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童年塑造了牛頓神秘的個性
牛頓在1642年聖誕節過早地出生在英國格蘭,很不幸,在他三歲左右的時候他的文盲父親去世了,不久,他的母親與一位富有的神職人員巴納巴斯史密斯結婚,但是他的繼父從心底不接納這個孩子。牛頓的母親和她的新丈夫住在另一個村子裡,小牛頓被迫與祖父母一起生活。被母親遺棄的經歷深深的傷害了牛頓,導致了他他孤獨、多疑的性格。作為一個叛逆期的青少年,他曾燒毀過繼父的房子,因為他搶走了自己的母親。作為一個成年人,牛頓沒有愛好,整日沉浸在他的工作。
牛頓的母親希望他成為一名農民
12歲時,牛頓就讀于格蘭瑟姆的一所學校,最初,他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然而,正如故事所說的那樣,在被欺負後,牛頓開始努力學習積極融入優等生的行列。然而,在15、16歲時,他被母親強制退並返回伍爾索普莊園成為農民。牛頓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對此表現不佳。最終,牛頓不得不回到學校繼續學業。
鼠疫無意中為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礎
1665年,在英格蘭爆發了鼠疫,劍橋大學不得不關閉了大門,迫使牛頓回到了伍爾索普莊園。有一天,當他坐在花園裡時,他看到一棵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為他提供靈感,最終形成他的萬有引力定律。
2010年,一名美國宇航局太空人在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上攜帶一棵古老的蘋果樹,前往國際空間站。曾經由牛頓領導的科學組織皇家學會借用了這片樹的航程,作為慶祝該組織成立350周年的一部分。
作為劍橋大學的教授,牛頓的講座居然很少有人參加
1669年,當時26歲的牛頓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209年。雖然他在劍橋待了將近30年,但牛頓對教學和他的學生沒什麼興趣,他的講座很少出席。牛頓便將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的研究上。
牛頓負責皇家造幣廠,並處死了偽造者
1696年,牛頓被命名為皇家造幣廠的監獄長,負責生產英格蘭的貨幣。他離開了他長期居住的劍橋,搬到了國家首都。三年後,牛頓升職加薪,工作頗為順利。在他任職期間,牛頓進行貨幣改革。他還專注於調查造假者,結果他熟悉了這個城市骯髒的腹部,因為他親自追蹤並採訪了涉嫌犯罪分子,並一路接受死亡威脅。他將追捕的一些偽造者被送到絞刑架。
他對鍊金術很感興趣
除了他最為人所知的科學努力之外,牛頓在他的成年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追求另一種興趣:鍊金術。其目標包括找到哲學家的石頭,這種物質據說可以將普通金屬如鉛和鐵變成黃金。他對他的鍊金術實驗保密,並在代碼中記錄了他的一些研究成果。
在學術研究方面,與他人有激烈的競爭
當涉及到他的知識分子競爭對手時,牛頓可能會嫉妒和報復。與他爭吵的人中有德國數學家和哲學家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茲,這兩個人在發明微積分方面發生了激烈的爭鬥。牛頓在1660年代開發了一個微積分版本,但當時沒有發表他的作品。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萊布尼茲制定了他自己的微積分版本,十年後發表了他的作品。牛頓起訴萊布尼茲偷取了自己未發表的科研成果。然而,今天萊布尼茨的微積分系統是常用的定理。
牛頓被封為爵士
1705年,牛頓被安妮女王封為爵士。到那時,他繼承了母親的財產後變得富有,並且還出版了兩部主要作品,1687年的「自然哲學數學原理」(俗稱「原理」)和1704年的「Opticks」。這位著名的科學家於1727年3月20日去世,享年84歲。他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這裡是英國君主的安息之地,以及查爾斯·狄更斯,查爾斯·狄更斯和探險家大衛·利文斯通等著名的非皇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