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作「戰略物資」的酒精,早就被古人視為「生命之水」了

2021-01-09 馮侖風馬牛
封面題圖|《手術兩百年》

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正月早已過半,年前就已經打響的「戰疫」,戰況仍然膠著。除了口罩成為硬通貨之外,很多朋友都在四處搶購酒精甚至烈酒,作為居家隔離的戰略必備物資。

尋常的春節,諸如「醉酒男子霸佔公廁大門,阻攔眾人上廁所」的奇葩新聞屢見不鮮,而在這個春節,有的人即使沒有酒友,也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號稱「喝酒可以幫助體內消毒」,還有的人神志清醒,卻一天三次在室內噴灑酒精,全然不顧空氣中酒精含量超過 3% 就可能引發火災。

這個冬天,我們把消毒和酒精牢牢綁定在一起,很少有人再去追問,酒是怎麼從一種飲品變成藥品的,而在人類的「戰疫史」上,消毒的故事除了酒精還有什麼?

重慶某企業復工,特製消毒通道。圖源:

人類消毒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滅病。酒從飲品變成藥品,也和這個直接需求有關。

很多生物學家認為,人生來就是要喝酒的。在他們的理念中,人類祖先從樹上跳到地面,就是為了揀食熟透的果子,這些果子含有大量的糖分和酒精。吃下這些果子能獲得更多的能量,靠著酒精散發出獨特的香氣,祖先們就開始在地面上尋找更多類似的果子,形成了早期的採集。這就是生物學上的「醉猴假說」。

不管你同不同意這個假說,人類還是從「四腳獸」進化成了「兩腳獸」,用解放出來的雙手釀起了酒。

古人滿足口腹之慾後,還發現酒有輕微的麻痺神經作用,酒就成了原始的醫療用品。在歐洲,通過加糖發酵、蒸餾,人們得到了像白蘭地、威士忌這類烈酒,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白蘭地都被當作一種強有效的興奮劑和凝血劑,在歐洲醫學界佔據獨特地位。而在中國,酒泡上不同的藥材,就成了藥酒,內服可以調養,外用則能活血化瘀,加快消除肌肉酸痛和拉傷。

這個時期沒有消毒的概念,例如古代歐洲的紅酒繃帶,不是為了利用酒精消毒,而是人們相信紅酒是一種神奇的藥品,能夠加速傷口癒合。紅酒治病的傳說持續了很多年,其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對酒精頂禮膜拜的態度。

1360 年代,西班牙地區活躍著一個僱傭兵頭子,他是貴族之後,但生性兇殘,作惡多端,人稱惡棍查理。一天,惡棍查理病倒了,高燒不退,隨行的醫生先給他放了血,但沒效果,於是就使出絕招,用紅酒浸溼床單,把他整個包了起來,希望能讓他充分吸收紅酒的藥效,早日康復。惡棍查理是個好酒的人,對這種治療方式特別滿意,但沒過多久,一個毛手毛腳的傭人打翻了燭臺,床單瞬間燃燒,查理還沒來得及享受紅酒,就一命嗚呼了。可笑的是,儘管惡棍查理因紅酒療法而喪命,但當時的人們仍然堅信,紅酒是「生命之水」,是有靈性的,正是由於這一原因,查理才被「生命之水」懲罰至死。

惡棍查理

除了堅信喝酒治病,古人還從一些可能引發疾病的日常行為,發展出很多樸素的消毒經驗。

例如現代網絡流行語「多喝開水」,其實源於殷商時期,那時人們為了防止腸道疾病,就已經學會喝燒開過的水。先秦時代的大商人呂不韋主編了一本百科全書《呂氏春秋》,在讓人好好吃飯的「本味篇」裡,也說到了「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

在歐洲,喝開水也不是人們本來就有的習慣。公元前 320 年左右,古希臘智者亞里斯多德才向統治者建議,要讓士兵學會喝燒開的水,還要學會掩埋自己的糞便,以防治疾病。

關於住房,也有人從消毒的角度提過意見。古羅馬人 Varro 認為:「要考慮房屋的建築地區有沒有沼澤,因為沼澤裡有某種肉眼看不見的小動物,它們飛到大氣中,由人的鼻、口進入體內,可引起重病。」中國從漢代開始,就有用艾草、雄黃燻蒸房屋和衣物的傳統。如果出現了麻風等時疫,官府還會設立專門的隔離區給病人居住。

喝開水、避開沼澤、高溫燻蒸,這些基本的消毒手段和喝酒治病一樣,都是全憑經驗歸納,直到學會洗手,人類對消毒和酒精的認識才從經驗走向理論。

你會認為洗手就是降低社會地位嗎?古代歐洲人會。當時,醫生是一份很神聖的職業,往往都是由學識淵博的紳士擔任,在他們看來,只要手上沒有汙漬,那麼手就是乾淨的,而有意思的是,因為他們較高的社會地位,幾乎所有人都相信,自己的手上不可能像平民一樣沾上汙漬,所以醫生們很不願意洗手。

首先向這種觀念發起衝擊的,是匈牙利人科克勒爾塞麥爾維斯。他是一名婦產科醫生,所在的科室分為 Ⅰ 部和 Ⅱ 部。塞麥爾維斯發現,I 部的產婦死亡率總是比 II 部高許多,可 I 部是由醫生負責,II 部由助產士負責,按理說助產士的醫學水平遠遠沒有醫生高。經過仔細對比,他認為是 I 部的醫生總是在接觸屍體之後,直接就給產婦接生,給產婦帶去了屍體上不好的東西,而助產士沒有接觸過屍體,所以產婦會更健康。塞麥爾維斯向「醫生的手總是乾淨」發起了挑戰,當他給產婦接生時,一定會仔細洗手,結果他接生的產婦死亡率由 18% 降到了 3% 。

塞麥爾維斯 | 在人類愚昧的時候,洗手

塞麥爾維斯挽救了很多產婦的生命,但可惜的是,儘管有明確的數據證明,當時的醫生們仍然頑固相信洗手是一種自降身份的事,「看不見的汙漬就是不存在的」。最終打破這一偏見的,是現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羅伯特·科赫。

眾所周知,荷蘭商人列文·虎克是顯微鏡之父,他自製高倍透鏡做成顯微鏡,在歷史上首次發現了肌纖維、細菌、精子和毛細血管。這些東西被他稱為微小生物(animalcules),也就我們現在所說的微生物,直接把醫學從肉眼看得見的地方,拉到了看不見的戰場。但由於他一直不肯對外公布顯微鏡製作方法,很長一段時間裡,微生物的存在並沒有被人們普遍接受。

直到 1880 年代,一個叫羅伯特·科赫的醫學博士讓人們相信,看不見的微生物,也會是致病原因。科赫是德國人,參與過普法戰爭,師從解剖學教授雅各布·亨勒,亨勒認為感染病是由一種活的寄生物引起的。科赫也接受了老師的看法,在一個流行炭疽熱的農場,科赫分離出了炭疽桿菌,並且證明了這種細菌就是炭疽熱的病因。不僅如此,科赫還做了一系列關於酒精殺菌能力的實驗,證明了一定濃度範圍內的酒精可以殺死細菌。

科赫的實驗為醫用酒精正了名,雖然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紅酒繃帶、烈酒擦拭傷口的做法,但沒人真正說清楚酒精到底起了什麼作用,以至於西方人認為酒精凝血,而東方人則認為酒精活血。但事實上,酒精最主要的效果,是進入細菌、病毒中,讓蛋白質脫水,失去活性,達到消毒的目的。而且因為酒精屬於「無差別攻擊」,對一般細胞也會產生這樣的效果,當人類過量攝入酒精,肝臟無法分解的時候,幾千年來人們所認為的治病良藥,很可能就成了害命的毒藥。

根據科赫的實驗,很快就有人進行了定量研究,最終確定最合適的酒精消毒濃度為 75% ,如果濃度過高,不僅不能消毒,反而會成為細菌、病毒的保護傘。在酒精之外,人們還發現了它的醇類近親甲醇、異丙醇也有很好的消毒效果,甲醇的主要產品是甲醛,其水溶液福馬林是實驗室常用的標本浸泡液,而異丙醇和酒精一樣,都能用於皮膚消毒劑。

新冠病毒顯微鏡圖

自科赫開始,微生物學和消毒產業迎來了黃金年代。酒從飲品到藥品再到消毒劑,靠的是人們對酒精化學結構的詳細研究,和這一思路類似,在一戰時期曾用作毒氣的氯氣,也被重新拿來研究,最終發展出一系列含氯消毒產品。顯微鏡產業從列文·虎克式的光學顯微鏡發展到電子顯微鏡,人們發現了一群圍繞在人類周邊的細菌和病毒,和古代迷信某一種藥物不同,講衛生成了最基本的消毒辦法,對症下藥也成了大家面對疾病的共識。

這段時間,我們再次把消毒放在生活上的顯著位置,喝開水、高溫燻蒸、勤洗手等無數人用健康證明的消毒習慣,又成了最有效的預防良藥。在古代,我們不知道疾病為何降臨時,酒精可以成為萬能良藥,恐懼因無知而減少,生命卻因無知而脆弱。如今,我們更加接近疾病的真相,酒精只是一種消毒手段,和含氯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一樣,都能提供防護。

我們珍視健康,更應該珍視這些被無數次證明有效的消毒手段,用起來,疫情內外,我們和消毒的故事都沒完。

資料來源:

[1] 馬克·福賽斯:醉酒簡史

[2] 蒂莫西·布萊寧:企鵝歐洲史·追逐榮耀

[3] 富川佐太郎:滅菌與消毒的發展歷史,滅菌法·消毒法

[4] 陳照奇:消毒發展史,生命與新知

[5] 張文福,何俊美,帖金鳳,蘇裕心,任哲:冠狀病毒的抵抗力與消毒,中國消毒學雜誌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 | 毛洪濤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相關焦點

  • 「積善逢善,積惡逢惡 」說的一點都沒錯!
    善惡有報是古人的信念,特別是宗教信仰蓬勃發展的時代。但現今,並沒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它。有的人認為其只是一種迷信或是古人的理念。也有人把其視為「用來安慰社會中不幸的人的謊言」。這個變化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們吸收了越來越多的科學知識,也越來越自滿,越來越相信現代科學可以解釋一切。但是,當人類發現了當今科學難以解釋的現象時,很少有人能真正的發覺,理解古人的理念 。
  • 全世界的「野馬」早就滅絕了!科學家:現存的都是馴化逃脫的
    科學家在美國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其實全世界的「野馬」早就絕種了,現存的「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其實是古人的馴化個體。帶領研究的學者歐森(Sandra Olsen)表示,「這樣的結果令人驚訝,但也代表世界上已經沒有還活著的野馬,這點令人傷心。」科學家分析馬種的樹譜,發現普氏野馬並非現存的唯一野生族群,他們用普氏野馬的DNA和古代的馬兒比較,證實這種馬兒根本不是大家一直認為的「野馬」,它們的祖先波泰馬(Botai horse)在大約5500年前已經被哈薩克北部的波泰人馴化。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八佾〉)祭祀主要在表達自己虔誠的心意,「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鄉黨〉) 即使只是將平常飯菜分一些(瓜)出來祭祀,也一定要像齋戒般莊嚴,重要的不是祭品的多寡與貴賤,而是心意跟態度,因為鬼神是我們過世的祖先或各領域的傑出先輩,以虔敬的心祭祀他們,如此「慎終追遠」,可以使「民德歸厚」(〈學而〉),這是祭祀鬼神的主要用意。但如果去祭祀跟你沒有關係的鬼神:「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
    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終將死亡自由都是相對的孤獨會是生命的常態生命並沒有明顯的意義如果這四個命題組成了一款遊戲的「樣本空間」,你打算如何玩下去?又或是,你打算如何定義這款遊戲的屬性呢?這樣的「劇本」是線性的和準線性的,雖然敘事中會有分叉,但最終都會復歸於那條早就被設置好的「基準線」。而無限遊戲的玩家會「識別」出人生中那些無處不在的「投射與認同」,努力的破除掉別人強加於自己的意志,堅持自己的選擇並承擔責任。當你只想成為你自己(be yourself)時,所有的劇本在那一刻都作廢了。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另一方面,「創世紀號」攜帶了由非營利組織Arch Mission Foundation的月球圖書館,其中包括人類的DNA樣本和數千隻「水熊蟲」,這個行為就好像在月球上建立了一個地球生命的備份,所發送的人類細胞、微生物「水熊蟲」在將來的某一天很有可能被回收進行克隆和再生,但是科學家為什麼會選擇將「水熊蟲」這種體型很小、充滿皺紋、8隻短腳、憨態可掬的小傢伙帶上月球
  • 處於「隱生狀態」的「水熊蟲」會成為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物種嗎?
    另一方面,「創世紀號」攜帶了由非營利組織Arch Mission Foundation的月球圖書館,其中包括人類的DNA樣本和數千隻「水熊蟲」,這個行為就好像在月球上建立了一個地球生命的備份,所發送的人類細胞、微生物「水熊蟲」在將來的某一天很有可能被回收進行克隆和再生,但是科學家為什麼會選擇將
  • 日語裡「海老」與「蝦」有什麼區別?
    在日語裡,「海老」與「蝦」都讀作「えび」,指的都是甲殼類的蝦。那它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更豐盛的生命2」主日 2020年12月27日
    「得生命」跟「得豐盛的生命」是兩個不同的層次。每個活在世上的人都有天然的生命。有的人從來不愛讀書,即便他有很多的機會,他都流失掉,他有許多的書,從來不要看一面,所以生活了幾十年,什麼知識都沒有。你問他:「你活著嗎?」他說:「早就活著。」你問他:「活得如何?」「活得很貧乏。」
  • 全程無臺詞的「馭龍高手」,看就對了
    也許是被扎死的魚血水太腥,又或是那鱷魚早就埋伏了許久,反正它的出現,不出意外地嚇到了「人」。不過,「人」畢竟是擁有智慧的高等生物。「人」帶著串好的魚,小心翼翼地往居住的洞穴走去。獨角龍落荒而逃,「人」又一次活了下來。有時你不得不感嘆叢林法則的殘酷,但有時,你又會感謝它的仁慈。可這一次,卻再沒有了等待「人」活著回家的人。
  • 《動物森友會》之十大「細思恐極」
    另一個值得深思的點是,與「蹦蹦」對話它會特意強調讓你不要告訴其他小動物他來了,但有時會看到小動物們就在他身邊走來走去,大家都沒有對這位突然出現在島上的人物感到奇怪,也不會和玩家談論起他。所以,其他小動物真的能看到「蹦蹦」嗎……?
  • 關之琳「夏日福星」溼衫、兩點「隱現」險遭罰
    1980年代中期,港片在臺灣的聲勢已經壓倒土產電影,觀眾寧可將手上的票錢獻給港片,不少香港紅星在臺灣的票房號召力甚至凌駕寶島自家大牌,特別是「嘉禾三寶」洪金寶、成龍、元彪,只要3兄弟聯手,常常都打得同檔其他影片毫無招架之力。
  • 專家發現數學史上的「最大質數」
    有專家發現數學史上的「最大質數」,答案是「2的7420萬7281次方減1」(2^74207281 - 1),總共有2233萬8618個位數。據ETtoday:不少人在求學過程中,最討厭的科目就是數學,許多人都學過「質數」,但你知道「最大質數」的數字是多少嗎?最近美國密蘇裡州一所大學的電腦,發現了「最大質數」,答案是「2的7420萬7281次方減1」(2^74207281 - 1),總共有2233萬8618個位數。
  • 志水秋執筆 「世界奇妙物語」系列名作「美女缶」漫畫化!
    志水秋執筆 「世界奇妙物語」系列名作「美女缶」漫畫化!   日本懸疑奇幻類電視劇「世界奇妙物語
  • 原來你是這樣的「青い」
    先來看這個劇的主題「隣の家族は青く見える」很多同學反映這個「青い」用的不明不白。為什麼是「青い」呢?為什麼不是「赤い」「ピンク」等等?話說這來源於另外一個慣用句「隣の芝生は青く見える」,這句話可能有些同學聽到過,也有可能大家都沒有聽說過。
  • 「天幹地支」你知不知
    這說明紀年對古人來說很重要,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古人是如何紀年的。01「天幹地支」的發展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代文獻文記載確定天皇氏時代已發明幹支歷,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在商朝的時候「天幹地支」已經非常普及和常用了,根據考古學發現,商朝的君王名字很有特色,幾乎所有的王名字都帶有十天幹,比如商紂王帝辛,辛即為十天幹的第八位。還有「太甲」、「盤庚」、「武丁」等等帝王名字。自秦漢以來,二十四部正史,實際採用的都是這種紀年方式。
  • 「專題」狂歡的「城市客廳」:紫川河
    橋梁博覽「紫川河十橋」項目以防治洪水、消除交通擁堵、提高行人舒適度等為目標,對紫川河上的橋梁以不同主題進行了藝術化的改造或新建,比如中野橋被稱為「太陽之橋」,在橋面的步道上鋪有巨幅的太陽圖案,中島橋被稱為「風之橋」,橋上設置有巨大的風帆造型裝飾。
  • 【馬不停蹄】「爪皇」與「爪黃」
    「爪皇」為名。不過,一代馬皇的名字,原來源於一時的手民之誤…聽說1995年周南首次當上馬主,本想借用《三國演義》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為名,豈料秘書一時手民之誤,把名字寫成「爪皇飛電」,自此周氏名下馬匹的名字順勢以「爪皇」開首,包括「爪皇烈風」、「爪皇奔雷」、「爪皇凌雨」等等。後來,同樣愛馬、曾協助父親相入「爪皇凌雨」的周永健把另一匹馬命名為「爪黃飛電」。
  • 《神魔之塔》「背城之旅龍.藍託」戰慄級任務展開 競技場「朗傑...
    導 讀 《神魔之塔》16.0 版本即進踏進第六週,營運團隊宣布「背城之旅龍.藍託」即將壓軸出場,為召喚師帶來「巨龍的追憶」戰慄級任務。
  • 試問某些男生,你怎麼這麼能「裝」?
    封閉隔離期間,偶爾外出採購,看著街邊路人匆忙背大包趕路,全副武裝不停拭汗,仿佛預示著正常生活軌道運轉暫時擱淺,大包裡滿滿地囤起「基本生存需求」,其他的,無力關心。想起有位男孩說,自己從一個「大包控」變成「腰包愛好者」,經歷了一番心路上的變遷。
  • 雷姆聲優「水瀨祈」介紹,以及「祈之助」近期推特美圖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雖然早已完結,但它的熱度卻久久不散,前段時間推出的OVA更是大受歡迎,讓它再次火了一段時間。其中雷姆雖然只是女配角,但是卻擁有著遠超女主艾米莉亞的人氣。「水瀨祈」是為雷姆配音的聲優,與動畫中的蕾姆一樣,也是一個清秀可愛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