾,其體型基本上都不如一隻中型的貓科動物,所以受限於體型,在野生動物世界裡面,它們一直沒能擠進頂尖掠食者行列裡面。
也就是狼獾,性格兇猛好鬥,戰鬥力也過硬,有殺死歐亞猞猁的記錄,但總歸體型較小,在遇到棕熊、狼群、大猞猁等情況下,往往選擇避讓。
其實鼬科史上還是出過一些大型猛獸的,比如巨貂,以及今天我們要講的艾克猛獾。可能很少有人聽過這個名字,在網上一搜關於它的資料也非常少,但這是一種確確實實存在過的野生動物。
研究人員在肯亞洛沙岡地區的中新世晚期沉積巖層中發現了它們的化石,根據化石及復原圖推斷,它就是鼬科動物史上體型最大的一種,比當今的狼獾、蜜獾等要大許多,肩高60釐米,體重在50千克左右,比當今的一些豹子還要大。
艾克猛獾擁有強壯有力的前肢,但從爪子的磨損程度來看,這對前肢似乎並不怎麼挖掘,而是用來狩獵,強健、修長的四肢,也表明了它是一種頂尖的獵手。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中新世,地球上生活著一種擁有豹子的體型,戰鬥力還比豹子強的猛獸,這對於中小型的有蹄類動物來說,將是怎樣的噩夢?從化石的形態可以看出,艾克猛獾跟貓科動物的形態有點類似。
艾克猛獾最早可以追溯到中新世晚期,大約距今600萬年前,與當時的其他掠食者共享環境。
由於地球的地質時代已經到了中新世晚期了,所以當時的地球上那些超大型的食肉猛獸已經不存在了,留下的,更多是類似於艾克猛獾、海德尼上犬、恐狼之類體型適中的捕食者。艾克猛獾與當今鼬科普遍腿短的現狀有很大區別,它有著修長的四肢,也表明當時的艾克猛獾並不是靠伏擊捕獲獵物的,而是追擊型的獵手。
巨大的體型加過硬的捕食能力,使得艾克猛獾成為了鼬科史上的最強者。我們參考當今的漁貂就能捕食加拿大猞猁,狼獾、蜜獾、水獺等鼬科動物亦有不錯的戰績,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時的艾克猛獾是非常強悍的存在,即便是與當今的豹子相比,也有較大的勝算。只不過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不再適合艾克猛獾這種兇猛且巨大的鼬科動物生存了。
(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看更多野生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