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輝一男子買捕鼠籠欲捕鼠 結果逮住個黃鼠狼

2020-12-08 大豫網

尚先生說,這個「老鼠」非常活潑。體重約一公斤,身長40多釐米,尾巴長20公分,皮毛呈黃褐色,非常光滑,眼睛比一般老鼠大,而且明亮。仔細看過後,尚先生發現,這個「老鼠」雖然頭部像老鼠,但其他地方和老鼠都對不上號。首先,顏色不像老鼠,皮毛要比老鼠長,尾巴上的毛有點像松鼠尾巴。另外,身體和尾巴長度,是一般老鼠無法比的。

正在納悶中的尚先生,突然聞到一股奇怪的騷臭味,他突然意識到籠子裡關著的應該是黃鼠狼。「偶爾會在晚上開車的時候,能看到有黃鼠狼快速橫穿馬路的樣子,但我從來沒有近距離見過黃鼠狼的樣子!」尚先生說。

怕這個黃鼠狼餓著,尚先生還給它餵食肉和饅頭,小傢伙也不客氣,逮著就吃。「本來是抓老鼠的,沒想到把逮老鼠的高手抓住了!」尚先生開玩笑說,黃鼠狼是抓老鼠的高手,能在城市見到真是稀罕,他決定讓兒子和家人都看過後再放生。

對於這個誤打誤撞的小傢伙,家人都非常喜歡,尚先生的兒子甚至想讓爸爸養著這隻黃鼠狼。尚先生告訴兒子,黃鼠狼是捕鼠能手,一年能捕捉三四百隻老鼠,所以要放生。當天晚上,尚先生在家門口將這個黃鼠狼放生。

黃鼠狼的學名叫黃鼬,是食肉目鼬科鼬屬中的一種哺乳類齧齒目鼠科動物,體長30~50釐米,尾長15~20釐米,體重 0.5~1公斤。黃鼠狼最愛吃的是老鼠,只有在食物極度短缺的時候,才會吃雞。據統計,一隻黃鼠狼一年能消滅三四百隻鼠類。

相關焦點

  • 捕鼠籠捕到的不是老鼠 黃鼠狼逛進辦公室
    後來開會時,隨口就說到這事,結果副總說,4樓的辦公室裡也進了老鼠。去年5月,公司就買了10隻捕鼠籠。」張女士說。  捕鼠籠長24釐米,裡面的鉤子上吊的是油條。  「一開始抓了蠻多,後來大概是老鼠對油條不感興趣了,落網很少,前天就換成了麻花,結果抓到了一隻黃鼠狼。」  這隻黃鼠狼鑽進的是放在4樓副總辦公室的捕鼠籠。
  • 放了個捕鼠籠,以為能抓到老鼠,隔天看到裡面的東西,惹不起
    所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老鼠天生就喜歡偷糧食吃,除此之外,要是跑進米缸裡,一泡尿一泡屎就有可能毀壞很多糧食。農村人種植莊稼不容易,對糧食更是很愛惜,所以自然見不得糧食被老鼠糟踐。在農村,有許多方式可以防患老鼠,除了常見的飼養貓咪之外,還可以通過捕鼠籠,粘鼠貼,老鼠藥這種外用工具。
  • 黃鼠狼誤入捕鼠籠,林業局動物保護站及時將其放歸自然
    8月23日一大早,三原縣交通運輸局門衛麻大爺打掃衛生時發現,辦公樓外牆角放置的捕鼠籠裡竟然套住了一隻黃鼠狼。由於院內經常有老鼠出沒,交通運輸局辦公室專門購置了幾個捕鼠籠,沒想到沒有捕住老鼠,竟套住了一隻黃鼠狼。
  • 捕鼠籠滅鼠法
    今天給大家講述一種滅鼠方法捕鼠籠滅鼠法簡單來講就是用捕鼠籠捕捉老鼠
  • 石獅一市民門口擺捕鼠夾 沒想捕到一隻黃鼠狼
    石獅一市民門口擺捕鼠夾,沒想捕到一隻黃鼠狼誤入捕鼠夾的黃鼠狼N本報記者 華健 文/圖本報訊 「店外放置鼠夾抓老鼠,沒想老鼠沒見著,卻逮住了一隻黃鼠狼。」店主陳先生面對這隻「落網」的黃鼠狼卻犯了難,不知該怎麼處理了。 昨日上午9時,在石獅市區佳豪城市花田園二期旁開店的陳先生,像往常一樣開店,聽到旁邊「吱」一聲響,他禁不住看了一下前晚放置的老鼠夾。 「當時我看了一下,確實給嚇到了,老鼠夾上面夾著一隻黃鼠狼,左前腳已被夾傷。」店主陳先生對記者說。
  • 衛生局按戶分送捕鼠籠
    ▲1910年《神州日報》(3月25日)的附送畫報中印有一幀《防疫捕鼠》插圖 1894年在中國廣東暴發的鼠疫,來勢迅猛,曾傳播蔓延至內地各大城市,沿海傳至香港、上海等地,內陸則傳至東北、華北各地。在這樣嚴重的疫情之下,各地地方政府,均部署了一定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推廣用捕鼠方式來預防鼠疫傳播。這從清末風行一時的畫報中刊印的「防疫圖」中,可見一斑。1910年,上海《神州日報》(3月25日)的附送畫報中印有一幀《防疫捕鼠》插圖,體現的正是清末天津防疫的實情。畫面上繪有天津地方公務人員逐戶檢疫,按戶分送捕鼠籠的情景。
  • 老人做一個捕鼠籠籠 8年逮了200隻耗子
    曾大爺做老鼠籠的手藝了得。  昨日上午10點,成都市金牛區馬鞍東路19號的13幢大院裡,曾德安坐在小板凳上,手拿鉗子和鐵絲,正為鼠籠做籠門。這位已經84歲高齡的老人,因為設計和製作的鼠籠機關精巧、捕鼠準確,而成為遠近聞名的「捕鼠明星」。
  • 抓鼠不成反抓貓,捕鼠籠: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啊
    你們遇到過抓老鼠時候,捕鼠籠抓到了老鼠以外的意外驚喜嗎,下面這隻貓就成了「老鼠」,因為貪吃過頭,鑽進了捕鼠籠裡頭吃起了原本是給老鼠吃的食物,結果反被所在籠子裡,抓鼠不成反抓到貓。網友稱:看來是想要那個人養一隻貓,好抓老鼠,放棄捕鼠籠。
  • 老鼠橫行家具食物全遭殃 阿伯巧妙製作捕鼠籠
    且看阿伯捕鼠籠。去年夏天,他開始琢磨設計製作捕鼠籠,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才完工。捕鼠籠用了快兩個月,抓了七八隻老鼠,讓吳阿伯很是高興得意,想向厝邊們亮相一下自己的發明。阿伯設計捕鼠籠兩個月滅了不少昨天下午,吳阿伯展示了他親手設計製作的捕鼠籠。捕鼠籠呈長方形,足足有七八斤重,材料都是阿伯四處搜羅、東拼西湊起來的鐵線鐵皮。
  • 放了個捕鼠籠,本想趕盡殺絕,隔天看到裡面的東西,下不了手
    因為貓咪靠不住,主人只能到附近小賣部,買來一個捕鼠籠,打算把那幾隻跑進屋裡的老鼠趕盡殺絕。 主人在捕鼠籠內掛上一誘餌,接著把鼠籠的機關調整好,隨後把它放在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想著明天一定能捕獲到目標
  • 高中生發明捕鼠神器 知名企業欲收購專利
    原標題:武漢高中生發明捕鼠神器登上央視 ▲李翔和他手工製作的捕鼠神器 老鼠是人類長久以來的敵人,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似乎仍拿它們沒有太好的辦法。武漢一名高中學生設計了一套捕鼠裝置,突破了老鼠學習能力及群體預警性極強的特點,獲得了第69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暨第十屆世界創意節金獎。昨晚,央視科教頻道《我愛發明》欄目對此進行了專題介紹。 昨日下午,在節目播出前,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武漢睿升學校,採訪了這套捕鼠裝置的發明人、該校高三(11)班的李翔。他研製的捕鼠設備初看就是一個大木箱子,上面搭著一段木橋。
  • 家裡有老鼠怎麼辦,滅鼠夾捕鼠籠等滅鼠工具應該放在在什麼地方?
    家裡有老鼠怎樣辦,捕鼠籠等滅鼠工具應該布置在什麼位置?益倫蟲害防治公司專家說由於房間暖和溫馨,並且有很多食物,所以老鼠十分喜歡,老鼠會找任何時機潛入房間躲藏在裡面。但是,老鼠進來的同時,也會將病菌等帶進來,因而益倫蟲害防治公司告訴你,我們必需做防治老鼠工作,有許多辦法能夠使滅老鼠,例如粘鼠板和老鼠夾、捕鼠籠等。哪麼如何安放這些滅鼠工具呢?
  • 《刺激戰場》玩家發現「捕鼠籠」只進不能出,疑似光子製作的彩蛋
    比如,經常會時不時的「小更新」,但是從來不公布更新內容,讓你去猜;比如,經常會「刻意」製作點遊戲「彩蛋」,就像上個版本裡的「神秘基地」...而就在今天,有玩家再次發現一個疑似是光子製作的彩蛋「捕鼠籠」!玩家只能進不能出.
  • 村民祖傳捕鼠弓一次捕鼠800斤[組圖]
    東方網12月29日消息:千百年來,為對付鼠患,人們發明了老鼠膠、老鼠藥、電鼠器等工具,但往往難敵老鼠的狡猾,而芳村龍溪村村民梁叔的一件家傳捕鼠工具,讓捕鼠變得十分簡單有效。據介紹,這項絕技傳了數代人,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其狀如弓箭,快如機槍,田鼠跑過,瞬間斃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達800多斤。昨日,記者跟隨梁叔下田捕鼠,見證了這一簡易工具的神奇。
  • 老人自製捕鼠籠子精巧準確 大學生拜師求學
    曾大爺做老鼠籠的手藝了得。昨日上午10點,成都市金牛區馬鞍東路19號的13幢大院裡,曾德安坐在小板凳上,手拿鉗子和鐵絲,正為鼠籠做籠門。這位已經84歲高齡的老人,因為設計和製作的鼠籠機關精巧、捕鼠準確,而成為遠近聞名的「捕鼠明星」。昨天,曾德安準備放心「收山」,因為他的手藝終於傳給了一名徒弟,「人家還是大學生!」
  • 專業捕鼠40年 今年已滅鼠1000隻 「湖北捕鼠第一人」環保捉老鼠
    捕鼠時,利用它們的弱點,靈活使用捕鼠器,往往出奇制勝。  「老鼠的弱點,就是它的生物鐘。」胡秋波告訴記者,一般而言,擁有夜視功能的老鼠,一到晚上眼睛會「發光」,行動起來極其便利。因此,人類下班後、白天天亮前,是它們活動的高峰階段。因此,胡秋波的工作也選擇在夜晚開展。另外,在不同的環境中如何布放捕鼠器械,更是有很多學問。  胡秋波曾為某家庭捕過老鼠。
  • 黃鼠狼抓老鼠 安錯「好心」
    厝邊洪先生受的困擾最大,為了抓住黃鼠狼,他用過老鼠夾、做過捕鼠籠,最近用活鵪鶉做誘餌,於昨天凌晨3點多抓住了一隻。  泉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專家說,黃鼠狼是保護動物,可能因為洪先生家賣水果,老鼠多,才頻頻光顧的,只要養只貓,把老鼠抓光了,黃鼠狼就不會再來了。過後,洪先生把黃鼠狼帶到筍江公園附近空曠地帶放生。
  • 租客為捉老鼠自製捕鼠「神器」 借貓逮老鼠卻將貓嚇到
    「剛開始住的時候,連個老鼠影子也沒看見過啊!」11月下旬,陳鑫出差了,這一走就是半個月。走的時候,他還特意檢查了一下門鎖,就怕遭賊。沒想到這「賊」還是來了。12月4日下午,陳鑫回到家,就看到了眼前的一幕。米撒了一地,雜誌被咬得粉碎,就連放在衣櫃裡還沒來得及穿的羽絨服也慘遭毒口,硬是多了幾道大口子,衣櫥的木門上還有牙齒啃過的痕跡。廚房裡隨處可見的老鼠屎讓陳鑫覺得格外刺眼。
  • 下籠捕老鼠 逮住一窩刺蝟
    市民將它們放生九江新聞網訊買回老鼠籠,本想捕老鼠,不料卻逮到一個不速之客。昨日,家住白水湖路老味精廠附近的張先生,一開門就被外面陣陣吱吱叫聲引過去,當他快步走到頭一天晚上下的鼠夾子前,發現捕鼠籠子裡竟有一窩小刺蝟。據張先生介紹,他住的是一樓,家裡有個小院子。
  • 捕鼠籠裡鬧「烏龍」 它究竟是「誰」
    2月28日上午,市民徐海芳致電東陽日報熱線,告知記者早上開店門的時候,察覺放在店裡的捕鼠籠有動靜,以為是抓到老鼠了,走近一看卻發現是個毛茸茸的「大傢伙」,外形有點像果子狸,鼻頭通紅,前爪彎曲且長,為防止受其傷害,徐女士一直將該動物裝在鐵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