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馬上又要過節了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這一天是由世界氣象組織於1960年6月確定
2020年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
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與水」
意在引導人們審視新形勢下氣候與水的關係
關注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
以及厄爾尼諾、拉尼娜等自然發生的氣候驅動因素
關注對水產生的重大影響
呼籲全球以更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
管理氣候資源和水資源
往年在世界氣象日期間全國各地的氣象部門都會組織豐富多樣的開放日活動,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開放日活動搬到了線上。
中國天氣將推出「全國氣象主播帶您探秘氣候與水那些事」大型國省聯動直播活動,多位氣象主播帶您探秘天氣預報臺前幕後,直播答題還有豐厚好禮相送,3月23日下午2點至4點,快手直播,期待您的參與!大家可掃描海報中二維碼快速進入直播間,也可在快手APP搜索徐叢林或中國天氣直接觀看直播。
△2020年世界氣象日宣傳片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萬億立方米,由於人口眾多,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佔有量貧乏的國家之一。而年際年內分配不均導致水資源供給可靠性大大降低,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現象頻發導使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更加劇了我國水安全形勢的嚴峻程度。
「
一般我國用水量分為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四類。因2003年我國才將生態用水納入我國水資源統計範疇,因此通過統計2003年至2018年16年我國用水數據,可以看到,農業用水佔總用水量的比重最大,約為62.8%,其次為工業用水,約為22.7%,生活、生態用水佔比分別為12.6%和2.0%。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用水結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16年間,農業和工業用水總量都呈現先增加後減少的趨勢,但佔比卻呈減少趨勢,分別從2003年的64.5%和22.1%下降到2018年的61.4%和21%;而生活用水則呈顯著增加的態勢,研究表明,年末人口的增加是我國近年來生活用水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總體上我國用水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工業用水效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但灌溉水利用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而我國農業用水佔比超過六成,因此相比於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我國農業用水節水空間更大。未來可通過發展節水灌溉等措施進一步提高用水效率。
直面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一方面,全社會應當培養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全力實現抑制升溫的目標;同時,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從珍惜每一滴水做起。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9年末,我國總人口數約為14億人;一滴水大約為0.05毫升。那麼,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全國約省水70立方米。成年人維持生命活動每天至少需要2升水(0.002立方米),70立方米水可以維持35000個人一天的基本需水量。這個數字是不是還是很可觀呢?
保護水資源 人人有責
每年的「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都要選定一個主題進行宣傳,以提高世界各地公眾對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氣象問題重要性的認識。每一個主題都集中反映了人類關注的與氣象有關的問題。「風雲之戰」氣象知識有獎競答開始啦!
動動手掃描下方二維碼
做一個有內涵有深度的氣象達人
參與答題還有驚喜等著你哦!
本文版權歸中國天氣網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