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材料在國外水處理過程中的研發及應用概覽

2020-11-23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環保產業作為多學科交叉領域,其發展離不開其他基礎產業的進步,其中新型材料的應用在推動水處理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分離材料的創新所帶來的突破,膜技術在汙水處理、海水淡化、工業分離等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且隨著膜材料的不斷改良,持續推動工藝的改進和成本的降低。另外,近十年來納米技術不斷突破,納米材料在過濾、吸附、電化學等許多水處理工藝中也逐漸發揮巨大的作用,極大的提高工藝的處理效率。

以膜為代表的分離材料

膜材料作為一種分離材料,已經廣泛應用於各種固液分離、液液分離及氣液分離等水處理場景,根據分離原理包括:

1)按物質粒徑大小分離的過濾膜,主要用於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實現固液分離,取代二沉池;用於海水淡化工藝,截留海水中高價離子,實現脫鹽;

2)以離子選擇透過性為原理的離子交換膜,主要用於電滲析、倒極電滲析、雙極膜電滲析等工藝,實現脫鹽,應用於海水淡化和工業廢水零排放;

3)以膜兩側分壓差為驅動力的滲透氣化膜,實現有機物和水的分離,以及不同有機物間的分離等,應用於工業廢水處理。

我國水處理膜材料高端市場主要被進口膜廠商佔據,包括SUEZ、KOCH等的中空纖維膜,DOW、海德能等的納濾和反滲透膜,Astom的離子交換膜等。近十年我國國產化膜材料性能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相比進口膜有著投資成本低,性價比高等優勢,正逐漸提高市場份額。但是在運行穩定性、抗汙染、膜使用壽命等方面仍待進一步提高。

美國Cerahelix開發了一種將DNA與陶瓷化學相結合的新型陶瓷過濾器。使用DNA作為模板嵌入陶瓷材料中形成小於1納米的膜孔。形成高度耐久(耐高溫和耐化學腐蝕)和抗汙染的分離膜。這些特性使其能夠在廣泛的操作條件下運行,可以用於高效且顯著降低成本的新型工藝設計中。目標市場為工業水回用、有機溶劑分離和生物基化學品和藥品濃縮。

同樣來自美國的Solecta有機膜主要針對工業過程分離而設計,系列產品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膜材料主要為PVDF和PES,其PES納濾膜Mg2+分子截留率高於90%,對蛋白等帶電荷有機物有很好的選擇性截留,RO膜Na+分子截留率高於96%。主要應用於工業分離及工業廢水處理分鹽工藝。

日本的Astom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離子交換膜及雙極膜電滲析設備製造商,其開發的雙極膜電滲析裝置通過向雙極膜與陰陽離子交換膜組合的三室式雙極膜電滲析槽中加入無機鹽,兩側施加0.83V以上的水理論分解電壓後,膜內的水分解為酸 (H+)和鹼(OH-)。陰離子透過陰離子交換膜在雙極膜上與已分裂的H離子結合後生成酸。另一方面陽離子透過陽離子交換膜在雙極膜上與已分裂的OH離子結合後生成鹼。

新型吸附材料

吸附過程在水處理領域主要用於市政及工業汙水深度處理及飲用水處理等場景。傳統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沸石、無機礦物等,但普遍存在運行成本高,難以清洗,吸附效率低等問題。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新型吸附材料的研發,能夠有效提高吸附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延長使用時間。

納米技術的發展極大增加吸附劑的比表面積,提高吸附速率,能夠有效去除水體中微量汙染物或金屬離子,成為吸附材料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在納米尺度下,相比於通常尺度下納米材料通常會呈現出小尺寸效應下的特異性質。這些特性目前正在被研究用於水和汙水的處理。同時,未來石墨烯和磁性材料也將成為新型吸附材料的發展方向,用於微量汙染物和常規工藝難以去除的汙染物的處理工藝中。

美國CustoMem公司定製設計和製造生物衍生材料,用於工業水處理。CustoMem通過一種低能、低成本的生物工藝生產出了一種新型生物材料組合物,可以有選擇地捕獲農藥、藥物和高性能化學品等微汙染物。可用於工業廢水市場,製藥、化工、抗生素生產等產生微量汙染物的行業。

MetaMateria是美國專注於先進材料開發的私有公司,從2003年以來始終專注於開發獨特的,高密度納米級多孔的陶瓷材料,可以支持活性物質,如有益的細菌群落用於生物修復或製成納米級材料用於磷和金屬離子或微量化合物的去除與回收。這些產品壽命長,接觸時間短,汙染物去除率高。分層次的孔隙結構允許通過介質的高水流量。產品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狀,以提供靈活的使用。

捷克GrapheneUP SE公司開發了基於石墨烯的多種新材料。包括Grafim是一種基於石墨烯的吸附技術,專門針對水和氣體處理領域。Grafim對各種難以用傳統技術處理的微汙染物和化合物具有卓越的去除效率(在PPB至PPB範圍內高效去除)。GUP是專門針對複合材料和新材料市場的功能性石墨烯,是目前正在開發的納米過濾和電氧化技術的基礎。最後Naimor是一種超疏水石墨烯材料,專門用於漏油回收和碳氫化合物的吸附,它可用於清洗溢出的油、溶劑或碳氫化合物等。

催化材料

隨著水回用市場增加及汙水排放標準更嚴格,一些傳統工藝難以去除的汙染物,使得傳統處理系統面臨巨大的壓力,而高級氧化工藝在水和汙水處理工藝中迎來了新的機遇。高級氧化工藝包括許多類型,基本原理是在特定條件下生成自由基強氧化劑,快速分解水體中難降解有機物。但是傳統高級氧化工藝自由基產生速率較慢,因此二氧化鈦等催化劑引起了人們的興趣,用於提高自由基的產生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加拿大初創公司H2nanO的高級氧化技術採用表面塗有TiO2的納米顆粒作為催化劑,在太陽光UV的照射下,H2O在三相界面生成自由基,迅速將水體中難降解汙染物氧化。在工業廢水和尾礦池成功試點。該系統處理效率高,易於整合到其他處理系統中,從而能夠改進現有有機汙染物的處理工藝。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材料科學仍會極大推動水處理工藝的創新和發展。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環保工程水處理過程中的超濾膜技術應用
    論文主要對環保工程水處理過程中超濾膜技術的概念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進而對環保工程水處理過程中超濾膜技術的應用方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從而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推動我國環保工程水處理工作的開展。3環保工程水處理過程中超濾膜技術的應用3.1電泳漆廢水國外超濾技術的較大規模應用開始於70年代,當時就是主要用於電泳塗漆工業。
  • 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超濾膜技術是一種水處理技術,能夠有效過濾懸浮廢物、膠狀體、藻類、病菌以及其他水生病毒,從而實現水分離純化目的,和其他傳統環保工程水處理技術相比,超濾膜技術設備成倍低、能耗少,水生物質回收更加方便,在各種水淨化處理過程中均得到了廣泛應用。
  • 環境工程水處理中對曝氣設備的應用分析探討
    在採用Matlab作為曝氣處理係數的確定方法確定環境工程水處理中曝氣應用的相關係數時,只需要輸入一個相關的內置命令,經過計算機的計算之後便可求出環境工程水處理過程中曝氣應用的相關係數,應用起來非常簡便靈活。利用Matlab確定曝氣相關係數的優點是:計算速度比較快,而且準確度也高。但利用Matlab作為曝氣處理係數的確定方法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有時也會出現比較小的誤差。
  • 電化學新工藝在循環水處理裝置中的應用
    另外,冷卻循環水中的懸浮物在經過電化學水處理設備反應室內部的強酸性環境和強鹼性環境的過程中,表面電荷被破壞而失穩,從而沉積到反應室底部排出系統,實現降低系統懸浮物的作用。同樣的原理,藻類、油質等有機物在經過電化學水處理設備反應室中陽極附近的時候,被陽極產生的強氧化劑氧化降解。
  • 石墨烯材料在水處理領域的技術應用現狀及趨勢
    在水處理中,石墨烯類碳材料除了利用其過濾的作用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吸附。作為水處理吸附劑,可吸附三類汙染物: 有機物,金屬離子與無機陰離子。石墨烯巨大的比表面積使它成為優質吸附劑。常見的石墨烯類碳材料除包括石墨烯和上述的氧化石墨烯外,還有還原氧化石墨烯。
  • 淺談超濾膜技術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的應用
    與傳統工藝相比,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方面具有能耗低、操作壓力低、分離效率高、通量大及可回收有用物質等優點,廣泛應用於飲用水淨化、生活汙水回收、含油廢水、紙漿廢水、海水淡化等水處理中。在此,本文就超濾膜技術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的應用展開簡要闡述,以供參考。
  • 正滲透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研究應用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正滲透是指水在滲透壓的作用下通過半透膜從高水化學勢區域(或較低滲透壓)自發地向低水化學勢區域(或較高滲透壓)傳遞的過程。與壓力驅動的膜分離水處理技術(比如超濾、納濾、反滲透等)相比,正滲透具有低壓、低能耗和較低的膜汙染等優點。文章介紹了正滲透的技術原理,綜述了其在水處理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進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並展望了應用前景。
  • 水處理膜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環境汙染的加重,帶動了水處理領域的技術創新,將膜材料及相關技術應用於水處理工作。基於此,文章將水處理膜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該技術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強化水處理膜技術的應用優勢,改善水環境。水處理膜技術是指利用生物膜的物質分離作用,將水中的雜質去除,實現淨化處理的目的。
  • 活性炭吸附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文章將著重介紹活性炭吸附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3.活性炭吸附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3.1 活性炭吸附技術應用於水處理中的概況實踐證明,活性炭是用於水和廢水處理較為理想的一種吸附劑,研究活性炭用於水和廢水處理已有十年的歷史。
  • 簡析超濾膜在水處理過程中的工作原理及其特點
    簡析超濾膜在水處理過程中的工作原理及其特點隨著膜技術的持續進步,超濾膜的應用範圍和發展前程也在不斷擴大。超濾膜因其較好的分離性能與物化性能,而被廣泛應用於環境工程水處理過程中。為了保證環境工程的水質量達到安全用水標準,減輕水裡的膠體物質和懸浮顆粒,必須運用超濾膜來對水進行淨化,並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使供水行業的所有用水標準都切合用水規定,給環境工程用水提供了有效保障。
  • 『納米 應用』國外上市公司中的六個頂級納米技術應用領域
    國外資本市場中,納米技術應用目前已發揮巨大作用的有六個主要領域。納米技術的應用包括從效率更高的藥物傳輸系統到微型電晶體(允許更小、更強大的計算機晶片)。毫不奇怪,未來幾年,納米技術應用將大幅增長。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納米技術「是一種快速發展的技術」,並表示,到2024年,全球納米技術的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17%。
  • 納米吸附性材料去除水環境中汙染物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納米材料的基本結構決定其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因此納米材料作為吸附劑去除水環境中的汙染物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總結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資料,歸納了幾種比較常見的納米吸附材料在去除水汙染物方面的研究進展,並指出目前納米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對納米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 簡述水處理技術簡史
    工業含氮廢水其脫氮機理包括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兩個基本過程。硝化作用是指由氨氮轉化為硝態氮的過程,該過程主要依靠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兩類好氧自養菌來完成。MBR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當時由於受膜生產技術所限,膜的使用壽命短、水通透量小,使其在投入實際應用中遇到障礙。70年代以後,日本根據本國國土狹小、地價高的特點對MBR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進行了大力開發和研究,使MBR開始走向實際應用。
  • 水處理系統眉山生產廠家設備作用與應用
    水處理系統眉山生產廠家設備作用與應用 ,「vpkgw」水處理系統眉山生產廠家設備作用與應用對相關產品是否造成影響,如旁邊的鍋爐、熱水器等,同時對現場進行清理。單級反滲透設備+混床超純水處理系統特點:在現代電子工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工業生產對用水的要求也非常高。
  • 超濾膜在水處理應用中的工藝解析
    超濾膜在水處理應用中的工藝, 超濾膜的透水能力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水溶液其粘度隨著溫度而降低,從而降低了流動的阻力,相應提高了透水速率
  • 深圳清泉:深耕水處理領域25年 智能模塊化水處理裝備達到國際先進...
    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模塊化水處理裝備優勢明顯近年來,在城市水環境治理中,為平衡快速增長的汙水處理需求和客觀上設施建設、提標擴容的滯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技術產品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深圳市清泉始創於1995年,是中國城市給排水行業第一批為了打破國外企業技術壟斷而在深圳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每年不低於銷售收入5%的資金投入研發。
  • 水處理過程中盤式過濾器的應用
    一、設備簡介盤式過濾器在發達國家的應用已相當普遍,因其能夠在相當苛刻的使用條件下精確穩定地工作並很少需要維護而被廣泛用於灌溉、廢水處理、汙水再生、市政供水、自來水廠、大型發電廠、化工企業及應急情況過濾等領域。
  • 8大類環境礦物材料及最新研究進展
    環境礦物材料近十年來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其研究應用範圍越來越大,除了在常見的水、氣、聲、土壤等領域的應用外,在荒漠治理、海上重油處理、核輻射處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還得到了加強。    1、水汙染治理材料  水汙染治理礦物材料是環境礦物材料最主要的部分,也是研究最活躍、成果最集中的部分。
  • 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在眾多環境材料中,具有納米結構的環境材料由於具有比表面積大、活性位點多以及汙染物去除能力強等優點在環境領域成為持續關注的熱點。目前,涉及到的環境納米材料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天然納米材料和合成納米材料兩類。
  • 電容去離子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以電容去離子(CDI)在硬水軟化、海水淡化、重金屬鹽淨化以及廢水處理中應用為分類,介紹了多種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與性能分析。認為高活性電極材料是獲得其高性能的關鍵,應根據地域的不同,研究 CDI 技術與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技術耦合集成研究;根據不同水系,研究利於溶液中離子吸附的電極材料;根據使用人群不同,研究不同型號的 CDI 單元。希望這種低能耗淨水技術可以儘早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關鍵詞:電容去離子;水處理;應用目前,人們已經開發出多種水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