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情況不斷上演。
截至星期天(休斯敦當地時間8月27日)下午,「哈維」颶風的殘餘似乎可能超過風暴之前的最悲觀預測。整個休斯敦大都會地區損失慘重。地方當局要求船東加入救援工作,城市附近的大部分河流都暴發洪水。
有些模式顯示,直到周三(8月30日)晚上,颶風仍將停留在該地區,總共在休斯敦及周邊地區累計50英寸(1270毫米)的降水量。
美國國家氣象局的聲明說,這次降雨的廣度和強度超出了以前的經驗。「災難性的洪水正在發生,預計會持續數天。」在多年的天氣報告中,從來沒有這樣直言不諱的聲明。
這意味著成千上萬的人,正面臨著同一個問題:在氣候變化迅速的時代,人為引發的全球變暖在颶風的加強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專門從事地球系統整體研究的氣候科學家通常不願將具體的天氣事件與全球氣候變化聯繫起來。不過,他們說「哈維」颶風的情況以及全球最近熱帶氣旋的演變表明,全球變暖正在惡化。
為什麼全球變暖與颶風的強度有關?其中的聯繫可能並不是很直接。氣候變化是由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層引起的。這些氣體阻止來自太陽的熱量反射太空,提高世界各地的溫度。
這種較暖的空氣會導致蒸發更快,大氣中的水分更多。但這種現象本身並不能直接解釋氣候變化對「哈維」的影響。隨著空氣變暖,一些熱量被海洋所吸收,反過來又提高了海面上層的溫度。這才是「哈維」變強的原因。
「哈維」受益於墨西哥灣非凡的溫暖水域。在這期間,北大西洋海水溫度異常全線飄紅,德克薩斯州附近水域突破30℃,比歷史基線值高出1.5℃至4℃。這些水域是世界上最熱的海洋表面之一。在這種不同尋常的溫暖水域,熱帶風暴能夠在大約48小時內從熱帶低壓成長為4級颶風。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資深科學家凱文·坦伯特(Kevin Trenberth)說:「溫暖的海洋表面是風暴的主要燃料。」因為海洋的熱量,暴風雨也會變得更加激烈,持續時間更長。
單就颶風而言,「哈維」還算不上史上最強。但它有一個十分詭異的特徵。在墨西哥灣西部,大多數颶風快要登陸的時候都會減弱,許多預報中的大颶風因為這個減弱而實際上沒有造成很大傷害。「哈維」不是,它一直在加強,直到登陸前幾小時還升級成了4級颶風。過去30年裡,佛羅裡達州以西沒有一個颶風是登陸前最後12小時還在加強的。
為什麼風暴通常會在近岸時削弱?如上所述,颶風在溫暖的海洋表面水域生長,強風常常會吸收海水,攪動海洋,使深處的海水上移。這樣一來,海洋表面水溫下降,通常會耗盡能量並減弱風暴。
「哈維」不是這樣。坦伯特說,颶風攪動了100米甚至200米深的水域,但水仍然很熱,這意味著風暴可以持續增長。
當然,墨西哥灣本來就是地球上颶風最多的地方之一,沒有人類帶來的氣候變化影響,也會偶爾出幾個大颶風。但是人類活動會讓原本就有的颶風變得更強。坦伯特估計,對於「哈維」而言,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可能貢獻了30%的總降水量。一個1000毫米降水的颶風已經很可怕了,但是1000毫米和1500毫米的區別,也許就是某些防線能不能守住的區別。
據氣象學家埃裡克·霍爾瑟斯(Eric Holthaus)說,自從2015年春天以來,休斯敦已經發生了四起「百年一遇」的洪水。 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這個城市的暴雨多了167%。
主流觀點認為,目前還不清楚氣候變化對大西洋颶風造成的影響。在美國氣候科學評論草案版本中,人類活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北大西洋颶風活動的上升趨勢有所貢獻」這一結論被評定為中等可信度。
(來源:《大西洋月刊》網站 編譯:西園 責任編輯:王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