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世界氣象日——全國氣象主播帶您探秘氣候與水那些事

2021-01-13 中國天氣網

小夥伴們,馬上又要過節了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這一天是由世界氣象組織於1960年6月確定

2020年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

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與水」

意在引導人們審視新形勢下氣候與水的關係

關注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

以及厄爾尼諾、拉尼娜等自然發生的氣候驅動因素

關注對水產生的重大影響

呼籲全球以更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

管理氣候資源和水資源


往年在世界氣象日期間全國各地的氣象部門都會組織豐富多樣的開放日活動,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開放日活動搬到了線上。



中國天氣將推出「全國氣象主播帶您探秘氣候與水那些事」大型國省聯動直播活動,多位氣象主播帶您探秘天氣預報臺前幕後,直播答題還有豐厚好禮相送,3月23日下午2點至4點,快手直播,期待您的參與!大家可掃描海報中二維碼快速進入直播間,也可在快手APP搜索徐叢林或中國天氣直接觀看直播。



△2020年世界氣象日宣傳片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萬億立方米,由於人口眾多,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佔有量貧乏的國家之一。而年際年內分配不均導致水資源供給可靠性大大降低,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現象頻發導使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更加劇了我國水安全形勢的嚴峻程度。


一般我國用水量分為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四類。因2003年我國才將生態用水納入我國水資源統計範疇,因此通過統計2003年至2018年16年我國用水數據,可以看到,農業用水佔總用水量的比重最大,約為62.8%,其次為工業用水,約為22.7%,生活、生態用水佔比分別為12.6%和2.0%。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用水結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16年間,農業和工業用水總量都呈現先增加後減少的趨勢,但佔比卻呈減少趨勢,分別從2003年的64.5%和22.1%下降到2018年的61.4%和21%;而生活用水則呈顯著增加的態勢,研究表明,年末人口的增加是我國近年來生活用水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總體上我國用水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工業用水效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但灌溉水利用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而我國農業用水佔比超過六成,因此相比於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我國農業用水節水空間更大。未來可通過發展節水灌溉等措施進一步提高用水效率。

直面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一方面,全社會應當培養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全力實現抑制升溫的目標;同時,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從珍惜每一滴水做起。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9年末,我國總人口數約為14億人;一滴水大約為0.05毫升。那麼,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全國約省水70立方米。成年人維持生命活動每天至少需要2升水(0.002立方米),70立方米水可以維持35000個人一天的基本需水量。這個數字是不是還是很可觀呢?

保護水資源 人人有責

每年的「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都要選定一個主題進行宣傳,以提高世界各地公眾對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氣象問題重要性的認識。每一個主題都集中反映了人類關注的與氣象有關的問題。

「風雲之戰」氣象知識有獎競答開始啦!

動動手掃描下方二維碼

做一個有內涵有深度的氣象達人

參與答題還有驚喜等著你哦!


本文版權歸中國天氣網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 這些氣候與水知識你知道嗎?
    今天是世界氣象日, 這些氣候與水知識你知道嗎?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與水。對於生活所在地的氣候、氣候變暖的影響、氣象科技的發展等,普通人可能並不清楚。安徽省氣象局...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與水」。對於生活所在地的氣候、氣候變暖的影響、氣象科技的發展等,普通人可能並不清楚。
  • 觀雲識天——「3·23」世界氣象日訪談
    [2017-3-23 10:00:00][主持人]: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在今年的「3·23」來臨之際,我們邀請到省氣象局副局長楊金彪,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處長呂軍、應急與減災處處長劉文菁、觀測與網絡處副處長李崇志,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魏祥年、省氣象臺副臺長俞劍蔚、省氣候中心副主任陳兵、省氣象探測中心主任王冰梅
  • 世界氣象日:關注「氣候與水」 合理開發雲端水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氣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水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兩者關係極為密切,相互影響。保護水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廣義上,與氣候相關的水不僅僅指降水,還包括以固態和氣態等形式存在於空中的水汽、雲以及以固態和液態存在於陸地和海洋中的水。水通過不同形態及轉換,比如降雨(降雪)、蒸發、徑流等,在地球氣候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是溝通氣候系統不同圈層之間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 世界氣象日 公眾「在線」了解氣象知識
    本報長沙訊 3 月 23 日是第 60 個 " 世界氣象日 ",主題為 " 氣候與水 "。3 月 20 日下午,根據今年疫情特殊情況,湖南省氣象局採用線上網絡視頻的方式舉辦 2020 年世界氣象日新聞發布會。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編者按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中國氣象局及全國各省氣象部門圍繞這一主題積極開展了參觀  3月23日上午8點半,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廈門狐尾山腳下外貿酒點路口半圓型的充氣拱門上清楚的張貼著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沿途一路彩旗飄揚,廈門市氣象局所在的狐尾山洋溢著歡樂的節日氣氛。
  • 世界氣象日:氣候變暖,我們的水資源怎樣了?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 題:世界氣象日:氣候變暖,我們的水資源怎樣了?  新華社記者高敬  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與水」。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說,這一主題旨在進一步認識新形勢下氣候與水的關係,呼籲全球以更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合理利用和規劃氣候與水資源。  氣候與水的新形勢如何?對我們的水資源有哪些影響?如何合理利用氣候與水資源?
  •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師生共同開展2020年世界氣象日「氣候與水」系列...
    今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組織設立的第60個世界氣象日,主題為「氣候與水」。聚焦氣候變化與水資源保護,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師黨支部和研究生黨支部聯合開展「氣候與水」系列主題活動,以線上科普專欄、主題講座、支部共建等形式,助力喚起人們對氣候治理與氣象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推動大氣科學與其他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在當代大學生中宣傳新形勢下的氣候與水的關係,呼籲更加合理、協調、可持續地利用和規劃氣候與水資源。
  • 世界氣象日!豐富的線上活動邀你走近氣象知識
    以線上為主,用新媒體、融媒體傳播世界氣象日主題和氣象科普知識。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世界氣象日,省氣象局組織了豐富的線上活動,讓大家足不出戶了解氣象知識。在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到來之際,陝西省氣象局、陝西省氣象學會聯合組織全省氣象部門於3月中旬-4月中旬開展系列紀念活動。
  • 關注「氣候與水」 各地世界氣象日線上活動精彩紛呈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為「氣候與水」,呼籲共同關注氣候變化和水。呼蘭區氣象局圍繞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氣候與水」,精心設計、錄製、剪輯微課視頻,通過哈爾濱市德強學校小學部「空中課堂」直播系統,帶領全校2900餘名學生一同進入「科普時間」,探索氣象奧秘。中國氣象報王繼梅 陳晶 張凌宇報導
  • 非同尋常的「氣象主播進校園」,等你來!
    噓~~~~想知道夏季如何防禦氣象災害嗎?只有你想像不到沒有我們解釋不了想讓鞠萍姐姐帶你探秘嗎?對就是那個伴隨著你~~~長大的鞠萍姐姐小編我就是偷偷的激動一下~~~~想讓凍齡女神楊丹教你做節目嗎?官方強強聯手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寶貝報天氣》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中國少年先鋒隊北京市房山區工作委員會7月31日14:00 全網直播再給小夥伴看看歷年活動的歡樂畫面
  • 科普 | 3.23世界氣象日 小編帶你認識天上的雲!
    ♥今天是「3.23」世界氣象日♥據說,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觀雲識天,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漲漲姿勢
  • #雲上逛氣象博物館# 59萬人次「雲上」打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氣象萬千」、感受氣象科技,中國氣象報社和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手十三家氣象博物館、科普館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帶全國網友「雲看展」。直播風格多種多樣、各具特色,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 以天為食的氣象主播
    編者按:今年1月20日,宋英傑獲得了2012年度「金話筒獎」,成為首位獲得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等級榮譽的氣象主持人。這體現了公眾以及全國廣播電視行業對電視氣象服務節目的關注和認可。正如宋英傑所說:「不是我應該獲得此獎,而是從事氣象服務的人應該獲得此榮譽。」
  • 探秘氣象影視中心,做小小氣象節目主持人!
    走進山西省氣象局,做一次小小氣象員,錄製屬於自己的天氣預報,近距離感受氣象知識的神奇,探尋氣象的奧秘! 氣象初體驗首先,先向小朋友們科普一下咱們國家的氣象水平。2018年1月16日,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授牌,這標誌著我國氣象預報業務能力總體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據了解,目前全球共有8個世界氣象中心,最早認定的是美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3個世界氣象中心。後來,中國與歐洲、英國、加拿大、日本也被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
  • 合理利用氣候與水資源 發揮氣象趨利避害作用
    今年3月23日是第六十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與水」,旨在進一步認識新形勢下氣候與水的關係,關注厄爾尼諾、拉尼娜等氣候現象以及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對水產生的重大影響。確定這一主題,彰顯出世界氣象組織及其成員深刻認識到,氣候與水處於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災害風險管理等全球目標的核心位置。面對氣候變化與水資源短缺、水汙染、暴雨洪澇等一系列挑戰,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全球以更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合理利用和規劃氣候與水資源。在我們生存的星球上,氣候與水循環相互影響,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創造奇蹟。
  • 益陽氣象|2020全國科普日&氣象科普知識競答
    -益陽氣象-今天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氣象科普知識競答啦~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時間為9月19—25日,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充分展現氣象科技工作者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方面的擔當與作為,廣泛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
  • 「觀雲識天」探尋氣象的秘密
    3月19日,小朋友們現場體驗天氣播報。圖/通訊員高繼林     本報長沙訊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觀雲識天」。3月19日上午,湖南省氣象局和湖南省氣象學會主辦,聯合社區、媒體招募學生、市民參與科普基地公眾開放活動,四百多位市民在湖南省氣象預警中心探索了氣象的秘密。
  • 世界氣象日將至 濟南氣象臺3月25日對公眾開放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據了解,2012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圍繞這一主題,山東省和濟南市氣象局的氣象專家將於24日在泉城廣場接受公眾諮詢,此外濟南市氣象臺和龜山觀測站將於25日對公眾開放。
  • 無棣:世界氣象日「玩轉氣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春雨報導 3月19日,山東省無棣縣氣象局聯合無棣縣第三實驗小學共同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共慶世界氣象日。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老師同學們發放了各類氣象科普及防災減災材料,組織觀看氣象宣傳片、氣象應急指揮車等裝備模型,並結合今年世界氣象日「太陽、地球與天氣」的主題開設了一節獨特的氣象大講堂,課上通過有獎知識問答、氣象觀測站紙模拼裝等有趣的形式,為同學們生動講解了太陽活動對地球天氣及氣候的影響、氣象觀測的工作過程、氣象災害和預警信號等知識,幫助同學們認識氣象了解氣象。
  • 在百年觀象臺遙望蒼穹,登航海船做氣象小主播!夜遊博物館讓孩子們...
    9月18日與19日晚,「2020上海旅遊節·心醉夜色·博物館奇妙夜」 在這裡舉行。 昨晚首日開放,眾多市民遊客前來「夜觀天象」,在百年建築中遙望蒼穹夜幕,在VR互動遊戲中穿越「冰天雪地」,留下難忘的夜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