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2020-08-01 趣味多視界

導讀:在人們的生活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小動物,有些動物你會覺得可愛,有些你會深惡痛絕,比如:老鼠。俗話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老鼠似乎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受歡迎,它們會吃掉農民的莊稼,會咬爛你家裡的衣服,偷吃家裡的糧食,更可怕的是它們會傳播各種病毒。它們生下來似乎就是與人類為敵的,只要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它們的存在。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鼠類大約480種,光我國就有34種,全球每年因老鼠損失貯糧3300萬噸,因鼠害減產5000萬噸,足足可供3億人吃上1年。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草原荒漠區的老鼠

幸運的是,大自然孕育出老鼠這種動物,必然也會有它的天敵。人們常見的有,蛇、老鷹、貓、黃鼠狼等都會捕殺老鼠。然而,有一種動物在我們生活中卻很少見,很多人有幸見到了也很少有知道它的大名,它被譽為「世界上最霸氣的捕鼠能手」,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虎鼬。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

披著「虎皮」的黃鼠狼

虎鼬一聽這個名字,很多人會以為這和老虎有一定的聯繫,其實並非如此。虎鼬是鼬科、虎鼬屬的動物,它和蜜獾、狼獾、黃鼠狼、水貂都屬於同一科的動物。由於身體的皮毛有類似老虎的顏色和斑紋,於1770年被人類命名為虎鼬。它不僅名字很響亮,它還有另一層關係,大家常見的黃鼠狼,和虎鼬稱得上是「遠房表親」,所以很多人叫它披著「虎皮」的黃鼠狼。

虎鼬為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動物,棲息於海拔1000-1300m的荒漠沙丘、石質堅硬的荒原或溼地。主要分布在亞洲中、西部,少部分分布在歐洲。國內分布在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野外的虎鼬

虎鼬和其他鼬科的動物一樣十分的可愛,身體都比較矮小,一般體長約120-400mm, 尾長約為體長一半,體重為350g—600g之間,一般雄性的體重會比雌性的要大。

人們對虎鼬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不尋常的外表,除了身體上的虎皮大衣,當然還有那別致的腦袋。虎鼬的腦袋呈黑白色相間,一圈黑、一圈白,看上去非常像戴著白色眼罩的「蝙蝠俠」。毛茸茸的耳朵像兩個扇子一樣,把原本小巧的腦袋修飾地更加可愛動人。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

性情兇猛、捕鼠能力超群

虎鼬別看它個子小,身體卻十分的靈活,被譽為荒漠裡捕鼠的能手它性情機警,十分兇猛,如果人靠近它的話,他會主動向人發動攻擊。由於它的視力比較差,超過5米以外的東西基本上都看不見;但是它有著驚人的嗅覺系統,它的鼻子比較大,有點類似於狗狗的鼻子,上面分布著大量的嗅覺神經,藏在幾十米外獵物的的氣味,都難逃它的「狗鼻」,所以它還有另一個稱號叫「地狗子」。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尋找獵物

因為在荒漠地區白天的溫度都特別的高,所以虎鼬一般選擇在清晨、黃昏、及晚上出來覓食,主要捕食荒漠中各種鼠類以及荒漠上的蜥蜴和小鳥。在夜裡,是虎鼬最頻繁的,因為這個時候有它最喜歡的食物——跳鼠和黃鼠。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捕殺老鼠

虎鼬有著獨特捕鼠方式,儘管四肢比較短小,但是非常強壯有力、身體的重心也比較低,這使得它奔跑的速度非常迅速,在地面上老鼠遇到它基本上沒有逃跑的可能。除了速度快以外,它的四肢配備鋒利的爪子,一般前爪會比後爪鋒利,這有利於它挖掘洞穴。當老鼠躲到洞裡時,它可以一夜之間能挖開十幾個老鼠洞,修長的瘦小的身軀可以讓它長驅直入老鼠洞,把裡面的老鼠家族一窩打盡。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鑽進老鼠洞

除了以上的捕殺老鼠方式以外,虎鼬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伏擊」,這要得益於它腳底的趾墊和掌墊,當它看到老鼠或者是鳥類的時候,特殊的腳板行動起來基本上不會發出什麼聲音,就像貓科動物一樣慢慢接近獵物,時機成熟時就給予獵物致命的一擊。其捕食老鼠的數量可以說是遠超其他老鼠的天敵,例如:沙漠蛇、鷹也因此被冠予「荒漠警察」的稱號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草叢裡尋找老鼠

除了自己狩獵以外,虎鼬還會幹一些壞事。如果棲居地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它們偶爾也會「登門拜訪」,這個和它的遠方表親很像,偷偷的潛入人類的室內或倉庫裡偷肉吃,運氣好的還能幫助人們捕食戶內家鼠。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爬進牧民家裡

荒漠的獨行俠,喜歡霸佔老鼠的洞穴,儲糧冬眠

大多數虎鼬都是掘洞而居住,尤其植物的根下,是虎鼬最喜歡巢穴,因為這是荒漠地區最涼爽的地方。有時偷懶不想自己挖洞,它們會直接滅掉一窩老鼠,就侵佔老鼠的洞穴作為自己的家

對於洞穴的要求,虎鼬的要求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對老鼠的洞穴稍作改動,它們就會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了。不過它們最喜歡四通八達的洞穴,通常會留2—3個洞口,最好是兩居室的,這樣有便於它們貯藏多餘的食物和繁殖後代。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洞穴

虎鼬一般會開春後發情,孕期兩月左右,一般4月下旬產仔,每胎4-8個,小虎鼬一生下來皮毛的就有很多斑紋,體長約12cm左右。在哺乳期一月左右後,大概一個月後睜開眼睛,不用多久小幼獸就會跟隨母虎鼬外出捕食,兩個月後即可離開母獸獨立生活

虎鼬沒有一個穩定的巢穴,有時因為食物的問題,特別是在夏季乾旱,食物短缺的時候母虎鼬會選擇搬家,尋找更好的巢穴。它們會成群結隊,由母鼬帶頭有條不紊的排好隊形,採用前後緊密相跟,結成一字隊,弓腰彎背迅速前進,形成荒漠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搬家

除了搬家,大多數時間,虎鼬都是單獨外出活動的,就算兩夫妻一起出去,那也是分散開的,也許這樣有益於它們捕獵的時候,不會弄出太大的動靜,提高捕獵的效率。

當冬季來臨的時候,虎鼬所處的地區因為海拔比較高,環境的溫度也相對較冷。聰明的小傢伙會選擇冬眠的方式來要抵禦嚴寒。這個時候入冬前準備的食物,就能派上大用場了。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準備過冬

遇到天敵,有獨特的防禦機制

在荒漠裡,虎鼬也會受到天敵的制約,比如:老鷹、狐狸、土狼。但是當它們遇到威脅時,虎鼬會立即尋找附近的洞穴躲避,如果恰好碰到旁邊沒有可以躲避的地方。這時它就會一反常態,像貓一樣把自己長長的軀體拱起來,使自己的身體看上去會比較龐大,露出自己尖尖的的牙齒,對著侵犯者一頓咆哮。大多數來犯之敵會被這種反擊嚇到,就像草原的平頭哥蜜獾一樣,戰鬥力十足。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站立,視察敵情

當然,有時候這一招也會存在不靈的時候,它還有一個絕招,就是「放屁」。虎鼬和大多數鼬科動物一樣,它們的尾巴都藏著臭腺,當遇到危險時,臭腺會噴出一種液體,味道非常的噁心。只要被這種液體擊中,捕食者有再好的胃口,也會受不了,嚴重的話會導致窒息,不需要戰鬥就可以讓對方拔腿就跑。所以,在當地很多牧民也把虎鼬稱為「臭狗子」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的臭腺

雖然分布廣泛,已十分的稀有

虎鼬和其他大多數珍稀動物一樣,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目前已成為稀有的動物,雖然分布區廣闊,但是現在種群密度很低,很多地方其實已經名存實亡有些國家為了保護虎鼬,把它們的圖像放進了郵票裡,以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郵票

因為全球氣候的變化和棲息地的減少,加上人類大量的使用老鼠藥,導致在短短的十年間,全世界虎鼬的數量少了近三成。其中最嚴重的的是歐洲部分地區其種群數量呈現大幅下降。在200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不得不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成為易危動物。而在中國境內,很多人甚至都已經沒有聽過有這種動物,其數量已經少的可憐。

虎鼬,一種被人類忽視的有益動物,號稱「捕鼠急先鋒」

虎鼬

結語

虎鼬的存在對於維持半荒漠的生態平衡意義重大,它們是那裡最主要的捕鼠能手,在保護沙漠植被滅除鼠害起著積極的作用。假如這些區域沒有虎鼬的存在,很快鼠類就會大肆泛濫,進而加速草原的荒漠化進程,如果這種益獸再不去加以保護,到時候受苦的還是人類自己。

最後,提醒大家雖然虎鼬外形可愛,如果在野外遇到的儘量要遠離它,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會攻擊人,更重要的是由於長期野外捕食老鼠的緣故,身上攜帶大量的寄生蟲和病菌。

大家平常生活中有見過這種動物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高臺縣救助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虎鼬
    8月9日晚7時許,高臺縣林業草原局接到高臺輝騰汽修李女士電話稱:在她的汽修店裡跑進了一隻不知名的動物。該局立即派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前去處置。經鑑定:這隻動物為虎鼬,於2019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初步判斷這隻虎鼬是從離該店不足100米的黑河溼地跑入的。經認真觀察這隻虎鼬行動靈活生命體徵正常,沒有傷病跡象,隨即在輝騰汽修員工的幫助下,將這隻虎鼬放歸到了大自然。
  • 天生的「捕鼠能手」,一年吃3千隻老鼠,外表看起來卻人畜無害
    因此在人類這麼多年的歷史中,其實一直都是在和老鼠作鬥爭,各種捕鼠夾老鼠藥層出不窮,但是老鼠的繁殖能力又太強,數量完全沒有變少的趨勢。,有效率的捕捉老鼠,但是在自然界中卻有很多動物效率比人類高很多。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種動物可謂是天生的「捕鼠能手」,這種動物一年吃3千隻老鼠,而且外表看起來卻人畜無害。
  • 食肉目動物中的小精靈——伶鼬
    丨提起食肉目動物,人們首先會就想到豺、狼、虎、豹、獅等長有利爪,身體強壯,令人望而生畏的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但是對於那些體形細長,身材嬌小的鼬科動物,往往會不以為然。丨但這些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小動物其實是食肉目家族的重要一員,它們適於在草叢、灌叢中追捕獵物,甚至鑽進洞穴中捕食獵物。它們中體型最小的當屬伶鼬。伶鼬嬌小、靈巧的身軀,加上冬季全身純白的毛色,真可謂是食肉目動物中的小精靈。
  • 居民家中驚現虎鼬,與民警玩起藏貓貓
    8月17日上午11時左右,烏海市森林公安局接到報警稱:在烏達區浩業小區東門任記超市,有一隻類似「小浣熊」的野生動物鑽入家中,躲在居民家櫥櫃下,造成居民恐慌,請民警前來幫助抓「小浣熊」。
  • 衛輝一男子買捕鼠籠欲捕鼠 結果逮住個黃鼠狼
    尚先生告訴兒子,黃鼠狼是捕鼠能手,一年能捕捉三四百隻老鼠,所以要放生。當天晚上,尚先生在家門口將這個黃鼠狼放生。黃鼠狼的學名叫黃鼬,是食肉目鼬科鼬屬中的一種哺乳類齧齒目鼠科動物,體長30~50釐米,尾長15~20釐米,體重 0.5~1公斤。黃鼠狼最愛吃的是老鼠,只有在食物極度短缺的時候,才會吃雞。據統計,一隻黃鼠狼一年能消滅三四百隻鼠類。
  • 細數那些對人類有益的小動物
    蜻蜓;它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專門把蚊子、蒼蠅和其他小昆蟲作為食物。一種俗稱為「青頭楞」的綠色大蜻蜓,一天能亳不在乎地吃掉二千隻左右的蚜蟲等這類小飛蟲。對人類生活幫助很大,不但對人的健康有好處,對農田作物的豐產,也起很大的作用。
  • 奇特的獾豬,叫聲像豬但卻是鼬科動物
    很多人都不知道,鼬科家族是食肉目中混得最好的一脈之一。在不算亞種的情況下,鼬科就有多達二十二個屬,五十九個種。其分布範圍更是遍布世界各地。而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非常特別的鼬科動物——獾豬。雖然說這種鼬科動物的名字叫獾豬,但其實分類的話屬於豬獾屬,並且該屬以下只有獾豬這麼一種。之所以將其命名為獾豬,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這貨長得是真的有點像豬,它們不止身體肥胖,還長著類似於豬的鼻子;其二獾豬的叫聲也非常像豬。
  • 地球上最大的水獺:被譽為「水中美洲虎」,能把真美洲虎嚇跑
    ……然而,不要忘了,水獺和蜜獾、黃鼠狼、臭鼬等一樣,屬於鼬科動物。鼬科動物普遍動作敏捷,牙齒鋒利,攻擊性強,在這方面,我們從黃鼠狼吃猴子、蜜獾對戰群獅等事件上就可以看出來。在南美洲,生活著一種地球上最大的水獺,名叫巨獺。巨獺也叫大水獺、巨水獺,其體長可達2米,體重可超過30千克。
  • 「掃雪鼬」——白鼬
    丨圖片中萌萌噠的小動物與黃鼬、伶鼬、香鼬一樣,屬於食肉目鼬科鼬屬。也許是因為冬季時毛色為白色的原故,它們的名字叫白鼬,別名掃雪、掃雪鼬。白鼬分布較廣,歐洲、亞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圖片來源:《中國野生哺乳動物》盛和林等編著 丨白鼬體形似香鼬,但略小;尾長約為體長的1/3;毛色隨季節而變化。
  • 捕鼠籠裡鬧「烏龍」 它究竟是「誰」
    2018-03-01 10: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鄭曉東「我們店裡今天抓到一隻三斤重的動物,看起來像只老鼠,問了許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動物。」2月28日上午,市民徐海芳致電東陽日報熱線,告知記者早上開店門的時候,察覺放在店裡的捕鼠籠有動靜,以為是抓到老鼠了,走近一看卻發現是個毛茸茸的「大傢伙」,外形有點像果子狸,鼻頭通紅,前爪彎曲且長,為防止受其傷害,徐女士一直將該動物裝在鐵籠裡。
  • 一種不愛捕鼠的貓頭鷹,改吃昆蟲為主,還強搶嚙齒類動物洞穴為巢
    在鳥類中,貓頭鷹是公認捕鼠能力最強的鳥,一隻貓頭鷹每年可以吃掉1000多隻老鼠,但已知的貓頭鷹種類超過130多種,不是每種貓頭鷹的捕鼠能力都那麼強,這次來看看一種不愛捕鼠的,改吃昆蟲為主的貓頭鷹——穴居貓頭鷹。
  • 科學怪蜀黍-鼬科動物
    ▼ 鼬科動物——獾 ▼▼  鼬科動物——臭鼬 ▼鼬科又名貂科,擁有犬型類超過半數的種類,是犬型類的最大科,也是食肉目的第一或第二大科,其分布幾乎遍及大洋洲,南極洲和馬達加斯加等島嶼以外的世界各地,和犬科同為食肉目中分布最廣的科。
  • 萌萌噠的香鼠——香鼬
    丨圖片上這隻萌萌噠的香鼠很可愛吧,但它卻不是鼠類,而是捕食鼠類的高手,與黃鼬、伶鼬等一樣隸屬於食肉目鼬科鼬屬,名叫香鼬,香鼠是它的別名。香鼬廣泛分布於中亞地區,在我國分布東北、西北至西南。體圓,身材細長,四肢短,頭圓,頸長,尾長約為體長之半,尾毛比體毛長,略蓬鬆。雄性體長22.4~28.7cm,尾長10.8~14.5cm,體重217~350g;雌性體重122~220g。香鼬面部的毛色暗,呈棕黑色,鼻下緣、下頦都呈現白色。身體的毛色:夏季,上體自枕部向後經脊背及四肢前面,均呈暗棕黃色,體側毛色漸趨淺淡。腹部自喉向後直到鼠蹊及四肢內側,均呈淡黃色或橘黃色;兩邊體側的背腹間界限明顯。
  • 鼬科動物中的鐵憨憨,原來你們家也有傻子
    在人們固有的印象中鼬科動物都是比較機靈敏捷的,我們也著實科普了不少鼬科動物。
  • 鼬科和貓科誰厲害?看看野貓秒殺貓鼬
    不論體型的話,陸地上最強的食肉動物必然屬於鼬科和貓科!它們都是個性兇猛,獵殺性很強的!
  • 紐西蘭捕鼠記
    今年63歲的凱文·阿謝德和妻子吉爾居住在紐西蘭奧克蘭北部,二人擁有一個佔地面積為3500英畝(約合1416公頃)的大型農場。多年來,夫妻二人一直在農場裡飼養牛羊,農場也就成為他們的第二個家,而這些動物也就成為他們的親人。10年前,阿謝德和吉爾決定去索羅門群島做志願工作。但當他們回來時卻發現農場變得面目全非。
  • 沙漠中的奇怪動物,人的臉老虎身體,遇到敵人時身體會突然變大
    雖然古人通常通過想像來構造一個生物,但一般來說,由於他們看到了一些神秘的生物,他們可以有這麼大的想像力,古人之所以能在馬腹上出現創造,是因為他們在沙漠中見過一種奇怪的動物,虎鼬。為什麼小老虎鼬鼠被古人視為兇猛的動物?即使根據他們的圖像創造,他們甚至在《山海經》中產生了兇猛野獸的形象?
  • 叔說動物:侏袋鼬,狹足袋鼩
    輕量級分享,無長篇大論我們已經看過袋鼬科-袋鼬亞科的袋鼬族和袋鼩族,今天來看袋鼬科的狹足袋鼩亞科的侏袋鼬族和狹足袋鼩族
  • 艾克猛獾,鼬科動物史上最強者,擁有超豹子的體型和戰鬥力
    當今鼬科動物,雖然在同體型裡面,戰鬥力算是頂尖的那一派,但是不得不說,它們吃了體型小的虧。無論是能捕殺加拿大猞猁的漁貂,還是勇於跟獅子、斑鬣狗對戰的蜜獾,亦或是當今鼬科最強的狼獾,其體型基本上都不如一隻中型的貓科動物,所以受限於體型,在野生動物世界裡面,它們一直沒能擠進頂尖掠食者行列裡面。
  • 西伯利亞虎與東北虎是不同的亞種?實則一種動物的兩種叫法
    對於常關注老虎這一動物的朋友來說,或許對這麼一個現象並不陌生,那就是在一些關於虎的論壇,或者是相關文章的評論區裡面,經常會有讀者將西伯利亞虎與東北虎當成兩個物種,比如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東北虎體型的文章,就有讀者留言指出我文章中的「錯誤」,說「最大的虎亞種並不是東北虎,西伯利亞虎才是」,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老虎的兩種稱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