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威寧縣雪山楊家坪子農業光伏電站提前成功併網。項目裝機容量7萬千瓦,佔地面積1733畝,25年總發電量可達20億千瓦時。
項目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龍街鎮高峰村,是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威寧百萬新能源基地」二期重點項目,是中電建水電九局在威寧地區承接的又一光伏新能源EPC總承包項目,是威寧縣「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推進的重點項目。
項目的建成投運,將進一步促進當地脫貧攻堅。「新農業+新能源」的農業光伏模式不僅促進當地農作物更好生長,同時,按照火電煤耗(標準煤)計算每度電耗煤330克,建設投運25年共可節約標準煤約64.8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59.96萬噸,對於當地的環境保護、減少大氣汙染具有積極的作用,並有明顯的節能、環境和社會效益。
項目最高海拔達2400餘米,自2020年9月11日正式開工以來,面臨工期緊、冬季施工、天氣惡劣等困難,項目全體人員上下一心,攻堅克難,採用激勵制度,合理延長施工時間等措施,僅歷時108天提前成功併網。
光伏農業
光伏農業一體化併網發電項目,將太陽能發電、現代農業種植和養殖、高效 設施農業相結合, 一方面太陽能光伏系統可運用農地直接低成本發電。
簡單來說,光伏農業就是將太陽能發電廣泛應用到現代農業種植、養殖、灌溉、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機械動力提供等領域的一種新型農業。
光伏農業符合生物鏈關係和生物最佳生產原料能量系統要求、遵循農產品生產規律並創新物質和能量轉換技術,以達到智能補光、補水及調溫的目的,而其產出的農產品將比現有方式生產的產品更安全、更營養、更多產。
光伏農業的光伏技術主要有:Solartech光伏提水技術(光伏揚水系統)、光伏水泵、滴灌、噴灌、微灌等產品。光伏農業的意義相較於傳統農業而言,光伏農業是一場實現農場變工廠、田間變車間的生產方式變革。在國內,伴隨而來的「光伏下鄉」相關政策即將出臺。
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太陽能殺蟲燈。相比於傳統農藥,太陽能殺蟲燈最大的好處是取代農藥或少用農藥,可保證食品安全。同時,市場上的此類產品已經具有時空、雨控、光控、全天候智能化管理等功能,除了普通電源產品外,有些高科技公司還開發出一體化野外太陽能照明殺蟲燈、室內可攜式照明殺蟲殺蚊燈等產品,極大地方便了農民進行病蟲害防治。
第二,新型太陽能生態農業大棚。這種技術將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光熱系統及新型納米仿生態轉光膜技術綜合嫁接到傳統溫室大棚,達到不可思議的效果。比如,轉光膜技術能根據不同植物生長對不同波長光吸收的需求,對透過轉光膜的太陽光進行波長轉換,以便農作物更容易吸收,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這種新型農業大棚能完全實現能源自給,既節能環保,又極易維護,相比於傳統大棚,有成本低廉、農產品量質皆高的優點。
第三,太陽能光伏養殖場,這是將現代清潔能源工程與傳統養殖事業相結合,在養殖場屋頂建設光伏電站,用以改造和提升傳統畜牧養殖業並提供綠色能源的一種全新嘗試,同時其推廣和普及也能在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第四,新型農村太陽能發電站。這是一種以村為單位分享光伏發電系統的創新型商業嘗試,在每一個村莊建設一個光伏電站,服務三農。考慮到太陽能發電技術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較大的應用發展空間,未來這類產品將大有可為。
第五,太陽能汙水淨化系統。農村的環境汙染日益嚴峻,汙水是其中一大問題。太陽能汙水淨水系統在將太陽能轉化成熱能、電能後再有效地運用於汙水處理工藝中,在這個過程中,基本沒有二次汙染和能耗轉移。
第六,農用太陽能小產品,如太陽能手電筒、太陽能馬燈、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照明滅蚊燈等。這些產品可為偏遠的無電、缺電地區的農民提供極大的生活便利。 以上列舉的產品只是幾類極具代表性的、可實際運用的光伏產品,實際上,光伏農業還在其他很多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