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2020級本科生「科學與社會」研討課第二場主題報告會在東區大禮堂舉行。我校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潘建偉院士作題為《探索的動機》的主題報告,帶領大家走進量子的神奇世界。報告會由教務處處長曾長淦教授主持,2020級全體本科生到場聆聽。
潘建偉院士從牛頓力學與經典電動力學講起,科學的發展催生了歷次產業革命,人們在科學發展中探尋著宇宙起源和未來,不斷經歷著困境與創新。從伽利略、牛頓到普朗克與愛因斯坦,從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到資訊時代,科學的發展和進步已經並將一直伴隨著人類的進化和社會的發展。
隨後,他指出信息科技進一步發展還依然面臨的重大問題,網絡信息安全面臨嚴重威脅,且人類擁有的計算能力還相當有限;量子力學在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為解決這些重大問題做好了準備。潘建偉院士用生動詼諧的語言給同學們介紹了量子力學基本原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以及量子精密測量等量子信息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特別是科大團隊在該領域的重要貢獻。
展望未來,潘院士希望能夠構建完整的天地一體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技術體系,推動量子通信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實現量子通信網絡和經典通信網絡的無縫銜接。潘院士借用愛因斯坦的講話強調了報告的主題,我們對於科學最理想的「探索的動機」,「並非來自深思熟慮的意向或計劃,而是直接來自激情。」
主題報告結束後,校長助理、教務長周叢照教授向潘建偉院士贈送了本科生「科學與社會」研討課主題報告紀念牌,感謝潘院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思想和理念的盛宴。
在提問環節,潘建偉院士與同學們進行熱烈而廣泛的互動交流。同學們提出了很多關於量子通信和人工智慧的問題,潘院士都一一耐心作答,並指出自己對於科學的發展前景充滿樂觀,雖然目前量子計算應用還比較有限,但針對某些專門問題超越經典計算機的應用並不遙遠。同時,潘院士還結合自己的學習成長經歷,鼓勵同學們做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事情,擁有長遠目標,並持之以恆;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和積極思考的態度,一定會學有所成,一定能有所收穫。
當晚現場座無虛席,2000餘名師生到場聽取報告,約有1200人次在校園網上收看了報告會直播。報告過程中,潘建偉院士淵博的專業知識、生動幽默的語言,不時贏得陣陣掌聲。整場活動結束後,潘院士被蜂擁而來的同學們團團圍住,交流、籤名、合影。同學們表示,作為科大學子當以潘老師為榜樣,以科學精神追求真理、探索世界,報效祖國。
(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