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威寧玉龍鎮深度貧困村,飛蛾村,曾被界定為「屙屎不生蛆」之地,正一步步突破貧困的桎梏,破繭成蝶,展翅而飛。
5月9日,豔陽高照、熱鬧祥和,在飛蛾村合作社,村民喜色溢於言表,正忙著領取小沙發、床上四件套、櫥櫃、鞋架等。
「尤華超,快點過來領取床上四件套、衣架……」村民楊良良指著花名冊念道。
在村社一體合作社第二季度紅利發放大會上,為補齊短板,合作社將養豬紅利現金55900元折算成物資發放。
紅利發放現場
昨天創造了今天。
2019年6月,畢節市水務局幹部肖冰被派到村,開展駐村工作後,積極想法子、找路子,在畢節市水務局及其他幫扶單位的幫助下,共計籌資20萬元。成立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將全村貧困戶120戶504人全部納為社員,發展生豬養殖項目,共養殖生豬269頭,現已獲利30萬元,分紅10萬餘元,剩餘部分盈利用於購買了裝載機和混泥土攪拌機,組建工程施工隊,帶動村民就近務工就業。
「脫貧攻堅路上,艱辛和喜悅總是並存的,要讓全村按時脫貧,過上好日子,光靠養豬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發展其他產業,確保穩增收。這是肖冰在院壩會上常說的。
紅利發放現場
飛蛾村,山巒重疊,工程缺水嚴重,交通不便,必須克服,否則脫貧就是一句空話。
2019年底,畢節市水務局積極爭取資金,幫助解決玉龍鎮飛蛾村、工農村共計128口水窖建設、新寨社區200米防洪堤,聯合推進道路硬化117公裡。
2020年初,飛蛾種植專業合作社除了經營生豬養殖場,還規模化發展種植尤加利200畝、辣椒100畝、烤菸100畝。
村民田金蘭說:「到合作社種尤加利,打藥,澆水,一個月也有2500元;另外,我媳婦也在合作社養豬,每個月工資3000塊錢。我家今年還種了10畝蘋果樹,脫貧是沒得問題的。」
村民在尤加利基地務工
飛蛾村種植的200畝尤加利正在管護階段,基地每天能帶動30餘人就近務工,工資每天100元,按時發放,從未拖欠,極大提高了貧困群眾參與合作社勞動的積極性。
截止目前,合作社已解決了本村65戶92人貧困戶的就業問題,為貧困戶戶均增收3500元。
「『種養結合』,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整合資源,多渠道多方式謀求發展,幫助貧困百姓實現穩定增收。」飛蛾村的發展僅僅是畢節市水務局幫扶下一個縮影,玉龍鎮工農村、新寨社區、深溝村等正緊隨其後。
呂順華
編輯 冉阿建
編審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