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簡介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是一種工業計算機控制系統,該系統連續地監視輸入設備的狀態,並根據自定義程序做出決定,以控制輸出設備的狀態。
使用這種控制系統,幾乎任何生產線、機器功能或工藝都可以大大提高。然而,使用PLC最大的好處是能夠在收集和傳遞重要信息的同時改變和複製操作或過程。
PLC系統的另一個優點是它是模塊化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混合和匹配輸入和輸出設備的類型,以最適合我們的應用程式。
PLC構造
中央處理單元CPU包含一個內部程序,告訴PLC如何執行以下功能:
一、執行用戶程序中包含的控制指令。該程序存儲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這意味著如果斷電,程序不會丟失。
二、與其他設備通信,其他設備可以包括I / O設備,編程設備,網絡甚至其他PLC。
三、執行內務處理活動,如通信,內部診斷等!
PLC如何操作?
所有PLC的操作有四個基本步驟。輸入掃描,程序掃描,輸出掃描和內務處理。這些步驟不斷發生在一個重複的循環中。
PLC操作中的四個步驟
1.)輸入掃描
檢測連接到PLC的所有輸入設備的狀態
2.)程序掃描
執行用戶創建的程序邏輯
3.)輸出掃描
對連接到PLC的所有輸出設備通電或斷電。
4.)內務處理
這一步包括與編程終端的通信,內部診斷等。