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圖說|貓頭鷹的眼淚,吃舌頭的寄生蟲,生寶寶的金雕...

2020-08-15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01 貓頭鷹的眼淚


貓頭鷹的眼淚採集。圖|Oriá博士

巴西巴伊亞聯邦大學的獸醫Oriá博士和她的同事成功收集了貓頭鷹、凱門鱷等動物的眼淚。

Oriá博士說,從技術上講,只有人類有哭泣的能力,即通過流淚來顯露情感。這種方式很難在別的生物上研究和確認。對於動物來說,眼淚是一種讓眼睛保持清潔和營養的液體。

Oriá博士的研究起步於對凱門鱷的眼淚的調查。人類每分鐘需要眨眼15次,以防止眼睛乾涸;而凱門鱷可以做到兩個小時不眨眼皮(它們有三個眼皮),但是它們的眼睛不會幹涸。

這讓Oriá博士開始思考:「是什麼樣的分子賦予這些淚膜穩定性?」由此,她和團隊收集各種動物的眼淚。這一研究可能幫助人類開發治療乾眼症和其他眼科問題的方法。


02 魚嘴裡的食舌寄生蟲

紫色的看上去像蟲子一樣的生物是一種食舌蝨。它是一種寄生甲殼類動物。圖|CNN

美國萊斯大學的生物科學系的助理教授科裡·埃文斯(Kory Evans)在本周一(8月10日)的早晨有了一個足以讓非科研人員毛骨悚然的發現:一種以舌頭為食的類似蟲子的生物。

並且,更讓人震驚的是,這種寄生蟲不僅吃掉了魚的舌頭,它還事實上取代了魚的舌頭。

這種吃舌頭的寄生蟲,其實在各種魚類和生態系統中都有,但是在此之前人類並不知道它會吃舌頭到哪種程度。這個意外的發現可能會助力科學家對這種寄生蟲的進一步研究。


03 蘇格蘭高地莊園的金雕「野化」繁殖成功


一隻雌性金雕飛入凱恩戈姆國家公園的鷹巢。圖|BBC

金雕40年來首次在蘇格蘭高地的一個 「野化 」的莊園進行繁殖。

一對老鷹伴侶在佔地1萬英畝的 「生命之樹 」Dundreggan莊園的人工鷹巢成功孕育了雛鳥。

在Dundreggan莊園,工作人員五年前在巖石峭壁的高處,建造了一個人工巢穴。這個人工巢穴的選擇地是一個舊巢址的遺蹟。

工作人員人工建巢的目的就是為了鼓勵一堆金雕交配。巢穴是用覆蓋在山坡上的原生松樹和白樺樹的樹枝製作的。

道格·吉爾伯特(Doug Gilbert)是該莊園的經理。在過去的5年裡,他每年春天都會檢查金雕場。他形容這是一個 「野化成功的故事,這完全超出了我們最瘋狂的夢想」。


04. 白矮星一邊「增重」,一邊「瘦身」


行星狀星雲NGC 2440裡的白矮星。圖|Science News


望遠鏡觀測證實了白矮星的一個奇怪特性:當它們的質量增加時,它們的體積就會縮小。

白矮星,也就是死亡恆星的剝離核心,被認為具有這種反直覺的特性,因為它們含有一種叫做」退化電子氣體」的奇異物質。


白矮星的質量越大,它的電子就必須越緊密地擠壓在一起,來產生足夠強大的外壓,防止恆星在自身重量下坍塌。

其實科學家在幾十年前就預測到了白矮星這種特性。天文學家也曾在零星的白矮星中觀察到這種大小趨勢的證據。


但是現在成千顆恆星的數據顯示,這一規則在白矮星質量的廣泛範圍內都是成立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韋丹·錢德拉(Vedant Chandra)及其同事近期在arXiv.org上發布了在線報告。


天文學家和報告的共同作者Hsiang-Chih Hwang說,了解白矮星在獲得質量時如何收縮,可以深入了解Ia超新星的起源。科學界有這樣一種普遍猜想:這些超新星的出現是因為白矮星的爆炸,它的質量變得過於大,並且還特別緊湊。


但是並沒有能確切地知道白矮星是如何以至於爆炸時發生的,但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白矮星是如何爆炸的。


05. 最古老的人類營地寢具


「邊境洞穴」延伸到南非與史瓦帝尼邊境的深山中。圖|A. KRUGER

在南非的「邊境洞穴」(Border Cave),人類發現了骨頭、工具和保存下來的植物材料。這些東西描繪了人類居民超過20萬年的生活細節。「邊境洞穴」實際上是南非高處萊邦博山巖壁上的一道深溝。


而現在,研究人員有了新的發現。考古學家們通過對新找到的植物殘骸的研究判斷:洞內的居民在20萬年前就開始用草鋪床。他們推測,洞穴的居住者在灰燼上鋪設墊料,來驅趕昆蟲。


如果日期成立的話,那麼在「邊境洞穴」發現的床鋪將成為人類使用營地床墊的最早證據。目前我們已知的第二古老的植物床墊是在南非的西布杜洞穴,其年代為7.7萬年前。


參考信源:


1. The New York Times, Could Owl and Crocodilian Tears Lead to a Cure for Your Dry Eyes?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13/science/animal-tears.html

2. CNN,A scientist found a tongue-eating parasite in the mouth of a fish, https://www.cnn.com/2020/08/13/us/fish-tongue-eating-parasite-scn-trnd/index.html

3. BBC ,Golden eagles breeding success at Scottish Highlands estate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53755630

4. Science News, Paradoxically, white dwarf stars shrink as they gain mass,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white-dwarf-stars-shrink-size-gain-mass

5. Science, World’s oldest camp bedding found in South African cave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8/world-s-oldest-camp-bedding-found-south-african-cave



作者、排版|Kai

編輯|羽華

責編|小文

相關焦點

  • 雌雄切換,從小蹭飯最終成為寄主舌頭,這種寄生蟲有多野蠻?
    它慢慢地爬到舌頭的底部,用異常強壯的後腿把自己固定在魚的嘴巴上。 為了獲得永久居住權,它刺穿了魚的舌頭形成切口,開始吸食魚的體液,這種貪得無厭的胃口最終導致了魚舌頭裡所有血液都被消耗。
  • 寶寶體內有寄生蟲?多吃這5種食物,可以幫助寶寶驅蟲!
    夏季才剛剛過去,就有媽媽給幫媽留言,說發現寶寶感染了寄生蟲。問起緣由,原來是在夏季的時候吃了太多的小龍蝦。其實,不僅僅是小龍蝦,還有很多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尤其是以下這幾種食物,不僅寶寶要少吃,大人也要少吃,否則很容易被寄生蟲纏上:1、生魚片生魚片,就是將魚肉去掉骨頭,然後再片成薄片,搭配醬料生吃。這種吃法最開始起源於日本,雖然魚肉的味道真的很鮮美,但是卻非常的危險。因為,在淡水魚的體內,經常會有寄生蟲,比如肝吸蟲。
  • 當金雕寶寶落難
    當金雕寶寶落難 2020-06-03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雕魚、黑瓜子、吊水鯇魚刺身,全部80蚊一條!人均50還能吃到新鮮...
    每條魚都是現點現撈,即點即做  每一盤刺身都值得讓人等待  新鮮到連小編也忍不住一周吃足四晚!  | 金雕魚刺身 |  80元/條  作為店內的新品——活造金雕魚刺身,炎炎夏日自然是不容錯過的!    金雕魚脂肪含量最少,入口肉質緊實,油脂少,清爽不油膩,即使多吃幾片也不會膩!
  • 有種「吃貨」叫臨產孕媽,強忍宮縮吃小龍蝦,寶寶出生臉紅吐舌頭
    有種「吃貨」叫臨產孕媽,強忍宮縮吃小龍蝦,寶寶出生臉紅吐舌頭有一個孕媽媽,懷胎十月,一直在努力地忌口,生怕自己吃壞了東西,讓寶寶承擔風險。可是隨著月份的增大,孩子也比較穩定了,孕媽也越發嘴饞了。這位媽媽平時最喜歡吃小龍蝦了,尤其是夏季,吃上一份小龍蝦,再配上冰啤酒,真是快活!
  • 孕媽產前吃小龍蝦,寶寶被辣到早產,網友:孩子就叫「辣生」吧
    但是有些寶媽卻非常的粗心大意,到了孕晚期吃東西還不忌口,這不就鬧出了大亂子,幸好寶寶沒有危險,不幸中的萬幸,要不然真的就後悔莫及了,那麼到底是什麼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孕媽產前吃小龍蝦,寶寶被辣到早產,網友:孩子就叫「辣生」吧!
  • 金雕、食蟹猴和新出生的動物寶寶們都亮相了 五一來動物園看看小...
    尤其是年前生產的許多動物,紛紛帶著寶寶來到運動場,與遊客一同感受春日的美好,共同驅散疫情的陰霾。動物寶寶齊亮相這個五一,許多動物小寶寶也都迫不及待的要展示自己的風姿呢。去年生產的亞洲象那吉婭已經一周多了,小傢伙明顯長大了不少,在象爸象媽及象保姆的呵護下無憂無慮的玩耍,讓人感受動物世界裡的溫情。
  • 《魔獸世界》貓頭鷹吃什麼 貓頭鷹食物介紹
    導 讀 魔獸世界貓頭鷹吃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魔獸世界貓頭鷹吃的食物只有一種,那就是肉。
  • 舌頭有自己的想法:寄生蟲將魚的舌頭取而代之,魚還與它友好相處
    近日,網上出現了一組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照片中,一種嗜血的寄生蟲蠶食了魚的舌頭,並取而代之,生活在魚的口中。本周,一位美國科學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x光照片,照片顯示一條等足類動物,也被稱為舌食蝨子的寄生蟲,寄生在一條隆頭魚的頭骨裡。
  • 一周圖說|「天問」在途發回地月合影;「糰子」滿月等你起名
    當地時間2020年7月28日,新加坡動物園,新生古氏樹袋鼠寶寶亮相,從育兒袋中探頭探腦。圖|Cell近日,以色列和中國科學家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發表已知最早的順序換羽行為的化石記錄及研究成果。研究認為能確保鳥類和非鳥長羽毛恐龍維持全年飛行能力的順序換羽模式至少在約1.2億年前已經出現,推測其演化與日常覓食或躲避掠食者的行為緊密相關。
  • 吃掉宿主的舌頭,寄生蟲取而代之,它們還有一種更可怕的手段
    筆者-小文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對於寄生蟲這種生物都無比地反感,雖然一小部分寄生蟲和宿主是互惠互利的關係,但大部分寄生蟲只會帶來疾病,成為宿主最頭疼的存在。而在海洋中,就有一種極為「猖狂」的寄生蟲,它們不僅會寄居在魚類的身體,搶奪魚類的養分,而且還會在宿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吃掉宿主的舌頭。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魚類其實是有舌頭的,只不過對比起哺乳動物,魚類的舌頭沒有味覺,舌頭的最大作用在於將食物向後推到食道,有些魚類的舌頭上甚至還長有鋒利的牙齒。
  • 男子吃生魚片胃裡生出寄生蟲,如何避免被寄生蟲纏身?
    吃生魚片有可能感染寄生蟲,幾乎每個愛吃刺身的吃貨都知道,但美食當道,誰又能抵製得住誘惑呢?奉化男子小任就是這樣一枚吃貨,昨天,他告訴記者,以後再也不吃生魚生肉了,原來,前兩天他胃不舒服去做胃鏡,醫生從他胃裡夾出一根10多釐米長的寄生蟲。
  • 天山出現長爪猛禽,一年捕鼠4千還敢吃豪豬,遇金雕故意暴露自己
    近來,天山一處懸崖上,一隻雌雕鴞正在家照顧幼鳥,卻遇到了宿敵金雕,為了保護幼鳥,拼盡全力。作為大型貓頭鷹,雕鴞的戰鬥力不容小覷,靠著天生的優勢,與後天練就的本領,在猛禽排行榜上總少不了它。「暗夜幽靈」、「暗夜之王」、「捕鼠專家」等名號響噹噹的,同時它也是少數敢與金雕正面幹架的猛禽之一。
  • 地中海發現魚舌寄生蟲 吃掉魚類舌頭而代之
    核心提示:日前科學家在地中海發現一種類似於「外星生物」的可怕寄生蟲,它們會將鯛魚的舌頭吞食掉,並且取而代之,繼而潛伏在宿主的口腔內等待進一步繁殖傳播。據悉,在部分水域,幾乎有半數的魚類都感染了這種寄生蟲。
  • 貓頭鷹媽媽在窗邊築窩生蛋,貓頭鷹寶寶不怕人,還迷上了看電視
    如果問所有人一個問題:「貓頭鷹在你家窗臺築窩生蛋是什麼體驗?」大概沒有多少幸運兒能有機會回答,而如果下一個問題是「你會和野生的貓頭鷹寶寶一起看電視嗎?」巴特表示自己有一天正在家中,突然聽見窗臺傳來巨大聲響,跑過來一看,卻看見一隻巨大的貓頭鷹從窗邊飛走,再往下一看,六隻好奇的大眼睛正盯著他瞧呢,可把巴特給萌壞了……原來一隻貓頭鷹媽媽看中了巴特家的露臺,它發現這裡兼具隱蔽性和娛樂性,居然把這裡當成了生蛋的絕佳地點,生下一窩三隻小傢伙。剛才說了,這裡兼具隱蔽性和娛樂性。
  • 貓頭鷹寶寶是怎麼睡覺的?看完你就明白了,網友:太可愛了!
    說到貓頭鷹,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貓頭鷹是一種夜行性食肉動物,通常吃一些昆蟲、蜥蜴之類的小型生物,貓頭鷹的頭非常大,成年貓頭鷹都是掛在樹上睡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此防止其他物種的「偷襲」。不過小夥伴們知道貓頭鷹寶寶是怎麼睡的嗎?
  • 身體好不好,舌頭最明白!不同舌象,說明什麼問題,對照自測就知
    「望聞問切」是中醫慣用的方法,最常見的就是伸出舌頭瞧一瞧,然後根據舌頭的情況,觀察出一些問題。其實舌頭也被稱為是身體的反光鏡,通過舌頭的變化,可以觀察出不少內在的問題。那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通過不同的舌象能看出什麼問題來。
  • 華州區三隻貓頭鷹萌寶有了新家!
    村民及時聯繫了華州區林業部門,大明鎮天保管理站派人趕往村民家裡,工作人員發現是三隻剛出生不久的貓頭鷹萌寶,便把貓頭鷹送到野生動物救養中心。那麼一周過去,這三個小傢伙怎麼樣了呢?6月22日,記者趕往大明鎮看到了這三隻小可愛。
  • 孕媽嘴饞吃龍蝦早產,娃出生後還不停的吐舌頭,網友:真心疼寶寶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從懷孕開始,就需要忌口了,為了寶寶的發育和孕媽的身體健康,很多以前喜歡吃的東西都不能再吃的,隨著懷孕的月份越來越大,口味也會變得有些獨特,有些孕媽也確實忍不住想要放縱一次,可對寶寶的影響可不小。
  • 寄生蟲在腦內活了14年 吃生魚片蘸醋防寄生蟲?
    騰訊大浙網8月17日訊 烹飪,稱得上是歷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創新之一,隨著食物由生變熟,文明也開始了。不過,時至今日,人類依舊保留了一些生吃食物的習慣,比如說江浙一帶喜歡吃醉蝦、醉蟹,這些美味以其原有的風味落入我們肚中,但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可能吞下了其中的潛伏者——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