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廣州市中心城區自來水價格調整聽證會在越秀賓館舉行,聽證事項為廣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在廣州市中心城區(包括越秀區、荔灣區、天河區、海珠區、黃埔區、白雲區、大學城區域等)內供應的自來水價格。21名聽證代表對兩套漲價方案發表意見,20名代表同意調價,同意方案1和方案2的各10名,1名代表明確反對調價。
部分聽證代表提出,疫情對收入和企業經營影響較大,建議暫緩自來水價格調整。廣州市發改委方面回應,聽證會後會對形勢進行研判,15日內將聽證方案、聽證筆錄等提交給廣州市政府,後續擇機出臺調價措施。
參會市民代表發言。 現行自來水價格超8年未調整,供水成本增加
據了解,廣州市現行自來水銷售價格自2012年5月21日執行,至今已超過8年未作調整。根據廣州市價格成本調查隊於2020年6月至8月對廣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2019年度供水成本進行了監審,結果顯示單位供水定價成本2.25元/立方米。但這不包含2019會計年度帳面未反映出的新增投入工程項目固定資產折舊及利息貸款。經核算,新增項目未納入2019年成本的金額為1.77億元,引起供水成本增加約0.12元/立方米。
聽證會上,廣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代表介紹了自來水調價的必要性。自來水公司成本中較大比例的包括自籌資金46.3億元新建北部水廠(一期)及配套管網、廣從加壓站等項目;此外,老城區和城中村管網改造,對受管網爆漏等影響的居民用戶採取應急供水,2019年全年共出動送水車456車次,累計應急供水超過1.7萬立方米。該公司於2019年10月提出調價申請。
怎麼調?設置兩套漲價方案
方案一:適度控制調價影響,以基本滿足供水企業「十四五」期間投建運營需求為目標,按「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至不低於成本(含稅)水平,非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至補償成本併合理盈利水平」的要求,在合理盈利不超過淨資產利潤率10%的基礎上,調整自來水價格。
居民生活用水三個階梯水價標準分別為2.4元/立方米、3.6元/立方米、7.2元/立方米;新設居民合表水價標準為2.64元/立方米;低收入居民優惠水價維持0.7元/立方米不變;非居民生活用水收費標準調整為4.54元/立方米,特種用水價格維持20元/立方米。淨資產利潤率約9.39%。
方案二:充分運用調價空間,以全面滿足供水企業「十四五」期間投建運營為目標,在合理盈利不超過淨資產利潤率12%的基礎上,調整自來水價格。
居民生活用水三個階梯水價標準分別為2.56元/立方米、3.84元/立方米、7.68元/立方米;新設居民合表水價標準為2.81元/立方米;低收入居民優惠水價維持0.7元/立方米不變;非居民生活用水收費標準調整為4.84元/立方米,特種用水價格維持20元/立方米。整體淨資產利潤率約11.79%。
值得注意的是,兩套價格調整聽證方案階梯範圍均較現行標準縮小:用水人口數4人或以下的居民家庭用水戶第一、第二階梯水量基數上限分別調整為20立方米、26立方米,如用水人口超過4人的,每增加一人,各級階梯水量基數上限相應增加5立方米。
此外,繼續對低收入居民實行優惠,月用水量在7立方米以下(含7立方米)的居民生活用水仍按0.7元/立方米計收,超出部分按居民生活用水價格第一階梯水價計收。
20名聽證代表同意漲價,1名代表反對
在聽證會參加人發表意見環節,20位聽證人同意調價。「自來水升價是科學的、合理的,廣州用水量在全國全列,雖然調價增加了生活成本,但影響有限,還有利於形成節水意識。」
同意方案一的聽證代表提出,因為今年疫情影響了家庭收入,因此選擇調價幅度比較小的方案一。
同意方案二的聽證代表提出,隨著城市的擴張與發展,人口和用水需求增加。雖然方案2價格稍高,但階梯更好,兼顧不同人群的用水需求和支付能力。
此外,現場大部分聽證代表提出,希望水費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接下來要提升供水能力、保障用水安全,改善服務質量,提升客戶滿意度。繼續提升配套管網改造,完善城鄉供水服務。但部分聽證代表也提出,同意調價,但調價時間不合適,今年各行各業受到疫情影響,建議暫緩調整。
「反對調價。」消費者代表韓志鵬認為調價的理由不充分,本次調價是為城鄉基礎設施買單,如自來水公司自籌資金46.3億元新建北部水廠,投資17.7億元完成52條城中村供水改造。供水是公益性服務,因此這筆費用應該由公共財政負擔。另外,當前調價時機不合適,供水涉及生活和各行各業,自來水漲價會帶動服務價格和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經營以及營商環境造成衝擊。尤其是疫情期間,涉及公共民生的項目價格調整不合適。
韓志鵬建議,自來水的經營和建設成本的增加,可在保持水價穩定的情況下,由財政補貼和市民水費共同分擔。
對此,廣州市財政局代表現場回應,廣州財力有限,經營性項目若可以通過市場經營能平衡和微利,市級財政就不會完全負擔。供水是經營性項目,由政府和使用者共同分擔。
調價後有何影響?對第三階梯的用戶影響較大
在全國36個重點城市中,目前廣州市居民水價排名為第25名,按照方案一調整後水價排名為第14名,方案二排名第10名。調整後,廣州水價處於國內中等水平。
對居民用戶影響:居民用戶中,用水量處於第一、第二階梯水量的階梯水價用戶以及合表水價用戶佔比超九成。按居民用戶的戶均月用水量15.7立方米,戶均用水3.2人測算,上述用戶2套方案人均月水費增支均不到5元。用水量處於第三階梯的階梯水價用戶水費影響較大,人均月水費增支約20元,或將調動該類用戶加強設施維護管理,合理用水的積極性。
對非居民用戶影響:2套方案中,非居民用戶水費支出增幅分別為22.22%、28.4%,考慮到用水支出在總體經營成本中佔比極低,預計方案對非居民用戶實際影響有限。
對其他用戶影響:特種用水價格、低收入居民優惠水價未作調整,特種用水用戶與絕大部分低收入居民用水未受影響,僅人均月用水量超7立方米的低收入居民用水支出將小幅調高,實際影響輕微。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劉春林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廖雪明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