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徐濤,1970年5月出生,湖北宜昌人,生物學家、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德馬普合作小組主任。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濤出身在宜昌城區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優異,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田洛濱高中物理老師對徐濤印象非常深刻,「徐濤的學習非常認真、專注,他提的問題總是『與眾不同』,從來不會直接問這道題該怎麼做。」
當田洛濱面對自己學生的提問,這位當時有著40年教齡的物理老師還頗要費一番腦筋,認真思考一番。
「他的自主能力非常強,學起來很輕鬆,是班上的學習委員,」高三班主任徐啟富回憶,從高中時代就感覺他是做學問的人,穩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課餘喜歡打球,和同學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好。
在高中語文老師蒙萬恬的記憶裡,學生時代的徐濤瘦瘦的,話不太多,看起來文文靜靜的,眼裡透著一股聰慧勁兒。
25歲,徐濤受邀到世界著名的德國馬普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進行研究,在導師Erwin Neher教授(1991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的指導下,完成了博士論文,並繼續進行博士後研究。
30歲,他被華中科大聘為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特聘教授,並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3年後,他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被聘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生物大分子國家實驗室副主任。2007年至2017年,一直擔任該所所長。
34歲,他擔任科技部 973 項目 "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的首席科學家,總經費達 2500 萬,將如此重大的科研任務交與一個僅 34 歲的科學家,在科技部也不多見。徐濤利用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情忘我地開展科學研究。在他的時間表上,已經沒有了節假日,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十餘年如一日。他就是憑著這種執著的刻苦鑽研精神,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突出的科研成果。徐濤利用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情忘我地開展科學研究。在他的時間表上,已經沒有了節假日,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十餘年如一日。他就是憑著這種執著的刻苦鑽研精神,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突出的科研成果。
2005年,年僅34歲的徐濤,被選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也是中國最年輕的院士候選人。2009年再次參選。2017年,年僅46歲,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今年新當選中科院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
本科期間,自動控制專業,除專業課程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拿來泡圖書館,閱讀等方方面面的書籍,數學、物理、生物學……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生物體』是自然界最複雜的控制系統,它的結構組成如何?各部分功能怎樣?控制規律如何?……
本科4年結束後,徐濤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繼續深造選擇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他覺得,「自動控制」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已能解決許多實際生產過程的問題。而「生命」世界裡千頭萬緒、異彩紛呈,像一個黑匣子,隱藏著無數奧秘,去破譯它,碩士生期間,徐濤師從瞿安連教授;博士生期間,師從康華光教授。
1995年,徐濤受邀到世界著名的德國馬普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進行研究,在導師Erwin Neher教授(1991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的指導下,完成了博士論文,並繼續進行博士後研究。Erwin Neher教授曾評價說:「徐濤在國際性的前沿研究工作中,思路創新,是過去25年中在其實驗室工作過的最好的2-3人之一。」
2000年6月,徐濤回國擔任了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物理與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學校領導的支持下,他迅速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細胞膜轉運和胞吐的研究基地,其中細胞膜電容檢測技術平臺、光解鈣離子釋放技術、全內反射螢光顯微鏡技術平臺等都具有領先水平。
近20年來,徐濤本人也一直致力於膜轉運前沿科學問題研究,在囊泡轉運領域做出了讓外國同行側目的系統性貢獻,形成了「以技術方法創新推動生物學問題解答」的特色,發展了新探針、新算法和以冷凍超分辨螢光-電鏡關聯成像系統為代表的創新儀器技術。
2011年,徐濤在首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儀器研製專項的支持下,自主研發了一套冷凍超分辨螢光-電鏡關聯成像系統(csCLEM),並取得了國際領先優勢:1)冷凍光學定位精度達到了10 nm,比之前國際報導水平提高一個數量級;2)首次實現了三維空間的關聯成像;3)首次實現了哺乳細胞中蛋白相對於細胞器的納米精度定位。該工作引起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受邀在2015年美國Gordon會議上作大會報告,被認為是冷凍超分辨光電關聯成像的「First proof of concept」實驗。
在眾人眼中,徐濤無疑是幸運的。可是這些成績的背後凝聚著心血和汗水。愛迪生曾說過:成功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在徐濤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資料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人物名片:
徐濤,1970年8月出生於湖北宜昌,細胞生物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
1988年到1997年徐濤在華中理工大學先後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
1996年至1999年在德國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0年6月回國擔任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物理與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副院長,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並進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
2007年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5年7月當選為十二屆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2017年11月,徐濤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8年11月,徐濤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9年11月,擔任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