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捕鼠記

2021-01-20 海外文摘雜誌社

圖:在紐西蘭捕捉到的負鼠




紐西蘭這個風景如畫的國度擁有眾多自然景觀,湖光山影,牛羊成群,遼闊的平原,靚麗的海灘,從冰川到雨林,從峽灣到溫泉,從火山到峽谷,從南阿爾卑斯山動人的景觀到島嶼灣美麗的海岸線。然而這裡大片大片的綠植如今卻飽受負鼠的侵蝕,美麗的自然風光受到嚴重威脅。為了挽救家園,紐西蘭人群策群力發明出新型捕鼠打法,決定將這些「入侵者」一網打盡。


今年63歲的凱文·阿謝德和妻子吉爾居住在紐西蘭奧克蘭北部,二人擁有一個佔地面積為3500英畝(約合1416公頃)的大型農場。多年來,夫妻二人一直在農場裡飼養牛羊,農場也就成為他們的第二個家,而這些動物也就成為他們的親人。10年前,阿謝德和吉爾決定去索羅門群島做志願工作。但當他們回來時卻發現農場變得面目全非。大片的樹木本應被大朵大朵的紅花所覆蓋,如今卻是光禿禿一片,這都是一種名叫刷尾負鼠(尾部有盤卷能力的負鼠,外表像狐狸)的動物惹的禍。為了拯救這些樹,阿謝德決定用氰化物作為毒藥消滅掉這些負鼠。


為何紐西蘭會有如此多的負鼠?在很早以前紐西蘭的物種種類並不豐富,並沒有包括鼠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但在被毛利人(紐西蘭原住民,屬於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人種)佔領且成為歐洲殖民地後,這些「外來人口」為紐西蘭帶來了不同種類的哺乳動物。而這其中,鼠類就是從外地遷移過來的新物種。狡猾靈敏的鼠類動物不僅通過殖民者的船隻「飄洋過海」來到紐西蘭,還通過遊泳往返於紐西蘭的北島和南島之間,為紐西蘭的生物鏈多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紐西蘭素有大洋洲最美麗的國家之稱,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自然資源和森林資源。然而鼠災的出現卻打破了紐西蘭堪稱完美的生態系統。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紐西蘭人始終致力於滅鼠行動,但卻收效甚微。最近幾年,紐西蘭人改進了捕鼠方法,大大提高了捕鼠效率。如今的紐西蘭已經全面進入「全國捕鼠模式」。


捕鼠夾+滅鼠藥


很早之前,阿謝德一直用雞蛋作為捕獲負鼠的誘餌,但聰明的負鼠總是既能靈活地逃過老鼠夾的魔爪,又能把美味的雞蛋搞到手。通過研究負鼠的生理結構和飲食習慣,阿謝德發明了一種名為DOC 200s的滅鼠工具。從外型上看,DOC 200s十分像一款捕鼠夾,木板上裝有彈簧,木板上方有帶有食物香氣的抗凝劑,此種抗凝劑可引起負鼠體內出血。升級後的毒藥加上老鼠夾這種雙重滅鼠組合工具可以有效捕捉大量的負鼠。


為了深入了解紐西蘭人的滅鼠過程,我特地在去年10月造訪了阿謝德的農場。阿謝德的房間裡擺放著大大小小400餘個捕鼠工具。每天早晨,阿謝德和吉爾都會將這些工具仔仔細細檢查一遍,並將它們和滅鼠藥裝入背包中。


在去往農場的途中,阿謝德向我解釋了他獨有的捕鼠理念。很多人經常在老鼠夾捕到負鼠後仔仔細細將其清理一遍,但阿謝德不會刻意清洗捕鼠夾,他認為負鼠屍體腐爛的味道也是上乘的滅鼠藥,負鼠在聞到同伴身上的氣味時往往會聚集到同一個地方,配合滅鼠藥和自製的抗凝劑效果更佳。阿謝德自製的抗凝劑由麵粉、糖漿和肉桂混合而成,對負鼠來說極具誘惑力。「我和吉爾有時還為這些小動物準備更高級的口糧,比如炸豬排,將其切成小細條,放在捕鼠器上。」阿謝德說。


「有時覺得殘殺這些鼠類過於殘忍,但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其他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我不得不這麼做。」雖然包括阿謝德在內的很多紐西蘭人將大量精力傾注在滅鼠行動中,但他們對負鼠的屍體表示了尊重,將其整齊地埋葬起來。紐西蘭可謂動物愛好者的天堂,倘若這些負鼠能與人為善,與大自然為友,熱愛動物的紐西蘭人是絕不會傷害它們的。


高尖捕鼠裝備


一家名為好自然(Goodnature)的紐西蘭農業公司最近研究出一款名為A24的捕鼠設備。這款設備乍一看十分像吹風機,實則是一個呈字母L 形的塑料管。其中一端與一個小型的二氧化碳充氣罐相連,這種充氣罐經常應用於自行車打氣筒中,另一端與一根細小的塑料管相通,裡面灌有由花生壓榨而成的褐色粘稠劑。在A24的L形拐角處有個小洞,裡面設有電線,管內還有一個活塞。


A24被放置於樹幹周圍,當負鼠聞到褐色粘稠劑的花生香味時,會將頭部探到A24的小洞中吃掉褐色粘稠劑,觸碰到電線後,活塞由二氧化碳氣泵推下砸向負鼠頭部,致使負鼠身亡。這個裝置的最大亮點在於其自動化,節省了人力。這臺裝置一次承載的二氧化碳和褐色粘稠劑足足可以消滅掉24隻負鼠,A24由此得名。


距離好自然公司幾公裡遠的一處沙灘是小藍企鵝(企鵝家族中最小的企鵝,一身藍色羽毛,生長在紐西蘭,屬於瀕危物種)的聚集地,它們賴以生存的巢穴在前不久被負鼠全部搗毀。而在安裝了A24後,大批負鼠被消滅,小藍企鵝的家園最終得以恢復。目前,A24已經在紐西蘭全國範圍內的所有農場、綠地、公園、沙灘全面普及,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政府出資為其配置的高尖捕鼠設備。




圖為紐西蘭慈善家加雷斯·摩根



智慧+團結


紐西蘭慈善家加雷斯·摩根於去年發起了一項名為「集聚光環」的公益活動,旨在呼籲年輕人保護紐西蘭野生環境。最近,摩根想出了一個解決紐西蘭鼠患的好主意:用負鼠換啤酒。公益組織為紐西蘭的在校大學生們提供捕鼠夾、滅鼠藥等多種裝備,學生們將捕捉到的負鼠帶到位於惠靈頓的指定酒吧即可兌換啤酒券。「我有些擔心捕鼠夾的數量遠遠不夠啊,啤酒對學生們的誘惑力太大了,我們每天都能收到上百隻負鼠。」摩根說。


作為「集聚光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負鼠換啤酒」不僅可以激發年輕人的捕鼠熱情,還能對高校的科研、教育事業提供幫助。「大學生的宿舍中經常堆積著大量食物,以負鼠為首的鼠類經常在這些地方出沒,」摩根說,「如果大學生能加入到捕鼠行列中,那麼就既能滅鼠,還能為大學生物實驗室貢獻多個實驗對象,幫助科研人員研究出滅鼠的好方法。」


毫無疑問,紐西蘭人是智慧的,在面臨鼠疫問題時,包括英國、美國在內的很多西方國家都表示束手無策,畢竟人類很難捕捉到這些靈敏活躍的鼠類。但紐西蘭人表現出了超強的鎮定和過人的智慧,他們團結一致,將大片的農田和綠地劃分為方格區域,在每一個方格區域內安裝自己發明的捕鼠夾和自動化捕鼠裝置,並且想出各式各樣的招數對付負鼠。


幾十年的捕鼠歷程終於在今日有所成效,這讓紐西蘭人看到了恢復美麗家園的希望。一路走來,紐西蘭人不斷更新捕鼠技術,優化捕鼠方法,有人說他們盡全力捕鼠是迫不得已,但我認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紐西蘭人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


[譯自美國《紐約客》]





相關焦點

  • 紐西蘭捕鼠器堪稱老鼠終結者,老鼠百分百被爆頭
    而現如今,人們用來捕捉老鼠的工具,基本上都是靠滅鼠藥、粘鼠板、捕鼠夾、老鼠籠等……然而,凡是動物都會擁有智慧,老鼠也不例外,經過多年來的吃虧,現如今,以上這些捕鼠工具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大不如前。但最近,紐西蘭就很驕傲的宣布:到2050年,紐西蘭要成為第一個沒有鼠害的國家。
  • 村民祖傳捕鼠弓一次捕鼠800斤[組圖]
    梁叔的捕鼠工具簡單方便,十分精巧,捕鼠十拿九穩。曹景榮、陳安、喬軍偉、劉雷攝昨天,梁叔帶上他的老鼠弓去佛山捕鼠。  東方網12月29日消息:千百年來,為對付鼠患,人們發明了老鼠膠、老鼠藥、電鼠器等工具,但往往難敵老鼠的狡猾,而芳村龍溪村村民梁叔的一件家傳捕鼠工具,讓捕鼠變得十分簡單有效。據介紹,這項絕技傳了數代人,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其狀如弓箭,快如機槍,田鼠跑過,瞬間斃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達800多斤。昨日,記者跟隨梁叔下田捕鼠,見證了這一簡易工具的神奇。
  • 5個捕鼠神器,國人發明最精妙,一晚上抓一窩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民間高手發明的幾款簡單又實用的捕鼠神器吧:兩根電線連上四塊鋅片,固定在木頭上之後再跟圍有鐵絲網的塑料瓶固定在一起,看著簡陋不要緊、看著粗糙也不要緊,將電線跟發電小馬達連接一下,鋅片就會噼裡啪啦的開始放電了。
  • 捕鼠籠滅鼠法
    今天給大家講述一種滅鼠方法捕鼠籠滅鼠法簡單來講就是用捕鼠籠捕捉老鼠
  • 職業捕鼠人的別樣生活:10年抓鼠上萬隻(圖)
    一位職業捕鼠人的別樣生活  在九江,有一個以捕殺老鼠為職業的人。他叫盧曰紅,來自湖北陽新縣。今年36歲的他,已經有10多年的捕鼠歷史,每年被他「判死刑」的老鼠有1萬隻以上,他被市民親切地稱為「藍貓警長」。10月16日下午,記者採訪這位職業捕鼠人。盧曰紅向記者講述了他捕鼠人生的酸甜苦辣。
  • 3種非常簡單捕鼠裝置,自製容易,材料常見,家用捕鼠效果非常好
    當家庭、倉庫等場所出現耗子時,手頭又沒有粘鼠板、捕鼠夾等專用工具,可以用接下來介紹的幾種方法,使用身邊常見物品,快速製作出捕鼠工具。經檢測,這幾種方法介紹的捕鼠工具效果非常好。一、第一種這種捕鼠裝置,材料使用塑料瓶、細繩、木棍、皮筋、鐵絲等,都非常常見。
  • 衛生局按戶分送捕鼠籠
    ▲1910年《神州日報》(3月25日)的附送畫報中印有一幀《防疫捕鼠》插圖 1894年在中國廣東暴發的鼠疫,來勢迅猛,曾傳播蔓延至內地各大城市,沿海傳至香港、上海等地,內陸則傳至東北、華北各地。在這樣嚴重的疫情之下,各地地方政府,均部署了一定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推廣用捕鼠方式來預防鼠疫傳播。這從清末風行一時的畫報中刊印的「防疫圖」中,可見一斑。1910年,上海《神州日報》(3月25日)的附送畫報中印有一幀《防疫捕鼠》插圖,體現的正是清末天津防疫的實情。畫面上繪有天津地方公務人員逐戶檢疫,按戶分送捕鼠籠的情景。
  • 專業捕鼠40年 今年已滅鼠1000隻 「湖北捕鼠第一人」環保捉老鼠
    武漢晚報記者跟隨採訪「湖北捕鼠第一人」——胡秋波。有著40多年捕鼠經驗的他,10多歲便開啟滅鼠生涯,「斷送」在他手下的老鼠數不勝數。今年,他已經消滅了老鼠1000只左右。  環保捕鼠現場超乾淨  在武漢不同區域之間,老鼠密度的高低跟環境成正比。排除人為、天地的幹擾,一個區域食源、水源的豐富,是老鼠「主動遷徙」的理由。多年來,胡秋波早已摸清城市老鼠的「喜怒哀樂」。
  • 村民祖傳「捕鼠弓」 一次捕鼠800斤(組圖)
    ,十分精巧,捕鼠十拿九穩。  千百年來,為對付鼠患,人們發明了老鼠膠、老鼠藥、電鼠器等工具,但往往難敵老鼠的狡猾,而芳村龍溪村村民梁叔的一件家傳捕鼠工具,讓捕鼠變得十分簡單有效。據介紹,這項絕技傳了數代人,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其狀如弓箭,快如機槍,田鼠跑過,瞬間斃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達800多斤。昨日,記者跟隨梁叔下田捕鼠,見證了這一簡易工具的神奇。
  • 捕鼠達人一晚抓到過18隻!還自製4種捕鼠工具(圖)
    蔣運保演示他最得意的捕鼠工具。最近,蔣運保發明了4種捕鼠工具,其中的一種捕起鼠來非常管用,他希望能跟大家分享。蔣運保還說,如果有人想學怎麼抓老鼠,他很樂意傳授方法。捕鼠解悶大約在六年前,蔣運保在跟一位師傅聊天時偶然聊到了怎樣抓老鼠,這位師傅說起抓老鼠來頭頭是道,而桂青園裡總有老鼠出沒,因此他從師傅那裡學來一種用老鼠夾抓老鼠的方法。
  • 高中生發明捕鼠神器 知名企業欲收購專利
    原標題:武漢高中生發明捕鼠神器登上央視 ▲李翔和他手工製作的捕鼠神器 老鼠是人類長久以來的敵人,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似乎仍拿它們沒有太好的辦法。武漢一名高中學生設計了一套捕鼠裝置,突破了老鼠學習能力及群體預警性極強的特點,獲得了第69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暨第十屆世界創意節金獎。昨晚,央視科教頻道《我愛發明》欄目對此進行了專題介紹。 昨日下午,在節目播出前,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武漢睿升學校,採訪了這套捕鼠裝置的發明人、該校高三(11)班的李翔。他研製的捕鼠設備初看就是一個大木箱子,上面搭著一段木橋。
  • 捕鼠有新招一月捕27隻
    許多人用籠子捕鼠。這種籠子一般設置一個機關,一頭放置餌料,另一頭將籠子門吊起來,老鼠吃餌料時,將機關絆動,吊起的門便自動關閉。有時由於放置的餌料太小,餌料被老鼠吃完了,籠子門還沒能關閉。有的老鼠因餌料太小不願進去吃,還有的老鼠因對籠子有戒心而不敢冒險進去,所以捕鼠率不是很高,有時一個月捕不到一隻。
  • 貓和老鼠,湯姆研究得捕鼠陷阱卻害了自己
    貓和老鼠這部動漫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很多八零後九零後都是看著這部動漫長大的一樣,這部動漫也是在童年時期帶給了我們很大的歡樂,今天我帶給大家的是貓和老鼠中很經典的一集,湯姆費盡心思製作了捕鼠陷阱不但沒有捕到老鼠,還把自己咋成了「四方貓」故事的開頭呢,就是湯姆一個人在一個實驗室一樣的地方
  • 老鼠橫行家具食物全遭殃 阿伯巧妙製作捕鼠籠
    且看阿伯捕鼠籠。東南網3月15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莉莉 呂波 實習生 劉淑清 文/圖)簡單的槓桿原理,東拼西湊的鐵線鐵皮,加上巧手和智慧,還有誓將老鼠滅絕到底的決心,讓78歲的阿伯吳民生製作了一件滅鼠利器——捕鼠籠。
  • 劇毒蛇捕鼠被困老鼠籠 幸得民警救出
    鍾欣 攝中新網昆明9月29日電(繆超 田仁梅 楊傑)記者29日從雲南省文山州森林公安局獲悉,一條劇毒紅脖頸槽蛇爬入當地一居民家中捕食老鼠,被捕鼠匣緊緊夾住,幸得民警將其救出。該戶居民發現蛇後,當即向森林公安機關報警。在現場,民警看到蛇頭被捕鼠匣緊緊夾住,大半截蛇身露在外面,紅脖子蛇拼命掙扎,卻無法脫身。
  • 盤點搞笑捕鼠神器
    各種各樣的捕鼠神器應運而生。 南波萬:這款捕鼠器構造十分簡單。在它的下面是一個大玻璃罐子,使用者把一個吹好的氣球放在玻璃罐上面的罐口處,讓氣球正好把罐口給封住。然後找來一個剪掉了底面的塑料桶,將塑料桶的底緣套在玻璃罐的罐口處,讓它把氣給包住。然後使用者將糧食均勻地灑在玻璃桶桶壁和氣球交界的地方。
  • 居民練就捕鼠絕活一夜活擒70碩鼠
    社會4-「捕鼠大王」一夜活擒70碩鼠   昨晚,荔灣區橋中街的「捕鼠大王」梁錦松協同區滅鼠隊的4名隊員,在河沙農貿市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捕鼠大戲。記者在現場看到,每10分鐘便有4隻老鼠被擒,一個晚上捕獲碩鼠70多隻。
  • 華中師大博士生發明捕鼠神器 紅外傳感罩住老鼠
    原標題:華中師大博士生發明捕鼠神器 紅外傳感罩住老鼠   帶紅外傳感,有控制電路,秒殺傳統的老鼠夾、粘鼠板、捕鼠藥。昨日獲悉,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安忙忙發明一種捕鼠「神器」,不僅獲得4項專利,還將於近日參加中央電視臺「發明夢工場」節目。
  • [每日新聞報]牛人自製捕鼠工具 老鼠束手就擒
    [每日新聞報]牛人自製捕鼠工具 老鼠束手就擒 牛人自製捕鼠工具,老鼠束手就擒。
  • 朱老伯自製玻璃盒"機關" 8個月內捕鼠64隻
    朱老伯研發的捕鼠盒現在已經是第三代。新民晚報陳浩攝「玻璃盒」的材料隨處可見,內部能放「三菜一湯」。新民晚報陳浩攝被困進玻璃盒的老鼠。她說,以前小區裡常使用捕鼠筒和捕鼠籠,效果都不佳。「鐵籠子最多抓一隻,以後老鼠就不上當了,每個鐵籠子15元還不便宜。」朱老伯自製的捕鼠盒貌不驚人,對老鼠卻很有殺傷力。  捕鼠盒更新三代  今年67歲的朱老伯怎麼會想到要給老鼠設「機關」的呢?「我家附近小飯店多,老鼠多得不得了,像我這種住在底樓的人家經常開門就會看到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