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為「氣候與水」,呼籲共同關注氣候變化和水。各地氣象部門結合主題,「以線上為主」的原則積極開展與參與各項紀念活動,參與氣象科普線上講座和公開課等全國性線上活動;加強與水利、應急管理、衛生健康、科技等部門聯動開展宣傳;製作新媒體產品,通過新媒體傳播提高宣傳有效性與公眾參與度。
「雲端」科普課堂 引學生紛紛點讚
在黑龍江,3月16日,哈爾濱市呼蘭區氣象局將氣象科普課堂搬到了「雲端」。呼蘭區氣象局圍繞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氣候與水」,精心設計、錄製、剪輯微課視頻,通過哈爾濱市德強學校小學部「空中課堂」直播系統,帶領全校2900餘名學生一同進入「科普時間」,探索氣象奧秘。中國氣象報王繼梅 陳晶 張凌宇報導
在湖北,3月17日,荊州市氣象局為菱角湖中學一年級一班的小學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雲課堂」。「雲課堂」老師帶領大家參觀了地面氣象觀測場,為大家一一介紹了多種多樣的氣象儀器。小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會進行互動,科普效果顯著。荊州市氣象局還聯合市科學技術協會啟動「小學生畫天氣」畫稿線上徵集活動。本次活動全程採取網絡徵稿方式,參賽選手以「氣候與水」為主題進行創作,活動旨在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多多關注氣象、思考氣象,形成一種習慣,進一步激發對更多問題的思考。荊州市氣象局還將組織小學生畫天氣「雲畫展」「荊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知多少?『雲科普』」等富有趣味性的「雲科普」宣傳活動。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鋒 鄧超 劉凱文 高華東報導
在陝西,3月15日,榆林市橫山區氣象專家為橫山區第二小學六年級一班56名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氣象科普網絡直播課。氣象專家藉助區第二小學的釘釘網絡平臺,通過PPT形式,圖文並茂,重點向小學生詳細講解了天氣與氣候知識,災害性天氣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天氣預報的製作,氣象災害防禦及疫情防控科普知識等內容。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生梅報導
「雲競賽」線上答題 獲得更多科學奧秘
在遼寧,3月18日,大連市金普新區氣象局組織開展了氣象科普+防疫知識「雲競賽」線上答題活動。此次「雲競賽」活動,通過金普新區氣象信息員微信群組織開展,全區223名氣象信息員在規定時間統一線上答題。為豐富答題內容,增加活動意義,此次答題分為防疫常識、氣象日主題和氣象防災減災科普三個部分,最終以答題程序得分和計時進行競賽排名,同時給予排名靠前參賽選手相應獎勵。活動中氣象信息員積極參與,並表示對氣象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學習了防疫和氣象科普常識,增強了日常生活中氣象防災減災和環境保護意識。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楊報導
在新疆,3月16日,溫泉縣氣象局聯合溫泉縣城鎮小學、初級中學、八十八團學校共24名學生開展了以「氣候與水」為主題的氣象知識有獎競答活動。活動分為校園巔峰賽、團隊大作戰、個人PK戰三種模式,經過前期學生認真做練習題積累氣象科普知識,在比賽過程中答題正確率達90%,答題結束後學生紛紛表示下次有這樣的活動還會積極報名參加。此次活動使大家學習到了更多的氣象科普知識,有效激發了熱愛科學、探索氣象奧秘的興趣。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安夢麗報導
多部門聯動 聯合策劃開展科普
在江西,3月12日,上饒市氣象局聯合市水利局、教育局、科協等單位,在全市小學範圍內開展手抄報有獎評比活動,以增強上饒市廣大師生的氣候保護意識、水資源保護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據悉,前期為了加大活動宣傳力度,四家單位還分別在各自微信公眾號、上饒之窗、大江網(上饒)等媒體上進行了宣傳,以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參與的積極性。活動中、後期,為了做好疫情防控,作品徵集、獎品發放將通過電子郵箱和郵寄方式進行,以減少人員接觸。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司加義報導
在河北,3月14日,巨鹿縣氣象局聯合縣地震局,在縣育紅小學開展了一次網上防災減災直播活動,活動歷時1個半小時,主要講解了常見氣象災害防禦知識、人工增雨知識和地震災害防禦知識。全校1至6年級2100多名學生全部參加了聽課,學生聽課熱情高漲,共收穫孩子們點讚32.9萬次。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武金波報導
(責任編輯:王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