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猿人的發現

2020-11-27 高考網

  84年6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重慶自然博物館在四川省文化廳的協助下,組成三峽考古隊,以古脊所黃萬波教授為領隊,首先對萬縣鹽井溝及其他化石點進行實地考察。考古隊按照常規,尋訪當地村民、鄉村中藥醫生或中藥店,了解脊椎動物化石「龍骨」(中藥名)的出產地。一位名叫牟之富的鄉村醫生,為考古隊提供了新的線索——龍坪村龍洞堡西坡。黃萬波先生後將其命名為「巫山龍骨坡遺址 」,地理坐標東經109。04'50";北緯30。21』25"。

  龍骨坡遺址系石灰巖構成的山體,它的南坡有一巨大裂隙,北側與洞外溝谷相通,南側伸向石灰巖內部,其中堆積大量的角礫、礫石、砂質黏土和黏土,堆積物由鈣質膠結。考察隊在堆積物中採集了劍齒虎、桑氏鬣狗、大靈貓、乳齒象、爪蹄獸、巨羊和大熊貓小種等已絕滅的古動物化石,初步推測這些古老的動物種群至少超過100萬年,值得研究。

  1985年 10月4日,考古隊對龍骨坡化石點進行系統發掘,終於在約30立方黏土中「淘」出一粒「真金」一顆巨猿上臼齒。這種早已絕滅的高等靈長類化石的發現,為在龍骨坡尋找早期人類化石的可能性增加了一道籌碼。10月13日,黃萬波教授在發掘現場驚喜地發現一件明顯經過加工和使用過的石製品,這是人類祖先文明進化的精品。下午一時許,發掘第二水平工作面「鈣板」下方粉沙質黏土中,一件骨片引起了黃萬坡教授的興趣,用棉花擦去骨片上的泥土,立刻出現了有人工刻劃的痕跡,這又是一件難得的標本。隨後又出露一件化石,由於它的表面泥土太厚,難以辨認。黃教授小心翼翼地用棉花擦去標本上的泥土,根據其形態特徵,斷定是人屬的一塊帶有兩顆(下第四前臼齒和下第一臼齒)牙齒的一段下頜骨。巫山能人(Homohabiliswushanensis)從此問世。10月15日和25 日,在含人屬化石的黏土層中又發現了兩件巨猿牙齒。第一期發掘工作進行了28天,發掘任務圓滿完成。

  1986年秋,考古隊對龍骨坡再次進行發掘。10月24日,一發掘民工在黏土中發現一件骨片化石,交給考古隊員查看,將骨化石上的泥土剝去,一顆白色的、閃爍著琺瑯質光澤的牙齒顯露出來,鑑定為人屬內上側門齒。

  龍骨坡化石點的發掘,經歷了兩個階段(19851988年和1997—1998年),共計出土遺物包括兩件人類化石(左下頜骨一段;一顆上內側門齒)、一批石製品和120種脊椎動物,其中哺乳動物化石116種(含25個新種)。遺址絕對年代,經古地磁、ESR和胺基酸等三種方法測定,距今約180萬年一 240萬年。他代表了中華大地迄今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和最原始的文化——龍骨坡史前文化。

  1995年,美國古人類學家石漢博士和黃萬波教授合作的《亞洲的早期人類及其人工製品)一文,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雜誌《自然》第6554期。文章指出:早在190萬年前,就出現了亞洲直立人的最早祖先。巫山人的發現,其重要的意義在於為人類起源於中國、起源於長江流域提供了新的佐證。表明200萬年前,中國就已出現了在長江三峽一帶活動的古人類。在人類起源學說中,西方通常說法是起源於非洲,然後分散到世界各地,然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一系列考古發現,尤其是200萬年前的巫山人的發現,動搖了這一學說。從800萬年前的雲南祿豐古猿,到400萬年前的元謀古猿,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到100萬年前的陝西藍田人,從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到 30萬年前的安徽和縣猿人,這一系列發現,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有希望找到更早的古人類化石,從而進一步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這一人類進化學說。巫山猿人的發現,不僅把中國人的進化史推進到200萬年前,動搖了現有的人類進化理論,而且為在中國境內尋找更為古老(200萬年4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以及文化遺存,從而揭開人類起源之迷提供了更為真實的科學依據。

  1996年冬,龍骨坡遺址經國務院核定批准,被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9月23日,在重慶市、巫山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巫山縣廟宇鎮成立了「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並於新落成的研究所內召開了首次國際學術研討會。

相關焦點

  • 巫山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組圖)
    重慶巫山古人類化石出土現場「巫山人」左側下頜骨  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近日,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巫山龍骨坡遠祖之謎」研討會上,記者獲悉,這項研究結果改寫了科學界先前對人類演化史的認識。  中國最早人類生活在三峽  10月27日下午,中法考古隊在「巫山人」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教授的帶領下,第三次進駐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
  • 重慶珍檔 | 龍骨坡巫山人 重慶歷史的最初記憶
    趙遠菊坐在門口,一針一線地納鞋底子,不時地抬頭向對面山上望望,因為名震中外的「巫山人」發現地——龍骨坡遺址就在對面的山上,而她,肩負著守護的責任。龍骨是古化石在中醫藥學上的稱呼,因為可以入藥,古化石的中藥名就叫「龍骨」。
  • 純天然雨花石鑑賞——中國猿人
    純天然雨花石鑑賞---中國猿人人類的起源是古今中外科學家探索研究了很多年的一個課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考古發現的成果證明,中國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一個搖籃。2004年,在湖南衡東發現的「亞洲德氏猴」,生活在距今5500萬年前。
  • 巫山龍骨坡發現204萬年前「巫山人」鏈條痕跡
    中國科學院黃萬波教授領銜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專家學者一行數人,近日在巫山龍骨坡進行科考調研,發現了204萬年前「巫山人」鏈條痕跡。  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獲悉,本次科考調研是「巫山人」龍骨坡遺址第四次發掘的準備工作。近日,專家們在玉米洞試掘時,發現大量13萬年前動物化石,意外窺見了「巫山人」存在的鏈條痕跡。
  • "中國最早古人類"遭質疑:巫山標本是猿不是人
    中科院研究員黃萬波:「在巫山龍骨坡發現的『巫山人』在204萬年以前,比元謀人還早了30萬年。」    後來,巫山發現的「巫山人」標本分別經過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專家用古地磁方法和北京大學考古系陳鐵梅教授的電子自旋共振法的測定,發現其已有204萬年的歷史。發現的石器經過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院士等權威學者的鑑定,「巫山人」發現的兩件石器都帶有人工打擊的痕跡,是古人類所使用的工具。
  • 英探險隊在蘇門答臘發現傳說中的猿人
    環球網記者高友斌報導 據《印度斯坦時報》10月1日報導,英國一個探險隊近日表示,他們發現了一個傳說中的猿人,居住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一個島嶼森林上。報導援引英國《太陽報》報導說,這個猿人由四人組成的探險隊和印尼當地嚮導發現。目擊者描述說,這個猿人有五英尺(1.52米)高,用兩條腿走路。據說他的力量非常之大,有人曾經看見他把原木折斷。
  • 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這裡的「猿人時代」,比「北京猿人」還早!
    說起人類的起源,我們大概從上學的書本上就知道了「北京猿人」,「元謀猿人」,其實在河南省南召縣雲陽鎮西北3.5公裡的杏花山上,這裡還有一個"南召猿人遺址",它是和「北京猿人」是同一時代的。到過這裡的人應該知道,這裡氣候溼潤,光照充足,非常的適合居住,而作為中原人類的鼻祖"南召猿人"就是在50、60萬年前在這裡生活,繁衍生息的。河南省南召猿人遺址是在1978年才被發現,考古專家在杏花山上發現了一顆古人類的牙齒和一批古脊椎動物的化石。經過世界級古生物學家的多次鑑定,確認為這顆古人類的牙齒是早期人類右下第二前臼齒。
  • 北京猿人吃人說證據不足 基因證據或有他解[圖]
    黃萬波是「巫山人」、「藍田人」、「和縣人」的發現者,也參與了近幾年周口店的一些發掘工作。在他印象中,魏敦瑞在古人類學界享有權威地位,北京猿人是食人族的論點曾一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中國學者很早就曾撰文反駁過魏敦瑞的推論。    「其實在對古人類的考古發掘中,頭骨多,肢骨少,是較為一般的現象。」黃萬波指出在其對巫山人、和縣人等考古發掘中,也出現此種現象。
  • 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丟失的化石在哪裡?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上官雲)1929年12月,北京周口店遺址出土了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驚世界學術界。在此之前,雖也有疑似古人類化石發現,但人們無法認定這是人還是其他猿。上述發現,恰恰確立了「直立人」階段的存在。  今年是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90周年。但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那些珍貴的化石在戰火中丟失了,至今下落不明。
  • 人類簡史:北京猿人是中國人的祖先嗎?
    在中國境內,發現最古老的人類是巫山人,距今204百萬年。比較近的北京猿人距今也有50萬年了。而中國進入文明時代,只有五六千年。那麼我們會是北京猿人的後代嗎?分子遺傳學通過已發現人類化石的基因檢測,很遺憾地告訴我們,不僅僅就是北京人,就連之前的元謀人、藍田人都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直系祖先。
  •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重慶巫山將建龍骨坡遺址公園,復原30萬年前「巫山人」場景 30萬年前生活在重慶巫山的古人類,已會用工具剔肉吸髓了!
  • 轉載巫山機場
    重慶巫山機場特色詞條 | 本詞條按照特色詞條指南編輯並維護貢獻維護者 徐儒明Sunny 重慶巫山機場(Chongqing Wushan Airport,IATA:WSK,ICAO:ZUWS),位於中國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金盆寺,東距巫山縣城16千米,為4C
  • 南陽人,你知道「南召猿人」是如何發現的,是男是女?
    作為改革開放40年裡南陽考古的重大發現之一,我們走進王建中的家,請他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聽他講「南召猿人」的那些事。工作30年,考古30年。這位從事了一輩子文物工作的老人退休後還在忙著整理編寫關於南陽的史志。談起南召猿人的發現經過,仿佛又回到了40年前的那個秋天。
  • 人類起源:猿人篇——曾經最有可能進化成人的種群卻突然消失
    南方古猿的發現還是很多,除了露西以外,還有在發現露西附近的一個被命名為333位點中發現的第一家庭,一共有13副骨骼化石,共計333塊。另外還有塞拉姆女孩。它們都是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在他們的後代南方古猿非洲種中,還發現了湯恩小孩和普萊斯夫人等化石,壯大了南方古猿的家族。南方古猿的發現還在持續,有很多新的化石被發現,還出現了南方古猿源泉種。
  • 人類起源:猿人篇——曾經最有可能進化成人的種群卻突然消失!
    南方古猿的發現還是很多,除了露西以外,還有在發現露西附近的一個被命名為333位點中發現的第一家庭,一共有13副骨骼化石,共計333塊。另外還有塞拉姆女孩。它們都是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在他們的後代南方古猿非洲種中,還發現了湯恩小孩和普萊斯夫人等化石,壯大了南方古猿的家族。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380萬年前的猿人頭骨,告訴你不一樣的「人類進化史」
    原創文本/夏楊 最近,國際期刊《自然》雜誌刊發的一篇重磅論文引發轟動,考古學家在非洲衣索比亞發掘時,發現一個380萬年前的猿人頭骨化石。而新發現的這顆猿人頭骨化石,恰恰就來自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不過,它帶來的驚人信息,是「驚嚇」不是「驚喜」,因為它可能指向我們一個認知偏差。
  • 「巫山人」比「元謀人」大30萬歲
    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領的中法考古隊,日前在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古老石器,該結果顯示,「巫山人」距今200多萬年,比元謀人還早30多萬年。
  • 盤點:2020巫山十大新聞事件
    盧先慶攝 我縣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後,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第一時間向重慶市報告,並率先在省際交通要道實施關口檢查值守,成為重慶首例疑似病例報告、第一個關口檢查的區縣,守住了重慶東大門,切斷了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蔓延的途徑。 1月21日,我縣患者確認為重慶市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