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五種會飛的小動物:蒼蠅、知了、蚊子、蝴蝶、蜻蜓,這五種動物的幼蟲名字都很生僻,那麼這些幼蟲都叫什麼呢?據資料顯示,蒼蠅幼蟲俗稱蠅蛆(qu,一聲),知了幼蟲叫蟬猴,蚊子的幼蟲叫孑(jie,二聲 )孓(jue,二聲),蝴蝶的幼蟲叫毛毛蟲,蜻蜓的幼蟲生活在水中,學名叫水躉(dun,三聲)。
一、蠅蛆為蒼蠅的幼蟲。主要出生在人畜糞便堆、垃圾、腐敗物質中,取食糞便及腐爛物質,也有的生活於腐敗動物屍體中。在土表下化蛹,以蛹越冬,越冬蛹在土中深度可達10釐米左右。生長繁殖極快,人工養殖不需很多設備,室內室外、城市農村均可養殖。有條件的可採用高技術繁殖無菌蠅蛆,進行綜合開發;暫時不能利用高技術的農村專業戶,可不養種蠅,直接引誘自然界的蒼蠅來產卵,直接繁殖鮮蛆來解決特種養殖動物所需的活體餌料。
二、蟬猴是蟬面臨蛻變的幼蟲(又稱為若蟲),又名蟬龜,黃褐色或淡紅色,善攀爬。蟬的幼蟲由土中出來爬到樹上蛻變為蟬,其過程如猴上樹,故得蟬猴之名。有很多品種,各地俗稱略有不同:山東黃河區域有人稱為神仙;魯北地區稱蛸螅牛;魯南稱姐溜龜(成蟲叫姐溜);西南的泰安東平一帶叫爬叉(在當地,爬叉的動詞含義是攀爬)、爬蟬(pá chá)、結了龜(jiē le guī),平陰叫蛣蟟龜(成蟲叫蛣蟟,jié liáo);菏澤叫爬叉猴,鄄城叫堵老龜(成蟲叫堵了);青島萊西叫知了狗。河南開封稱為爬蟬(pá chá)、許昌、平頂山,等地稱知了龜、山東煙臺等地稱知了猴,周口一帶稱爬蚱。江蘇徐州叫喋拉猴。
三、孑孓,蚊子的幼蟲,是蚊子由卵成長至蛹的中間階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體細長,相對頭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較為寬大,遊泳時身體一屈一伸,俗稱跟頭蟲。孑孓身體細長,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遊動,以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呼吸空氣。
四、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有的幼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人碰到的話皮膚會紅腫。
色彩美麗,成蟲體肢和翅滿被鱗片和毛,故2對翅為鱗翅,且前翅大於後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類上顎發達,為咀嚼式);觸角絲狀、雙櫛狀、櫛狀、棍棒狀等多型;複眼發達,單眼2個或無單眼。
幼蟲蠕蟲狀,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幼蟲體上生有剛毛,對剛毛的排列和命名稱毛序,在分類上有重要意義。約有112000種,包括蛾類和蝶類。有些可作魚餌、餵魚,經常活躍於樹葉,樹幹等地方,春天和夏天多.
五、蜻蜓幼蟲稱水蠆,常棲息於水中砂粒、泥水或水草間,取食水中的小動物,如蜉蝣及蚊類的幼蟲,大型種類還能捕食蝌蚪和小魚。老熟稚蟲出水後爬到石頭、植物上,常在夜間羽化。
猜你還想看:
河豚最毒的部位是哪裡?中毒了怎麼辦?
忠誠的狗和兇狠的狼能雜交成功嗎?生出來的是狼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