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說了一番關於中國的預言,現如今全應驗
諾貝爾獎對於很多人來說都象徵著無上的榮耀,82年前,美國作家賽珍珠以中國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大地三部曲》、《異邦客》和《東風·西風》獲得了該獎項。
諾貝爾頒獎委員會對賽珍珠的評語是:「對中國農民生活進行了豐富與真實的史詩般描述,且在傳記方面有傑出作品」。
而賽珍珠在領諾貝爾獎時還說了一番關於中國的語言,她說:「今天,當整個中國正在從事人類最偉大的爭取自由的鬥爭的時候,我們更能夠看清楚這一點。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更加敬佩中國。
現在,中國人民正團結在一起反擊威脅她的自由的敵人。有了這種對自由的決心(這決心深深地紮根於她的本性之中),我知道,她是不可戰勝的。」
當時正值1938年,自九一八事變後,我國抗日戰爭已經進行了7年,賽珍珠於這個特殊的時期在國際上力挺中國,顯得彌足珍貴,也影響深遠。
而日本攻入我國時曾揚言3個月就能攻下我國,但日本未能如願,七七事變發生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也早已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精神。
拿破崙還曾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不要打擾他,讓他一直沉睡下去吧!」可中國不會一直沉睡下去,它醒了過來,最終趕跑了敵人。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果真應了賽珍珠的那番話:「我知道,她是不可戰勝的。」
那賽珍珠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麼她會選擇力挺中國?這還要從賽珍珠的成長經過說起,賽珍珠於1892年6月出生在維吉尼亞州西部,不過賽珍珠4個月的時候,就跟著傳教士父母來到了中國。
後來賽珍珠在鎮江生活了18年,她的童年基本是在鎮江度過的,首先學會了漢語和中國風俗,她的母親才開始教會她英文,長大後賽珍珠也稱鎮江是她的「中國故鄉」,賽珍珠首次回到美國故鄉則是在1900年,我國北方發生了義和團運動。
兩年後,賽珍珠重返中國,後來和美國青年農學家約翰·洛辛·布克結為了夫妻,婚後遷居安徽宿州,1921年賽珍珠又跟著丈夫到了南京,受聘於金陵大學。
賽珍珠一生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對中國了解深厚,也對中國有著別樣的感情,賽珍珠也深刻明白中國在進步,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也還窮過一段時期,但中國只會越來越好。
如今中國已經不復往日,在各方面都有突破,國際上也需要中國,而中國依然在努力進步。
82年前,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說了一番關於中國的預言,現如今全應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