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非常簡單捕鼠裝置,自製容易,材料常見,家用捕鼠效果非常好

2020-12-05 小石頭科技

老鼠也叫「耗子」,在室內難免會遇到老鼠。老鼠經常會在下水道、垃圾堆、廁所等地方出沒,身上攜帶著大量的病菌,容易傳播鼠疫等疾病;同時老鼠會偷吃室內的食物,造成汙染,啃壞家具等,十分煩人。當家庭、倉庫等場所出現耗子時,手頭又沒有粘鼠板、捕鼠夾等專用工具,可以用接下來介紹的幾種方法,使用身邊常見物品,快速製作出捕鼠工具。經檢測,這幾種方法介紹的捕鼠工具效果非常好。

一、第一種

這種捕鼠裝置,材料使用塑料瓶、細繩、木棍、皮筋、鐵絲等,都非常常見。如下面幾幅圖所示,先將塑料瓶用小刀開口,只保持塑料瓶開口處部分連接,接著在瓶身開口處兩側分別鑽小孔,分別插入木棍,用於固定黃色的皮筋。然後將瓶子拉成圖示狀態,這樣在皮筋的作用下,瓶子有復原閉合趨勢,所以又用紅色細繩進行連接。其中紅繩的一段拴在瓶口處,另一端掛在伸出的鐵絲上。鐵絲上綁上花生米等食物,當老鼠從內部咬住並拔出,紅繩固定作用失效,瓶子在皮筋作用下閉合,便可捉住老鼠。

二、第二種

這一捕鼠裝置使用的材料更加簡單,只用了A4紙、膠帶、固體膠、花生及深桶等。先是將多層A4紙做成圖示形狀,可供老鼠通過,在一頭用透明膠帶固定老鼠愛吃的花生米,然後將其擺成圖示樣子,即另一端用黑色膠帶紙將A4紙固定在桌子上,另一端懸空在深桶上方。這樣當老鼠從一頭鑽進去吃堅果時,另一頭黑色膠帶失效,老鼠連同A4紙拱洞會一起掉入深桶。老鼠掉入深桶後會上竄下跳,很難跳出。

三、第三種

這一方法中,使用了一個大碗、一個小碗及一粒花生,按圖示方式擺放,即先用小碗一邊壓在堅果上,再用大碗一邊壓在小碗上。這樣當老鼠鑽入其中,吃下花生粒的時候,大碗會將老鼠連同小碗一起蓋下,便可捉住老鼠。不過這種方法有一定失誤率,可能老鼠能夠及時跳出。以上介紹了三種簡易的的捕鼠裝置,可以利用生活中常用的原材料,方便製作,且捕鼠成功率較高。當家裡沒有捕鼠裝置時,可以選擇任一方式,自製一種裝置,捕捉老鼠。當然還有網友建議的更多製作捕鼠裝置的方法,都可嘗試。對於文中介紹的方法,有任何看法,歡迎交流,如果你有更好地方法,歡迎提出。更多科技趣聞、軟體技巧,歡迎關注石頭。

相關焦點

  • 朱老伯自製玻璃盒"機關" 8個月內捕鼠64隻
    朱老伯研發的捕鼠盒現在已經是第三代。新民晚報陳浩攝「玻璃盒」的材料隨處可見,內部能放「三菜一湯」。新民晚報陳浩攝被困進玻璃盒的老鼠。長風一村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吳月珍告訴記者,老伯3年前突發腦梗,右手落下病根,只剩左手如常。「看不出他如此心靈手巧吧。」她說,以前小區裡常使用捕鼠筒和捕鼠籠,效果都不佳。「鐵籠子最多抓一隻,以後老鼠就不上當了,每個鐵籠子15元還不便宜。」朱老伯自製的捕鼠盒貌不驚人,對老鼠卻很有殺傷力。
  • 捕鼠籠滅鼠法
    今天給大家講述一種滅鼠方法捕鼠籠滅鼠法簡單來講就是用捕鼠籠捕捉老鼠
  • 紐西蘭捕鼠記
    捕鼠夾+滅鼠藥 很早之前,阿謝德一直用雞蛋作為捕獲負鼠的誘餌,但聰明的負鼠總是既能靈活地逃過老鼠夾的魔爪,又能把美味的雞蛋搞到手。通過研究負鼠的生理結構和飲食習慣,阿謝德發明了一種名為DOC 200s的滅鼠工具。
  • 村民祖傳捕鼠弓一次捕鼠800斤[組圖]
    梁叔的捕鼠工具簡單方便,十分精巧,捕鼠十拿九穩。曹景榮、陳安、喬軍偉、劉雷攝昨天,梁叔帶上他的老鼠弓去佛山捕鼠。  東方網12月29日消息:千百年來,為對付鼠患,人們發明了老鼠膠、老鼠藥、電鼠器等工具,但往往難敵老鼠的狡猾,而芳村龍溪村村民梁叔的一件家傳捕鼠工具,讓捕鼠變得十分簡單有效。據介紹,這項絕技傳了數代人,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其狀如弓箭,快如機槍,田鼠跑過,瞬間斃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達800多斤。昨日,記者跟隨梁叔下田捕鼠,見證了這一簡易工具的神奇。
  • 捕鼠達人一晚抓到過18隻!還自製4種捕鼠工具(圖)
    蔣運保演示他最得意的捕鼠工具。最近,蔣運保發明了4種捕鼠工具,其中的一種捕起鼠來非常管用,他希望能跟大家分享。蔣運保還說,如果有人想學怎麼抓老鼠,他很樂意傳授方法。捕鼠解悶大約在六年前,蔣運保在跟一位師傅聊天時偶然聊到了怎樣抓老鼠,這位師傅說起抓老鼠來頭頭是道,而桂青園裡總有老鼠出沒,因此他從師傅那裡學來一種用老鼠夾抓老鼠的方法。
  • [每日新聞報]牛人自製捕鼠工具 老鼠束手就擒
    [每日新聞報]牛人自製捕鼠工具 老鼠束手就擒 牛人自製捕鼠工具,老鼠束手就擒。
  • 抓鼠不成反抓貓,捕鼠籠: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啊
    你們遇到過抓老鼠時候,捕鼠籠抓到了老鼠以外的意外驚喜嗎,下面這隻貓就成了「老鼠」,因為貪吃過頭,鑽進了捕鼠籠裡頭吃起了原本是給老鼠吃的食物,結果反被所在籠子裡,抓鼠不成反抓到貓。網友稱:看來是想要那個人養一隻貓,好抓老鼠,放棄捕鼠籠。
  • 老外自製捕鼠神器,貪心老鼠接連中招,這設計也太強悍了
    如今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市面上發明了很多捕鼠神器。而今天要說的這名老外自製了一個非常狠的捕鼠器,老外事先準備了一些小鐵絲網,接著圍成大小不一的圓圈,底部用電線連結起來。男子隨後拿出了電蚊拍把其中的發電器拆卸了下來。之後男子準備了一些食物當做誘餌,灑在了鐵網中間和周圍,捕鼠神器大功告成。接著就是等待小老鼠的到來。
  • 小區物業師傅自製捕鼠神器 三四天滅鼠20多隻
    看到小區老鼠出沒較多,棉三小區物業的郝澤峰師傅利用手頭可用的物件,自製了一個簡易的捕鼠器,這個捕鼠器三四天時間就消滅了20多隻老鼠。值得其他有類似情況的小區借鑑一下。  郝師傅先是在76號樓的垃圾箱附近設置了這個捕鼠器。
  • 村民祖傳「捕鼠弓」 一次捕鼠800斤(組圖)
    專題:圖片頻道  梁叔的捕鼠工具簡單方便  千百年來,為對付鼠患,人們發明了老鼠膠、老鼠藥、電鼠器等工具,但往往難敵老鼠的狡猾,而芳村龍溪村村民梁叔的一件家傳捕鼠工具,讓捕鼠變得十分簡單有效。據介紹,這項絕技傳了數代人,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其狀如弓箭,快如機槍,田鼠跑過,瞬間斃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達800多斤。昨日,記者跟隨梁叔下田捕鼠,見證了這一簡易工具的神奇。
  • 居民練就捕鼠絕活一夜活擒70碩鼠
    社會4-「捕鼠大王」一夜活擒70碩鼠   昨晚,荔灣區橋中街的「捕鼠大王」梁錦松協同區滅鼠隊的4名隊員,在河沙農貿市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捕鼠大戲。記者在現場看到,每10分鐘便有4隻老鼠被擒,一個晚上捕獲碩鼠70多隻。
  • 高中生發明捕鼠神器 知名企業欲收購專利
    製作的捕鼠神器 老鼠是人類長久以來的敵人,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似乎仍拿它們沒有太好的辦法。武漢一名高中學生設計了一套捕鼠裝置,突破了老鼠學習能力及群體預警性極強的特點,獲得了第69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暨第十屆世界創意節金獎。昨晚,央視科教頻道《我愛發明》欄目對此進行了專題介紹。 昨日下午,在節目播出前,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武漢睿升學校,採訪了這套捕鼠裝置的發明人、該校高三(11)班的李翔。他研製的捕鼠設備初看就是一個大木箱子,上面搭著一段木橋。
  • 專業捕鼠40年 今年已滅鼠1000隻 「湖北捕鼠第一人」環保捉老鼠
    第一天晚上,胡秋波熟練操作電貓(電子捕鼠器)拉起鐵絲,在老鼠必經的鼠道上騰空布置好鐵絲網。隨後關上門,將放置在門外的電貓插上電,等待老鼠奔跑而來,觸碰「終點線」。  「砰!成功擊暈一隻老鼠!」半小時不到,一隻老鼠成功上當。  胡秋波趕緊進去將暈倒的老鼠拎出來,放到捕鼠籠中。擊暈一隻,清理一隻,既環保又切斷了老鼠彼此之間發送危險信號。
  • 租客為捉老鼠自製捕鼠「神器」 借貓逮老鼠卻將貓嚇到
    將食物懸掛讓老鼠斷糧,耗費大半天自製捕鼠「神器」,從朋友那借貓來逮老鼠……整整兩天三夜,他跟老鼠鬥智鬥勇。自製的捕鼠籠裡吊著一塊肉餌1鬥鼠記·序章3鬥鼠記·第二回合自製捕鼠「神器」但神威不再5日一大早,陳鑫就起床了。買不到捕鼠夾,他決定自己動手做一個捕鼠籠。
  • 分享捕鼠經歷,解讀四種滅鼠方法
    沒有天敵的它(們)似乎非常猖狂。既然有老鼠,那就必須捕鼠。它是四害之一,不僅破壞家具,汙染家中衛生環境,還給家人健康構成威脅。但是老鼠是一種非常聰明、警覺、靈活的動物,捕鼠並非易事。筆者想到四種滅鼠方法,分別是養貓、老鼠藥、捕鼠板和粘鼠板,經考慮最終使用了後兩種。
  • 相同品牌同款捕鼠類產品使用效果先好後壞 問題出在哪兒?
    內容提要山西太原消費者張女士在某電商平臺上的「東莞新海得」店鋪購買了捕鼠類產品,使用時發現,同一品牌產品前後使用效果大不一樣。消費者根據產品重量、規格、效果等判斷,質疑產品的真實性,但賣家有生產廠家的代理證明,並表示產品是正品,可以退貨,但需要消費者承擔運費。《天天315》本期聚焦:相同品牌同款捕鼠類產品使用效果先好後壞,問題出在哪兒?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 小夥自製的「捕鼠神器」,老鼠排隊往裡跳,這是「滅族」的節奏?
    小夥自製的「捕鼠神器」,老鼠排隊往裡跳,這是「滅族」的節奏?都說過街老鼠人人喊喊打,可見人們對於老鼠是多麼厭惡,雖然現在各種滅鼠藥層出不窮,然而老鼠還是很多。小夥自己製作的捕鼠器,這位小夥就是厲害了,為了捕捉更多的老鼠,小夥製作了一個捕鼠神器,老鼠都排著隊搶著往裡跳。這小夥覺得是命運的節奏,糧食的下方會有一個氣球,氣球下方則是連接著一個大容器,當老鼠為了食物不惜排著隊往裡鑽。
  • 捕鼠能手布「天網」3飯店一晚捕鼠106隻
    捕鼠能手布「天網」3飯店一晚捕鼠106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6日 07:41 來源:新聞晚報    記者目擊 敲釘子 拉鐵絲 碩鼠入網  安徽來滬的胡傳金被朋友們稱作「貓王」,因為他捕鼠很有一套。2月27日深夜11時,記者跟隨他來到南京西路某知名飯店的廚房,觀看他抓老鼠。在油膩膩的廚房門外,胡傳金拿出獨門武器--鐵釘、鐵絲和一個貌似電瓶裝有燈泡的傢伙。
  • 老鼠橫行家具食物全遭殃 阿伯巧妙製作捕鼠籠
    且看阿伯捕鼠籠。東南網3月15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莉莉 呂波 實習生 劉淑清 文/圖)簡單的槓桿原理,東拼西湊的鐵線鐵皮,加上巧手和智慧,還有誓將老鼠滅絕到底的決心,讓78歲的阿伯吳民生製作了一件滅鼠利器——捕鼠籠。
  • 衛生局按戶分送捕鼠籠
    ▲1910年《神州日報》(3月25日)的附送畫報中印有一幀《防疫捕鼠》插圖 1894年在中國廣東暴發的鼠疫,來勢迅猛,曾傳播蔓延至內地各大城市,沿海傳至香港、上海等地,內陸則傳至東北、華北各地。在這樣嚴重的疫情之下,各地地方政府,均部署了一定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推廣用捕鼠方式來預防鼠疫傳播。這從清末風行一時的畫報中刊印的「防疫圖」中,可見一斑。1910年,上海《神州日報》(3月25日)的附送畫報中印有一幀《防疫捕鼠》插圖,體現的正是清末天津防疫的實情。畫面上繪有天津地方公務人員逐戶檢疫,按戶分送捕鼠籠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