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了!英國股市又大跌,政府徹底改口,近期市場創下近30年最大跌幅...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數據寶

作者: 張娟娟

面對疫情的快速發展,英國政府於當地時間17日下午徹底改口,稱將像戰時政府一樣行動!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0萬。全球(非中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11.5萬例以上,大幅超過中國。歐洲現已成新冠疫情中心,歐洲國家累計確診7.5萬例以上。中國累計確診病例從1萬例到8萬例用了31天,而海外僅用了14天,可以想像下海外疫情增速有多快。

英國累計確診病例位居歐洲第六位

相較於全國「封城」的義大利和西班牙、關閉學校與公共場所的法國和荷蘭等歐洲國家,英國在前幾日抗疫過於「溫和」,其不取消集會、不關停學校、不測輕症狀者等政策,約需60%英國人感染的「群體免疫」計劃受到極大爭議與批評。

截至北京時間3月18日17時,英國累計確診1950例,位居歐洲第六位,每百萬人口有0.3個人被感染,死亡率3.64%,在感染超千例的12個國家中,死亡率僅次於義大利和西班牙。但是,英國在應對疫情時的做法實在令人擔憂!

英國累計確診指數式上升

但應對疫情略顯「佛系」

幽默是英國人最主要的特徵,但是在疫情當前,這種「幽默」毫無理性可言。英國土地面積24.41萬平方公裡,與中國的廣西省基本相當。與國內累計確診超千例的4個省份對比可以發現,英國自進入3月份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呈指數式上升,而中國自2月中旬就開始平穩上升。從100例到1000例,英國用了10天,而中國廣東、浙江省用了13天,河南14天,湖南更是比英國多出10天。

目前,歐洲共有12個國家累計確診超過1000例,英國感染密度(百萬人口感染人數)在確診超千例的國家中處於末位,但是死亡率卻相對較高,僅次於義大利和西班牙。

病毒來勢洶洶,現年93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已於12日前往溫莎城堡,如果疫情進一步擴散,她將與98歲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在桑德林漢姆莊園進行自我隔離。

從英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時間脈絡來看,1月31日來自同一家庭的2名感染者為英國首次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但直至3月3日英國政府才象徵性出臺應對計劃,一旦新冠肺炎常態化發展,考慮關閉學校,鼓勵居家辦公,減少大規模集會,但間隔整整一個月,此時累計確診達到51例。而中國浙江、河南等地在累計確診還不到40例時就施行一級響應。3月12日,英國政府宣布,該國疫情應對措施從「遏制」階段進入「延緩」階段,進一步提升力度。

3月13日,英國累計確診超過800例,但是英國政府的應對措施看起來更加令人難以理解。政府不再要求輕症患者聯繫醫療部門,而是採取居家隔離的方式。所有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的人居家隔離7天。此外,目前英國並未下達關閉學校的命令,但要求學校取消全部海外旅行計劃。

現在英國正在做出改變,英國廣播公司(BBC)一檔節目中,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稱,計劃讓7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在家隔離,可能將酒店改建成臨時醫院,在私立醫療機構爭取更多床位,並讓汽車、武器製造商等參與生產呼吸機等醫療設備。但是並沒有採取像德國、義大利的封城措施,這樣的意味著什麼真的難以想像。

或許是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態勢,英國政府近幾日終於表態要實行戰時管理,對於此前的「群體免疫」徹底改口。首相詹森在發布會上承諾,一方面加緊支持醫療系統,增加醫護人員,增加住院床位;另一方面積極扶持經濟,幫助困難企業渡過危機。

奇葩應對疫情

或是下一個「義大利」

英國應對疫情的溫和舉措令人費解,就連瑞典也開始效仿。瑞典公共衛生局也調整了新冠病毒檢測政策,建議狀況良好且無需醫治的疑似患者,主要通過自我隔離、避免外出等方式緩解情況,並列入非優先檢測級別。而在此之前,瑞士和美國華盛頓州,也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據媒體3月14日報導,英國首相終於宣布將禁止大型活動。但是在當地時間3月15日,在英國巴斯,馬拉松比賽依然在舉行,參賽者無一戴口罩。

要知道英國的老齡化程度也相當嚴重,超過了18%,在歐洲國家中處於前列,雖然醫療支出佔GDP總額也接近了10%。但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遠超過人類的認知,比如義大利由於沒有採取同樣強力的防控措施,更沒有中國的「八方支援」,義大利疫情的發展速度將會超過人口規模相近的湖北,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又造成了死亡率全球第一。

據義大利民事保護部門負責人、新冠病毒應急委員會專員博雷利16日說,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幅出現下降趨勢,疫情拐點可能正在到來。那麼英國的疫情拐點在哪裡?

如果以3月1日為起點,通過數學模型(邏輯回歸)模擬發現,英國如果繼續任由疫情發展的話,累計確診病例很有可能會超過萬例(預測數據僅供參考)。而當前從倫敦飛往中國境內的機票也飆漲,在某售票平臺上搜索發現,倫敦18日飛往上海的機票,最短23小時,票價接近2萬,最長60個小時,票價接近1.4萬,平時也就幾千塊左右。

英國市場3月份市值流失近6.5萬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稱得上是致使全球經濟走向衰退的導火索,道瓊指數在3月份就熔斷3次,英國股市未能倖免,截至當前3月份富時100指數暴跌19.54%,月度跌幅創下了近30年最高水平;年內下跌29.8%,年度跌幅近次於2008年(全年下跌31.33%)。

全球股市已跌入技術性熊市,最新開盤數據顯示,富時100指數開盤再度低開,德國DAX、荷蘭AEX指數跌幅均超過3%。

從股票市值來看,截至3月17日收盤,英國股市整體市值3.21萬億英鎊,較上個月下降19.18%,市值蒸發7629.54億英鎊,折合人民幣近6.5萬億元。如果跟去年末相比,英國股市市值蒸發掉9.77萬億人民幣。

2020年英國GDP增速預期僅有1.1%

在過去三年,英國的GDP同比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19年僅有3.29%。新冠肺炎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是無疑的,一季度全球經濟如臨「黑天鵝」,航運、休閒旅遊等方面打擊重大。如果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英國2020年GDP增速極有可能會低於3%。

美聯儲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不得已降息,交出了最後的底牌,而英國也在維持了19個月的0.75%的基準利率下,在3月份下調50個基準點至0.25%,這一基準利率比2008年還要低。

英國的科技是較為發達的,但是自2008年起,英國GDP結束了4%以上的增速。2009年GDP負增長以來,在近十年時間裡,經濟增長速度始終不及2007年以前。在高通脹和放緩的工資增速背景下,GDP增速的萎靡一定程度反映了總需求將下降。

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之後,經濟得到一定恢復,但是改善是短暫的,脫歐也讓英國失去了經濟增長的動力,英國經濟走勢趨向疲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製造業陷入停滯,再加上全球經濟放緩,削弱了企業的現金流、擾亂了供應鏈、抑制了投資。英國總體財政赤字仍然居高,且持續攀升,但佔英國經濟總體的比值正在下降。

英國經濟走向衰退,或與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疲軟有密切關係。根據最新數據,英國政府下調2020年GDP增速預期至1.1%,此前預期為1.4%;預計2021年GDP增速為1.8%,此前預期為1.6%;GDP增速預期沒有將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納入考量。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稱,財政刺激措施總值將會達到300億英鎊,宣布額外180億英鎊的財政寬鬆,並將公布暫時性的新貸款計劃應對公共衛生風險。

(shujubao2015):證券時報智能原創新媒體。

相關焦點

  • 全球股市慘了,創疫情暴發以來最大下跌!
    全球股市慘了,創疫情暴發以來最大下跌!>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創3月暴跌後最大周跌幅疫情復燃歐美股市大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歐洲各國疫情數據紛紛破紀錄歐洲股市表現表現同樣糟糕,德國DAX指數近一周下跌8.61%,法國CAC40指數下跌6.42%,英國富時100指數跌4.83%。衡量未來一個月美國股市預期波動率的Vix指數周五攀升至近40,是長期平均水平的兩倍。「恐懼指標」激增,也反映了對下周大選結果不確定性的預期。
  • 時間線|全球市場「熊出沒」,道指周跌幅進入歷史前十
    近期全球市場大變臉,疫情擴散令投資者陷入恐慌,多國股票跌入「技術性熊市」,美國股市八天內驚現三次熔斷。16日凌晨,美聯儲提前降息至0並重啟QE,而市場卻顯然不買帳。3月11日道指從近期高點29568.57點已下跌近6000點,跌幅超過20%,正式進入「技術性熊市」。隨著美股引發恐慌情緒向全球金融市場蔓延,全球股市「熔斷」集中爆發,包括巴西、加拿大、泰國、菲律賓、巴基斯坦、韓國、印尼、墨西哥、哥倫比亞、斯裡蘭卡等10個國家的股市因暴跌觸發熔斷機制,盤中暫停交易。
  • 黃金價格一年跌去30% 創下近30年來最大跌幅
    年終臨近,國際黃金價格徘徊於1200美元附近,其2013年的跌幅已經接近30%,這一數字創下近30年來的最大跌幅已幾成定局。價格的下跌帶來的是世界黃金整體需求的下滑,尤其是黃金投資需求的下滑。世界黃金協會日前公布的最新《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全球第三季度黃金需求為869噸,同比下降21%,主要由印度政府對其國內市場的管制以及ETF淨減持造成。正如世界黃金協會所言,黃金ETF資金的大幅流出成為壓制今年黃金價格的關鍵因素。
  • 市場:連續大跌在情理中 急搶反彈是「高危動作」
    午盤權重股集體殺跌帶動股指一路下,滬指失守2900點,全天跌幅高達5.79%,創下了自2008年底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兩市超過300隻個股跌停。  自8月5日創出3478點新高后,短短9個交易日,滬指便跌去608點,跌幅高達17.5%。私募資金提前出逃,基金重倉全線熄火——A股正在經曆本輪行情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 日本股市創下30年新高 沒有網際網路巨頭 誰是帶頭大哥?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陳霞昌日本股市近期表現搶眼。1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於26433點,11月漲幅超過15%。期間,日經225指數多次創下了自1990年以來的新高。雖然指數距離1989年創下的37951點還有一定距離,但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創下近30年的新低6994點後,指數就穩步上漲。
  • 全球股市大跌之後 創業板繼續擺脫「地球引力」?
    請關注新浪理財大學每周日上午的《每周市場洞察》,上投摩根首席市場策略師蔣先威帶你盤點一周投資機會。原標題:全球股市大跌之後,創業板繼續擺脫「地球引力」?資深市場人士對熱門股作出了風險提示。過去一個月的時間內,因為新冠病毒疫情(下稱「疫情」)在全球擴散的影響,全球股市大跌,日經225指數、富時100指數,甚至包括恒生指數也一度創出近期調整新低,不過A股創業板依然在高位震蕩,過去一個月徹底擺脫「地球引力」的影響。
  • A股創開年最大跌幅:多個指數估值堪比2015年 火線解讀來了
    龍頭股貴州茅臺股價再漲0.47%,而茅臺之外的白酒股普遍大跌,其中,五糧液大跌4.98%,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等跌幅均超過5%。更加值得注意的是,A股包括滬深300、上證50等重要指數的估值水平,已經接近甚至超過2015年的水平。「抱團」鬆動還是「抱得更緊」?A股周一迎2021開年最大調整!1月11日,A股市場幾大指數均迎來2021年以來最大調整!
  • 道指盤中重挫近千點!美歐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開盤怎麼走?
    受多國疫情快速反彈影響,當地時間10月26日,歐美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道指盤中一度跌近千點,金融股、能源股、航空股全線走低;大宗商品方面,國際油價也出現明顯回落。
  • 比特幣創下最大兩日跌幅 美國恐加強監管,市場之鯨自食惡果
    昨天就出現了自比特幣在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跌幅,這種拋售引發了人們對今年加密貨幣熱潮的新的懷疑。雪梨AMP Capital Investors有限公司投資策略主管Shane Oliver說:「在股市和各種其他資產大幅上漲之後,它們都很容易受到短暫停頓的影響。」「比特幣的漲幅超過了大多數貨幣,因為比特幣大幅飆升,由於投機興趣的存在,其泡沫也大大增加。」其他人則看到了散戶投資者蜂擁入市、追逐快速上漲勢頭的跡象,為不可避免的結果埋下了隱患。
  •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集體走低 跌幅均逾1%_基金動態_基金_中金在線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集體走低 跌幅均逾1% 2020-
  • A股下跌空間有限,多重因素或助力市場企穩回升
    聯訊證券指出,市場近期在年線處反覆爭奪,市場能量也呈現逐步萎縮狀態,預計股指往下的空間有限。1-2月經濟數據兩眼修復此前的悲觀預期、新增投資者以及兩融餘額等數據均穩步回升,多重積極因素有望助力市場企穩回升。
  • 變身股市最大「金主」 日本央行買不停
    12月7日,彭博社報導稱,由於大規模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支撐受疫情重創的市場,加上最近日股的強勢反彈,日本央行首次超越日本股市最大機構投資者之一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成為日本股市的最大投資人。但在全球寬鬆貨幣政策大行其道的時候,很難說清這究竟是喜是憂。
  • 全球市場哀鴻...
    隨後道指迅速跌超2000點,跌幅擴大至近7%!盤中標普500指數跌7%,觸發一級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市場上,美股石油股同步暴跌:西方石油跌超43%,哈利伯頓跌超30%,斯倫貝謝跌超40%,康菲石油跌26%,英國石油跌22%,雪佛龍跌超15%。
  • 徹底懵了!市場風格突變,醫藥基金集體重挫,石油基金卻暴漲逾30%!基...
    基金表現兩極分化近期A股風格突變,市場起起伏伏。今日市場中的權重股,工商銀行大漲5.89%,以大盤股為代表的上證50指數更是創出了10年來新高;與此同時,以題材股為代表的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則在近期持續回調。
  • ...美元指數從97.37下跌到93.49,跌幅4%,創下了該指數近10年最差的...
    【美元指數7月下跌4% 弱勢美元周期正在開啟】剛過去的7月,美元指數從97.37下跌到93.49,跌幅4%,創下了該指數近10年最差的單月表現。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酵後,美聯儲採取了一系列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而疫情在美國二次發酵延長了美國經濟受到疫情因素影響的時長,短期衝擊向中期延續的概率在上升。
  • 全球股市震蕩,中國市場不存在暴跌理由
    股市不平靜。這個周一,美股遭遇了「史詩級」的暴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7%,其中道瓊指數大跌2000點,創下美股史上最大單日點數跌幅。而標普500指數更是在開盤後僅4分鐘就暴跌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這也是美股繼1997年10月27日後歷史上第二次觸發熔斷機制。
  • 美股盤前:美國最後一份就業數據好於預期 英國股市創12年最大跌幅
    此外,美國剛剛公布的今年最後一份初請失業金數據好於預期,在年底給市場提供了一定支撐。  市場動態  截至發稿,標普500指數期貨跌0.08%,報3,721.38點;道指期貨跌0.07%,報30,281.0點;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漲0.07%,報12,850.50點。  上一交易日三大指數小幅收漲,道指刷新歷史新高。
  • 當股市大跌時,巴菲特、達裡奧、索羅斯等大師是如何應對的?
    他認為,投資股市所獲得的收益來自於長期持有優質公司的股票。如果投資者購買優質公司的股票,且持有這些股票10年、20年、30年之久,那麼他們最終將會取得不錯的回報。 巴菲特曾在致股東的年度信中解釋說,市場總是處于波動之中,因此對於每個投資者來說,無論投資經驗深淺,最好的選擇就是保持鎮定。
  • 史詩級雪崩:國際油價跌至4年最低,日跌幅創29年來最大紀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注意到,當地晚間,布倫特原油開盤38.08美元/桶,日內跌幅有所收縮,但同樣受亞盤影響,讓原本持續下跌的石油市場更顯緊張。截至收盤,布倫特跌10.91報34.36美元/桶,全球油價這一自由落體式的下落,不僅一舉擊穿了4年來的價格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