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節選自《汽車理論》清華大學
作者:餘志生
國際、國內與平順性評價方法相關的標準:
1974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了國際標準ISO2631:《人體承受全身振動評價指南》
1997年公布了ISO2631-1:《人體承受全身振動評價——第一部分:一般要求》
我國對相應國際標準進行了修訂,公布了GB/T4970——1996《汽車平順性隨機輸入行駛試驗方法》
人體坐姿受振模型
共3個輸入點、12個方向的振動
頻率加權函數和軸加權係數
由上表可知,人體對座椅傳給人體的振動最為敏感!
ISO2631-1:1997(E)標準還規定當評價振動對健康的影響時:
我國標準規定,評價汽車平順性時就考慮xs、ys、zs三個軸向振動。
人體對不同頻率的振動敏感程度不同:
各軸向的頻率加權函數(漸近線)
頻率加權函數
(1) 濾波網絡法
將測得的a(t)通過相應的頻率加權函數w(f)的濾波網絡,得到加權加速度時間歷程aw(t)。
(2) 頻譜分析法
對a(t)進行頻譜分析,得到功率譜密度函數Ga(f)。
2. 三個方向總加權加速度均方根值
3. 總加權振級Law
a0——參考加速度均方根值,a0=10⁻⁶m/s²。
4. 評價方法
Law和aw與人的主觀感覺之間的關係
頻率加權函數和軸加權係數
Europeran轎車上振動測量結果
當峰值係數>9時,ISO2631-1:1997(E)標準規定用加權加速度4次方根值評價。它能更好地估計偶爾遇到大的脈衝引起的高峰值係數振動對人體的影響。此時採用輔助評價方法——振動劑量值。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支持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