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巫山人」出現在214萬年前

2020-11-27 新華網客戶端

本報重慶2月10日電(記者張國聖)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魏光飈等人的最新研究表明,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遺址中含「巫山人」化石的地層,其地質時代為距今214萬年前,比之前的結論提前了10萬年。「龍骨坡文化」的出現則早於214萬年前,並延續至距今100萬年前。課題組撰寫的研究論文2014年已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國際第四紀》發表。

海拔約800米的龍骨坡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1984年在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首次發現了龍骨坡古人類遺址,並在此發掘出距今約204萬年前的「巫山人」化石,龍骨坡因此被一些學者稱為「東亞人類搖籃」。但在此發掘出的靈長類下頜骨化石到底屬於人還是屬於猿,國內外學術界一直有不同觀點。2011年至2012年,國家文物局批准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對龍骨坡遺址進行系統發掘,又獲得了數百件哺乳動物化石和有明顯人工痕跡的石製品。魏光飈帶領課題組對上千件石製品及其特殊埋藏現象進行研究,首次提出龍骨坡遺址出土的石製品中存在「原型手斧」,以充足的實物證據肯定了「龍骨坡文化」的存在。

據魏光飈介紹,體質人類學將兩足直立行走作為人類最初的獨有特徵,考古學上則將是否能有意識地製造和使用工具作為人與動物的區別。創造了「龍骨坡文化」的「巫山人」到底是人還是猿?課題組認為,「巫山人」很可能在體質人類學上還是「猿」,但在考古學上又屬於「人」的範疇。這種廣義的「巫山人」從依賴天然工具發展到以自制的石器工具獲取生活資料,逐漸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技能,實現了從「猿」到「人」的演進。

2004年,考古人員在龍骨坡遺址西南4公裡處,發現了海拔1400米的玉米洞遺址。研究人員在此發掘並獲得石製品、哺乳動物化石、骨器、角器與牙器總量超過5000件。經測定,這些出土器物的時代為距今40萬年至1萬年前,即從舊石器時代早期延續至晚期,對於研究從距今40萬年以來人類的智力發育、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演變等,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在我國境內,距今10萬年至5萬年這一期間的人類化石或文化遺存極其稀少,而玉米洞遺址中第三文化層的時代為距今7.8萬年至7.5萬年,正好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間段內。

魏光飈說,玉米洞遺址的特殊地貌及遺址中石制器和哺乳動物化石高度富集,表明這裡很可能是遠古人類的一個居住和屠宰獵物的場所;出土器物的多樣性和特殊性也證明,三峽地區在舊石器時代存在著一種獨特的、一脈相存的舊石器文化;這些器物也很可能成為現代中國人是本土起源的最有力的考古學證據。

由魏光飈領銜的中、法專家團隊對玉米洞遺址出土器物的合作研究表明,玉米洞遺址的石器具有獨一無二的技術特徵,與歐洲、非洲、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的石器文化都有明顯的差異。玉米洞遺址的年代覆蓋了現代人出現的時間範圍,是這一期間古人類成功適應三峽地區特殊的森林環境並與其實現良性互動的產物,其石器加工技術在其他地區尚未發現,與周邊屬於「現代人」的石器加工技術也風格迥異,體現出文化的原創性、高效性和特殊性。魏光飈認為,對龍骨坡和玉米洞的深入研究,或許能揭示這兩個遺址間存在著重要聯繫,從而證明兩者在史前文化上的延續性、關聯性和變異性,也有助於了解這一地區從200多萬前至今古環境、古氣候、古地貌、古動物群、古植物群的演變及其規律。

相關焦點

  • 巫山人起源提前至214萬年前 或證中國人本土起源(圖)
    按照新版國際同位素地質年代表  「巫山人」歷史前推10萬年  在歷史教科書和百度百科上,「巫山人」被界定為204萬年前的古人類。今後,這一界定將被改寫。  早在1984年,中國古人類研究專家黃萬波等,就發現了位於我市巫山縣的龍骨坡古人類遺址,並在此後的考古工作中發掘出「巫山人」下頜骨化石等,龍骨坡也被譽為「東亞人類搖籃」。
  •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30萬年前生活在重慶巫山的古人類,已會用工具剔肉吸髓了!
  • 巫山現250萬年前舊石器 巫山人歷史提前36萬年
    214萬年前;而現在,這一時間被提前了36萬年。  昨天,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魏光飈說,通過對這些石器進行測年,今年3月得出最新結果——早在250萬年前,巫山就已經有古人類生活居住。  龍骨坡發現250萬年前舊石器  它們是一堆看上去並不起眼的石器,但你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它們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被人工打磨過的痕跡。它們的年齡很老,已經250萬歲。
  • 巫山猿人的發現
    下午一時許,發掘第二水平工作面「鈣板」下方粉沙質黏土中,一件骨片引起了黃萬坡教授的興趣,用棉花擦去骨片上的泥土,立刻出現了有人工刻劃的痕跡,這又是一件難得的標本。隨後又出露一件化石,由於它的表面泥土太厚,難以辨認。黃教授小心翼翼地用棉花擦去標本上的泥土,根據其形態特徵,斷定是人屬的一塊帶有兩顆(下第四前臼齒和下第一臼齒)牙齒的一段下頜骨。
  • 「巫山人」是人還是猿爭議30年 重慶學者首提三種可能
    華龍網2月5日17時50分訊(記者 黃軍) 約214萬年前,「巫山人」就開始在重慶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這一消息連日來引發了公眾廣泛關注,可是,自「巫山人」發現以來,國內外學術界關於「巫山人」的爭議始終未平息。爭論什麼?「巫山人」是人還是猿。
  • 巫山龍骨坡發現204萬年前「巫山人」鏈條痕跡
    中國科學院黃萬波教授領銜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專家學者一行數人,近日在巫山龍骨坡進行科考調研,發現了204萬年前「巫山人」鏈條痕跡。  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獲悉,本次科考調研是「巫山人」龍骨坡遺址第四次發掘的準備工作。近日,專家們在玉米洞試掘時,發現大量13萬年前動物化石,意外窺見了「巫山人」存在的鏈條痕跡。
  • 萬年前冰河時期巫山迷宮洞曾是劍齒象等動物避難所
    萬年前冰河時期巫山迷宮洞曾是劍齒象等動物避難所 2015-02-04 13:47:04  昨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峽)古人類研究所首次向記者披露,在1萬多年前,巫山迷宮洞及三峽地區曾是亞歐大陸動物的避難所。冰河時期哪些動物來了巫山?它們留下了什麼?研究有何價值與意義?你心中的疑問,下面將一一解答。  疑問1:巫山迷宮洞內到底有什麼?
  • "中國最早古人類"遭質疑:巫山標本是猿不是人
    後來,巫山發現的「巫山人」標本分別經過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專家用古地磁方法和北京大學考古系陳鐵梅教授的電子自旋共振法的測定,發現其已有204萬年的歷史。發現的石器經過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院士等權威學者的鑑定,「巫山人」發現的兩件石器都帶有人工打擊的痕跡,是古人類所使用的工具。
  • 巫山人是最早的人類嗎 中國最早人類是巫山人嗎
    「巫山人」化石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揭示了人類發展的進程,填補了中國早期人類化石的空白,對於研究人類的起源和三峽河谷的發育史,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慶巫山縣發現了一種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的能人頜骨化石,這種能人被定名為「直立人巫山亞種」。但由於化石材料的缺失,「巫山人」是人還是猿還有巨大的爭議,國際古生物學界對巫山人也基本上持否定的態度。
  • 國際最新研究:人類3萬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
    Gandy)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人類在美洲居住的最早時間一直富有爭議,傳統觀點認為人類在約1.3萬年前首次抵達美洲。不過,國際最新考古學研究卻將這一時間點大大提前,認為人類早在3萬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了。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兩項考古學研究論文,通過闡明人類早期抵達北美洲的證據,提示美洲的人類歷史比之前認為的更悠久。
  • 國際最新研究:人類3萬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
    Gandy)自然科研 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人類在美洲居住的最早時間一直富有爭議,傳統觀點認為人類在約1.3萬年前首次抵達美洲。不過,國際最新考古學研究卻將這一時間點大大提前,認為人類早在3萬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了。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兩項考古學研究論文,通過闡明人類早期抵達北美洲的證據,提示美洲的人類歷史比之前認為的更悠久。
  • ...是出土在雲南元謀縣境內的元謀人嗎?可是最近有看到重慶巫山...
    對於重慶巫山出土化石的定性(一門齒和一段有兩顆牙齒的下頜骨),到底是猿還是人,學界是存在著爭議的,研究古人類的學者們並沒有達成一致。但是巫山龍骨坡遺址出土的數百件打制石器肯定是人為製作的,表明這裡曾經有古人類活動。中科院雙古所高星老師指出「龍骨坡出土化石和石製品的地層年代被確定為2.2Ma(220萬年),龍骨坡是中國與東亞迄今最早的人類駐足地,而且是非洲以外最古老的古人類遺址」。
  • "巫山人"謎底揭開 200萬年前生活圖首次再現
    昨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高興地表示,這次清理工作獲得重大突破:找到了更多古人類生活的重要證據,從遺址的地質文化分層中發現「巫山人」在龍骨坡生活長達20萬年,並首次對媒體描繪了200萬年前「巫山人」的生活圖景
  • 國際最新研究:哺乳動物或自7500萬年前就開始具有社群行為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通過可追溯至7550萬年前的鼠形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的化石樣本,研究發現化石中包括多個身處同一地穴的個體骨架,提示哺乳動物可能從中生代就開始具有社群行為。
  • 巴蜀古文明--「巫山人」
    1984—1997年在四川盆地東緣長江南岸的巫山大廟龍骨坡地點,經數次發掘,發現了早更新世早期地層裡的直立人左側下頜骨、臼齒、上內側門齒以及大批哺乳動物化石和大量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器。經研究,人骨化石代表一種直立人的新亞種——「直立人巫山亞種」,其生存年代距今200萬年左右。
  • 元謀人是華夏祖先?重慶發現204萬年古牙齒化石,華夏祖先又變了
    在許多人的心中,可能還是認為是元謀人吧,那么元謀人確實定是華夏祖先嗎?其實在曾經的一段時間中,元謀人確實是公認為我們華夏的祖先,但是隨著考古的不斷發展,其實華夏祖先又變了。元謀人其實是在1965年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經過檢測,發現這顆元謀人牙齒化石距今得有170萬左右,為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元謀人就是我們華夏民族真正的祖先,可以說當時這結論一處,絕對是轟動了整個國內外學術界。
  • 巫山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組圖)
    重慶巫山古人類化石出土現場「巫山人」左側下頜骨  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近日,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巫山龍骨坡遠祖之謎」研討會上,記者獲悉,這項研究結果改寫了科學界先前對人類演化史的認識。  中國最早人類生活在三峽  10月27日下午,中法考古隊在「巫山人」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教授的帶領下,第三次進駐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
  • 國際最新研究: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攝影Bruno Mercurio)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這項發現表明,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 「巫山人」比「元謀人」大30萬歲
    據新華社成都11月11日電 雲南元謀人距今170萬年,被公認為是我國境內最早出現的人類,然而目前專家卻對此提出疑問。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領的中法考古隊,日前在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古老石器,該結果顯示,「巫山人」距今200多萬年,比元謀人還早30多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