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達人一晚抓到過18隻!還自製4種捕鼠工具(圖)

2020-12-08 廣西新聞網

  蔣運保演示他最得意的捕鼠工具。

桂林生活網--桂林晚報 記者莫俊

蔣運保家住桂青園小區,年過六旬的他有一個特殊的愛好,那就是抓老鼠。這些年來,蔣運保除了在小區抓老鼠,他還幫曾經的供職單位以及不少人家裡解決鼠患。最近,蔣運保發明了4種捕鼠工具,其中的一種捕起鼠來非常管用,他希望能跟大家分享。蔣運保還說,如果有人想學怎麼抓老鼠,他很樂意傳授方法。

捕鼠解悶

大約在六年前,蔣運保在跟一位師傅聊天時偶然聊到了怎樣抓老鼠,這位師傅說起抓老鼠來頭頭是道,而桂青園裡總有老鼠出沒,因此他從師傅那裡學來一種用老鼠夾抓老鼠的方法。當晚,蔣運保就在小區裡試用了這個方法,沒想到第二天早上,果真就抓著了一隻老鼠。

嘗到甜頭的蔣運保心裡那叫一個爽,於是他又買來一批老鼠夾,嘗試著在小區裡抓到更多老鼠,沒想到都是一抓一個準。蔣運保說,每當抓到老鼠,自己心裡都有一種成就感,後來在閒暇時,他就靠抓老鼠解悶。

再後來,小區裡的老鼠幾乎都被他消滅了,在小區裡抓不到老鼠後,他便到小區外面去抓。只要天氣好,他每天吃完晚飯之後都會帶著老鼠夾到街頭巷尾,甚至是到附近的小區裡抓老鼠。「少的時候一晚可以抓五六隻,最多時一晚抓到過18隻。」蔣運保說,他已經掌握了不少捕鼠經驗,他現在都是根據老鼠出沒的地方以及老鼠行進的路線來設置陷阱。

相關焦點

  • 職業捕鼠人的別樣生活:10年抓鼠上萬隻(圖)
    選擇:  赴武漢「名門」學捕鼠  盧曰紅說,上初中時他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但一說到抓老鼠,他就十分起勁。1987年,年僅17歲的他初中還沒畢業,就投奔到在武漢一街道辦事處從事專職捕鼠工作的「捕鼠大王」馬大勇的手下,央求馬大勇收他為徒。看到他態度誠懇,馬大勇便將他收下作徒弟。
  • 捕鼠能手布「天網」3飯店一晚捕鼠106隻
    捕鼠能手布「天網」3飯店一晚捕鼠106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6日 07:41 來源:新聞晚報    記者目擊 敲釘子 拉鐵絲 碩鼠入網  安徽來滬的胡傳金被朋友們稱作「貓王」,因為他捕鼠很有一套。2月27日深夜11時,記者跟隨他來到南京西路某知名飯店的廚房,觀看他抓老鼠。在油膩膩的廚房門外,胡傳金拿出獨門武器--鐵釘、鐵絲和一個貌似電瓶裝有燈泡的傢伙。
  • 3種非常簡單捕鼠裝置,自製容易,材料常見,家用捕鼠效果非常好
    當家庭、倉庫等場所出現耗子時,手頭又沒有粘鼠板、捕鼠夾等專用工具,可以用接下來介紹的幾種方法,使用身邊常見物品,快速製作出捕鼠工具。經檢測,這幾種方法介紹的捕鼠工具效果非常好。一、第一種這種捕鼠裝置,材料使用塑料瓶、細繩、木棍、皮筋、鐵絲等,都非常常見。
  • 成都職業捕鼠人:月入6000元最多一晚抓80隻老鼠
    其實這群專業的職業捕鼠人的官方名字叫「有害生物防制員」。雖然職業捕鼠人對於很多人而言比較陌生,但是說不定你工作的大廈和住過的酒店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的工作主要就是預防和控制四害(老鼠、蒼蠅、蟑螂、蚊子等),從小區、酒店、到寫字樓,哪裡有四害,哪裡就有這群有害生物防制員。據了解,成都目前有多家專業有害生物防制公司,每位職業捕鼠人月收入5000元~6000元。
  • 廈門老人自製「捕鼠神器」 三年抓了120多隻老鼠
    施匡展示他自製的「我自製的捕鼠器,三年來已經抓了120多隻老鼠。」近日,施匡自豪地對記者說。廈門晚報訊 (文/圖記者匡惟)76歲的他退休前是廈門某電機公司的總工程師,利用生活中的邊角廢料自製了「木製電磁捕鼠器」。一到晚上,捕鼠器就「大發神威」,老鼠一隻只「落入陷阱」。
  • 朱老伯自製玻璃盒"機關" 8個月內捕鼠64隻
    朱老伯自製迷你玻璃盒巧捕鼠不過,就是這些看似簡單的玻璃盒已經捕獲了64隻老鼠,讓人大嘆驚奇。昨天,記者在長風一村找到了玻璃盒的製作者朱幼松老伯。  迷你盒困住老鼠  剛進長風一村小區,就聽得有人在喊:「又抓住一隻老鼠!」只見居民樓前的綠化帶中,放置著一個長方體玻璃盒,長約20釐米,高不過10釐米。一隻老鼠在裡面亂鑽,但前後兩道玻璃如閘門切斷了它的退路。
  • [每日新聞報]牛人自製捕鼠工具 老鼠束手就擒
    [每日新聞報]牛人自製捕鼠工具 老鼠束手就擒 牛人自製捕鼠工具,老鼠束手就擒。
  • 抓鼠不成反抓貓,捕鼠籠: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啊
    你們遇到過抓老鼠時候,捕鼠籠抓到了老鼠以外的意外驚喜嗎,下面這隻貓就成了「老鼠」,因為貪吃過頭,鑽進了捕鼠籠裡頭吃起了原本是給老鼠吃的食物,結果反被所在籠子裡,抓鼠不成反抓到貓。網友稱:看來是想要那個人養一隻貓,好抓老鼠,放棄捕鼠籠。
  • 紐西蘭捕鼠記
    捕鼠夾+滅鼠藥 很早之前,阿謝德一直用雞蛋作為捕獲負鼠的誘餌,但聰明的負鼠總是既能靈活地逃過老鼠夾的魔爪,又能把美味的雞蛋搞到手。通過研究負鼠的生理結構和飲食習慣,阿謝德發明了一種名為DOC 200s的滅鼠工具。從
  • 居民練就捕鼠絕活一夜活擒70碩鼠
    社會4-「捕鼠大王」一夜活擒70碩鼠   昨晚,荔灣區橋中街的「捕鼠大王」梁錦松協同區滅鼠隊的4名隊員,在河沙農貿市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捕鼠大戲。記者在現場看到,每10分鐘便有4隻老鼠被擒,一個晚上捕獲碩鼠70多隻。
  • 老人自製「捕鼠神器」 三年抓了120多隻老鼠
    「我自製的捕鼠器,三年來已經抓了120多隻老鼠。」近日,施匡自豪地對記者說。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文/圖記者 匡惟)76歲的他退休前是廈門某電機公司的總工程師,利用生活中的邊角廢料自製了「木製電磁捕鼠器」。一到晚上,捕鼠器就「大發神威」,老鼠一隻只「落入陷阱」。有人讓施匡去申請專利,施匡卻說:「我就是自娛自樂,解決自家問題而已,申請專利就算了。」
  • 老人自製「捕鼠神器」 三年來已抓老鼠120多隻
    「我自製的捕鼠器,三年來已經抓了120多隻老鼠。」近日,施匡自豪地對記者說。  76歲的他退休前是廈門某電機公司的總工程師,利用生活中的邊角廢料自製了「木製電磁捕鼠器」。一到晚上,捕鼠器就「大發神威」,老鼠一隻只「落入陷阱」。有人讓施匡去申請專利,施匡卻說:「我就是自娛自樂,解決自家問題而已,申請專利就算了。」
  • 「捕鼠達人」聚集廈門捉老鼠 5小時抓了7隻老鼠
    業內有種說法,在投藥前不能跟客戶說要投在哪裡,因為老鼠仿佛能聽懂,它真的不來吃了;布控的機關也會繞著走。」羅長徵說,常見老鼠中,黃胸鼠最聰明,小家鼠最笨。他說,兩種大家鼠都有較強的識別能力,特別是黃胸鼠,對環境中新出現的東西會迴避,有機關會繞開;而且驚疑性強,很謹慎,第一次吃到新的東西,只吃一點點,而且一發現不對勁,就會通知其他老鼠,從而保護整個鼠群。
  • 老鼠橫行家具食物全遭殃 阿伯巧妙製作捕鼠籠
    東南網3月15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莉莉 呂波 實習生 劉淑清 文/圖)簡單的槓桿原理,東拼西湊的鐵線鐵皮,加上巧手和智慧,還有誓將老鼠滅絕到底的決心,讓78歲的阿伯吳民生製作了一件滅鼠利器——捕鼠籠。
  • 男子自製捕籠抓貓販至外地銷售 一晚能抓數十隻
    11月20日晚,高港胡莊派出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一名偷捕貓的嫌疑人魏某。此人常在南通、泰州等周邊鄉鎮遊蕩,先是利用放音機播放麻雀的叫聲吸引附近貓的出現。然後架設自製的捕貓籠(與捕鼠籠原理相同),在籠內用電線綁上活麻雀,再在麻雀的身上通上電,魏某躲在遠處用遙控激發通過麻雀身體的電源,造成麻雀的躁動以此吸引貓的注意,待貓進籠後再「甕中捉貓」。
  • 教你一招,用礦泉水瓶做捕鼠夾,省錢又方便,一抓一個準!
    今日話題:教你一招,用礦泉水瓶做捕鼠夾,省錢又方便,一抓一個準!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捕鼠器,既能為大家省錢,又能精準地抓住老鼠。想必家住在農村的朋友們家中,一定會遇到過老鼠的登門造訪,說來也是奇怪,現在家家戶戶養的小貓,對於老鼠幾乎不感興趣了,有時候老鼠在小貓眼前經過的時候,小貓竟然懶得睜眼去看。而且當大家在打掃衛生的時候,突然發現家中沙發上面有老鼠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想必心中就如同成千上萬隻蚊子在叮咬一般。
  • 租客為捉老鼠自製捕鼠「神器」 借貓逮老鼠卻將貓嚇到
    家中一片狼藉,米袋破了,米撒了一地,桌上的雜誌被咬得粉碎,羽絨服上多了幾道大口子,廚房裡隨處可見老鼠屎。當晚,陳鑫就正式向老鼠宣戰!將食物懸掛讓老鼠斷糧,耗費大半天自製捕鼠「神器」,從朋友那借貓來逮老鼠……整整兩天三夜,他跟老鼠鬥智鬥勇。
  • 放了個捕鼠籠,以為能抓到老鼠,隔天看到裡面的東西,惹不起
    所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老鼠天生就喜歡偷糧食吃,除此之外,要是跑進米缸裡,一泡尿一泡屎就有可能毀壞很多糧食。農村人種植莊稼不容易,對糧食更是很愛惜,所以自然見不得糧食被老鼠糟踐。在農村,有許多方式可以防患老鼠,除了常見的飼養貓咪之外,還可以通過捕鼠籠,粘鼠貼,老鼠藥這種外用工具。
  • 全國「捕鼠達人」聚集廈門捉老鼠 冠軍隊5小時抓7隻老鼠
    業內有種說法,在投藥前不能跟客戶說要投在哪裡,因為老鼠仿佛能聽懂,它真的不來吃了;布控的機關也會繞著走。」羅長徵說,常見老鼠中,黃胸鼠最聰明,小家鼠最笨。­  他說,兩種大家鼠都有較強的識別能力,特別是黃胸鼠,對環境中新出現的東西會迴避,有機關會繞開;而且驚疑性強,很謹慎,第一次吃到新的東西,只吃一點點,而且一發現不對勁,就會通知其他老鼠,從而保護整個鼠群。
  • 村民祖傳捕鼠弓一次捕鼠800斤[組圖]
    東方網12月29日消息:千百年來,為對付鼠患,人們發明了老鼠膠、老鼠藥、電鼠器等工具,但往往難敵老鼠的狡猾,而芳村龍溪村村民梁叔的一件家傳捕鼠工具,讓捕鼠變得十分簡單有效。據介紹,這項絕技傳了數代人,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其狀如弓箭,快如機槍,田鼠跑過,瞬間斃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達800多斤。昨日,記者跟隨梁叔下田捕鼠,見證了這一簡易工具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