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鳥類中,貓頭鷹是公認捕鼠能力最強的鳥,一隻貓頭鷹每年可以吃掉1000多隻老鼠,但已知的貓頭鷹種類超過130多種,不是每種貓頭鷹的捕鼠能力都那麼強,這次來看看一種不愛捕鼠的,改吃昆蟲為主的貓頭鷹——穴居貓頭鷹。
穴居貓頭鷹又稱為穴小鴞、穴鴞等,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區,由名稱就知:這種貓頭鷹不喜歡住在高樹上,而是住在草地或平原的洞穴中,穴居貓頭鷹比其它貓頭鷹更善於挖洞,可以自己打洞為巢,但穴居貓頭鷹更喜歡住在嚙齒類動物遺棄洞穴中,嚙齒類動物不服不行,穴居貓頭鷹畢竟是一種猛禽,是嚙齒類動物的天敵,會強搶嚙齒類動物洞穴為巢。
在草地建造鷹巢,是否會更容易被發現,更危險?穴居貓頭鷹的行為也早已發生改變,一方面穴居貓頭鷹還是具有一定威脅性的,一般動物不會靠近,二就是它也會偽裝巢穴,保護巢穴,用多種發出惡臭的動物糞便來裝飾,臭得其它動物不願意靠近。
由於居住場所發生了變化,穴居貓頭鷹的食譜也改變了,它不像其它貓頭鷹以鼠類為主,反而是以昆蟲為主,特別是大型節肢動物,例如甲蟲和草蜢等,佔據了穴居貓頭鷹的大部分食譜。當然作為貓頭鷹的一種,穴居貓頭鷹也會捕食鼠類的,老鼠、地鼠、地面松鼠等也在穴居貓頭鷹的食譜上。
穴居貓頭鷹和其它貓頭鷹的活動時間也有所不同,為了更好捕捉鼠類,大多數貓頭鷹都是夜行動物,白天選擇休息,夜晚狩獵;而穴居貓頭鷹24小時內都可以獵食,白天也會出去活動尋找食物,特別是黃昏和黎明是穴居貓頭鷹最活躍捕捉昆蟲的時間段。
穴居貓頭鷹已適應地面穴居生活,能對抗地面危機,它們種群數量也穩定,是無生存危機的物種。同時穴居貓頭鷹也是一種比較專一的鳥類,通常是一夫一妻制,每巢產6至9(有時多達12枚)枚卵,所以在洞穴附近,經常能看到一群穴居貓頭鷹在活動!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