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組織的《尋找匠心人》攝製組一行7人,來到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錄製「非物質遺產」專題片。在為期2天的錄製中,攝製組深入檳榔谷景區非遺村和甘什村,探尋最具黎族文化代表性的樹皮衣製作技藝,展示海南黎族「非遺」魅力。
在非遺村,兩位「非遺」傳承人穿上自製的樹皮衣,在船型屋前舉起木錘有節奏地敲打一塊樹皮。「這塊就是傳說中的『見血封喉』樹皮,需要很多工序和時間才能完成一件樹皮衣的製作。」保亭樹皮衣技藝傳承人王文奇介紹。
據了解,黎族樹皮衣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由樹皮製成的服飾,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被譽為"服裝活化石"。2006年5月,黎族樹皮衣製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製作樹皮衣的樹種有厚皮樹、黃久樹、構樹、「見血封喉」樹等,其中「見血封喉」樹製作的樹皮衣質地最好。製作樹皮衣的步驟是:選樹木、扒樹皮、修整、浸泡脫膠、漂洗、晾曬、拍打等。加工好的樹皮經剪裁、縫製可以製作成被子、帽子、上衣、裙子等。
「樹皮衣製作非常繁複,僅敲打一塊樹皮我們就用了好幾天時間。現在會製作樹皮衣的人少之又少,我們在鏡頭面前展示這個技藝的過程,就是要給子孫後代的留下一段不能遺忘的文化記憶。」王文奇說。
據悉,檳榔谷景區是中國首家民族文化型5A級景區,還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景區內展示了十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急需保護名錄。(陳建峰 潘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