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世界裡,體型的大小決定了它在海洋裡的話語權。抹香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齒鯨類,也是所有鯨類中體型第四大的巨獸。現記錄最大的抹香鯨體長超過了20米,體重達90多噸。雖然抹香鯨靠著吃魷魚能把個頭長這麼大,但它們還是有天敵的——虎鯨。不過抹香鯨科曾演化出鯨亞目最強戰力的利維坦鯨,如果它復活,幾十隻虎鯨應該也不是對手。
利維坦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最早見於猶太教的經典中,後來隨著《聖經》在世界上流傳開來,是一種恐怖的海中巨怪,和貝希摩斯是一對。在十多年前的一次考古發現中,科學家發現一具部分保存完好的頭骨、牙齒等化石,經過研究推測,他們發現這是一種體型堪比抹香鯨但更具殺傷力和攻擊性的遠古巨獸,於是將利維坦的名字加在它的身上——梅爾維爾利維坦鯨。
史上最強的齒鯨,霸於海洋的傳奇——利維坦鯨!
梅爾維爾利維坦鯨(學名:Leviathan melvillei),也叫利維坦鯨,屬齒鯨亞目一種已滅絕的抹香鯨類掠食動物,生存於距今約13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時期。
在2008年11月,比利時科學家奧利維爾·蘭伯特(Olivier Lambert)帶領一支國際科考團隊進入秘魯的皮斯科伊卡(Peru's Pisco-Ica)沙漠,團隊中的古生物學家克拉斯·波斯特(Klaas Post)在沙漠西南35公裡的科羅拉多山丘(Cerro Colorado)沉積層發現一個巨大的頭骨。通常發現較大的頭骨屬於鬚鯨,但克拉斯立即注意到頭骨上顎和下顎都有巨大的牙齒,這肯定不是鬚鯨。
經過復原,古生物學家們得到了殘餘部分為2.94米長、顴骨寬度1.97米,完整度達到75%的頭骨化石(編號MUSM 1676)。儘管其大部分骨骼信息都是未知的,如此巨大的頭骨只有現代抹香鯨的頭骨可以媲美,但其牙齒比現代抹香鯨大太多,於是團隊推斷其是一種新型的巨型掠食性抹香鯨。由於蘭伯特是《白鯨記》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粉絲,於是他徵得團隊同意後將其命名為梅爾維爾氏利維坦鯨(Livyatan melvillei)。
然而,目前發現利維坦鯨的化石只有一塊頭骨和部分牙齒化石,所以團隊根據那近3米長的頭骨化石以及與其他抹香鯨的比較,推斷出利維坦鯨的體長為13-16米(45-60英尺),體重50噸左右。而在生物分類上,科學家推測它應該是抹香鯨類的一個旁支類群,不是現代抹香鯨的祖先。
如炮彈粗、鋒利的牙齒,最大牙齒長度36釐米!
雖然利維坦鯨的體型不比現代抹香鯨大多少,但顯然要強大得多,其巨大的牙齒化石是大家認同其是鯨亞目最強戰力的原因之一。在那塊唯一的頭骨化石中可以推斷出,利維坦鯨屬於同型齒,各個位置對應的牙齒大小不一。從標本編號「MUSM 1676」發現,其上頜兩側各有9顆牙齒,下頜兩側各有11顆牙齒。雖然上頜牙齒僅有部分齒根保存下來,但下頜有幾顆保存完好的牙齒。其中有7顆總長度超過30釐米,最長的三顆牙齒甚至達到了36釐米、36.1釐米和36.2釐米,牙齒直徑為8—12釐米,幾乎是現代抹香鯨牙齒的兩倍。後來在智利發現過一個長達40cm的牙齒,推測應屬於利維坦鯨的牙齒,可惜的是沒有發現其他骨骼化石。
要知道虎鯨的牙齒長度也只有10釐米左右,如此恐怖的牙齒足以秒殺古今所有鯨類。同時利維坦鯨的牙齒還向前傾斜,這使讓其可以更好地抓住身體彎曲的獵物,撕咬方式可以參考現代的虎鯨。如果有看過現代抹香鯨的嘴巴的話,多多少少給人一種不協調的感覺,仿佛利維坦鯨的大嘴造型才是抹香鯨原該配備的。
而在中新世時期的秘魯生活著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顯示有各種鯨類、海豚、巨型海龜、鯊魚等等,相信若利維坦鯨的體型數據如科學家推測,那利維坦鯨絕對屬於不折不扣的頂級掠食者,絕對不會像像現代抹香鯨一樣只喜歡吃魷魚,菜單上鯊魚乃至鬚鯨通通在列,生態位可參考現代虎鯨。
另外科學家還在頭骨化石上發現一處凹陷的坑,這與現代抹香鯨存儲鯨腦油的腦油器位置相同。這東西是現代抹香鯨調節深潛的一個調節器和用於回聲定位,也意味著利維坦鯨也可能具備深潛的能力。
利維坦鯨VS巨齒鯊,不分伯仲!
在討論利維坦鯨的時候,不可避免要進行一番鬥獸,其對手就是鯊魚一族史上巔峰戰力——巨齒鯊。而在秘魯的皮斯科海洋地層,也發現了巨齒鯊的牙齒化石。兩者出現在同一個地方,這也許並非偶然。目前很難說這兩種掠食者是否是直接競爭者,因為它們也有可能在秘魯海的不同地區肆虐橫行、如楚河漢界分界而治,共享江山。當然,科學家更傾向於它們會互相捕食對方的幼崽,但尚無證據。
不過我們可以用「體型、力量、速度、智慧」4個維度為兩者進行一番較量。
體型:古生物學家推測巨齒鯊的體長在18米左右、體重約75噸,利維坦鯨略遜一籌。結果是巨齒鯊勝。
力量:衡量動物力量的因素很多,但同為海洋巔峰物種,兩者均具有恐怖的牙齒,所以較量咬合力。曾有模擬顯示,巨齒鯊的咬合力最大為18噸左右。但利維坦鯨的牙齒比巨齒鯊更長更粗(巨齒鯊牙齒更尖銳),按理應該是利維坦鯨勝。
速度:現代鯊魚的皮膚布滿盾鱗,光滑無比;鯨魚是哺乳動物,即使在重返適應海洋的歷程中消除了體毛和皮膚腺體,但在水流阻力方面,鯊魚冠絕海洋眾生。而鯊魚的左右擺動和鯨魚的上下擺動,如同現代汽車的手自一體和雙離合,鯊魚的轉向和加速更具優勢,所以速度是巨齒鯊勝。
智慧:鯊魚是冷血動物,其大腦較小較原始,巨齒鯊如是。而鯨類屬於海洋中最聰明的物質,具有高度的社會性,其聰慧程度即使在整個動物界也能排在前列。而且參考現代抹香鯨雌性和幼稚群體生活,利維坦鯨也有可能是如此。所以當年兩者的遭遇,如同虎鯨圍毆大白鯊。
綜合對比,4個維度雙方打成平手。但大家需要明白一點,鬥獸無論在海洋還是陸地上,並不是一個常態。作為兩種具備絕對優勢地位的物質,為何要找對方鬥個你死我活,捕食食物鏈下層的劣勢物種難道不香嗎?比如虎鯨在可以捕食海豹的時候,為何要費力去獵殺一頭座頭鯨呢?一樣的道理。
結語:
對於利維坦鯨的滅絕,由於發掘的化石數量有限,科學家至今也沒有定論。但參考那些史前滅絕的霸主,無外乎都是因地球打了個響指罷了。而如果地球曾誕生過利維坦鯨這樣曾在海洋中所向披靡的超級掠食者,那就不可能只留下這麼點化石,陸地上或海底裡一定還藏著它的化石,等待著重見天日的機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