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氣象影視中心,做小小氣象節目主持人!

2021-02-10 咿呀語藝

天氣是怎麼被探測出來的?

氣象員播報天氣的時間身後是什麼?

閃電是如何產生而雪花又是怎樣形成的?

走進山西省氣象局,

做一次小小氣象員,

錄製屬於自己的天氣預報,

近距離感受氣象知識的神奇,探尋氣象的奧秘!

 氣象初體驗

首先,先向小朋友們科普一下咱們國家的氣象水平。2018年1月16日,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授牌,這標誌著我國氣象預報業務能力總體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據了解,目前全球共有8個世界氣象中心,最早認定的是美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3個世界氣象中心。後來,中國與歐洲、英國、加拿大、日本也被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氣象科普


我們特別邀約主持人老師全程為我們講解氣象和天氣預報的製作,這裡有全省最好的虛擬直播間,有的小朋友們可能會問:什麼是虛擬直播間呀?

主持人老師帶我們去了她平常工作,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電視中的天氣預報的錄播間!那讓我們一起跟隨老師的腳步去看看吧!

                         了解氣象監測的各種設備(空基/地基/氣象站/雷達/衛星)

我們可以根據云層情況,來預判天氣情況,比如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而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氣象小主播

聽完主持人老師的講解,小朋友們更興奮了,沒想到氣象裡面有這麼多有趣的小知識呢!

講解完了氣象知識及注意事項,最最重要的環節來了!在主持人老師的邀請下,小朋友將可以親身體驗擔當天氣播報員。體驗一把「小小主持人小還可以錄製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專屬天氣預報,製作成小視頻送給大家。

小朋友們親身體驗摳綠原理:綠色摳像怎麼就能讓人出現在天氣圖前?還有人為什麼能夠隱身?不信小朋友試試,像哈利.波特一樣,來體驗一下「隱身術」吧~~~真是太趣了,這個環節小朋友們超級喜歡。

你知道嗎?天氣預報最早用摳藍技術,隨著後來外籍主持人的加入,藍幕容易和外籍主持人的藍眼瞳撞色,所以後來演播室就改成了綠幕。是不是很有趣!

看我們的每一位小朋友都從容地站在攝像機前,進行了一段精彩的天氣預報錄製,收穫不一樣的體驗。

電話: 18003433023 橘子老師

           13403418393 櫻桃老師

地址:富力華庭B區公寓樓608室

相關焦點

  • 以天為食的氣象主播
    攝影葉國才  字正腔圓、光鮮靚麗、指點風雲——這是大多數人對氣象主播的第一印象。但是,在螢屏外的他們都有著怎樣的性格與故事呢?筆者採訪了廣東氣象影視宣傳中心的主播,了解他們螢屏背後的故事。  「我做的節目,有我的靈魂在裡面,雖然還沒能以最好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是我在努力。」柴林這樣總結自己的工作。  柴林擔任氣象主播有12年了。
  • 「觀雲識天」探尋氣象的秘密
    圖/通訊員高繼林     本報長沙訊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觀雲識天」。3月19日上午,湖南省氣象局和湖南省氣象學會主辦,聯合社區、媒體招募學生、市民參與科普基地公眾開放活動,四百多位市民在湖南省氣象預警中心探索了氣象的秘密。
  • 「小小氣象員」探秘雨雪氣象預報
    對氣象預報服務是如何開展進行簡單介紹後,氣象臺值班員劉元珺熟練地打開了MICAPS預報系統。 「看,現在這張圖是咱們國家自主研發風雲氣象衛星監測到的全球範圍衛星雲圖,這一塊代表著雲層比較厚,說明正在下雨。」 「小朋友們,阿姨要考一下你們啦,你們誰能講一下漢中地區目前雲層厚度如何?」劉元珺問道。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為迎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到來,雲南省氣象局向公眾送出的另一個禮物是從3月23日開始,中國氣象頻道雲南本地節目正式開始插播,雲南的觀眾每半小時可以通過氣象頻道收看到雲南本地的天氣預報節目。24日,雲南省氣象局向公眾開放省氣象臺、氣候中心、影視中心等主要業務單位。上午9點開始,絡繹不絕的人群走進了省局業務大樓。
  • 非同尋常的「氣象主播進校園」,等你來!
    想足不出戶了解天氣節目是如何製作的嗎?轉眼間 聯播天氣預報已經播了40年是伴著你長大的不?噓~~~~想知道夏季如何防禦氣象災害嗎?只有你想像不到沒有我們解釋不了想讓鞠萍姐姐帶你探秘嗎?對就是那個伴隨著你~~~長大的鞠萍姐姐小編我就是偷偷的激動一下~~~~想讓凍齡女神楊丹教你做節目嗎?
  • 《天氣預報》首席主播宋英傑稱「氣象先生」,兒子疑有前世記憶?
    說起中國的氣象播報員,我們會聯想到央視電視臺主持人宋英傑。說到他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也不會那麼陌生,因為他主持了這麼多年的節目。所以被其他人稱之為氣象先生。他也算是這檔節目的元老級別的主持人了,他畢業於北京的某個氣象學院,在熒幕上面甚至從未過做過主持這一工作,畢業後直接被分到了氣象臺工作,因為在當時沒有播音主持這一行業。學校裡也沒有這個專業,後來他要求策劃用播音主持來負責天氣預報這個節目。他雖然是幕後的氣象播報員,但他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會走向前面的舞臺主持節目。
  • 了解氣象知識 激發科學興趣
    了解氣象知識 激發科學興趣 2020-08-24 16:10:36   來源:滁州網
  • 3.23世界氣象日——全國氣象主播帶您探秘氣候與水那些事
    小夥伴們,馬上又要過節了3月23日——「世界氣象日」這一天是由世界氣象組織於1960
  • 北京:聯合北京電視臺打造全新氣象科普節目
    1月11日,由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聯合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打造的全新氣象類科普資訊節目《氣象觀天下》正式亮相,於每周一至周五18:10—18:30在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
  • 氣象與虛擬實境如何擦出火花?
    VR與氣象有「共振點」嗎?  實際上,氣象部門很早就藉助VR的技術原理進行氣象科普和氣象節目的製作了。  在央視《新聞聯播》之後播出的天氣預報節目是公眾最熟知的節目之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天氣預報節目就是主持人對著一張中國地圖告知公眾未來全國天氣怎樣。
  • 探秘「氣象大數據」
    由氣象觀測站觀測到的數據信息會首先在各省的氣象臺進行匯總,然後通過「質量控制」的環節,去掉或訂正某些由於觀測設備故障造成的錯誤數據,質量控制過程同樣也是由電腦程式自動實現的。完成初步的質量控制後,各省就利用FTP文件傳輸的方式,將該省該時刻全部觀測站點全部物理量數據打包為一個大文件,上傳到位於北京的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的通信臺。
  • 中國氣象頻道正式更名 宣傳片曾被贊「世界級創意」
    中國氣象頻道於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播。中國天氣頻道(China Weather TV)是一個全天候提供權威、實用、細分的各類氣象信息和其他相關生活服務信息的專業化電視頻道,由中國氣象局主辦,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承辦,以「防災減災、服務大眾」為宗旨,提供精細化、專業化、實用性的氣象信息服務和科普宣傳。
  •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發展過程及未來發展趨勢
    在新時代、新時期,堅持問題導向,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無所不在、無微不在」勢必成為新的節目標杆。在服務產品內涵上,要求時空的精準化、科學化;在節目製作上,要藝術化、人性化;在推送手段上要求多樣化、便利化;在節目效果上要求實用性、互動性等等。
  • 學習氣象知識 感受氣象魅力
    氣象局工作人員為同學們講解氣象知識  參觀百葉箱、風塔等氣象設備  氣象對於孩子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想探究其中的奧秘卻並不簡單。7月21日,興安盟未成年人心理輔導中心組織部分中小學生來到興安盟氣象局開展暑期活動。
  • > 氣象百科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_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
    1984年底,按照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同志「電視天氣預報需要改革」的指示,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開始籌建我國第一代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製作系統,具體的名稱叫做「微機圖形動態顯示系統」(在電腦中輸入代碼,生成預報圖)和「數字/模擬信號轉換編碼器」(供切換臺播放)。這個系統雖然現在看起來非常簡陋,但卻是那個年代信息顯示方式上的一次飛躍,當屬「科技進步」。
  • 國家氣象中心專家訪問朝鮮氣象水文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陳雙 黃彬報導 4月25日至29日,為落實中朝氣象科技合作聯合工作組的相關計劃,加強雙方在氣象預報方面的技術和業務交流,受朝鮮氣象水文局邀請,國家氣象中心派員赴朝鮮氣象水文局進行交流訪問。
  • 2020年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招聘高層次人才公告
    2020年江蘇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招聘高層次人才公告已公布,報名時間:2020年4月28日至5月10日,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南京市氣象影視中心、南京市預警信息發布中心)2020年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公告   為更好地選拔優秀適崗人才,充實人才隊伍,南京市氣象局所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南京市氣象影視中心、南京市預警信息發布中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名編制內高層次人才
  • 國家氣象中心加強航空氣象技術服務
    2月2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籤署了合作協議;而從國家級氣象業務單位到地方氣象部門,與空管氣象部門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記者近日從國家氣象中心獲悉,2016年,該中心將進一步強化航空氣象服務技術能力,列為開創氣象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拓展專業氣象服務領域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強服務產品的研發與發布,並落實與商飛集團的合作事項。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_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1984年底,按照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同志「電視天氣預報需要改革」的指示,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開始籌建我國第一代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製作系統,具體的名稱叫做「微機圖形動態顯示系統」(在電腦中輸入代碼,生成預報圖)和「數字/模擬信號轉換編碼器」(供切換臺播放)。這個系統雖然現在看起來非常簡陋,但卻是那個年代信息顯示方式上的一次飛躍,當屬「科技進步」。
  • 華北氣象中心與華東氣象中心開展線上交流
    氣象中心開放實驗室從9月開始舉辦《航空氣象預報技術研究進展》系列專題講座。11月20日開展的第四期講座邀請到華東空管局航空氣象創新實驗室開展線上交流。華東空管局氣象中心氣象創新實驗室陳志豪主任介紹了實驗室的研發工作進展,實驗室自去年9月掛牌成立以來發展迅速,開展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低雲低能見智能識別、AI臨近預報、智能TAF預報發布系統等,在多個方面做到了業內領先水平。與前幾次專題講座有別,此次為內部交流。氣象中心主任甄廣炬、副主任馮向陽和氣象中心領導丁葉風帶領相關業務科室領導以及業務骨幹參與了此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