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人」是人還是猿爭議30年 重慶學者首提三種可能

2020-11-27 環球網

華龍網2月5日17時50分訊(記者 黃軍) 約214萬年前,「巫山人」就開始在重慶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這一消息連日來引發了公眾廣泛關注,可是,自「巫山人」發現以來,國內外學術界關於「巫山人」的爭議始終未平息。爭論什麼?「巫山人」是人還是猿。然而,在「巫山人」化石發現30周年之際,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魏光飈首次提出了「巫山人」是什麼的三種可能。

約214萬年前的「巫山人」是什麼? 爭論不休

位於重慶市巫山縣的龍骨坡古人類遺址被一些學者譽為「東亞人類搖籃」,1984年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黃萬波研究員等首次發現,並在此後的發掘中發現了約214萬年前的「巫山人」化石,因此該遺址又稱「巫山人」遺址。

「巫山人」是我們理解意義上的人麼?國內外學術界對此有爭議,其焦點集中於1985年在龍骨坡發現的靈長類下頜骨化石究竟屬於人還是猿。

類似的爭論不只是在「巫山人」上。魏光飈介紹,與龍骨坡「巫山人」下頜骨類似的標本,同樣出土於湖北建始龍骨洞、廣西柳城巨猿洞、廣西田東麼會洞、廣西崇左三合大洞、越南等地,有人認為應歸入猿類, 也有人認為應歸入人類,還有人稱其為似人似猿化石。

「這種爭論局面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對龍骨坡遺址的發掘尚不夠精細,不夠系統;對該遺址的綜合研究尚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魏光飈說,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三峽博物館(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於2011-2012年對龍骨坡遺址進行了系統發掘。

在此基礎上,魏光飈博士等撰寫的《龍骨坡文化及其主人》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國際第四紀》上,他提出「巫山人」有可能不是生物學家或考古學家概念中的傳統意義上的人或猿,這對「人」這一概念的定義或許會提出新的挑戰。

是人還是猿? 也有可能是東亞古猿後裔

魏光飈說,目前龍骨坡遺址共出土3種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最早一段下頜骨出土於1985年10月,爭論也正是圍繞這段下頜骨展開。

1986年,考古人員發掘出一顆高等靈長類動物門齒化石,這段化石已經被推測為人所有;同時,考古人員還陸續在多處發現巨猿牙齒化石,總數多達14顆。

「 這三類化石,除了可能是人和猿,還有可能是一種具有思維能力的高等靈長類動物。」他說,在沒有新的證據出現之前,這三種高等靈長類標本所代表的個體,都有可能是「巫山人」。」

哪一種可能性更大?魏光飈更傾向於第三種,那就是如雲南祿豐古猿一樣的東亞古猿的後裔。魏光飈推斷,或許在體質人類學上,這些古猿尚處於「猿」的階段,但在考古學上他們又屬於「人」的範疇。數百萬年前,他們在適應長江三峽半封閉的森林、河流環境中,開創了一套全新的技能,從依賴天然工具發展到了依賴自製的石器進行生產勞動,進而跨過了猿類的門坎。

不過,他也表示,這種可能還需要更多、更充足的證據來支持,尚有賴於對該遺址的進一步發掘和高等靈長類化石新材料的出現。

巨猿可能有3米高 會否製造使用工具也是謎

如果「巫山人」是巨猿,那會是什麼樣子?有學者曾推測,巨猿的身高可能在2.5米到3米之間,體重可能超過300公斤。巨猿的下頜骨粗壯,頰齒碩大,是人類牙齒的2倍。在飲食習慣上,巨猿屬於雜食動物,喜歡吃水果等,因此在巨猿的牙齒化石中,研究人員發現有不少是齲齒。

那麼問題來了,高大的巨猿會製造和使用工具嗎?龍骨坡出土的上千件石器,是它們的嗎?魏光飈表示,目前,尚沒有確切的證據能證實或否定巨猿會製造和使用工具。

龍骨坡遺址未來或就地建博物館 目前正搶險加固

關於龍骨坡遺址的考古以及保護有何進展?記者今日從巫山文物管理所了解到,目前已啟動了對龍骨坡的危巖搶險加固工程,工程預計持續一年多。

隨著「巫山人」考古研究的推進,公眾對此也越發好奇,那麼未來公眾能否一睹「巫山人」生存環境的風採呢?巫山文管所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計劃在龍骨坡建設遺址博物館,就地保護展示。

(微博報料方式:網友可登錄新浪微博「@華龍網原創新聞」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早古人類"遭質疑:巫山標本是猿不是人
    中科院研究員黃萬波:「在巫山龍骨坡發現的『巫山人』在204萬年以前,比元謀人還早了30萬年。」    1995年,從黃萬波研究員等人在重慶龍骨坡發現了一段左側下牙床和一個內側門齒開始,在國內外的學術界圍繞這兩塊骨骼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到底是人還是猿?年代判斷是否正確?為什麼龍骨坡遺址發現的石器非常少?這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包括黃萬波在內的很多科學家。    20多年過去了,經過三期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這些問題都已經找到答案了嗎?
  • 重慶珍檔 | 龍骨坡巫山人 重慶歷史的最初記憶
    1985年10月13日,龍骨坡的「巫山猿人」首次被發掘出來;1986年10月24日又再有發現。經測定,「巫山猿人」距今201萬-204萬年,屬於早更新世早期,比「元謀人」早30萬年。屬當時我國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人類學家賈蘭坡稱之為「亞洲金牌」。
  • 「巫山人」比「元謀人」大30萬歲
    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領的中法考古隊,日前在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古老石器,該結果顯示,「巫山人」距今200多萬年,比元謀人還早30多萬年。
  • ...是出土在雲南元謀縣境內的元謀人嗎?可是最近有看到重慶巫山...
    對於重慶巫山出土化石的定性(一門齒和一段有兩顆牙齒的下頜骨),到底是猿還是人,學界是存在著爭議的,研究古人類的學者們並沒有達成一致。但是巫山龍骨坡遺址出土的數百件打制石器肯定是人為製作的,表明這裡曾經有古人類活動。中科院雙古所高星老師指出「龍骨坡出土化石和石製品的地層年代被確定為2.2Ma(220萬年),龍骨坡是中國與東亞迄今最早的人類駐足地,而且是非洲以外最古老的古人類遺址」。
  • 巫山人是最早的人類嗎 中國最早人類是巫山人嗎
    「巫山人」化石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揭示了人類發展的進程,填補了中國早期人類化石的空白,對於研究人類的起源和三峽河谷的發育史,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西方學者曾提出人類起源於非洲,亞洲直立人則是從非洲擴散而來。我國學者也曾提出過亞洲也可能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400萬年前人類化石材料的證明。
  •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30萬年前生活在重慶巫山的古人類,已會用工具剔肉吸髓了!
  • 最新研究表明:「巫山人」出現在214萬年前
    本報重慶2月10日電(記者張國聖)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魏光飈等人的最新研究表明,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遺址中含「巫山人」化石的地層,其地質時代為距今214萬年前,比之前的結論提前了10萬年。「龍骨坡文化」的出現則早於214萬年前,並延續至距今100萬年前。
  • 是猿還是人?巫山人等待揭秘
    本報訊(記者劉虎通訊員李能敦)10月27日,中法考古隊在「巫山人」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教授的帶領下,第3次聯合進駐重慶市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有望對「巫山人是猿還是人」的爭論給出一個確切答案。  據介紹,聯合考古隊共有十多名考古工作者。
  • 中法考古隊三進巫山 "巫山人"是猿是人有望揭秘
    中新網10月31日電 華龍網消息,10月27日,中法考古隊在「巫山人」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教授的帶領下,第3次聯合進駐重慶市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有望對「巫山人是猿還是人」的爭論給出一個確切答案。   據介紹,聯合考古隊共有十多名考古工作者。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引發爭議
    主辦方是中國科學院和重慶市委、市府,據中國科學院一位工作人員說:「主要還是地方政府在弄。」承辦者則是重慶廣播電視集團。有關龍骨坡人類化石的消息就是在這次會議上公布於眾的。  在與會記者的印象中,會議上來自北京大學考古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專家紛紛發言,對這一重大發現予以肯定。一位記者坦言,他並未作過古人類方面的報導,是根據大會提供的新聞通稿,寫了一篇數百字的消息。
  • 龍骨坡「巫山人」 ,揭秘200萬年前人類生活
    由著名學者黃萬波教授領銜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科考隊,在前期的試掘過程中,意外地在「玉米洞」,窺見了「巫山人」存在的鏈條痕跡。,龍骨坡遺址出土的遺物,代表了一種直立人的新亞種,後被定名為「直立人巫山亞種」,一般稱之為「巫山人」,距今約200萬年。
  • 龍骨坡再次發掘 有望解開「巫山人」謎團
    近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巫山縣文管所聯合進行的龍骨坡遺址第4次發掘工作在巫山縣正式啟動,此次發掘有望徹底解開「巫山人」的謎團。這是記者當天從巫山縣文管所獲得的消息。據了解,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發掘出一段帶有2顆臼齒的殘破直立人左側下頜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跡的骨片。有關學者的研究認為,上述遺物證實了一種直立人的新亞種存在,後被定名為「直立人巫山亞種」,即「巫山人」。
  • 中法專家認為 「巫山人」比「元謀人」大30萬歲
    時間:2005年11月12日08:53  來源:荊楚在線-楚天金報 【熱點排行】【推薦】【列印】【關閉】 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領的中法考古隊,日前在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古老石器,該結果顯示,「巫山人」距今200多萬年,比元謀人還早30多萬年。
  • 巫山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組圖)
    重慶巫山古人類化石出土現場「巫山人」左側下頜骨  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法國專家共7人,其中有世界權威的舊石器時代專家、巴黎第十大學舊石器考古專家博依達,還有一位專攻動物考古埋藏學的專家。  據黃教授介紹,1985年,他在巫山龍骨坡發掘到一枚距今約204萬年、與東非早更新世能人處於同一進化水平的「巫山人」化石,轟動了考古界,不僅動搖了國外考古界堅持認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的說法,也證實了中國最早的人類生活在三峽地區。
  • 重慶航空開通重慶—巫山—深圳航線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文 受訪者供圖今日(13日),重慶航空開通重慶—巫山—深圳航線,每周三班。這是重慶航空機隊規模達到30架後,為積極踐行「雙鑽石」戰略布局邁出的重要一步。▲重慶經巫山到深圳的航線今日開通重慶—巫山—深圳航線每周一、三、五執行,由空客A320飛機執飛,去程航班號為OQ2367/CZ2867,14:00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起飛,15:00到達巫山神女峰機場,15:55從巫山起飛,18:25到達深圳寶安機場;回程航班號為OQ2368/CZ2868,19:30從深圳寶安機場起飛,21:45到達巫山神女峰機場,22:30從巫山機場出港
  • 比「元謀人」還古老的人類已發現,如果證實,可以推翻人類發展史
    解放前,山頂洞人和北京人遺址已經被發現,證明在距今約70萬年前的人類存在。1964年,陝西發現藍田人,中國的古人類以及向前推到了距今115萬年前。1965年,「元謀人」的發現,證明中國在17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生存。從時間上看,170萬年和「5000年文明」相比,就像太陽的光輝照到了螢火蟲的身上。
  • 巫山人比元謀人大30多萬歲 最早人類生活在三峽
    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領的中法考古隊,日前在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古老石器,該結果顯示,「巫山人」距今200多萬年,比元謀人還早30多萬年。
  • 自駕遊巫山小三峽,從千年製鹽古鎮到巴人懸棺,探訪千年不解之謎
    作為巫巴人文景觀的代表,湖北恩施大峽谷,重慶武隆天坑、奉節白帝城、巫溪寧廠古鎮、巫山大昌古鎮,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它們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只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懸棺,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或者親眼看到過,這是我國古代少數獨有的一種墓葬形式,多見於四川、廣西、雲南、湖南、江西、福建、湖北、重慶等省份。我國許多民俗學家和考古學家,對其中一些地理位置奇特的懸棺地點進行了很多年的研究(例如,江西龍虎山懸棺),但對它們的形成以及建築過程,至今幾乎還是未解之謎。我們此行裡來到巫山小三峽,同樣遇到了懸棺之謎。
  • 巫山龍骨坡發現204萬年前「巫山人」鏈條痕跡
    中國科學院黃萬波教授領銜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專家學者一行數人,近日在巫山龍骨坡進行科考調研,發現了204萬年前「巫山人」鏈條痕跡。  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獲悉,本次科考調研是「巫山人」龍骨坡遺址第四次發掘的準備工作。近日,專家們在玉米洞試掘時,發現大量13萬年前動物化石,意外窺見了「巫山人」存在的鏈條痕跡。
  • 元謀人真的是中國人的老祖宗嗎?
    北京人:大家覺得我的新頭像怎麼樣?我這用了可是最新版歷史教科書上的。山頂洞人:不咋樣?還是沒有我帥。元謀人:長了帥有什麼?有我出現了時間長嗎?我可是中國人的老祖宗。巫山人:你他媽,還要不要臉,明明我還是中國人的老祖宗好吧?元謀人(發了一張照片):傻吊,你自己看,老子可是在歷史教科書第一頁,歷史書上哪一頁有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